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的扁擔》課堂教學總結

語文教材是語文課程的集中體現,是一種靜態的文本。但其意義不僅僅是向學生展示了語言符號,而是在其精當、精彩、精妙的語言文字背後,隱藏着作者深邃的思想、精闢的見解,豐富的感情。因此我們的語文課堂,不能僅僅懸浮於文本的表層,不能用簡單的“是什麼”、“怎麼樣”來機械地處理文本。我們要把握文本中或泄世奔騰或脈脈隱含的感情脈搏,深入理解語言文字所依託的生命意義,使學生能在激盪的感情中受到感染,使他們能在或高昂或深沉的情緒中對人生有所頓悟。

《朱德的扁擔》課堂教學總結

《朱德的扁擔》一課,我就充分注意去挖掘文本價值,激活學生的獨特體驗。如:第二自然段中第三句話,“從井岡山到茅坪,來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難走。”這句話可以看出路程之遙遠,其挑糧之艱難。可是,我們這些孩子根本無法體會到這一點,就算我講解了很艱難,學生在學習下一自然段時,就無法感受朱德與紅軍戰士同甘共苦的.感情了!因此在教學時,我先問學生:“你知道五六十里到底有多遠嗎?”學生根本沒這個概念!因此,我舉出身邊的列子,有吉首到乾州來回那麼遠,學生馬上說:“哇!那麼遠啊!我們坐車還要好長時間呢!”我又問:“那你們走過這麼遠的路了嗎?”生:沒有,這麼遠,我們走得話,到那兒的話可能要天黑了。我接着說:“那戰士們要挑着糧食來走這麼遠的路,而且山高路陡,那是什麼感受呢?”學生馬上回答:“累唄!”聽到這樣的話語,我突然覺得現在的孩子真的沒吃過苦,乾脆讓這些小皇帝們來試試!於是,我提議來個親身體驗,我要請一個學生來表演。學生們十分踊躍的就舉了手,我挑了個身材挺健壯的馬帥,給他身上背上兩個書包,誰知他對大家說一點也不重,那這樣,我又給他加了個書包。於是他開始圍着教室奔走,我要求走20圈。大家很開心的看着,他也很高興地快走,前幾圈都挺順利的,剛到9圈,他速度就明顯的放慢了,我說:“運糧可不能耽擱,山上的戰士們還等着呢?”於是馬帥又開始加快速度,到13圈,突然摔倒了,大家哈哈大笑起來,叫他起來,他繼續揹着書包走,終於走完了20圈。這時,我問大家:“你們看我們的同學揹着書包在教室裏走了20圈,現在你們來觀察一下”大家發言可積極了,有的說:“他的呼吸都不穩了”“他頭上出汗了”我叫一名同學摸摸馬帥的背,那個同學說:“背上都溼了,還很熱”,我請表演的馬帥說感受,他說:“我覺得真累,手都酸了,腳都疼了!”

這時,我對同學們說:“同學們,你們覺得馬帥背得很輕鬆嗎?戰士們肩上的糧食更多,走的路更遠,遇到的困難更多,你能想到他們會遇到什麼困難嗎?”馬上,有學生就說:“他們走的山路會很高,路會很窄,要是下雨的話,就更滑,更危險了。”馬帥很積極的舉手,他說:“他們走那麼遠,草鞋會磨破,腳會打起泡的!”還有學生說:“路上有許多送動的石頭,會絆腳的,一不小心就會摔跤的”我連忙說:“你們說得真是太好了,老師都彷彿看到了他們在這樣的路上艱難的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