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科學》讀後感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可怕的科學》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可怕的科學》讀後感

《可怕的科學》讀後感1

題記:在進入中學拿到九門學科的厚重教科書之前,我的童年有你陪伴已足夠……

手中拿到的已是新版的《可怕的科學》,雖然小時候已翻看過許多次,我仍一本本重溫這個系列的每一本書。

第一次與你相遇是七八歲時,《巧克力祕聞》讓我第一次想探究巧克力香醇滋味背後的可可豆、脫脂工序、南美洲……雖然看不懂文字,但一幅幅有趣的插圖彷彿打開了一扇通往科學世界的門。之後,我總是纏着哥哥,讓他去圖書館借更多的書並讀給我聽。雁過留聲般,探索已經啓程。

又過了幾年,在班級的圖書角里,我又看到你的身影,童年的記憶又復甦了。《體驗雨林》、《化學也瘋狂》《地震了快跑》……這時已不僅僅是趣味閱讀了,我嘗試着記住你告訴我的每一個名詞:上層喬木、樹冠、太陽黑子……我嘗試着記住你向我講述的每一個科學家:牛頓、哈雷……我嘗試着記住你所描繪的一幅畫面:撒哈拉沙漠、第一部電影的誕生、火山的爆發……國小裏的每一天,享受着午間陽光,沉浸在你所展現的科學世界中,是那時最愜意的時光。

漸漸地發現我不是獨自一人,有時當我想借閱系列中的某一本書時,常會發現它在別人的書桌上。班級裏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閱讀你。《可怕的科學》,你一點也不可怕,也許唯一的可怕之處在於你如同強力膠一樣,吸引了每一個翻開你的人進入科學的奇幻中,欲罷不能。

國小最後的時光裏,你成爲了全班最難以分別的朋友。所有的人都想努力讀完系列裏的每一本,這也許是我們在科學道路上探索的最初夢想。因爲一本本書的閱讀,探索充滿喜愛。

又是三年,高一的我捧起新版的你,面孔已新,鼓勵的眼神與略帶挑戰的微笑仍未改變。書的內容還是那麼風趣幽默,將一個個科學道理與故事娓娓道來。我多想告訴你,自豪地告訴你:《要命的數學》中的勾股定理早已不在要命,我國中時已學會證明;《化學也瘋狂》中的列文虎克與他的小顯微鏡前些天也出現在課本上了;你曾經也許認爲我看不懂的《力的驚險故事》,物理課堂上正在闡述……白駒過隙,我已在你打開的科學世界中摸索着前行了一小段路程。但教科書越來越厚,作業越來越多,難度也越來越深,說實話我已不再如剛開始那樣用全新的、好奇的、興奮的眼光打量科學世界,但每次翻開你,探索又會繼續。

科學永遠不會枯燥,因爲我第一次接觸它的時候有你的陪伴;學習永遠不會停止,因爲我第一次萌發學習念頭時有你的指導。也許,和那些新出的小說與雜誌相比,你已是一個老者,但一個慈祥老者無聲的支持是孩子成長過程中莫大的鼓勵。

光學、電學、微生物、微觀化學、宏觀化學……一幅幅畫卷已緩緩在眼前鋪開,《可怕的科學》將使我保持着最初的喜愛與幻想繼續在科學世界中探索。也許你應該叫《可愛的科學》纔對,但《可怕的科學》彷彿是一個烙印,早已存在於我和同齡人心中。讀完你,在我們的眼中,科學如同萬花筒,千百次變幻着圖案,每一次嘗試都興奮不已。每一次的化學實驗背後都有着無窮的奧祕等待探索,每一個物理現象的存在都有着規律等待發現,只有努力才能翻過一道道的山脈。

一路有你,科學探索永遠繼續。

《可怕的科學》讀後感2

每當我打開《可怕的科學》這套書時,看見這上面有許多深奧的問題,便產生了好奇心。《可怕的科學》是一種由英國引進的科普知識系列叢書,內容數不勝數。大到天文地理,小到生活瑣事,每一篇文章都告訴我們一個科學的小道理。它不僅能幫我開闊視野、增長知識,還能提高學習的興趣,真是我的好幫手。

所謂“可怕的科學”,意思是說這套科普讀物猶如驚險小說。這個說法當然過於誇張,但作者在製造懸念方面的確技藝不凡,很善於營造一種歷險探索的氛圍。同時,大大小小的許多有趣故事看似天花亂墜,骨子裏卻是一種嚴格、準確的科學知識。整本書寫得竟像一幅隨意畫成的兒童畫。

《可怕的科學》不僅傳授知識,還傳授更爲重要的科學方法、科學精神和科學思想。作者花大量的筆墨講述科學史上的各類趣聞,敘寫科學家的發現故事。幾乎所有的科學方法、科學精神、科學思想其實都在這些故事當中。這套書無時無刻不在吸引我們孩子的參與。它總是使用第二人稱寫成,“你”不但是作者的講述對象,而且是各種事件的參與者,“你”就在科學的現場體驗和思考、探索和發現。

在我讀過的科普書中,《可怕的科學》可能是最有意思的了,內容包羅萬象,生動有趣,比如:你知道嗎,現在每天有6億多人同時暢遊在神奇的互聯網上。你是一隻徹頭徹尾的.網蟲嗎?還是個網蟲們常說的“菜鳥”?

是什麼使愛因斯坦忘記了他的家在哪裏?牛頓是怎樣引發不明飛行物的恐慌的?

爲什麼有的生物早早地就變成了石頭而我們人類還好好地活着?

發燒是不是因爲你的內置冷卻系統出了問題?

電力是如何維持你的心臟跳動不已的?

書的內容是如此的新穎,在不經意間把“宏偉殿堂”裏的科學轉換成一些有趣的幽默故事,閱讀的過程更象一個探險的歷程,在打鬧逗樂中明白了許多道理,啓開了我們的想象和創造之門。難怪這套書一面市,就迅速吸引了小讀者的眼球,僅在英國本土的銷量就超過400萬冊,並和霍金的《果殼裏的宇宙》共同獲得了世界科普圖書最高獎——安萬特獎。

總之,《可怕的科學》是一套好書,它讓我認識到世界是那麼豐富多彩,知識是那麼益智有趣;它讓我知道了科學就是力量,知識就是財富。我喜歡《可怕的科學》,當你翻開書卷,趣味盎然的知識故事讓你撲朔迷離;我喜歡《可怕的科學》,這套叢書集趣味性、知識性、啓發性於一體,深深地吸引住我。在大自然的原野上,有多少條通往大自然知識高峯的小路,我將沿着這條小路,在知識的海洋裏徜徉,做個有用的人。

《可怕的科學》讀後感3

人們對未知事物總是充滿了好奇,彷彿冒險家一般總是喜歡到那些未被探索過的幽暗的洞穴。於是科學就應運而生,它是在黑暗中摸索的先輩們開出的一條通向光明的道路,也是指引後人在浩瀚無際的知識海洋裏遨遊的的明燈,它指引人們不斷的探索,不斷的前進。有人說,科學是枯燥無味、單調無聊的。誠然,這是一種片面的認識。雖然繁多的公式會使人眼花繚亂、心煩氣躁,但是科學的魅力毋庸置疑,科學的樂趣在於它的創新性、趣味性。當你決定探索新的科學領域時,你永遠不會知道下一秒你的實驗會發生什麼樣的情況,會有哪些令你意想不到的現象。這種不確定性能爲科學研究帶來許多樂趣以及更深層次的思考。亦或者,你腦中一閃而過的靈感被付諸實踐,並且最終改變了世界,這並非是天方夜譚,而是真正有機會實現的。這本書名爲《可怕的科學》,其實並不可怕,內容非常幽默,讀起來使人感到非常的輕鬆。書裏面配有大量有趣的漫畫插圖,它以一種通俗易懂的語言闡釋了很多抽象的道理,向人們講述了世界上著名科學家的事蹟和他們所做的一些改變世界的科學實驗。這本書很貼近生活,向人們介紹了一些在生活中通過藉助常見的生活用品就可以完成的實驗。

總之,這本書內容充實、佈滿懸疑、顛覆傳統,讓人們真真切切地體會了科學的樂趣。通過這本書,我學到了不僅僅是科學方面的知識,更爲重要的是培養了自己對於未知事物的態度以及對待夢想的態度。人只有常常對未知事物保持一顆好奇心、探索之心,才能發現別人未曾發現的事物和科學原理。人的一些對於未知現象的想法只要經過不懈的探索,就很可能改變人的生活,改變世界。一個人,只要有夢想,就要不斷地奮鬥。電磁鐵的發明者威廉·斯特爾基小時候家境貧窮,甚至有時候要靠乞討維持生計,但是他立志研究電,經過不斷的研究,最終發現了一系列的電現象併發明瞭電磁鐵。誠然,科學的樂趣還不止這些。在那些看似枯燥的公式定理後面還隱藏着一些更爲深刻的東西,這些都有待於每一個愛好科學的人去研究、去發現。正如艾薩克·牛頓所說:“我只是一個在沙灘上拾貝殼的孩子,爲拾到一個美麗的貝殼欣喜不已,卻忽略了眼前浩瀚的真理的海洋。”廣闊的海洋裏面還有黑暗的區域未被燈光照亮,因此,只有堅定不移、勇往直前、富有不屈不撓、敢於創新、善於發現精神的人才有機會踏入這片未知的海域。

到那時,他會發現別人不曾發現的美麗的風景,這意味着他開始了自己新的探索的旅程。在探索的道路上,他不會滿足自己既得的成果,他會喊着更爲嘹亮的號子,彎下自己堅實的脊樑,蓄足氣力,精神抖擻地向下一片未知的海域進發。在這一路上,對未知世界額好奇和探索之心始終伴隨着他,所以,他從不抱怨什麼,哪怕有再多的險阻,因爲他相信,他所做的是他畢生的事業。最平凡的事物裏面往往會蘊含許多深邃的道理,因此,只要處處留心,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那麼就會學到無窮的知識。科學,作爲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一門學問,在通過人們不斷的探索中逐漸被完善,科學的樂趣也被清晰地呈現在世人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