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攙扶教學設計

作爲一名老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樑,對於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那麼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不用攙扶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不用攙扶教學設計

不用攙扶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 學會本課的生字。

2、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 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4、 感悟帕爾曼的人格魅力,並從中受到教育和啓發。

重點:感悟帕爾曼頑強的人格魅力。

難點:體會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好帕爾曼的照片以及他的獨奏曲。

學生:預習課文。蒐集帕爾曼的相關資料。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聽帕爾曼的演奏,學生評價。

2、由生猜想這位演奏者的形象。

3、課件展示帕爾曼的形象以及簡介。(請生說說感受)

4、帶着自己的感受快速的讀課文,畫記下讓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並寫下自己的感受。

(二)品讀文本,感悟文本。

1、走進人民大會堂時——知之甚少

(作者只知道······ 只是想······)

2、當帕爾曼出現時——怦然心跳

【是什麼讓“我”的心怦怦跳動的呢?(是他獨特的形象;一個世界頂級小提琴家的形象居然是這樣的?這樣一位特殊的人能成爲世界傑出小提琴家?······)】磁鐵吸引(一種驚奇,一種敬意,一種崇拜)怎麼讀?指名讀!

3、聽到帕爾曼的琴聲時——無與倫比

誰知道‘無與倫比’是什麼意思?(指事物非常完美,沒有能跟它相比的。)誰能爲它找個近義詞?(無可比擬、前所未有)從那句話可以體現出帕爾曼的琴聲是無與倫比的?(擠擠萬人的大會堂如此安靜,我還是第一次經歷。)說明大家都被他的琴聲陶醉了!誰來讀讀?

5、一曲終了時——最讓我意外而感動

讓作者最意外而感到的是什麼?(他站起來向觀衆示意,最感動的是他一次次站立的失敗到最後的終於站起來,他的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讓大家感動。)

課件展示:

一曲終了,他用柺杖支撐着自己試圖站起來。

起來——跌坐在椅子上;

再起來——又沒成功;

又試了一次——又失敗了。

誰來讀讀他這三次的失敗?師生評議。

(此時的帕爾曼——笑了笑,平靜謙和,甚至帶一點兒歉意。)

(此時他的同伴、他的觀衆都在——熱切的望着他,都希望他——重新站起來。所以大會堂裏——安靜極了,都在——等待他的站起。)

他又試了第四次,這一次他終於站了起來!

(此時的大會堂——寂靜着,繼而是雷鳴般的掌聲。)

試問:這雷鳴般的掌聲僅僅是爲他的琴聲而鼓的嗎?還爲他的什麼而鼓掌?(還有帕爾曼,帕爾曼的精神,他意志頑強、堅持不懈、身殘志堅的精神。)

試問:你從帕爾曼這四次的站立過程體會到他的什麼精神?

(堅持不懈、意志頑強、鍥而不捨、百折不撓、不屈不撓、)

所以作者說:這位音樂家的傑出之處,動人之處,不僅在他的琴聲裏,更在他的人格魅力上。(指名讀,齊讀。)

讀到此處,你感受到帕爾曼的人格魅力是什麼呢?指名說。

(他那意志頑強、百折不撓、身殘志堅的精神。)

6、音樂會結束了,帕爾曼走了——謝謝您!

指名讀最後一個自然段,師生評議。

“帕爾曼走了,他留下的不僅僅是那冬日裏的琴聲。”言外之意是帕爾曼不僅給人們留下美妙的琴聲還留下些別的.,那是什麼呢?

“爲這個,讓我這不懂音樂的人對音樂大師說:謝謝您!”

文中的“這個”指什麼?作者爲什麼要謝謝帕爾曼呢?

(“這個”是指帕爾曼給人們留下的精神財富;帕爾曼不僅帶給“我”這麼動聽的音樂,還給“我”上了生動的一課,讓“我”深刻體會到一種百折不撓的精神,所以“我”要謝謝他。)

(三)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1、學習完課文,你想對帕爾曼說些什麼?(課件再次展示帕爾曼的圖片)

2、像帕爾曼這種身殘志堅的人,你還知道哪些?

偉大的作曲家貝多芬、美國盲聾女作家海倫·凱勒、殘疾作家張海迪、坐在輪椅上的物理學家、宇宙學家霍金、美國總統羅斯福······)

板書設計:

10 不用攙扶

帕爾曼

人格魅力

(身殘志堅)

不用攙扶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認識、會寫“帕、曼、袂、怦、拄、磁、魅、攙”8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重點難點:

1.重點:學習生字詞,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2.難點:理解“不用攙扶”的深刻含義。

  教具準備:

帕爾曼的小提琴獨奏曲

  教學活動:

一、導入激趣,引出課題。

1.出示一則名人名言,讓學生談讀後的體會。

頑強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的任何一座高峯。——(愛迪生)

2.引出課題: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課文——《不用攙扶》。讀了以後,相信

大家對這則名人名言將會有更加深刻的體會。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邊讀邊畫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2.指名認讀生字新詞。

3.指名分段輪流朗讀課文。

說說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三、再讀課文,直奔重點。

1.默讀課文,想一想文中哪些語句具體描寫了帕爾曼艱難站起的經過?哪些語句

具體描寫了觀衆的反映?

2.學生認真閱讀課文,用“——”畫出帕爾曼終於艱難站起的語句,用“﹏”畫出

具體描寫觀衆反映的句子

3.小組內交流探討,說說自己的初步認識。

4.齊讀倒數第二自然段,說說課文的主要人物和主要內容。

四、小結本節課的收穫。

五、作業

1.組詞。

袂()拄()帕()

決()住()拍()

訣()注()泊()

2.抄寫生字帶的詞語。

六、板書設計:

不用攙扶

帕爾曼聯袂拄着磁鐵

怦然心動魅力攙扶歉意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抓住文中關鍵詞句,深入體會帕爾曼頑強的人格魅力。

2.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作者的情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重點難點

1.重點:深入體會帕爾曼頑強的人格魅力。

2.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感受作者對帕爾曼由衷的讚歎之情。

教具準備:

課文朗讀錄音,帕爾曼的小提琴獨奏曲

教學活動:

一、複習。

認讀詞語。

二、抓住重點,合作探究。

1.精讀課文,交流課文中最能體現人格魅力的句子。

2.出示句子。

(1)一曲終了,他用柺杖支撐自己試圖站起來。

(2)起來——跌坐在椅子上;

再起來——又沒成功;

又試了一次——又失敗了。

(3)帕爾曼笑了笑,平靜謙和,甚至帶一點兒歉意。

(4)他又試了第四次,這一次他終於站了起來!

3.品讀以上語句,邊讀邊想象,邊體會帕爾曼頑強的人格魅力。

三、深入體會,感悟情感。

1.“這位音樂家的傑出之處,動人之處,不僅在他的琴聲裏,更在他的人格魅力上。”

(1)“他的人格魅力”指的是什麼?

(2)帕爾曼的傑出之處,動人之處表現在哪些地方?

(3)你從這個句子體會到了什麼?

2.“爲這個,讓我這不懂音樂的人對音樂大師說:謝謝您!”

(1)“這個”指的是什麼?

(2)作者爲什麼要謝謝音樂大師?

四、小組討論:

對於“攙扶”和“不攙扶”,你是怎麼看待的?

五、小結本節課的收穫。

六、作業:

聽寫生字。

七、板書設計:

不用攙扶

起來——跌坐

不用攙扶再起來——又沒成功

(身殘志堅)又試——又失敗

第四次——終於站起來

不用攙扶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抓住文中關鍵詞句,深入體會帕爾曼頑強的人格魅力。

2、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3、蒐集相關資料,瞭解人物。

[教學重點]

深入體會帕爾曼頑強的人格魅力,練習寫排比句。

[教學難點]

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理解“不用攙扶”的深刻含義,感受作者對帕爾曼的讚歎之情。

[教具準備]

CAI課件

[設計理念]

以文本爲橋樑,讓不同形式的讀,貫穿於教學的全過程。

引導學生反覆誦讀文中相關語句,在“層層剝筍”中破譯重點和難點。

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品讀感悟重點句子。

感悟“不用攙扶”的深刻含義,領略帕爾曼的人格魅力。

巧妙滲透排比句的句型練習,爲習作打好基礎。

拓展到身殘志堅的中外名人,並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要以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勇敢面對生活中挫折和失敗。

[設計思路]

從閱讀文本入手,然後欣賞視頻,感受帕爾曼那無與倫比的琴聲。

引導學生自讀自悟,自主探究,感悟“不用攙扶”的深刻含義以及帕爾曼的人格魅力。

最後拓展到身殘志堅的中外名人,昇華情感。在分析課文的過程中巧妙地滲透排比句的句型練習,爲習作打基礎。

【學情分析】

全班學生數75人,男生40人,女生35人。學生共同特點:聰明、活潑,爭強好勝,不甘落後,敢想敢說。

但語文素養兩極分化較嚴重:有的學生愛思考,會歸納,善表達;有的學生性情浮躁,粗心大意;有的學生缺乏學習熱情,怕動腦,怕表達。總之學生的朗讀能力、閱讀分析能力、寫作能力都還有待於加強。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出課題

同學們,在我們的成長之路上,有哪些人攙扶着我們一路走來?蹣跚學步我們離不開父母的攙扶,攀登書山我們離不開老師的攙扶……

漸漸的,我們把攙扶當成了理所當然。可你注意過我們的身邊殘疾人這一特殊的羣體麼?

面對命運的不公,他們中間的許多人,仍自強不息,頑強不屈,用滿腔激情譜寫了一曲曲“不用攙扶”的讚歌。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不用攙扶》。

[設計意圖:一開始就直奔本課時的主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二、複習課文,整體感知

1、想一想:誰不用攙扶?課文講述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課文主要寫在人民大會堂世界傑出的小提琴演奏家帕爾曼一曲終了時,經過四次努力,終於自己站起向觀衆致謝的感人故事。

2、交流資料,出示資料。

他就是以色列輪椅上的小提琴家——帕爾曼,4歲時因患小兒麻痹症成爲終身殘廢,卻酷愛音樂,每天堅持練習3小時。他10歲登臺演出,18歲舉行個人獨奏會。他演技嫺熟,被世人譽爲“輪椅上的激情大師”“輪椅上的音樂王子”。

3、這節課,我們一起走近這位令人尊敬的輪椅上的小提琴大師,去細細品味他綻放的人格魅力。

[設計意圖:通過複習舊知,是學生會歸納主要內容,能通過蒐集資料瞭解人物帕爾曼,整體感知人物。]

三、品讀句子,感悟人格

(一)找出文章的中心句打上波浪線,並齊讀。

這位音樂家的傑出之處,動人之處,不僅在他的琴聲裏,更在他的人格魅力上。下面,就請大家一起通過幾組令人難忘的特寫鏡頭,欣賞藝術大師帕爾曼的風采!

(二)鏡頭一:上臺

1、出示課文片段:

他拄着雙柺,艱難而又自信地走上了臺。柺杖加上小提琴——這就是帕爾曼的獨特形象嗎?從他出現的那一刻起,我的視線就像被磁鐵吸引,再也沒有離開過他。

2、從課文中找出這一段,劃上橫線,然後齊讀,並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帕爾曼上臺的過程。

3、看到這樣的上場情景,你的感受是什麼?用一個詞語或一句話把你的感受寫在這一段旁邊的空白處。(十分艱難和無比自信)

(三)鏡頭二:演奏

只有琴聲,帕爾曼那無與倫比的琴聲。那是一種怎樣的琴聲呢?

1、出示視頻,欣賞樂曲。

師:這就是小提琴演奏家藝術大師帕爾曼。

2、在琴聲中老師深情誦讀第三自然段。

3、聽,他演奏的樂曲多麼美妙動聽!你們能用一些精彩的詞語或句子來形容一下帕爾曼大師演奏的琴聲所表現的意境嗎?

排比句練習:

琴聲時而像();時而像();

時而像()…….真是()!

4、大家說得多好啊!真是無與倫比的琴聲,這天籟之音已陶醉了所有的聽衆。

(四)鏡頭三:致謝

過渡:這位音樂家的傑出之處,動人之處,不僅在他的琴聲裏,更在他的人格魅力上。讓我們透過這最震撼人心的鏡頭去感悟他的人格魅力吧。請同學們劃出最讓自己感動的句子,並寫上自己的感受。

1、出示自學提示:認真閱讀課文,用“——”畫出帕爾曼終於艱難站起的語句,用“”括出具體描寫觀衆反映的句子?

2、交流後出示課文片段:

(1)一曲終了,他用柺杖支撐自己試圖站起來。

(2)起來——跌坐在椅子上;

再起來——又沒成功;

又試了一次——又失敗了。

(3)帕爾曼笑了笑,平靜謙和,甚至帶一點兒歉意。

(4)他又試了第四次,這一次他終於站了起來!

3、有感情朗讀。朗讀指導:破折號前面的高昂、緩慢,破折號後面的低沉、快速。男生讀,女生讀,齊聲讀。

4、說說自己的感受。

(堅持不懈,十分自信,決不放棄,屢敗屢戰……)

5、討論交流:作爲殘疾人,作爲世界頂級的音樂大師,帕爾曼完全有理由讓人攙扶着輕鬆在站起來向觀衆致意,可帕爾曼卻一次次堅持自己站起來。從這件小事裏,你領悟到了什麼?

(人格魅力:自強自信,頑強不屈,永不放棄的精神。)

6、創設情境,引讀句子:

帕爾曼明知道自己站起來那麼艱難,可他爲什麼還要一次一次努力自己站起來,不用攙扶呢?是啊,他不止是一次——不用攙扶,由此我們可以想象在他的日常生活和演出生涯中還有很多很多次這樣的——不用攙扶。那麼你認爲生活中的帕爾曼又是個怎樣的人呢?

7、排比句練習:

這是()的音樂大師——帕爾曼;

這是()的生活強者——帕爾曼;

這是()的樂壇英雄——帕爾曼。

8、讓我們飽含敬佩之情,再次深情朗讀。

過渡:攙扶固然能體現攙扶者的愛心。但不用攙扶,何嘗不體現着被攙扶者的自尊、自信、自強呢?人們伸出手去攙扶時,是出於同情;而面對着不用攙扶者,喚起的是尊敬。此時此刻,帕爾曼的“不用攙扶”激起臺下觀衆怎樣的反應?

9、小提琴大師——帕爾曼不僅用自己的激情與音樂感染着人們,而且,他也在用自己不平凡的命運和頑強的精神感動着世界。

10、帕爾曼向我們致謝,“我”也要向他致謝。你是怎樣理解:“爲這個,讓我這不懂音樂的人對音樂大師說:謝謝您!”這句話的?

[設計意圖:語文閱讀課,需要內心的感動,需要思維的碰撞,需要心靈的震撼。這皆源於學生對文本的感悟,學生與教師的交流。激活學生思維,讓學生與文本對話,通過帕爾曼艱難自信的上臺、無與倫比的琴聲、堅持不懈的四次站立致謝,充分領略他的風采,充分感受他的人格魅力。並適時進行排比句的練習。聽、說、讀、寫巧妙融合在一起。]

四、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過渡:帕爾曼不但給我們帶來音樂的盛宴,還給我們帶來精神的財富。迴響耳畔的是那無與倫比的琴聲,讓人銘記的是那永不言敗的四次站起。

1、假如你有幸參加了這場音樂會,你想對帕爾曼大師說些什麼?

2、教師出示記者採訪帕爾曼的回答:

帕爾曼對採訪他的記者說:成功來源於自己,世界上沒有什麼事是不能做的,只要你想做。

3、學了課文後老師想起了愛迪生的名言:頑強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的任何一座高峯。並寫了一首小詩抒發內心的感受。

不用攙扶

人生路

有坦途有坎坷

陽光中大步走

風雨中不回頭

不用攙扶

腳踏泥濘艱難行

不用攙扶

堅定地走好每一步

陽光總在風雨後!

人生路

有坦途有坎坷

陽光中大步走

風雨中不回頭

霜雪磨礪執著行

不用攙扶

緊扼命運的咽喉

陽光就在風雨後!

4、討論交流:你還知道哪些身殘志堅的名人?

輪椅上的“中國保爾”張海迪:胸部以下全部癱瘓,她卻以頑強的毅力和恆心與疾病做鬥爭,成爲著名的作家。

雙目失明、全身癱瘓的奧斯特洛夫斯基:蘇聯作家他以頑強的意志創作了長篇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雙耳失聰的愛迪生:美國著名的發明家,一生中發明20xx多項。德國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雙耳失聰。

雙目失明的海倫凱勒是美國一位殘障教育家。

5、用精煉的語言總結自己的收穫。

常言道:上帝爲你關閉了一扇窗,便會爲你開啓另一道門!帕爾曼的“不用攙扶”,讓我們明白:一個人身體上的缺陷並不可怕,只要擁有了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就能化缺陷爲動力,自信自強地展現強者的雄姿,成爲一道最亮麗的風景。

[設計意圖:課堂是拓展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主要平臺。從感受課文中人物的人格魅力上升到自身的行爲指導。名人名言,老師的詩文、名人事蹟、寫感受都是一個很好的途徑,這也是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有效方法。自然巧妙地進行思想薰陶,做到了文道結合。]

板書設計:

不用攙扶

帕爾曼

上臺

自強自信

(身殘志堅) 致謝:四次站立

頑強不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