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紐約》語文教案

教學目標與要求:

《走進紐約》語文教案

1、學習作者獨特的語言風格及多種修辭手法。

2、瞭解作者觀察事物的角度,掌握本文全方位

3、瞭解作者觀察事物的角度,掌握本文全方位、立體感地描寫方法

重點:

掌握本文富有特色的語言風格

難點:

引導學生思考在現代物質文明的挑戰下如何固守傳統的問題

教具:

準備反映紐約豐富的物質文明和高節奏生活的幻燈。

教程:

一、導入課文

1。師:大家對於紐約的認識有多少呢?

2。師:一個生於黃土高坡,聆聽着高亢粗放的信天游,走在高原縱橫交錯的溝 溝壑壑的人,有一天置身於地球另一 邊,置身於美國的第一大城市——紐 約的摩天大樓之中,看着這座商業帝 國,高樓林立、車水馬龍的景象會有什麼樣的感想呢?帶着這種好奇,讓我們“走進紐約”,走進劉成章感受到的 紐約。

二、朗讀課文,初步感受作者的語言魅力

1。師:紐約是美國第一大城市,世界金 融、商業、貿易、文化中心之一,聯合國 總部所在地,位於美國東北部哈得孫 河注入大西洋的河口。……作爲一座 現代化的大都市,紐約充滿生機和活 力,生活節奏快速異常,同時也存在競 爭激烈、生活壓力大的一面。(播放幻 燈)請大家朗誦課文,感受作者的語言 魅力。

2。請學生講一講自己讀完這篇遊記的`初 步感受,提醒學生要注意物質文明的兩面性。

三、分析作者觀察的角度,掌握其描寫景物的不同方法

1。師:作者分別從仰視、俯視、平視三個 角度對景物進行了描寫,請大家閱讀 課文,在文中找出相關語句。

2。師:這樣安排有什麼作用呢?

提示:便於全方位、立體地層示紐約市 的面貌。

3。師:作者描寫景物時採用了靜態描寫 和動態描寫兩種方法,如第1段中寫 紐約的高樓大廈,'人走在陰森森的峽 谷中……也映照出朵朵白雲'是靜態 描寫。第4段寫紐約市的交通狀況, '乘電梯耳膜受着強壓,……儘可以坐 在街心島上享受免費按摩'則是動態 描寫。請在文中找出其他例句,並分 析其作用。

4。總結。靜態描寫作用:勾勒出紐約景 物的輪廓,使讀者較清晰而完整地看 到紐約市的真實面貌。動態描寫作 用:將景物寫活,充分表現出城市的活 力和快速的生活節奏。

四、宇詞積累

指導學生準確認讀下列詞語,並釋義、 造句。(見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

字詞積累

烙印 偉岸 喧囂 倏地 超塵脫凡 柳暗花明 橫空出世 摩天

分道揚鑣 風風火火

第二課時

教程:

一、深入研討課文,教師點撥疑難詞句

1、範讀課文,閱讀時,讓學生標出語言節 奏急促的句子,體會它們的表達效果。

2。分析其特點及表達效果。

特點:語句簡潔,鏗鏘有力,氣勢激越、 昂奮。

作用:反映出紐約緊張的生活節奏及 四通八達的交通狀況。

3,指導學生分析文中的疊詞、疊句及修 辭手法,體會它們的作用。(見板書設。)

二、熟讀第三自然段,揣摩作者心態

1。讓學生熟讀課文第三段,結合課後練習題三,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2。引導學生明確:作者置身於紐約“奇崛、偉岸和生命力勃發的現代文明”之 中,想起了家鄉黃土高原的落後,深感 調整腳步、迎頭趕上的重要性。表現 出強烈的愛國愛家情感。雖身處他 鄉,人在旅途,卻依然心繫祖國,眷戀 故園,希望我們的國家能夠加快現代 化建設腳步,更加繁榮富強。

三、課堂討論

1。師:人類社會進步了,科技給我們的生 活帶來極大的便利,經濟發展了,人們 更加富裕了,生活水平在一天天提高, 可是,在城市裏,人們更加忙碌了,壓 力也更大了,壓抑、恐慌、煩躁時常出 現在我們的周圍。同學們,或許你們 的爸爸媽媽已經有很長時間沒和你們一起去公園或郊外放鬆一下了,或許 你們當中的有些同學已經有好幾個星期沒和父母共進晚餐了,這是爲什麼呢?請大家談一下自己的想法。

2。引導學生導向以下主題,即“現代物質 文明有利也有弊,熱愛生活,關注身心健康”(由於學生處在國中水平,所以討論點到爲止,不宜深入,否則學生會陷入茫然。)

板書設計

1。疊詞、疊句

“看紐約,看這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都市,好像全球五大洲將近二百個國家的一切山、一切嶽、一切嶺、一切峯巒,都一齊匯攏到這兒來了!”

“山一繁,溝壑也便隨之增多了,左看是溝壑,右看是溝壑,目光前移後移動,仍然是溝壑,溝壑,溝壑。”

特點:汪洋恣肆,不拘一格,增強了語勢和力量。

作用:表現出紐約高樓大廈聳立如羣山的雄偉場面。

2。修辭手法(以比喻爲例)

將帝國大廈和世貿中c比作“三棵擎天的椰子樹”和“三隻啃食月中桂葉的長頸鹿”。將萬里長風比作“長天巨龍”。

特點:想象奇偉,意境雄渾。

作用:逼真地刻畫了紐約的城市形象,使讀者如同身臨其境。

後記:本課的教學應牢牢把握三點:

一是引導學生了解作者觀察的角度;

二是培養學生容納世界多元文化的開放心態;

三是讓學生仔細品味作者獨特的語言風格。把握住這三點,教學目標基本可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