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大班數學教案9篇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數學教案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熱門】大班數學教案9篇

大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7的分合,知道7分成兩份有六種不同的答案。

2、能夠在6種不同答案中找出相象的兩組,並想辦法做出記錄。

3、會用比較清楚的講述自己的發現和記錄,並關注和學習同伴的記錄方法。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放大的記錄單,水彩筆。

2、幼兒用書第1、3頁的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分鉛筆--學習7的分合。

把鉛筆分給兩個幼兒,試試可以分幾次,要求每次分的答案不一樣,進行記錄。

二、師幼交流討論"分鉛筆"的結果。

師幼共同檢查結果是否有重複或遺漏,確認分成兩份的6中答案:如有錯誤進行改正。

三、嘗試用標記表示兩組相象的分法。

1、幼兒觀察6組答案,找找哪兩組相似。

2、師幼討論:誰能有辦法,讓大家一下子就能清楚地看出記錄單上的6組答案中,那兩組是相像的?

3、啓發幼兒大膽地說出各自的辦法。

4、教師引導幼兒關注記錄單上最後一列空格,針對"可以給這兩組相像的分合式做什麼樣的標記?在什麼位置做標記合適"等問題,鼓勵幼兒發表格子的意見和理由。

5、請一名幼兒在放大記錄單的最後一列空格中,嘗試用標記表示相像的兩組答案。

四、幼兒分組操作活動。

1、翻片子。

2、剪貼格子。

3、分蠟筆。

五、交流與分享。

活動反思:

《分鉛筆》是讓幼兒"學習7的分合,知道7分成兩份可以有6種分法;能在6種不同答案中找出相像的兩組,並想辦法做出標記"。在上一次幼兒學習6的組成時,已做過"找出相像的.兩組作上標記",因此,幼兒結合7的分合,很快地就完成了作標記的任務,但有部分幼兒給三組相像的數做的都是同一個標記,經過引導幼兒馬上明白並進行了修改。在第二環節分鉛筆並記錄時,我強調了"用什麼方法,可以記得又快又準",並讓幼兒完成後進行交流。我的本意是希望幼兒能從相像的二組數字中受到啓發,能從一組分合數字中推導出另一組,這樣的話,7的分合共有6種分法,只要分三次,就能得出6種結果了。從幼兒交流的情況來看,所有幼兒都運用了數字變大變小的規律進行有序記錄的方式,說明幼兒已很好地掌握了數字漸變的規律,這和前幾次活動一直在強調"有序"記錄,發現記錄中的祕密分不開的。在幼兒交流結束後,我展示了一組運用交換數字的方式進行快速記錄的方法,給下次活動留下了伏筆。

大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間的關係,瞭解一年,有12個月,一個月有30(31)天,一年共有365天。

2、引導幼兒知道日曆等是查看時間(日期)的工具,學習查看他們的方法。

3、培養幼兒的觀察和想象能力,發展幼兒的'交往能力。

活動準備:

1、大字卡(年、月、日)各一張,自制外形似房子狀的20xx年1月--12月的月曆(大月、小月、2月房子大小有區分),小字卡(同前)和數字卡(12、30、31、28、365)人手1份。

2、各類掛曆、檯曆、月曆等佈置的展覽區。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激發興趣。

導入語: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有趣的數字和小朋友一起做遊戲,高興嗎?那我們先一起來認一認、讀一讀。看到這些數字,你想到了什麼?(學號、年齡、時間等)

二、出示房子,講述故事。幫助幼兒理解年、月、日的概念,瞭解數字之間的關係。

1)出示房子圖,小朋友瞧,這裏還有許多有趣的數字呢!仔細看看,你發現了什麼?

你們發現了這麼多祕密,真了不起!咦,這些數字裏還藏着一個好聽的故事呢!想不想聽?

教師利用大字卡講述故事。

2)幼兒操作 小字卡、數卡回答問題。

年媽媽的孩子叫什麼名字?它有多少個日娃娃呀?它爲日娃娃蓋了多少座房子?

大月房有哪幾個月?小月房有哪幾個月?

大月有幾日?小月有幾日?

頂小的月是幾月?有多少日?

三、學習查看掛曆的方法,練習找日期。

1)現在老師指日期,請小朋友說出是幾月幾日?

老師說日期,請小朋友把它找出來。

師:那今天是幾月幾日?你們怎麼知道的?

教師總結:對了,象日曆、掛曆、檯曆等可以查看日期。

2)前幾天小朋友都帶來了一些掛曆、檯曆,今天我們就來開個展覽會,看看找找說說日期(如:生日、節日等),並介紹給旁邊的小朋友和後面的老師聽。

大班數學教案 篇3

目標 1、通過軸承各個零件認識10以內的單、雙數,引導幼兒理解單、雙數的實際意義。

2、幼兒在不斷操作嘗試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快樂,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3、發展幼兒對數的辨別能力和快速反應能力。

準備: 各種型號的軸承若干,鋼球零件若干,記錄紙

過程: 1、導入:教師出示數字寶寶,3、7、6告訴幼兒數字寶寶想和我們大家玩找朋友的遊戲,遊戲要求請與數字同等數量的`幼兒玩找朋友遊戲,大家唱完歌曲之後要兩兩小朋友擁抱在一起。讓幼兒去發現規律,3、7個小朋友兩兩小朋友擁抱總有一個單的,6個小朋友兩兩擁抱就都可以找到好朋友。

2、引出班級的鋼球寶寶也想和數字寶寶們玩這個找朋友的遊戲,請幼兒幫忙。

教師講述操作方法:拿與數字相等的鋼球寶寶,讓他們兩兩找好朋友,都找到好朋友的在記錄紙上用一種方法記錄,有一個沒有找到好朋友的用另外一種方法記錄。

3、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4、教師操作點評,讓幼兒先說鋼球寶寶兩兩找好朋友都找到好朋友所對應的數字寶寶是雙數,然後讓幼兒說兩兩找好朋友總有一個找不到好朋友所對應的數字寶寶是單數。在講評時教師刻意把10以內的雙數和單數分開來擺放,同時引出單雙數的概念:像這種數字寶寶所對應的事物兩兩找好朋友都能找到好朋友的數字我們給它起一個好聽的名字就叫雙數,像這種數字寶寶所對應的事物兩兩找好朋友總有一個是單着的我們就叫它單數。

5、在幼兒認識了單雙數,瞭解了單雙數的基礎上,讓幼兒找找代表不同數量軸承的數字寶寶是單數還是雙數,並找找身體以及教室內上的單雙數,並讓幼兒一一進行驗證,在驗證的過程中讓幼兒更進一步瞭解單雙數的意義。

6、讓幼兒從凳子下拿出準備好的數字卡片,讓幼兒說說自己拿的數字寶寶是幾?是單數還是雙數?如果幼兒錯了,教師可以當場與其他幼兒一起進行驗證。

7、與幼兒玩反應遊戲,在進行單雙數練習的同時鍛鍊幼兒的反應能力。

8、讓幼兒自己總結10以內那些數是單數,那些是雙數。

9、結束:師:你們知道10以內的單雙數,那我們班小朋友的數量是單數還是雙數你們知道嗎?讓幼兒先猜測,然後讓幼兒在區角活動時運用老師教的驗證單雙數的方法去驗證一下。

大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複習4以內數的組成,初步學習4以內數的加、減。

2。認識“+”、“-”、“=”符號,理解其意。

活動準備:

民族娃娃的貼片教具,數字卡片(1、2、3、4),“+”、“-”、“=”符號卡片,算式卡(4以內的所有算式),《幼兒畫冊》

活動過程:

1。複習4以內數的組成 遊戲:碰球或對數。例:“對4”的遊戲,老師報“3”,幼兒要報“1”,合起來是4。可採取兩名幼兒進行挑戰賽,看誰對的'又快又正確。

2。學習4以內數的加法。認識“+”、“=”。

(1)教師口報應用題 師:幼兒園來了一個藏族小朋友,後來又來了兩個維吾爾族小朋友,現在一共來了幾位好朋友?(並出示教具)

(2)幼兒回答後,請幼兒說說是怎麼樣算出來的?(先來了1個,後來又來個2個,一共來了3個小朋友)。

教師出示卡片;1、2、3,提問:這幾個數字表示什麼意思呢?(並貼在與貼片教具相對應的地方)

(3)出示“+”和“=”符號卡片,並把其放在“1、2、3”數字中,形成算式:1+2=3。 教師:“+”就表示合在一起的意義,“=”就表示一共有多少,和在一起念1+2=3。我們用這個算式可以表示剛纔的事情。

(4)幼兒學念算式。

(5)練習4以內其他加法算式 教師口報應用題,幼兒選擇正確的算式表示

3。學習4以內數的減法。

(1)教師口報應用題 師:花園裏有4個小朋友在跳舞,走掉了2個小朋友,還剩下幾個小朋友呢? 師:剩下2,這個數字式怎麼得來的?

(2)出示“-”,認識並理解意義,形成減法算式。

師:“-”就表示去掉的意義,可以用來記錄剛纔的事情。 例式:4-2=2,幼兒跟着讀。

(4)練習4以內的其他減法算式。

教師口報應用題,幼兒選擇正確的減法算式表示。

4。幼兒操作練習,完成幼兒用書:添上正確的符號,形成算式。

大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探索測量的工具及方法、能以自然物爲單位記錄測量結果。

2,能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體會數學的生活化,體驗數學遊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有過測量圖形邊長的經驗。

2,紙盒、墊子、棍子、長條積木、繩子等,幼兒記錄單、筆。

活動重點、難點:

掌握自然測量長度的基本方法;培養孩子們多數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過程:

一,提出問題,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師:中班小朋友在玩醫院遊戲的時候,遇到一個困難,他們想學醫生的'樣子給小朋友量身高,可是他們不會用尺子,又找不到其他的材料來量,你們能不能幫助他們想一想,有哪些材料可以用來量身高呢?

2,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可以用於測量的自然物體。幼兒每說出一種材料,教師就追問幼兒該材料的使用方法。如:“箱子怎麼量身高呢?你打算怎麼做?只要把箱子摞起來就能知道小朋友的身高嗎?”“積木怎麼量身高?你認爲積木豎着放會怎樣?怎樣放不倒,又可以量出身高?”

二,教師提供材料,引導幼兒分組探索測量的方法。

1,師:你認爲哪種材料合適,你就去試一試。如果材料很少,但想用它的人卻很多那該怎麼辦?(教師引導幼兒學習分工合作使用同一種材料。)

2,幼兒操作,教師觀察幼兒測量的方法。

三,討論解決測量中遇到的困難,進一步明確測量的方法。

1,教師鼓勵幼兒說出在操作中遇到的困難。

2,幼兒相互交流解決問題的辦法。

3,教師展示一組幼兒測量的方法,引導幼兒觀察存在的問題。

4,教師引導幼兒進一步明確測量身高的具體方法。

四,幼兒再次探索並記錄測量結果。

1,師:等會小朋友再去量,想一想怎樣量身高才準確。這次量過身高之後,不僅要把你用了什麼材料,是用什麼方法量的記錄下來,還要把你有多高用數字和標記記錄下來。

2,幼兒操作,教師個別引導。

五,展示幼兒記錄,交流測量的過程和結果。

1,引導幼兒從記錄上發現同伴使用了哪些材……

2,讓幼兒相互介紹自己測量的方法。

3,教師提出幼兒在測量中或記錄中遇到的問題,讓幼兒活動後思考。

活動延伸:

1,針對幼兒在活動中出現的問題,帶他們進一步探索。

2,認識更多的測量工具。

活動反思:

1,孩子們在想一想,看一看,做一做中結束了本次活動,加深了孩子們對物體量的認識及對不同量測量工具的瞭解,雖然參與性很高,但對與我們幼兒園的孩子來說本次活動的難度較大,尤其是在記錄活動環節。!來自屈.老師教案.!因爲平時的教學活動在這方面我沒有細心指導,忽略了這方面能力的培養,所以孩子們記錄起來很困難。

2、給幼兒與同伴足夠交流、解決問題的機會。允許他們犯錯誤,再嘗試用別的方法。每當孩子遇到困難,我都會讓他們先自己想辦法,大膽去嘗試。

大班數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學習用兩種或多種顏色的珠珠按一定模式間隔排列,感受物體間的排列規律。

2、能邊操作邊講述自己的串的項鍊的排列規律。

3、學習將玩過的玩具收拾整理放回原處再換組遊戲。

 活動準備:

教具:教學課件

學具:紅、黃、藍、綠珠珠若干,繩子

活動過程:

1、觀賞動畫,引發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教師帶領幼兒完整欣賞動畫片。“兔媽媽今天有什麼高興的'事情?小兔子們送給媽媽什麼禮物呢?”“兔媽媽項鍊上的珠珠有什麼顏色、什麼形狀、它們的項鍊都一樣嗎?”

——分步播放片段1:“小兔子們一開始穿的項鍊是什麼樣子的?”“怎樣讓它變的更漂亮的呢?”

——分步播放片段2:“這一次小兔子們穿的項鍊分別是什麼樣子的?每串項鍊是怎麼排列的呢?”“ 小黑兔穿項鍊的時候遇到了什麼困難,爲什麼不高興,小兔子們是怎麼幫助它的?”

——教師逐一點擊每種項鍊,並帶領幼兒講述排列規律。“我們一起來看着圖說一說小兔子們的項鍊是怎麼排列的。”(教師請個別幼兒講述,瞭解項鍊的排列規律)

————分步播放片段3,引發討論:“小兔子們也想請你們一起來玩穿項鍊的遊戲,你會用這些漂亮的珠子按規律串嗎?可以怎麼串?(請幼兒自由講述,教師點擊課件中的拓展部分)

2、幼兒操作——觀察操作材料:“兔媽媽給你們也準備了一些串項鍊的材料,看看有什麼,可以怎麼串?”

——請幼兒自己選擇喜歡的珠子並按照一定的規律串項鍊:“請你先想想你的項鍊想串成什麼顏色的,一邊串一邊說,看看誰送給兔媽媽的項鍊最漂亮。”

3、項鍊展覽會。

——以展覽會的方式將幼兒穿好的項鍊展示給大家看,並讓幼兒自己介紹排列的方法。

——檢查幼兒的展品,看看是否按一定的排列規律進行操作。

——展示個別幼兒用abbabb,bbabba等複雜規律穿出的項鍊。師生共同檢查串的是否正確。

大班數學教案 篇7

(一)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長度守恆,對量的守恆感興趣。

2、在嘗試與比較中鼓勵幼兒積極思考,發展逆向思維和發散性思維。

3、培養幼兒小心驗證的科學品質。

(二)經驗準備:會使用自然測量

(三)活動過程:

1、教師演示,它們一樣長嗎?(初步感知長度的守恆)

①出示2條長度相等的毛線,這兩條線一樣長嗎?你是怎麼看出來的?(根據幼兒講述進行演示、比較)

②將其中一條線擺放成S形,現在這兩條線一樣長嗎?你是怎麼知道的? (根據幼兒講述進行演示、比較),引導幼兒初步瞭解長度的守恆。

③出示例圖,這兩條線一樣長嗎 (排除箭頭干擾) ? 你是怎麼知道的?如幼兒意見出現分歧,藉助測量工具(火柴或小棍)來驗證。(培養幼兒驗證的'習慣) 原來有時候眼睛看到的並不準確,我們還是要認真仔細地比較、檢查一下。

2、幼兒操作,進一步感知長度的守恆(工具:毛線火柴)

①教師講解要求:任選一張圖,比較圖中2條線的長度是否相同。(可藉助工具進行測量,引導幼兒根據線條不同,選擇合適的工具)

②幼兒自由選擇,進行操作。

③請個別幼兒演示自己的測量過程。

3、請個別幼兒演示自己的測量過程。

A B C D

小結,幫助幼兒理解長度守恆。

4、拼搭火柴(毛線),鞏固長度守恆

①講解要求:利用相同數量的火柴棍(相同長度的毛線),拼搭出不同線形。

②幼兒自由拼搭,利用雙面膠將火柴(毛線)粘在白紙。

③幼兒自由交流。

5、延伸活動:利用不同材料,組合拼搭出長度相等的不同線形(如毛線的曲線和火柴的折線)

大班數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嘗試按照方位語言的指令行動。

2、體驗跳格子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泡沫墊子若干擺成8*9的格子、8個禮物(每個禮物盒上貼一個數字)、數字1—8三套、障礙物若干(可以是飛碟,飛碟上有數字)、小旗。

活動過程:

一、有趣的跳格子(價值分析:瞭解幼兒已有的方位經驗。)

-----這些格子有什麼不一樣,玩過跳格子嗎,怎麼玩的?

小結:跳格子有很多的玩法,有的單腳跳,有的雙腳跳,有的是向前跳,有的是向左跳,向左前格跳。

二、玩玩跳格子(價值分析:嘗試按照方位語言的指令行動)

● 幼兒第一次遊戲

過渡:那我們來試試跳格子,這回我來我發指令,你們來跳格子。

要求:每個人站一個白格,聽清楚指令哦,看誰又快又準確。

● 幼兒第二次遊戲

-----小紅旗表示終點,箭頭表示起點,從起點出發你有什麼辦法,走什麼路線能到達終點,每次只能走一格?

小結:從起點出發先是往……跳……格,再往……跳……格,然後往……跳……格。終於到達了終點。

三、跳格子尋寶(價值分析:能按照方位語言的指令行動並嘗試用方位語言描述簡單的路徑)

接下來遊戲更有趣嘍,這裏有許多裝有禮物的的盒子,每個禮物盒上都有數字,等會我們就來玩一個“跳格子尋寶”的比賽。

遊戲玩法:小朋友分成兩隊玩遊戲。兩隊輪流玩,玩這個遊戲的時候需要一個發指令的人也需要一個尋寶的人。發指令的孩子要告訴同伴怎麼走可以找到禮物,指路前先抽一張任務卡,(任務卡上會告訴你,你們隊要到達哪裏找的是幾號禮物盒,但是不能告訴你的同伴哦),另一個孩子聽指令去尋寶。

遊戲規則

——每隊遊戲時需要一個孩子發指令,一個孩子尋寶;發指令的孩子先抽任務卡,不能告訴同伴,說出來犯規,取消一次尋寶的機會。尋寶的孩子聽清楚指令,這次可以走2格也可以走1格。

——白隊從白格出發只能走白格,紅隊從咖啡格出發只能走咖啡的'格子;

——兩隊輪流進行,碰到椅子要繞道走,不能從椅子上走。

——哪隊得到的禮物多,哪隊就獲勝。

小結:

發指令的孩子要說的清楚,尋寶的孩子要走的路線正確,才能找到寶物!

空間方位相對而言是比較抽象的一個概念,爲了讓孩子能夠更加直觀的去感受,我們老師更多的是採取一種多媒體圖片的一種形式,讓孩子來積累相關的一些經驗。但是今天的活動當中沈英老師利用了一個孩子在平常經常玩的熟悉的民間遊戲——跳格子順利的完成了教學活動,老師們不妨圍繞以下問題進行討論哦:

拋問:

1、本次“跳格子”活動可以促進兒童哪些方面的能力發展?

2、請說說日常生活中,可以採用哪些方式幫助幼兒形成正確的“左、右”概念?

大班數學教案 篇9

【設計意圖】

大班的幼兒對於數字的概念已有了初步的認識,在幼兒學習了10以內數字後,爲了讓幼兒進一步熟練地認識相似的數字,從而讓幼兒知道知道每個數字都有相鄰的數字寶寶,讓幼兒說出每一個數字比相鄰兩個數字多1和少1的數學知識。因此本節教學活動設計以遊戲爲主,通過遊戲引導幼兒在"玩"中學數字,"趣"中練數字,"樂"中學計算,"賽"中增勇氣,以趣味性的遊戲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把枯燥的數學知識融入遊戲中,在遊戲活動中培養了幼兒的合作意識及合作能力。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每一個數字都有相鄰數的概念,掌握10以內整數的相鄰數。

2、通過遊戲的方式培養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在遊戲互動中學習數學。使幼兒在活動中體驗合作遊戲的快樂。

3、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並感受集體活動的樂趣。

4、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活動準備】

1、1-10的數字卡片。

2、動物房子圖片,小動物圖片(小狗、小貓、兔子、猴子、狐狸)

3、空紙箱。

【活動過程】

1、教師談話導入:

(1)在風景優美的樹林裏,一條小河緩緩地流着,小樹林旁邊有一棟漂亮的樓房,裏面住着許多小動物,我們來看一看裏面都住着誰,好不好?

教師出示有小動物樓房的圖片,分別是:小狗(一樓)、小貓(二樓)、兔子(三樓)、猴子(四樓)、狐狸(五樓),誰能說出這些小動物的鄰居是誰?

(2)小朋友都知道了小動物的鄰居是誰了,那請你們看看你們的左右鄰居是誰?幼兒互動,教師觀察。

(3)師:我們小朋友都有鄰居,數字寶寶它也想找鄰居,你們想不想去幫幫他呢,我們一起去看看它們的.鄰居吧!

(4)教師出示1-----10數字卡片,讓幼兒知道任意數都有相鄰的關係(多1和少1)

(5)老師拿出10以內任意三個相鄰的數字卡片,請幼兒爲三個數字排隊,引導幼兒按順序排。

2、遊戲開始

遊戲一:找朋友

幼兒身上帶好1--10的數字卡片按順序排好隊後,老師帶着幼兒說兒歌:

寶寶寶寶轉一圈,寶寶寶寶瞧一瞧,

左瞧瞧,右瞧瞧,瞧見的朋友真不少,

你的朋友是幾和幾?請你快來告訴我。

幼兒大聲告訴對方,自己的朋友是幾和幾?幼兒可以交換數字卡片,反覆玩幾次,進一步理解相鄰數之間的排列關係。

遊戲二:摸彩票

幼兒在一個裝有1-9的數字卡片的箱子裏摸,摸出一個數字,並說出它的相鄰數,正確的即可獲獎。(獎勵一個笑臉娃娃)大家一起玩。

遊戲三:找朋友

發給每位幼兒1到10的數字卡片,擺在桌子上,老師拿出任意一個數字,請小朋友把它的相鄰數找出來,看一看哪個小朋友反應最快。

【活動延伸】

在科學區投放1到10的數字卡片及不同顏色的小球,讓幼兒進一步探索10以內各數的相鄰數。

【教學反思】

由於遊戲貫穿於整個教學活動,幼兒是整個活動的主體,調動了幼兒學習積極性,幼兒學習興趣濃厚。通過觀察幼遊戲活動過程發現幼兒理解了相鄰數的關係,幼兒在遊戲中體驗了合作的快樂,培養了幼兒的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

小百科:鄰居,指家或住處與另一人的家或住處靠近或鄰近的人;住在隔壁另外一家的或附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