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讀後感15篇(熱門)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紅樓夢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紅樓夢讀後感15篇(熱門)

紅樓夢讀後感1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曹雪芹

很小的時候,就“瞄”上了書架上那本厚厚的《紅樓夢》理由很簡單,同桌總會哼上幾句“天上掉下個林妹妹,恰似一朵清雲剛出……”他得意地向我炫耀這是源於一本叫《紅樓夢》的書。

《紅樓夢》?我一下子聯想到《愛麗絲夢遊仙鏡》,這大概也是好看的童話吧,那個“林妹妹”有沒有白雪公主漂亮呢?

帶着種種疑問,小小的我翻開了這本“大部頭”。天哪!據不完全統計,有百分之五十的字不認識,有百分之七十五的文字我讀不順口,有百分之九十的話讓我墜如霧裏……倒是烏家莊“孝敬”寧國府的那張清單讓我感興趣了一段時間。於是,我得到了一個答案:《紅樓夢》是寫幾個有權有財的`人家的書,平平淡淡,沒有童話好看,不讀也罷。

再讀“紅樓”記不得是什麼時候了,沒辦法,要交讀書筆記唄,只得硬着頭皮再度捧起《紅樓夢》。那時正醉心於唐詩宋詞,於是,《紅樓夢》立即讓我愛不釋手,“繞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脈香。”“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多美的句子!

本着“愛烏及烏”吧,我開始煞有介事地“研讀”起《紅樓夢》來,還學着金聖嘆作評註,幾番圈圈點點,倒也讀懂了不少,於是開始把“真事隱去,假語村言。”掛在嘴邊,雖然對顰兒整天哭哭啼啼,怡紅公子整日挨訓仍不甚明白,倒也得出了又一個新的答案:《紅樓夢》確實讓人“餘香滿口”只是我讀不懂的地方還太多。

以後的日子裏,讀《紅樓夢》的次數多了起來,開始漸漸懂得顰兒“孤高自許,目下無塵。”背後的無奈,漸漸瞭解寶玉“富貴閒人”中隱藏的叛逆,漸漸明白寶釵“任是無情也動人”的事故冷漠;我會爲晴雯的反抗拍板叫好,我會爲襲人的謹慎小心微悠然嘆息……

吟着“我所居兮,青埂之峯,我所遊兮,鴻蒙太空,吾誰與逝,誰與吾從,渺渺茫茫,歸彼大荒”,我不在醉心於詞句的優美,而是對那個時代的悲哀無奈有了更深的認識。

我問媽媽:“爲什麼讀得是同一本書,卻每次都會有不同的答案呢?”媽媽回答:“因爲你長大了。”或許吧,那麼,下次再讀《紅樓夢》,我又會得到一個怎樣的答案呢?

紅樓夢讀後感2

《紅樓夢》這是一本古典名著,我們家裏每個人讀了它之後都有感想,一致認爲這本書寫盡了人情冷暖,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

紅樓夢,意爲紅樓一夢,也就是說再榮華富貴,到頭來也是一場空。這個題目意味深長。

紅樓夢主角十二金釵性格各不同,命運不同,都令人深思。先說寶釵,她作爲薛府大小姐,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對於薛蟠的橫行霸道,她也曾一再勸阻,她在大觀園裏談笑風生、文采橫溢。在滴翠亭,她聽到兩個丫頭的私房話,爲避尷尬,卻推說黛玉在附近,這可以看出她的圓滑和城府。在元春省親時,她作了一首“凝暉鍾瑞”,從這個題目中看到了了一股賢淑端莊之氣。而重立桃花社,填柳絮詞的時候,她的“白玉堂前春解舞,東方卷得均勻”、“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更突出了她的`無憂快樂,可柳絮最終要落下,不能一直平步青雲。

十二釵中,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寶釵,另一個是黛玉。黛玉自小父母雙亡,在大觀園中靠賈母疼愛,多愁、敏感,但又飽讀詩書,才華和寶釵不相上下,只有寶玉和紫鵑是她的知己。她和寶玉的情意被代表着封建勢力的賈母和王夫人扼殺了。賈母是一個老長輩,最疼寶玉,在這種疼愛下,也不顧黛玉了。從黛玉寫的《葬花吟》、《世外仙源》中可以看出她的寂寞、清高、自許。最後,只是寶玉“空對着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

該說元迎探惜了。說到這四春,最有感想的便是四個燈謎了。一個元宵節,大家寫燈謎,元春的謎底是鞭炮,迎春的謎底是算盤,探春的謎底是風箏,惜春的謎底是海燈。可鞭炮一響就散,寓示着元春的早亡;算盤紛亂撥弄,寓示着迎春的命運多變;風箏高飛遠走,寓示着探春與親人的離別;海燈孤寂冷清,更寓示着惜春的“看破三春景不長”。四個才華橫溢的女子,爲何最後落得這樣的下場?

轉眼間,兩年過去了。寧榮二府漸漸破敗。爲官的家業凋零,富貴的金銀散盡,有恩的死裏逃生,無情的分明報應,欠命的命已還,欠淚的淚已盡,冤冤相報實非輕,分離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問前生,老來富貴也真僥倖,看破了遁入空門,癡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紅樓夢讀後感3

讀罷紅樓,心裏酸酸的。不知是爲了什麼。是爲了榮寧二府的家破人亡?紅粉麗人的香消玉殞?還是投機分子的欺世盜名?好像每種都有一點。但總是覺得那不是全部。

紅樓夢裏的愛情故事還真是數不勝數。首先力推的,就是寶黛的紅粉癡戀。在紅樓夢裏要數這兩個人的愛情最純潔了。從兩小無猜,青梅出馬,到長大後的墜入愛河。曹公簡直就是順水推舟,讓讀者感到,世間又一份千古流芳的愛情故事誕生了。

它的出現是那麼的自然,幾乎沒有人懷疑過,它的出現是那麼純潔,纖塵不染。但是生不逢時的愛情就是痛苦的代名詞。黛玉性格里獨有的叛逆和孤僻,以及對世俗的不屑一顧,令她處處顯得特立獨行,卓爾不羣。花前癡讀西廂,毫無避諱;不喜巧言令色,言隨心至;崇尚真情真意,淡泊名利。種。種這般,都使得她象一朵幽然獨放的荷花,始終執著着自己的.那份清純,質本潔來還潔去,一如碧玉般盈澈。

用一個普通人的眼光看她,最欣賞的還是黛玉的詩情畫意,靈秀慧黠。黛玉每每與姐妹們飲酒賞花吟詩作對,總是才氣逼人,藝壓羣芳。

無論是少年聽雨歌樓上的詩情,清寒入骨我欲仙的畫意;還是草木黃落雁南歸的淒涼,花氣溫柔能解語的幽情;無不體現出她娟雅脫俗的詩人氣質。最嘆息的是黛玉的多愁善感,紅顏薄命。黛玉的身世,註定了她的孤獨無依,而她的性格,又註定了她的寥落憂傷。縱使大觀園裏人來人往好不熱鬧,可是這裏沒有她可以依靠的親人,沒有她可以傾訴的知己,只有風流多情的寶玉讓她芳心暗許,卻又總是患得患失。於是她無奈着。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悲哀着“三月香巢已壘成,樑間燕子套無情”,傷感着“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終落得“一縷香魂隨風散,三更不曾入夢來”的淒涼結局。

與其說林黛玉在賈府的地位和自身的懦弱是悲劇的起因,還不如把責任歸到萬惡的封建社會,以元春爲首的封建集團無情的扼殺了寶玉和黛玉之間的愛情。如果紅樓夢真的是曹雪芹親身經歷的描述,那麼我可以感受到一個失去至愛的男人的痛苦。地獄的烈火在身邊燃燒,苦不堪言,使我的思想靜止不前,這不是切膚之痛,卻是切膚之愛。當血淚撒盡的曹公轉身面對不堪回首的歷史怎能不發出“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的感嘆!

紅樓夢讀後感4

走進紅樓深處,感觸到的是那一段段悽美的女兒夢;走進大觀園裏,看到的是一羣風姿綽約的女兒花。她們抱屈.純潔.美麗卻也隱藏悲婉.孤寂.悽清。大觀園中,我讀到的是千紅一哭;紅樓夢裏,我品到的是萬豔同悲。

她是林黛玉,一個似水一般的女子,她的一顰一笑,她的一舉一動,美得好像天仙。“兩彎似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泣非泣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輕輕。閒靜時如姣花照水,舉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竊,病如西子勝三分”。這便是林黛玉,是那個爲情而淚,爲情而死的癡情女子。“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這是她的情。“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這是她的癡。她爲情而生,爲情而死,但她葬花的那一刻,她的情也跟着那花瓣一同埋入深土了……他的女兒夢留下的僅僅一段悽美……

她是薛寶釵,一個不見豪華,惟覺濃豔的女子。她也是垂青愛情的,但她垂青的早已不是一份單純的愛情了。她宛如一朵牡丹花“任是無情亦動聽”她和許多紅樓女子相同夢求着一段金玉姻緣,她盡力壓抑自己,在外人面前,她寬恕隱忍善解人意,卻不料到頭來終是一場空,她的終身終究是悲痛的,“悵望西風抱悶思,蓼紅葦白斷腸時,”她的終身,終究是不幸的。她的女兒夢留下的僅僅一段哀情……

她是史湘雲,一個剛強而又陽光的`女孩。可是她看似陽光的背面,卻是哀痛的,她自小無父無母,由叔嬸養大,在這樣的家庭佈景下,她卻仍然陽光曠達,達觀開暢。“秋光荏苒休孤負,相對原宜借寸晷。”但就在這樣的性情下,仍然無法阻撓她命運裏的悲痛,她雖嫁了個如意郎君,卻不料命運仍是一部悽慘劇。她的女兒夢,留下的僅僅一段悲情……

她是王熙鳳,一個強勢而美麗的減少,對位她是一朵帶刺的玫瑰,對老公賈璉卻也是柔情的。她本該在柔情中美好,哪曾想又是一段荒謬的婚姻。老公的花心讓她的強勢再次迸發,終究卻也落個悽慘人生。

“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她在剛烈中生計,卻也在剛烈中死去。他的女兒夢,留下的僅僅一段悲催……

夢迴紅樓萬聲嘆氣。讀《紅樓夢》讓我看到了那光鮮亮麗的是一段悲情,那一個個女兒夢裏,讓我看到了一聲聲嘆氣。

紅樓女兒夢、女兒情、女兒心,誰人能解?

紅樓夢讀後感5

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已經聽說了我國古代四大名著《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因爲小時候經常看《西遊記》動畫片的原因,在四大名著中,我最喜歡的是《西遊記》。至於《紅樓夢》呢,兩本厚厚的大書,現在也望而生畏,更別說小時候了,所以在我小時候都沒摸過《紅樓夢》,更別說看了。

直到幾個月前,對《紅樓夢》毫無興趣的我,居然愛上了它。這是因爲媽媽給我“聽”《紅樓夢》,聽聽別人怎麼講《紅樓夢》。開始怎麼也不習慣,可是聽着聽着,也就愛上了它。

原來《紅樓夢》原名《石頭記》,也就是一塊石頭的故事。《紅樓夢》的第一回就講到了女媧補天時,那些補天的石頭共有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其中三萬六千五百塊石頭都被女媧拿去補天了,而偏偏那一塊石頭被扔在大荒山中。那塊石頭每天吸收日月精華,修煉成了一個小男孩,這就是賈寶玉的上一世。他每天在天上玩耍。有一天,他發現了一株快要枯死的草——絳珠草,於是就每天用靈河的水澆灌,絳珠草也吸收了靈河水的精華,修煉成一個小姑娘,也就是林黛玉的前生。

賈寶玉的前生覺得天上太寂寞了,便投胎下凡,享受人生的榮華富貴,而絳珠草也耐不住寂寞,也準備投胎下凡,決定用一生的眼淚來還賈寶玉給她澆灌的靈河的.水,這也就是林黛玉爲何總是哭,而賈寶玉第一次見到林黛玉時一口咬定地說:“這個妹妹我見過”的原因。而《紅樓夢》最奇怪的地方還在於前幾回的時候,賈寶玉在秦可卿的房間睡覺時夢見自己到了一個叫做“太虛幻境”的地方,那裏有很多櫃子,一個和秦可卿長得一模一樣的警幻仙子告訴他,櫃子裏裝着《紅樓夢》中每一個女子的命運,打開一看,原來每個裏面都有一幅畫和一個判詞。賈寶玉醒來之後覺得很好笑,可是想不到這些人的命運真的按照判詞中所寫的一樣,給人一種命中註定的感覺。

《紅樓夢》以賈寶玉與林黛玉青梅竹馬的愛情演繹出四大家族的興衰史,從而折射出整個王朝、整個大時代的變遷,凸顯出處世的經驗和人生的哲學。其中賈家的祖先曾經是開國元勳,和皇帝一起打下了江山,被皇帝授予公爵位,令賈家子弟盡享了榮華富貴,沒想到賈家的子弟只圖享受放逸,不懂得珍惜,所以最後落到抄家的結局。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簡難。讀完《紅樓夢》我感觸很深,我們應該在這個充滿誘惑的時代,增強自身的抵禦能力。一定要好好學習,不要像賈家子弟那樣不學無術。一定要爭當新時代的好隊員。

紅樓夢讀後感6

在古代,說到豪傑,一定會想到劉備。他雖然沒有出衆的武藝與才華,但是他靠着自己的人格魅力創造了一番事業(甚至還當上了大哥),我認爲史湘雲可以算是女中的豪傑。她用自己豪放的性格改變了一般人對封建社會女人的看法。史湘雲女扮男裝,脂粉香娃割腥啖羶,和她最後比較幸福的結局(據說和寶玉成爲白髮知己),可以體現出這個女中豪傑用自己爽快的性格改變了自己在這個悲劇世界的命運。

史湘雲最有名的就是她女扮男裝。全文她有三次女扮男裝,其中有一次極爲經典。薛寶釵回顧着史湘雲以前,寶釵說:“記得舊年三四月裏,他在這裏住着,把寶兄弟的袍子穿上,靴子也穿上,帶子也繫上,猛一瞧,活脫兒就像是寶兄弟———就是多兩個墜子。他站在椅子後頭,哄的老太太只是叫:‘寶玉,你過來,仔細那上頭掛的燈穗子招下灰來,迷了眼’。他只是笑,也不過去。後來大家忍不住笑了,老太太才笑了,還說:‘扮作小子樣兒,更好看了’。從這件事可以看出史湘雲獨特的性格特點。她和林黛玉不同,史湘雲總是能讓身邊的人笑起來。這一種感染力會使她非常受歡迎。雖然她沒有父母,但是可以想象願意照顧她的人也應該不少。看來她能夠平安長大不是靠運氣的。

還有一個經典片段就是史湘雲在第四十九回中割腥啖羶。那個時代的女生都要非常注重自己的吃相。而且她們的主食是麪食和水果,一般很少會吃肉。但是史湘雲在第四十九回吃肉的時候,活像一個男孩子。林黛玉笑話史湘雲吃烤鹿肉,湘雲冷笑道:“你知道什麼!‘是真名士自風流’,你們都是假清高,最可厭的。我們這會子腥的羶的大吃大嚼,回來卻是錦心繡口。”我認爲“是真名士自風流”這句話最好的刻畫了史湘雲的`形象,她是紅樓女兒中最具有名士風度的一位。她“襁褓之間父母違”,境遇比黛玉更爲悽慘,但我們很少見到她哭哭啼啼,而更多的看到了她對生活爽朗樂觀的一面。

衆所周知,紅樓夢是一個悲劇;但很多人相信,史湘雲最後利用了自己爽朗的性格戰勝了紅樓夢所有金釵悲慘的命運。史湘雲生下來時候的環境比林黛玉慘,但是她用樂觀積極的態度去面對人生。有一句名言“不管命運把你拋向何處,只要深深地紮根土壤,努力去完成自己生命的歷程,那就是有意義的人生。”我認爲即使賈寶玉最後和林黛玉成功結婚,以林黛玉悲觀的性格,他們也不一定會是一對快樂的夫妻。

史湘雲這個角色爲紅樓夢這個灰色的悲情故事,添加了許多的色彩

紅樓夢讀後感7

說到中國著名文學,每個人都肯定會說是中國四大名著,分別是《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與《紅樓夢》而這四本名著每一本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學表現方法,每個名著作者都十分會使用語言,濃縮了其他書容納不了的知識文學語言,讓世界都紛紛稱讚,而這四大名著中有一本乃是中國文學之最,想必大家都已經想到了,沒錯就是《紅樓夢》,作爲一箇中國人《紅樓夢》這本書可是耳融目染,聞名千里了。

在世界上創建了專門研究《紅樓夢》的一個大組織,在《紅樓夢》中,他雖然沒有《水滸傳》《三國演義》那些緊張刺激的場面,也沒有《西遊記》那麼有想象力,情節波盪起伏,但是《紅樓夢》卻一直在文學之巔。或許很多人都不解,雖然我也不是特別的清楚。但是一定有他的原因,但是我們不得否認在《紅樓夢》中的語言是我們現代人無法形容,媲美的,十幾年來,還是沒有什麼文學鉅作比得上這本《紅樓夢》現在在這個時代,很多人都沒有看過《紅樓夢》,也不能說沒看過,應該說是絕大部分只看了一點,所以現在在我們生活中漸漸地,全是科技,沒有曾經的書香,沒有曾經的禮儀,禮儀之邦的名字也漸漸淡忘。

在整部《紅樓夢》中,全程都是以榮府與寧府中的.賈寶玉,薛寶釵,林黛玉三人的愛恨情仇(額,這詞用的不一定好)爲一條線索,來宣揚我們的中國文化,在這本書中濃縮了我們中國的美食文化,文學文化,服裝文化……等各種中國特色文化,在其中包含了最少186中中華美食的介紹,等豐富的服裝文化,在書中許多人,作者都十分細緻的描寫了穿着長相,從側面推廣了我們的中國古裝,而在這本書中,包含了許多深意,要讓人們慢慢摸索,讀這本書不能像讀其他書那樣讀一遍就說自己讀完了,在這本《紅樓夢》中,讀第一遍,懵懵懂懂記得些情節,讀第二遍,熟悉了全文思路,讀第三遍,還有點意思,讀第四遍,就可以感覺出這本書真的是一本好書,或許有時候你覺得《紅樓夢》如天書一般無聊無趣,情節平平淡淡,但是這本書只能用一句話形容“表面風平浪靜,內地波濤洶涌。”

或許在這麼多書中唯一看不懂的就是《紅樓夢》,但是如果你仔細摸索,你或許會發現其中奧祕。

紅樓夢讀後感8

時光荏苒,今天,再走到這瀟湘館時,已是人去樓空,地上只堆着一個破碎的,沉重的棺木。裏面躺着閉月羞花的你——瀟湘。

瀟湘,你愛落紅,江畔邊你荷鋤而歸,採下一籮筐的殘花。於是,你不也是一朵小花嗎?你很安靜,你喜歡靜靜的聽落花的聲音,喜歡悄悄地看花悄然落地,喜歡撿起落花,細數它那分叉的紋理,聞聞它留下的`輕微的香氣。看那荷鋤而歸的你,那一籮筐的殘缺,不堪的花,正如今日躺在棺材裏的你逐漸冰冷的容顏。

空對着,山中高仕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株寂寞林。

瀟湘,你才華橫溢,曉暢詩書。你愛寶玉,記得你們一同葬花——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記得你們在寂寞的夜晚對詩,由侍女相送,記得你們互增手帕,你們一起,你們的愛情故事有目共睹,所有人都認爲你們會在一起,可,人終究還是敵不過天。

枉自溫柔和順,空雲似夢如蘭,堪羨優憐有福,誰知公子無緣。

蘅蕪的出現打破了這安逸的愛情,她處處不如你,她得不到寶玉的愛,達不到大家對她的祝福,她才華不及你,但是,她搶走了你的寶玉,搶走了原本屬於你的幸福,搶走了你世界的一切。

你輸了,徹徹底底的輸了,因爲你的懦弱,因爲你的優柔寡斷,因爲你保持你那份謹言慎行,最終,他把鳳冠霞披戴在她頭上,一頂花轎斷送了你,也毫無疑問的斷送了你們的一切……

霜冷長河,蒹葭蒼蒼,伊人何在,獨坐未央。

蘅蕪根本比不上你,但她的才華也僅次於你,你爲何不振作,你爲何要敗於寶釵呢?答案不在你那一句“寶玉,你好……”而是你沒有一個快樂的心,如果可以放棄你的優柔寡斷,放棄你保持的那一份謹言慎行,放棄你所有的多愁善感人生縱使有多番不稱意,但是,也不應該總想着他,做一個快樂的瀟湘,做一個快樂的黛玉。如果你發現當初的負心人不是真的而是你親手葬送了這一切,你心裏有沒有一絲悔恨呢?

未若錦囊收豔骨,一杯淨土掩風流。

火葬廠門口,你靜靜的躺在棺木裏,待容顏成灰的那一刻,這應該是你是你知道“負心人”之後最想去的地方。

衆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今天這瀟湘館已經不在了,但是,走到那個地方不免泛起了一陣漣漪,彷彿賈府還在,大觀園還在,你們還在,原那紅樓不過一場夢罷了。

但世易時移,物是人非,人事早已不同。

……

你說憂苦停息,尋芳清崗。

後來落花丁零,水涸瀟湘。

紅樓夢讀後感9

《紅樓夢》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爲背景,以圍繞有關賈府家事利益的賈寶玉人生道路而展開的一場封建道路與叛逆者之間的激烈鬥爭爲情節主線,以賈寶玉和林黛玉這對叛逆者的悲劇爲主要內容,通過對以賈府爲代表的封建家族沒落過程的生動描述,而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會種種黑暗和腐朽,進一步指出了封建社會已經到了"運終權盡"的末世,並走向覆滅的歷史趨勢。

《紅樓夢》以上層貴族社會爲中心圖畫,極其真實地,生動地描寫了十八世紀國中國末期封建社會的全部生活。全書規模宏偉,結構嚴謹,人物生動,語言優美,此外還有一些明顯的藝術特點,值得後人品味,鑑賞。

小說作者充分運用了我國書法,繪畫,詩詞,歌賦,音樂等各類文學藝術的一切優秀傳統手法,展示了一部社會人生悲劇。如賈寶玉,林黛玉共讀西廂,黛玉葬花,寶釵撲蝶,晴雯補裘,寶琴立雪,黛玉焚稿等等,還表現在人物塑造上,如林黛玉飄然的身影,詩化的眉眼,智慧的神情,深意的微笑,動人的低泣,脫俗的情趣,瀟灑的文采……

這一切,都是作者憑藉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厚藝術素養培育出來的,從而使她在十二釵的羣芳中始終盪漾着充滿詩情畫意的特殊韻味,飄散着東方文化的芬芳。曹雪芹在《紅樓夢》中真實地再現了人物的複雜性,使我們讀來猶如作品中的人物同生活中的人物一樣真實可信,《紅樓夢》中的賈寶玉"說不得賢,說不得愚,說不得善,說不得惡,說不得正大光明,說不得混帳惡賴,說不得聰明才俊,說不得庸俗平凡",令人徒加評論。

不僅賈寶玉,林黛玉這對寄託了作者人格美,精神美,理想美的主人公是如此,甚至連王熙鳳這樣惡名昭著的'人物,也沒有將她寫得"全是壞",而是在"可惡"之中交織着某些"可愛",從而表現出種種矛盾複雜的實際情形,形成性格"迷人的真實"。

作者善於通過那些看來十分平凡的,日常生活的藝術描寫,揭示出它所蘊藏的不尋常的審美意義,甚至連一些不成文的,史無記載的社會習慣和細節,在紅樓夢裏都有具體生動的描繪,這就是我對這本名著的感受。

紅樓夢讀後感10

紅樓夢是清代作家曹雪芹的一部著作,從明清一直流傳至今。時間之久,足以見得其價值。此書表面上是講大觀園中的生活與寶玉、黛玉的愛而不得。但我認爲這本書諷刺了當時的封建社會。

如第97章,寶玉在封建家長的掉包計下娶了寶釵爲妻。黛玉得知後便一病不起,含恨而終。寶玉在考取功名之後,也帶恨出家。寶釵最後只得孤獨終老。他(她)們三人都是受害者,被封建社會的思想所迫害。在這種封建迷信下,讓三個本可以更幸福的人,最後都以悲劇結局。兩個毫無情義的人,因爲一句“金玉良緣”被鎖在了一起,真是可笑。我覺得作者不僅是在單純的描寫寶玉和黛玉悲涼的愛情,更是在諷刺當時封建思想,訴說包辦婚姻的弊端。

我忍不住拿《紅樓夢》中的封建社會和我們現在的社會作比較。現在的社會提倡自由戀愛,沒有了包辦婚姻。大多數人的幸福指數直線上升。封建迷信更是幾乎沒有了!曾經女性的地位是十分低下的,會受到很多不公平的待遇,受到很多不好習俗的約束。比如古代的“三從四德”“裹腳”等等一系列在我們現代人看來不可思議,甚至毫無人性的習俗。而現在的社會提倡男女平等,不再有什麼男尊女卑。法律上也出了許多保護女性的條款,女性的地位和安全感直線上升。可這僅僅是我們中國,世界上還有許多國家依舊是像《紅樓夢》裏一樣男尊女卑,所以他們的發展更是落後於我們國家,他們國家的女性甚至於不敢在晚上出來,因爲搶劫、槍殺,實在太危險!他們國家保護女性的條約又實在是少之又少,在他們的身上我彷彿看到了我們國家幾百年前的社會風氣。

看完這本書,我的眼淚涌進了眼眶,我的心中充斥着無限的傷感與悲哀,我感嘆舊社會的封建,爲《紅樓夢》中“受害”的三人感到悲哀。同時我很慶幸,慶幸我生活在當今這個社會。慶幸我生在這安全的.中國,而不是帶有男尊女卑的偏執思想的國家。想到這些,我的眼淚不受控制的直流,淚水如春雨般多而密。

《紅樓夢》這本書讓我有了極大的感觸。1000人對這本書的想法就有1000種,各個年齡段的人看完這本書的感悟都是不一樣的。我現在經歷過的事還是太少,看不穿這部著作。我會繼續拜讀這本書籍,我相信隨着年齡的增長,我對這本書的感悟也會更加深刻。

紅樓夢讀後感11

“我們太年輕,年輕鬧着要整天的,但不知道他一直很自由。”但由於我們有“麻煩”的自由,自由不是足以證明我們做到了,也許在某些方面,我們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問同桌“頑皮”:“爲什麼林黛玉葬花”同桌回答說:“因爲她很無聊。”從這個時代認爲它肯定是無聊會去葬花。

在國中就包括聽說《紅樓夢》是本百科知識全書,學生必讀物。由於是中國古文,我第一次讀《紅樓夢》真不應該知道它哪裏好,只知道有一個不務事的賈寶玉,還有就是一個知書達理的林黛玉。

第二次世界都是我們因爲我在書店能夠買到自己一本白話文的《紅樓夢》,但無論是學習古文的.還是現代白話文的,都沒有進行介紹企業爲何書名叫《紅樓夢》而作者個人眼中的《紅樓夢》又是一個怎樣的?通過讀書中的內容我只能把這個題目管理理解爲:年少無知,勝似夢一場。這裏我只是從主人的角度分析理解,要是從當時的時代發展背景則可以直接理解爲:物是人非,千變萬化。

有人說,“紅樓夢”是藥,處方和治療方法都記錄在這本書的工作;有人說,“紅樓夢”是教科書,書中有很多教人生活技能;一些人寫說“紅樓夢”是本愛情小說,賈寶玉和林黛玉記錄悽美的愛情故事。

而我個人認爲《紅樓夢》是本反封建之書,在書中對於林黛玉廣讀詩書,可在賈府她只說自己一個略懂;而賈寶玉身爲官仕子弟學習不好導致官場,只喜歡通過玩樂;地位可以高人一等的賈寶玉和出身於小官吏之家林黛玉之間相愛的人卻不能生活在一起。

一是批評無才的婦女是美德;二是批評官場;二是批評封建等級制度。

我不覺得林黛玉的花兒無聊,我覺得她們是不高興。這是對封建禮教強烈不滿和無法抗拒的憤怒無奈的表現。《紅樓夢》是一個悲劇性的結局,他們都放棄了“壞”去追隨制度。當我們放棄,最終做了我們不想做的事,我們仍然會很好,但我們已經失去了我們的本色。

今天的世界上還沒有這樣嗎?想想支配我們的生活規定外箱,有點出界被認爲是“乖”我們的想法所以乖乖地去思考人生。有多少人不得不放棄“淘氣”?現在還有多少人堅持“淘氣”?

當人生髮展走到盡頭,我們自己會不會感嘆,這又是進行一場《紅樓夢》?

紅樓夢讀後感12

究竟是到頭一夢,萬境歸空。——題記

《紅樓夢》是以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愛情爲線,以“木石前盟”爲因,“絳珠還淚”爲由,展開敘述。以四大家族由盛轉衰的歷程體現當時社會的腐敗等等。具玄幻色彩,集飲食文化、建築美學等等於一書,極具鑑賞價值,可謂是歷史鉅作。

其中很多角色都是耳熟能詳了罷。且說林黛玉乃居“金陵十二釵”正冊之首之一,本是西方靈河岸上三生石畔的一棵絳珠仙草,爲報神瑛侍者的滴水之恩,故決定傾淚以還之。也就有了“神瑛灌溉”、“絳珠還淚”之說以及後來的紅塵之事。

“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閒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極爲生動形象地描繪出了一位比西施還美的“病裏佳人”模樣。林黛玉自小體弱多病,喜哭,其中也寓意着故事的結局終是個悲劇。

她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詩人,也是一位多愁善感的`美人,與李清照有幾分神似,卻又略勝幾分。在寫菊花詩中,她所作的《詠菊》以“題目新、詩也新,立意新”而一舉奪魁,她的詩極具有她自身的個性。“滿紙素怨”“難解愁心”便是她自身性情和命運的寄託。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俯身葬花,泣吟一曲《葬花吟》,此詩以血淚凝成,字字發於林黛玉的內心,是憐花,也是她對自己身世遭遇的感嘆;是寫花,也是在寫自己,情抒發得盡致淋漓,全詩如泣如訴。

她是一位情感清晰的女子,毫不遮掩,愛就是愛,恨就是恨,喜怒全表現在臉上。皆覺得她尖酸刻薄,清高孤傲,全府上下唯賈寶玉一人知她。

賈府上下除賈寶玉外都覺得她不若薛寶釵端莊大方,善解人意,討得人歡喜。可誰又知薛寶釵喜怒皆藏於心,不表於色,更令人難猜真實呢?

賈寶玉是林黛玉的知己,亦是她的心慕之人。他看上去似乎是一個叛逆的形象,但實則是一個敢於反抗當時社會,反對科舉,不喜約束的一個形象。他可以說是曹雪芹理想的化身。

曹雪芹出身豪門,少時的他不喜仕途經濟,後因一些原因家道中落而一蹶不振。因深感世態炎涼,對當時社會有了更爲深刻的認識,故有了這集文學藝術、兒女情長於一書的《紅樓夢》。

故事的開始,就蘊意着結果的悲劇。皆言金玉良緣好,誰知木石前盟情長?“木石前盟”終是不敵“金玉良緣”?實則不敵世態人心。

紅樓夢讀後感13

一千個人讀《紅樓夢》,能讀出一千種《紅樓夢》。就我個人而言,喜歡這部書的其中一個原因,就在於它的複雜性。

例如,即使是作者最偏愛的主要人物,其人也不會十全十美,作者會有意刻畫其缺陷,並不掩飾。

比如男主角賈寶玉,雖然在書中他比絕大多數男人更尊重女性,但他所尊重的女性也是有範圍限定的。年輕未婚美貌的女孩子,纔是他欣賞的核心目標。

當今輿論中,“家暴”是個大污點。而賈寶玉對女人就有暴力行爲。丫鬟來爲他開門晚了,他就怒了,用腳狠狠踹她,導致襲人被踹得咳血,肋上青了碗大的一塊。

賈寶玉發現對方是襲人,纔有點後悔,但也沒覺得自己有多大錯,還笑着與襲人打趣。如果他踢的不是襲人,而是哪個小丫鬟,那就更是連一點後悔都不會有。

又比如女主角林黛玉。劉姥姥進大觀園時,林黛玉說劉姥姥是“母蝗蟲”,還說要爲惜春作畫起了個名字叫“攜蝗大嚼圖”。這雖是玩笑話,但也有些刻薄了。

上面說這些,不是意在“黑”男主和女主。在《紅樓夢》裏,寶玉和黛玉都是可愛的人物,是能引起讀者同情和憐惜的。他們不是壞人,只是未能“十全十美”。

《紅樓夢》作者的高明之處,正在於他雖然喜愛、憐惜筆下這些人物,卻也不會避開他們的缺陷。甚至可以說,主人公們無論再如何令人同情,都是有“原罪”的。

書中極力描寫賈府、大觀園的繁華盛景,以及主人公們的吃穿用度之奢華精緻,並不是爲了炫富(對比一下,現在太多小說是爲了炫富而炫富,作者以誇耀心態在寫主角多麼有權有錢),而意在刻畫當時的貧富差距之大。

劉姥姥就算出,大觀園裏姑娘們擺一場螃蟹宴,花的錢就相當於當時農村人一家一年的花銷。

而客觀來看,主人公們真的能在道德上安然享受這些富貴嗎?恐怕不能。

古代詩文的一個典型諷刺傳統,就是用權貴富豪的`奢華生活,來反襯出貧富差距之大的不合理。爲什麼《紅樓夢》的結局一定是悲劇,而不可能是花好月圓的喜劇?原因就在這裏:作者對這些鐘鳴鼎食、錦繡榮華的富貴或許有留戀、有惋惜,但心底卻也明白,這是有原罪的,所以最後結局只能是“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就連《金瓶梅》這種被現代讀者當成“黃書”的,也一定要把男主西門慶寫成死於中年的縱慾,死後家業衰亡,子女都絕了後。反而是西門慶的妻妾們,有些最後還出路不錯。

紅樓夢讀後感14

翻閱《紅樓夢》就不覺的感到這是女人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裏就不得不否定“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觀點,但這也是女人的悲劇。這種悲劇是脫離不了社會的關係的。書主要是圍繞寶黛的愛情來寫四大家族的盛衰。在賈寶玉夢遊太虛幻境中就已預示了各人的命運會是如何。“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這裏寫了兩個人:林黛玉,薛寶釵。紅樓夢引子中寫道:”都道是金玉良緣,俺只念木石前誓。“預示了他們三個的未來。不只是大觀園中的十二釵,就連寶玉身邊的襲人,晴雯也都被預示了結果。似乎這些都是命中註定的,她們跳不出命運的圈子,被壓迫着,演繹着這悲傷的《紅樓夢》。

這裏有着太多的美,有遺憾的,也有傷感的。倘若林黛玉聽了賴頭和尚的話不去賈府不流淚,那麼紅樓夢的故事又怎麼會有,倘若寶釵進宮金玉良緣,木石前誓又怎麼會引出來,大觀園中也就少了這樣的有才之人。或許故事正是由許多的一不小心組成的。你看黛玉葬花很美,寶釵撲蝶很美,湘雲醉臥芍藥叢很美,晴雯撕扇很美。

當然這裏的紅顏薄命是最多的。首先想到的便是秦可卿,她既有林黛玉的婀娜也有寶釵的`丰韻。她可以說是十二金釵中最美的一位女子了,卻在第十三回中就去世了。其次是尤二姐,她也是很美的,她嫁給賈璉,被逼迫,只好吞金而死,這也不免符合了她的個性。說到迎春只能感傷,提到她的丈夫也只能是氣憤可想而知她的結局。黛玉是最熟悉的。她們都凝結了太多的悲哀,正如水中月,鏡中花。每當讀到史湘雲的時候,我的心裏就會有一種很輕鬆的感覺,也許是她帶着的歡樂很多吧!可是她也是很苦的一個人。當她還在襁褓中時就失去了父母,她寄人籬下,她的舅舅爲了減少開支居然把所有的手工活都交給她做,而她每天也要做到三更。她是很樂觀的一個人。我覺得這是值得我學習的地方。能夠帶給身邊的人快樂就是最大的快樂!

我很喜歡《紅樓夢》,我只能用我的見解去看這本書,有人說:‘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讀書就會有感想,這便是我的感想。

紅樓夢讀後感15

入夏的夜,迎着暖暖的風,靜靜讀着這喧譁之後的寧靜。想寫些什麼度過這漫漫長夜,在落筆的一剎那,發現紙是如此的潔白,純潔得讓我想到她。又一次,我捧起了這千年不朽的鉅著——《紅樓夢》。夢中,我邁着緩慢但不輕盈的步伐,踱在大觀園。

一身素服,一抹淡妝,一條絲帕,僅此而已。亭亭玉立,一個水做的女人。“儂今葬花人癡笑,他年葬花儂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你默默吟着,伴着淌不完的淚水和淌不完的心事。黛玉,你爲何而愁,是寄人離下的無奈使你彷徨麼?你冷眼看着身前的千百人,卻感受不到寶玉在背後看你。

在紅樓,醉一場,夢一場,痛一場。黛玉,你把淚水熬成刻骨銘心的海,最後把自己淹沒。多少次,我爲你而痛心,但是我願意讀你,讀懂你。獨自一人,身衣曳地,低迴,在幽靜深長的小路,隨你的,只有過季的花瓣,你的心事,只有塘裏的魚能懂。無數次,你用花鋤掩埋幽怨,心卻一沉再沉,用落葉堆葬你失落的靈魂,杜宇聲斷千里之外。狠下心來,焚燒千篇詩稿,有個人是否淚眼無處。黛玉,我好想告訴你,你是多麼的才華橫溢,可你總是孤獨無助,無奈的淚水時常把我融化。

“都道是金玉良緣,我只念木石前盟,空對着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株寂寞林,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一首悽悽慘慘的愛情詩,寫盡了辛酸,寫盡了無奈,這對有情人,或許,註定無法常相廝守;或許,註定無法成爲眷屬。紅樓上聲蕭依舊,卻事散繽紛,終歸一杯丘土。我嘆,世上海誓山盟的多,天荒地老的少;我哀,天下情緣未了的.多,生生世世的少;我吟,紅樓夢裏夢紅樓,千古情結幾時解。

昌盛一時的賈家,最後化爲一片廢墟,只有陣陣嘆息。爲官的,家業凋零;富貴的,金銀散盡;有恩的,死裏逃生;無情的,分明報應;欠命的,命已還;欠淚的,淚已盡。冤冤相報是非輕,分離聚合皆前定。人去樓空,時過境遷,奈何,怎一個“愁”字了得。

昨夜紅樓入夢中,多少往事回憶心頭,今晨醒來夢已遠,留下滿杯紅樓夢。

紅樓啊紅樓,爲何濃妝掩不住你的輕愁;紅樓啊紅樓,你的輕愁是否因爲人們將你遺漏。

擁着讓我憂讓我喜的紅樓一夢,我將滿腔熱血與狂躁的情感靜靜流瀉,涌透到每一頁之中,讀她的一夜潔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