《我的圖畫書論》讀後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我的圖畫書論》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的圖畫書論》讀後感

  《我的圖畫書論》讀後感1

上週六值夜班,特向趙老師借了《我的圖畫書論》一書,看了看挺有感觸的。

本來,圖畫書就是大人讀給孩子聽的書,而非讓孩子自己讀的書。……越是讓幼兒獨自閱讀圖畫書,孩子就越會討厭讀書。

孩子讀書是孩子的快樂,而非父母的門面。父母要把有趣的書,而非一定是有益的書放在孩子的身邊,讓孩子自由地感受讀書的快樂。

對孩子來說,讀書不是教養,不是學習,也不是圖什麼利,要有什麼用。讀書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有趣和快樂。書是讓人快樂的,這點就是將孩子引入閱讀的世界的力量。

家長往往望子成龍成鳳心切,更希望孩子在閱讀的時候,能夠很快的記住並領悟出道理,可是如果這一切不是出於孩子在一種自願並充滿樂趣的情況下所產生的結論,往往只會變成孩子在爲我而閱讀,他失去了興趣也就迷失了自我,這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是很可怕的事情。

  《我的圖畫書論》讀後感2

日本作家鬆居直先生的《我的圖畫書論》,據說是許多圖畫書愛好者必讀的“聖經”。此書有六部分內容組成:一是圖畫書的知識與觀念。二是圖畫書的選擇與分享。三是圖畫書的意向與語言。四是圖畫書的歷史與傳統。五是圖畫書的欣賞與細讀。六是圖畫書的編輯與出版。

看完這本書後,我就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與大家分享我的讀書心得,以便讓更多的老師熟悉、瞭解、和我一樣喜歡上圖畫書。

  一、讀書不是讀字

鬆居直先生在書中這樣寫到:“讀書不是讀字。如果讀字能算是讀書的話,那麼只要是用日語寫的,即使是很艱深的書,我也能從頭讀到尾……但是,只有真正理解了書中所寫的事情,才能算是讀書。讀書不是讀字,而是理解書中的內容,讀字不是目的,而是手段。”。“讀《論語》而不懂《論語》”這句諺語,諷刺的就是那些只會讀字卻一點兒也不理解《論語》內容的人。反過來說,我認爲即使不識字,也能讀書。

所以,即使孩子還很小,識字量還遠遠不夠,當我們讀故事給他們聽的時候,當他們自己看圖畫的時候,能夠理解其中的內容,也算是讀書。

讀書不是讀字,這也讓我想起了一些家長思想上的誤區;有個別家長說孩子還小,不認識幾個字,讀不懂書;有的家長說圖畫書上沒幾個字,對孩子不會有什麼幫助,不值得看;聽到家長的話,我想家長誤把圖畫書作爲識字的一個工具,我們應該幫助家長更新觀念,增強對圖畫書價值以及用法的瞭解,讓他們明白圖畫書應該成爲親子間情感溝通的一個橋樑,讓家長把自己的理解、自己的生活領悟、自己的文學修養,藉助圖畫書這種孩子喜歡接受和易於理解的方式,進行傳承。

親近母語創始人徐冬梅老師有這樣一個觀點:閱讀,從聽讀開始。要想讓孩子愛上閱讀,從大聲地讀給他聽吧,早一些,從學前開始,會更好。

  二、閱讀時的親子交流

在鬆居直先生的作品《我的圖畫書論》中,他很強調閱讀圖畫書時的親子交流。這種交流,可以是語言上的,也可以是情感上的,或者只是肢體動作上的。語言上的交流,即使沒有過多的對話,當父親(母親)或深沉或溫柔的聲音,載着文字符號所傳達的美妙的意思,進入孩子的耳朵、大腦時,讓孩子收穫的,除了對內容的理解,還有親子間的感情。

《我的圖畫書論》之中,有這樣一段描述:有位父親說,只要時間允許,他每晚都在睡覺前給自己上幼兒園的兒子唸書,而且唸書的時候一定要握着孩子的手。我聽了這話,推量那男孩子的心情,我想那孩子會非常非常高興,恐怕一生都不會忘記父親讀給他聽的圖畫書,不會忘記每晚握着他的手給他讀書的父親和那大手的溫暖。圖畫書在這樣的人與人的關係中才更加富有生命。圖畫書作爲連結人與人的紐帶才更有存在的價值。

的確,也正如梅子涵老師的觀點:兒童閱讀,是一件不限於兒童自己的事情。其實在他們很小的時候,他們的所謂閱讀,其實主要是在聽大人們講。大人把書買來,看着書,把故事講給他們聽,他們感動、快樂、也受到教育。即使他們長大了,上了國小,上了中學,應該讀些什麼書,也需要大人的推薦。

《我的圖畫書論》,裏面值得關注和思考的還有很多,如果你想對圖畫書的內容、圖畫構造、開本設計、顏色搭配、如何閱讀,以及國內外的圖畫書發展狀況有更多的瞭解,不妨也來讀一讀。

  《我的圖畫書論》讀後感3

圖書是幼兒接觸語言的重要途徑,3—6歲又是幼兒語音發展的關鍵時期,這本《我的圖畫書論》由日本作家鬆居直先生著。這本書可以說是有六個部分組成分別是:圖畫書的知識與觀念、圖畫書的選擇與分享、圖畫書的意向與語言、圖畫書的歷史與傳統、圖畫書的欣賞與細讀以及圖畫書的編輯與出版。這六個部分給我感觸最深的就是圖畫書的選擇與分享以及圖畫書的欣賞。

鬆居直先生他在書中這樣寫到“讀書不是讀字,而是理解書中所寫的內容“。而我認爲:幼兒期的閱讀,剛開始也並不是讀懂書中的內容,而是能夠在閱讀中找到閱讀快樂,理解故事的內容,並且喜愛閱讀。即使幼兒很小,由大人帶領孩子閱讀,讓孩子體會書中的內容,着也算是幼兒在閱讀,作爲成年人,不能夠把圖畫書當做孩子識字的工具,而應該把圖畫書當做是孩子閱讀的.起點,現在多數的農村的幼兒家長,還不能夠真正的帶領孩子閱讀,對於幼兒閱讀的理解也僅僅停留在讓幼兒自己看圖畫,或者教會幼兒認識圖畫書上的字,讀了這本書,着給我有了很大的啓發,也有了一定的理論知識來向家長說明,孩子閱讀的重要性,如何帶領孩子進行有意義的閱讀,如何讓閱讀成爲孩子的“玩具”。

這本書中提到的還有一個重要的觀點就是:親子閱讀時的交流。這個交流不僅僅的父母讀故事給孩子聽,而是要要求在哪親子閱讀的時候,父母適時地提問與一定的動作表示。來增加與孩子之間的對話,語言的交流可以促使孩子的對故事的理解從而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肢體的交流則可以拉近親子間的關係,促進幼兒閱讀的興趣,從而孩子提高對閱讀的興趣。親子間的有效交流這對幼兒的發張尤其重要,父母溫柔的閱讀可以提高幼兒對書的認識,可以提高幼兒對文字、圖畫的理解,可以促進幼兒多感官的發展,能夠使幼兒的親子閱讀中獲得更多的快樂與知識,從而爲今後的閱讀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

圖畫書本來是父母送給孩子的禮物,如果父母讀給孩子聽,那麼這樣的一件禮物就會發揮出她最大的價值,親子閱讀帶給孩子們的快樂,是超乎我們想象的,通過有效的親子閱讀,孩子們會很快的領悟出書中的道理,這些道理久而久之的存儲,就會是孩子快樂的成長。興趣是幼兒期一切遊戲的源泉,有了興趣孩子就會愛上閱讀。

親子閱讀的過程也是一個互相滿足的過程,父母看到孩子快樂,自己也會活得快樂,帶領孩子讀書,不僅是幫助幼兒理解書中的內容,也體現出了父母對他們的深深愛,那孩子在聽得過程中也會感受到這種愛,從而獲得由這種愛所帶來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