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書有感翻譯及賞析

生命是短暫的,空餘時間很少,因此我們不應把一刻空餘時間耗費在閱讀價值不大的書籍上。下面是小編爲你帶來的觀書有感翻譯賞析,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觀書有感翻譯及賞析

觀書有感

朱熹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

註釋:

方塘:又稱半畝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鄭義齋館舍(後爲南溪書院)內。朱熹父親朱鬆與鄭交好,故嘗有《蝶戀花·醉宿鄭氏別墅》詞雲:“清曉方塘開一境。落絮如飛,肯向春風定。”

鑑:一說爲古代用來盛水或冰的青銅大盆。鏡子;也有學者認爲鏡子。指像鑑(鏡子)一樣可以照人。

“天光”句:是說天的光和雲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變動,猶如人在徘徊。

徘徊:來回移動。

爲:因爲。

渠:它,第三人稱代詞,這裏指方塘之水。

那得:怎麼會。

那:怎麼的意思。

清如許:這樣清澈。

如:如此,這樣。

清:清澈。

源頭活水:比喻知識是不斷更新和發展的,從而不斷積累,只有在人生的學習中不斷地學習、運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保先進和活力,就像水源頭一樣。

【閱讀訓練及答案】

(1)一、二兩句是怎樣具體描繪“半畝方塘”的清澈明淨的?

(將方塘比喻爲明鏡,用天光雲影在水中的倒影表現塘水的清澈明淨。)

(2)“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兩句借水的清澈,詩人想說明什麼道理?

(只有不斷汲取新的知識,才能提高自身的道德和文化修養。)

3.請你將第一、二句所展現的畫面用形象生動的語言描繪出來。

4.你從第三、四句詩中悟出了什麼道理?

閱讀答案

3.半畝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鏡子被打開,天空的光彩和浮雲的影子一齊映入水塘,不停地晃動,充滿生機和活力。

4.人的要常常讀書多讀書作爲知識的源頭活水才能保持思想的清新活力。

5.上聯寫景怎樣具體描繪方塘的清澈明淨?詩人用方塘的感性形象比喻什麼?

答:將方塘喻爲明鏡,用天光雲影在水中的`倒影表現塘水的清澈。詩人以清澈的塘水爲喻,生動地描寫了讀書達到的心領神會的高超境界。

6.選出對朱熹《觀書有感》賞析有誤的一項 (C)

A、這是一首因讀書有感而寫下的說理詩。首句將書比作“方塘”、明“鑑”,新穎巧妙,極便開啓後句。

B、次句“徘徊”二字,十分傳神,使整個畫面形象生動,具有動態美,刻畫出天光雲影,流連忘返,情態畢見。

C、第三句,作者問注入“方塘”的水“渠”,何來這麼多清澈的水流,實嘆知識之源無窮。

D.“源頭活水”四字比喻治學要有豐富的知識源泉,要博覽羣書,不斷儲備,源頭充實了,水自然源遠流長。( )

二:

①表現作者哲理性思考的句子是: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

②借水之清澈是因有源頭活水不斷注入來暗喻人要心靈澄明就得認真讀書,時時補充新知的句子是: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

③我們比喻不斷學習新知識才能達到新境界時,常引用《觀書有感》中的句子是: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

④成語“源頭活水”的源出句是: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

⑤運用比喻的方法作比書及書中內容的句子是: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

⑥形象地描述了詩人深切而獨特的讀書感受的句子是: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

⑦富有哲理的句子是: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

⑧借景喻理,說明只有思想永遠活躍,接受種種不同新思想、新知識,方能才思不斷,新水長流,表現作者這種哲理性思考的句子是: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

⑨蘊含“想要學問深,必須不斷努力,常學才能常新新境界”的名句是: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

⑩表達詩人深切而獨特的讀書感受的句子: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

翻譯:

半畝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鏡子一樣打開,清澈明淨,

天光,雲影在水面上閃耀浮動。

要問池塘裏的水爲何這樣清澈呢?

是因爲有永不枯竭的源頭源源不斷地爲它輸送活水。

賞析:

這類詩爲哲理詩。

這是一首有哲理性的小詩。人們在讀書後,時常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詩中就是以象徵的手法,將這種內心感覺化作可以感觸的具體行象加以描繪,讓讀者自己去領略其中的奧妙。所謂"源頭活水",當指從書中不斷汲取新的知識。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半畝的“方塘”不算大,只有半畝地的一個方方的池塘,但它像一面鏡子那樣地澄澈明淨,“一鑑”的“鑑”,就是“鏡”,照人的鏡子,“鏡”和“鑑”是一個意思。“半畝方塘”像一面鏡子那樣打開了。“半畝方塘”雖然不算大,但它卻像一面鏡子那樣地澄澈明淨,“天光雲影”都被它反映出來了。閃耀浮動,情態畢見。作爲一種景物的描寫,這也可以說是寫得十分生動的。這兩句展現的形象本身就能給人以美感,能使人心情澄淨,心胸開闊。這一種感性的形象本身,它還蘊涵着一種理性的東西。很明顯的一點是,“半畝方塘”裏邊的水很深、很清,所以它能夠反映“天光雲影”;反之,如果很淺、很污濁,它就不能反映,或者是不能準確地反映。

詩人正是抓住了這一點作進一步的挖掘,寫出了頗有哲理的三、四兩句:“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問渠”的“渠”,不是“一渠水”的“渠”,它相當於“它”的意思,這裏是指方塘。“問渠”就是“問它”。在這個地方“它”指代的是“方塘”。詩人並沒有說“方塘”有多深,第三句詩裏邊突出了一個“清”字,“清”就已經包含了“深”。因爲塘水如果沒有一定的深度的話,即使很“清”也反映不出“天光雲影共徘徊”的情態。詩人抓住了塘水“深”而且“清”,就能反映“天光雲影”的特點。但是到此詩人並沒有結束,他進一步地提出了一個問題。“問”那個“方塘”“那得清如許?”問它爲什麼這麼“清”,能夠反映出“天光雲影”來。而這個問題孤立地看這個“方塘”的本身沒有法子來回答。詩人於是放開了眼界,從遠處看,終於,他看到了“方塘”的“源頭”,找到了答案。就因爲“方塘”不是無源之水,而是有那永不枯竭的“源頭”,源源不斷地給它輸送了“活水”。這個“方塘”由於有“源頭活水”的不斷輸入,所以它永不枯竭,永不陳腐,永不污濁,永遠“深”而且“清”。“清”得不僅能反映出“天光雲影”,而且能反映出“天光”和“雲影”“共徘徊”這麼一種細緻的情態。這就是這一首小詩所展現的形象和它的思想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