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美術風箏飄飄教案

風箏是人類最早的飛行器,作爲玩具的中國風箏在飛機發展史中的重要作用。下面是國小美術風箏飄飄教案,歡迎來參考!

國小美術風箏飄飄教案

一、教材分析:

通過對風箏傳統文化藝術的瞭解及製作風箏,使學生初步掌握風箏的製作方法,加深了對民間美術和民俗文化的認識,在教材的單元教學中起到承前啓後的作用,也使學生在生活中學會愛護和保護民間美術,關注民俗文化,增強對民族文化藝術的自豪感

二、教學目標的確定與依據

針對學情,根據九年義務教育國中美術新課程標準和教材的要求,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初步瞭解風箏的流派、色彩圖案特點、製作方法及製作一個風箏。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師生之間的互動及觀察、分析,不斷遞進探究、合作學習,來培養學生的賞析能力、合作實踐能力和創造精神。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對傳統風箏藝術的熱愛之情,使學生在生活中學會愛護和保護民間美術、關注民俗文化,並通過放飛風箏的活動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教學重點:瞭解風箏的傳統文化藝術特色,並學會風箏的製作方法,

教學難點:風箏的製作與步驟。

教法:

1、情境教學法2、直觀演示法3、引導、啓發教學法

教學過程:

前提:(上網查找)

一、中國風箏簡史

二、關於風箏的起源

三、風箏流派

四、風箏分類

五、風箏的特點

  (一) 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放風箏嗎? 喜歡

放風箏是一項深受我國人民羣衆喜愛的'傳統活動,早在二千多年前,風箏就

帶着祖先遨遊太空的願望飛上了藍天,因此一直流傳民間

  (二)請欣賞圖1、2、3、4 請問這些風箏都有哪些特點?你見過哪些風箏呢?

  學生回答

  (三)風箏的種類

1、硬翅類(見圖) 2、軟翅類 (見圖) 3、板子類和長串類等(見圖)

  (四)風箏的材料

——主要是竹蔑和薄紙(絲綿紙)。輔助材料:棉線、漿糊、放飛用錦綸線適量

竹蔑要求:竹蔑應用竹子的外表面竹青部分,俗稱蔑青。

她重量輕、韌性好、有彈性、便於彎曲造型,而蔑黃(竹子內側)一般不宜製作風箏。

  (五)製作過程

傳統中國風箏的技藝概括起來只有四個字 扎、糊、繪、放

簡稱“四藝”。即扎架子、糊紙面、繪花彩、放風箏。其實四字幾乎包含了傳統中國風箏技藝內容 如:扎藝包括:選材、劈竹、彎竹、削竹、連接

裱糊包括:選材、裁剪、裱糊、邊緣處理、校正

彩繪包括:構圖、鋪底、描線、染色、修飾

放飛包括:場地和天氣的選擇、風、拉線、放飛、調收

  (六)風箏常見故障

1、翻轉下跌 2、側飛、 3、搖擺 4、前俯

5、後仰、6旋轉

  (七)欣賞

  (八)談一談

通過自己動手製作風箏,談一談親身體會

  (九)總結

這“四藝”的綜合活用就要達到風箏的設計與創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