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保護動物的教案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教案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國小保護動物的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國小保護動物的教案

《怎樣愛護小動物》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口語交際的內容。本單元以可愛的小生靈爲主題,教育學生要愛護自然界中的動物,懂得怎樣與自然和諧相處,從而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熱愛小動物、熱愛生命的思想感情。因此,本單元的口語交際訓練內容安排了報紙上的一則消息,由此話題引出怎樣做纔是真正愛護小動物,指導學生聯繫自己身邊的實例來說明。這個內容非常貼進孩子們的生活,也符合國小生喜愛小動物的心理,因此很容易激起學生口語交際的興趣。

設計理念

學生是教育的主體。情境教學正是依據兒童的心理特徵、認識規律,把從生動、直觀的形象思維入手創設情境作爲教學過程的啓動契機,從而帶動語言的訓練,促進智力的發展和審美情趣的培養。因此,本課將從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開始。

教學目標

在表達的過程中,通過多方評價規範口頭語言,培養學生說話的良好習慣,並學會傾聽。

懂得愛護小動物的重要性,從而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熱愛小動物的意識,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樂於交流,認真傾聽別人的談話,在交流中發展口語交際的能力。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同學們,五一放假,有誰去了動物園嗎?(回答)今天老師帶大家到動物園的鳥語林看看。(教師相機講解)

播放課件1:動物園裏人來人往,人們在鳥語林觀賞各種鳥類。開始有人把手裏的麪包投向小鳥,接着又有人把香腸、薯片扔給了鳥。

播放課件2:鳥兒們都無精打采的管理員叔叔把消食片放到了鳥食盆裏,等鳥兒們來吃。

點評:生動有趣的動畫,繪生繪色的地講解,不知不覺把學生帶入到了學習的氛圍中,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扮演角色,自主嘗試。

1、在學生扮演角色談話的過程中,引導大家從聽話和說話兩個方面進行評價,先學生自評,然後是同學互評,對錶現突出的學生要予以熱情的鼓勵。

小結:同學們談的都非常好,從你們的談話中老師知道你們都特別喜歡小動物,所以每人發一張愛鳥小衛士的胸卡,再次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並激起他們愛護小動物的責任感。

2、老師帶愛鳥小衛士到動物園的鳥語林裏玩。(播放配樂課件,展現畫面。)

點評:首先創設說的情境和話題;其次讓學生進行換位體驗,學生在角色轉換、相互交談中體會到動物園裏鳥語林中的小動物們都是有生命的,是我們人類的朋友,它們是大自然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都在爲大自然,爲人類做着貢獻。因此,我們要愛護它們。

三、創設情境,親身體驗。

點評:這裏的情境來自生活,學生們到動物園春遊時,發現過這樣的現象。這樣設計在於深化認識,激發情感,將生活與課堂融爲一體,有針對性地教育學生。尤其是師生共同參與,使教學在生生互動、師生互動中達到高潮,也使口語交際訓練得更紮實,更到位。

四、拓展思維,課外延伸。

點評:這是對學生表達能力的'再次鍛鍊。

點評:這一問題將學生愛的情感擴展到許多方面,使他們認識到一切值得珍視的東西都要愛護,而且要從小做起,從小事做起。

五、總結談話。

讓學生感覺到愛護小動物,愛護大自然的問題已經嚴峻地擺在了我們面前,不容忽視。對於我們國小生來說也是義不容辭的。

總評:教學設計能依據《語文課程標準》對中年級段提出的口語交際要求,從三年級學生實際出發,把教學目標準確定位在創設各種問題情境,激發學生表達的慾望,引導學生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同時學會傾聽上。教學設計體現了順學而導,在交際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的指導思想,及情境中互動,互動中發展學生思維的設計原則。

一、努力創設貼近學生生活的交際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互動。比如:上課伊始的配樂課件,使學生一下子就進入了交際情境中。扮演角色談話,把交際情境引向生活實際,使交際更具有現實意義。

二、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使學生樂於交際,主動交流。設計了獨白、小組討論等活動,努力引導每個學生樂於交流,主動參與到口語交際的情境中。

三、發展學生的思維,鼓勵學生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