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紅荔觀後感

《南平紅荔》是由最高人民法院影視中心出品的劇情類電影,影片由崔民、董玲、董丹蕊編劇,董玲執導,鄔君梅、唐以諾、艾麗婭、廖京生等主演。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關於南平紅荔的觀後感,歡迎大家的閱讀。

南平紅荔觀後感

  南平紅荔觀後感一

5月20日,學校組織全體教師觀看了電影《南平紅荔》。

失足的少年就好像活在黑暗的天空下,需要尋找那朵指引着光明的向陽花,而法官紅荔就很好地履行着自身的公平、正義,來爲這些曾經犯過錯誤的孩子開闢新的人生。

《南平紅荔》雖然是一部主旋律的宣揚政法先進事蹟的電影,卻處處充滿着感情與理性,更留下很多的現實思考。該片沒有沿用以往宣揚先進事蹟的手法,而採用主線與突出核心相結合的敘事方式來表達,隨着劇情的發展,也推動着法官去深刻思考社會,最終推動確立未成年人輕度犯罪前科封存制度。

影片只要以三個失足少年爲線索,以他們不同的命運來構築其核心故事:懵懂無知的很剛在一次打架鬥毆中不慎刺死了另一名少年,兩個家庭遭遇了滅頂之災,但他是幸運的,在多方面愛心的澆灌下,能積極接受改造。新生後的李成龍和方超卻沒有那麼的幸運了,前者因爲受到同學的排擠,先是輟學,然後流連網吧,以致翻入銀行的防火牆,觸犯法律,再次鋃鐺入獄。而一心向上的方超,因爲老闆戴着有色眼鏡看人,最終遠走福州,卻也沒能逃脫社會這張勢利網的歧視,最終無法忍受他人的排斥,從十六層的高樓上躍下,結束了花季的生命。

三個失足少年的不同結局,其實也在襯托出社會關愛的需要,有了溫暖,才能融化人心。就像方超最後所說的,“我認錯了,我後悔了,我改正了,我以爲一切都會像沒事一樣,重新開始。”假如我們能去理解,能去包容,或許這樣的慘劇就不會發生,方超也會像向紅荔所保證的那樣當上主管,開起分店了。對於社會弱勢羣體的關愛,就應該向紅荔一樣,在平凡中追求偉大,在平靜中充滿熱情,在平常中增強責任感。

影片中用平靜的語言述說着,卻如同江水在我的心中激盪,大愛無聲,愛的天空寧靜,是因爲它有了人間最真摯的感情。影片中一遍又一遍的出現着的廊橋,正是指引人們在工作中要堅持的公平和正義,願我們都做一朵指引着光明的向陽花。

  南平紅荔觀後感二

本片講述了南平人民法院少年庭庭長紅荔全心全意爲少年犯爲家屬獲得更好的生活做努力的故事。紅荔不僅是一個公平公正的法官,更是一個懂得教育的特殊教育家,她對孩子的細心關注,用心幫助,絕不放手都能給我們很好的啓示。

未成年犯是個特殊羣體,對於他們應當是教育重於懲戒。對他們不僅評判的是要要儘量輕判,之後更是不能鬆手對他們得教育。就如同我們看待現在所以的特殊兒童一樣,評估鑑定的時候要儘量從好的方面來表現。

對於特殊羣體的教育時我們應當融入他們,體會他們得生活與狀態,而不是以一種高於他們的視野去看他們,更是要從多種角度去幫助他們。

社會角度。特殊羣體往往是不被理解和排斥的',大部分的人會以有色眼睛看待他們。社會不願意接受這部分孩子,孩子又害怕被拒絕,這讓特殊兒童和這社會形成了一種矛盾,而我們特殊教師以及相關的專業團隊的人物就儘量的去化解這種矛盾,幫助特殊羣體最好的融入這個社會。因爲我們特殊教育的目的不是說像普通教育一樣讓孩子在學校取得多好的成績,而是通過在學校的教育訓練,幫助孩子打好更好的基礎,以便將來在離開學校後能更好的在社會上生活。同時我們應推進包容性社會的建設,構造與特殊羣體平等與幫助的社會文化。

學校角度。如同影片裏詹紅荔說的一樣“案件瞭解,但我們的任務卻並沒有結束??更重要的是當這些孩子出獄後如何讓他們融入這個社會。”,特殊學校和我們每一個特教老師的任務應當不僅僅只限於特殊兒童在校期間,更應當是在孩子離校後社會生活狀況的跟蹤、觀察與幫助。“我不可能一輩子將他們捧在手裏”我們能做的就是用自己的專業能力和愛心爲他們搭起一座橋,更好的鏈接未來的社會。

家庭角度。每一個父母都是最疼愛自己的孩子的,特殊兒童的家長也不例外。而且特殊兒童的家長往往會更關注着急自己的孩子,但這種關注到後來卻可能會變得無力。就如影片中李成龍的案例體現的一樣,“我常會遇到這樣的母親,百般無奈之後,她們會在孩子面前妥協、容忍、放棄??”。這其實我們在教育特殊兒童的時候也要注意對特殊兒童家長的教育,給他們信心,指導他們正確的教育孩子,畢竟在孩子的一輩子裏在家裏的時間纔是最多的,父母的教育也是最重要的。

特殊個體的角度。每一個孩子都是可塑的,孩子生來並沒有錯,他們都有改變自己,渴望得到愛,渴望融入這個社會的願望。從影片中又體現了一個問題,就是特殊兒童畢業進入社會後,標籤問題對他們的傷害。這歧視了我們在教育同時要注意孩子隱私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