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語文會考模擬試題及答案

對於九年級的學生來說,多做一些會考模擬試題有利於找出自己複習的漏洞,以便補救。小編爲大家力薦了廈門市語文會考模擬試題以及參考答案,給大家作爲參考,希望能幫到大家!

廈門市語文會考模擬試題及答案
  廈門市語文會考模擬試題

一、語言積累(13分)

1.請根據提示填寫相應的古詩文。(13分)

(1)長風破浪會有時, 。(李白《行路難》)(1分)

(2)黑雲壓城城欲摧, 。(李賀《雁門太守行》)(1分)

(3) ,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晏殊《浣溪沙》)(1分)

(4)何處望神州? 。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

。(辛棄疾《南鄉子》)(2分)

(5)雖有嘉餚,弗食, ;雖有至道,弗學, 。(《禮記·學記》)(2分)

(6)醉翁之意不在酒, 。山水之樂, 。(歐陽修《醉翁亭記》)(2分)

(7)白居易在《錢塘湖春行》中用鳥兒爭春來描繪初春景象的句子是“ , ”。(2分)

(8)《愛蓮說》中用來形容不與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潔身自好的君子之風的句子是“ , ”。(2分)

二、語言運用(23分)

2.根據情境,將下列對話補充完整。(4分)

除夕一早,小新見鄰居王阿姨對着一副春聯發呆,便熱心上前詢問:“(1)

”王阿姨說:“唉!我分不清上下聯,怎麼辦呢?”

小新看了看那副春聯(如右圖),指着它的末字,笑着解釋道:“(2) ”

【提示:上聯的末字是仄聲(三聲、四聲),下聯的末字是平聲(一聲、二聲)】

A B

3.閱讀下面的語段,完成(1)—(3)小題。(8)

我何其幸運,可以看到美的事物,看到一朵野薑花在溼潤的空氣裏慢慢綻放,看到天空中行走散步的雲變幻多姿。我何其幸運,可以聽到美的聲音,聽到鳥雀啼鳴低迴宛轉,聽到蛙蟲喧叫熱鬧欣喜。我何其幸運,

生命是不會有真正的黑暗的。

(1)請將語段中的詞語“何其幸運”,用正楷字工整地抄在“田”字格內。(3分)

(2)以下四組詞語字音字形都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變幻多姿zhī 低迴宛wǎng轉 B.花團錦簇cù 義憤填膺yīng

C.風塵苦旅lǔ 幽yoū遊自在 D.根生蒂dì固 麟次櫛chì比

(3)仿照以上語段中的劃線句,將句子補充完整。(3分)

4.綜合性學習。(11分)

2016年4月25日,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蘭芳幼子、梅派傳人梅葆玖先生因病在京去世。爲了緬懷梅先生,同學們圍繞着“走近梅氏父子,弘揚京劇文化”這一主題開展了系列活動。請你參與並完成以下任務。

【梅氏風華】

(1)小華收集到以下有關梅氏家風的資料。請你仔細閱讀,說說梅氏家風體現在哪四個方面?(4分)材料:家風是一個家族代代相傳沿襲下來的家族文化風格。當時,戲劇界流行子承父業,梅蘭芳卻認爲尊重孩子就像尊重觀衆一樣,應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梅葆玖拜師學藝時,梅蘭芳言傳身教:“吾敬我師是本分”。梅氏父子在藝術上始終致力於繼承、弘揚京劇文化;在生活中待人接物謙和大度。

【梨園風采】

(2)小採在網上搜到明代京劇臉譜摹本,瞭解到京劇表演中經常用臉譜象徵人物的性格、品質,甚至角色和命運。請從下列備選人物中選擇一位,再選定與之相配的臉譜,陳述理由。(要求:參照示例,結合某一情節)(3分)

備選人物:孫悟空、李逵、武松、關羽

示例:我選擇張飛。我認爲張飛適用黑色臉譜。因爲他非常勇猛,曾帶領少數人馬,戰勝曹操大軍。

【錚錚風骨】

(3)小錚向同學介紹了梅蘭芳先生的故事。結合材料一、二,談談梅蘭芳先生“氣節”的具體表現。(4分)

材料一: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材料二:1941年12月,日軍侵佔香港,梅蘭芳蓄鬚明志,罷歌罷舞,不爲日本人和漢奸演出。他對友人說:“別小瞧我這一撮鬍子,它可大有用處呢。日本人要是蠻不講理,硬要我出來唱戲,那麼,坐牢、殺頭,也只好由他了。”後來日本人找上門來,梅蘭芳便注射針藥,讓自己發起高燒,堅決拒演。

第二部分 閱讀(滿分:54分)

三、名著閱讀(7分)

5.(1)寫出以下這則寓言的出處,並根據內容寫出它的寓意。(3分)

冬天,螞蟻翻曬受潮的糧食,一隻飢餓的蟬向他乞討。蟬在夏天盡情歌唱,沒有儲存食物。螞蟻說:“如果你夏天唱歌,冬天就去跳舞吧!” ——《螞蟻和蟬》

(2)動畫片《西遊記》主題曲中唱到“白龍馬蹄兒朝西,馱着唐三藏,跟着仨徒弟”,可有些讀者認爲,白龍馬是小說中可有可無的角色。對此,你有什麼看法?請結合相關情節說說理由。(4分)

四、閱讀甲、乙兩則文言文,完成6-9題(16分)

【甲】秦王怫然怒,謂唐雎曰:“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唐雎對曰:“臣未嘗聞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於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休祲降於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挺劍而起。

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先生坐!何至於此!寡人諭矣: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節選自《戰國策·唐雎不辱使命》)

【乙】專諸者,吳堂邑人也。(伍子胥)乃進專諸於公子光。四月丙子,光伏甲士①於窟室②中,而具酒請王僚。王僚使兵陳自宮至光之家,門戶階陛左右,皆王僚之親戚也。夾立侍,皆持長鈹③。酒既酣,公子光詳爲足疾④,入窟室中,使專諸置匕首魚炙之腹中而進之。既至王前,專諸擘⑤魚,因以匕首刺王僚,王僚立死。左右亦殺專諸,王人擾亂。公子光出其伏甲以攻王僚之徒,盡滅之。(節選自《史記·刺客列傳》)

註釋:①甲士:身穿鎧甲的武士。 ②窟室:地下室。 ③長鈹:長矛。 ④詳爲足疾:假裝腳有毛病。詳通“佯”,假裝。 ⑤擘:拆,掰開。

6.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字詞。(4分)

(1)秦王怫然怒 (2)倉鷹擊於殿上

(3)王僚使兵陳自宮至光之家 (4)酒既酣

7.與甲文“以頭搶地耳”中的“以”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徒以有先生也 B.因以匕首刺王僚

C.計日以還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8.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1)天下縞素,今日是也。

(2)光伏甲士於窟室中,而具酒請王僚。

9.簡答題。(6分)

(1)外交辭令往往藏有“潛臺詞”,委婉含蓄。請說出甲文中“與臣而將四矣”的“潛臺詞”。(2分)

(2)孔子曾說:“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論語·子路》)請結合甲乙兩文,分別說說唐雎和專諸作爲“士”,在“不辱君命”方面的具體表現。(4分)

五、閱讀《一本可以“喝”的書》,完成10-12題(12分)

一本可以“喝”的書

張君燕

①這是一本從外形看起來和普通的書本差不多的書。不過,這本書卻被《時代》週刊評爲2015年最棒的25個設計之一。這本書的封面和扉頁,都赫然標註着“Drinkable Book”(可以喝的書)。

②這本書的發明者是一個叫特麗莎的美國姑娘。2007年,特麗莎到非洲旅行,發現那裏根本沒有純淨的飲用水,孩子們口渴了,就直接從垃圾堆旁骯髒的水坑裏捧水喝。因此,當地百姓得病的機率特別高。特麗莎還得知,全球每年有6.63億人口由於缺乏最基本的淨水設備而喝不到乾淨的飲用水,由此導致的疾病、死亡更是難以計數。作爲一名化學博士,她頓生一種使命感:要發明一種消滅病菌的物質。

③經過8年反覆的試驗和研究,特麗莎驚喜地發現了病菌的剋星——一種叫“納米銀”的離子。爲了讓納米銀更方便地投入使用,特麗莎將納米銀離子嵌入紙中,做出一張史上最強的過濾紙。這是一種抗菌性極強、質地優良的黃色紙。經驗證,它能去除水中99%的霍亂弧菌、大腸桿菌、傷寒沙門菌(這些都是水中的隱形殺手),使水的飲用標準接近美國的直飲水。

④這個結果讓特麗莎倍感振奮。她立刻帶着這種紙跑到肯尼亞、海地、印度等國家,測試了25種受到嚴重污染的水樣,和當地居民一起試用這些紙。“難道這些水不可以直接喝嗎?”“爲什麼要用這些紙過濾一下呢?太麻煩了。”“我們一直都是這樣喝水的!”當地居民的種種疑問和不配合的舉動讓特麗莎明白:最可怕的不是水源受到污染,而是當地居民缺乏最基本的安全衛生飲水的常識。

⑤知識的傳播遠比這張濾紙更重要!在認識到這一點之後,特麗莎想到了一個絕妙的主意:用食用級的墨水,將安全衛生飲水的常識印在紙上,做成一本書。如此,過濾紙搖身一變,不僅可以濾水,還能傳播知識。

⑥這本書的設計使用相當巧妙、便捷。這樣一本看似小巧的書籍,平均每頁可以過濾100升的飲用水,一本26頁的書,可以滿足一個人4年的飲水量!而之後的每一天,都會有人因爲這本可以“喝”的書而遠離死神。

⑦這個發明引來無數好評。面對滾滾而來的讚譽,特麗莎風趣地說:“我只是想用自己的知識給人們帶來一點改變,只要我們內心溫暖、心懷世界,別說一本可以‘喝’的書,也許我們還可以發明可以‘吃’的書呢!”

10.文中第①段說“這本書卻被《時代》週刊評爲2015年最棒的25個設計之一”。請結合全文,從功能和效果的兩個角度說明這本書的設計之妙。(4分)

11.聯繫上下文,比較以下兩句,判斷哪一句的表達效果更好,並說明理由。(4分)

A.經驗證,它能去除水中99%的霍亂弧菌、大腸桿菌、傷寒沙門菌(這些都是水中的隱形殺手),使水的飲用標準接近美國的直飲水。

B.經驗證,它能去除水中大部分的霍亂弧菌、大腸桿菌、傷寒沙門菌(這些都是水中的隱形殺手),使水的飲用標準達到美國的直飲水。

12.特麗莎的發明獲得無數好評,可仍有不少網友對它的成本和實際效用等提出質疑,認爲這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請結合本文和生活實踐,就當地安全用水問題,提出合理的`建議。(至少寫出兩種)(4分)

六、閱讀《斷頭樹也有春天》一文,完成13--16題(19分)

斷頭樹也有春天

【英】珍·古德

①寫下這段文字時,我正坐在英格蘭伯恩茅斯的家中,擡頭就能望見窗外的幾棵樹。其中一棵山毛櫸樹是我的最愛。小時候,它的樹枝便是我最好的椅背,倚着它,我讀完了《人猿泰山》,幻想着自己有一天也能生活在森林裏。

②山毛櫸樹是我最好的玩伴,我常常在樹上一待就是幾個小時。我每天都會輕喚着它的名字,把自己的一些小祕密說給它聽。夏日午後,當微風穿過枝丫,我彷彿聽到了它的呢喃低語。A葉兒輕輕擺着,邊歌邊舞,那是它爲我精心設計的演出。颳大風的時候,我摟緊它的臂膀,隨它一起在風中搖晃。

③每當我徘徊在一棵大樹下時,我總是驚歎於樹裏隱藏了多少歲月的故事,那展臂迎風的樹枝經受了多少載的風雨,還有那多到無法數清的樹葉,有多少歌兒要吟唱。我們所能看到的地面上的部分,只是樹的一部分,在那深不可及的地下,埋藏着它最深沉的心事和渴望。B也許是與樹接觸久了,我似乎讀懂了樹的語言,理解了與人類密不可分的另一個世界。

④“倖存者”是一棵在“9·11”恐怖襲擊事件中倖存的豆梨樹。20世紀70年代起,它就被栽植在世貿中心5號樓附近,年年用綻放的白色小花,爲水泥世界裏的人們送來春的訊息。與同伴一樣,它也被埋在了倒塌的雙子塔下。

⑤一個月後,清理殘骸的工人發現了它。彼時,樹已經被“肢解”——水泥碎塊砸得它“身首異處”,剩下的樹幹被燒焦,樹根嚴重受損。人們把它送入紐約公園的苗圃。

⑥苗圃的管理人員告訴我,第一次看見這棵斷頭樹時,他覺得根本不可能有任何方法讓這棵樹起死回生,他沒想到去掉表層燒焦部分的“倖存者”,竟在苗圃的優質土壤裏生根了。

⑦“倖存者”註定擁有不平凡的生命。2010年春天,一場可怕的風暴以每小時160公里的速度席捲了“倖存者”所在的區域。風暴過後,“倖存者”已有部分樹根裸露在外,苗圃管理人員給“倖存者”又做了一次大手術。

⑧起初他們不敢有太大的動作,只是把樹枝擡起來一些,讓樹幹跟地面依然保持一定角度。在根部堆上覆蓋物和肥料。他們甚至不敢直接給樹澆水,而是每天輕輕爲它灑水。幾周後,“倖存者”再一次起死回生。

⑨2010年12月,“倖存者”被移回發現它的地方。“9·11”紀念館的設計負責人說最七年級些人反對將“倖存者”移回來,認爲原址上種滿了新樹,而“倖存者”作爲唯一的豆梨樹,會破壞園林景觀的對稱性。事實上,作爲世貿中心遺址上唯一倖存的生命,人們紛紛來與它合影,將象徵着感恩、鼓勵、關愛的藍絲帶系在它的樹枝上。

⑩四月的一個清冷的早晨,金色的陽光包圍在它的四周,我看到的是一位戴着光環的精神領袖。站在爲保護它而設立的護欄外,眼淚模糊了我的視線。它的花期已過,枝頭略顯寂寥。但就在我站了很久,準備離去時,驚喜出現了:我突然看見三朵小小的白花擠在一起,藏在枝葉深處。它彷彿在告訴人們:“不要傷感,只要還有希望,哪怕受盡傷害,哪怕春已遠離。”

13.文章①②兩段詳細寫了山毛櫸樹,而全文的主角卻是“倖存者”。請結合全文,從內容和結構兩方面,簡述第①②段的作用。(4分)

14.品析文中畫線的句子。(5分)

(1)請結合第②段品析A句。(3分)

葉兒輕輕擺着,邊歌邊舞,那是它爲我精心設計的演出。

(2)請結合全文內容說說第③段B句中“樹的語言”具體指什麼?請用原文句子回答。(2分)

15.通讀全文,談談你對標題“斷頭樹也有春天”含義的理解。(4分)

16.請結合本文和鏈接,以“生命的不平凡”爲主題寫一段話。(不少於80字)(6分)

鏈接:生命中不是永遠快樂,也不是永遠痛苦,快樂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願你生命中有夠多的雲翳,來造成一個美麗的黃昏”。 ——冰心《談生命》

大自然每一次劇烈的運動,總要破壞和毀滅一些什麼,但也總有一些頑強的生命,不會屈服,絕不屈服啊! ——張抗抗《地下森林斷想》

第三部分 寫作(滿分:60分)

七、作文(60分)

17.以下兩題,任選一題作文。

(1)有些魚類有洄游現象,歷盡艱險也要回到它出生的家。

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也有着“精神洄游”的現象:我們要洄游到過去的時光中,洄游到心靈、文化、社會等往事中,洄游到愛與美、詩與思的精神家園裏,去尋找情感的本真與思想的勝境。

在歲月裏洄游,我們可以看見未來。每一次的洄游,都是一次成長。

請以“洄游”爲話題,寫一篇文章。

(2)題目:那些年, 相伴(加上適當的詞或短語,補足題目)

要求:①以上兩題,任選一題,根據提示,扣題作文;

②文體自選(詩歌除外),字數不少於500字;

③正文中如需出現本市人名、地名、校名,請用××代替。

  廈門市語文會考模擬試題參考答案

一、語言積累(13分)

1.請根據提示填寫相應的古詩文。(13分)

(13分)要點與評分:填空每處1分,有錯、漏、添、亂序者,該處不得分。

(1)直掛雲帆濟滄海 (2)甲光向日金鱗開 (3)無可奈何花落去

(4)滿眼風光北固樓 不盡長江滾滾流 (5)不知其旨也 不知其善也

(6)在乎山水之間也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7)幾處早鶯爭暖樹 誰家新燕啄春泥

(8)(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漣而不妖

二、語言運用(23分)

2.根據情境,將下列對話補充完整。(4分)

(1)(2分)要點與評分:有稱呼,使用禮貌用語1分,符合情境1分。

示例1:(王)阿姨,您好!請問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嗎?

示例2:(王)阿姨,您貼春聯,需要(我)幫忙嗎?

(2)(2分)要點與評分:只分出上下聯的僅得1分,能根據提示講清理由的,可得2分。

示例:(王阿姨),根據對聯的規則, B的末字“綠”字讀第四聲,所以B是上聯;A的末字“紅”字讀第二聲,所以A是下聯。

3.閱讀下面的語段,完成(1)—(3)小題。(8分)

(1)(3分)要點與評分:能用正楷清楚工整地把詞語寫在田字格里,不出現錯別字即可得2分,書面整潔,字體美觀得1分。

(2)(2分)B

(3)(3分)要點與評分:能從味覺、觸覺、嗅覺等感官體驗入手,前後語意連貫,得1分。句式正確,得1分,表達1分。

示例1:我何其幸運,可以嚐到美的滋味,嚐到濃烈酒香裏的苦澀甘甜,嚐到淡淡的春茶裏的一清如水。

示例2:我何其幸運,可以觸摸到美的事物,觸摸一片樹葉如此細密的紋理,觸摸一片退潮後的沙灘溫潤柔軟。

示例3:我何其幸運,可以聞到美的香氣,聞到清晨野花沁人心脾,聞到雨後泥土清新四溢。

4.綜合性學習。(11分)

(1)(4分)要點與評分:每點1分,大意相同即可得分。

答案:梅氏家風體現在尊重孩子(就像尊重觀衆一樣)、尊重老師(吾敬我師)、繼承弘揚京劇文化、待人接物謙和大度。

(2)(3分)要點與評分:從備選人物中選出相應的人物,與臉譜匹配適當得1分;只選人物與臉譜匹配不當的,不得分;寫清理由得2分。

例一:我選擇關羽。我認爲他適用紅色臉譜。因爲關羽忠心耿直,勇救阿斗,忠心護主。

例二:我選擇李逵。我認爲他適用黑色臉譜。因爲李逵強悍勇猛,爲了給母親報仇,隻身一人沂嶺殺四虎。(大鬧東京、勇救宋江等事件)

例三:我選擇武松。我認爲他適用黑色臉譜。因爲武松隻身一人在景陽岡打虎,表現了他的勇猛強悍。(鬥殺西門慶、血濺鴛鴦樓、除惡蜈蚣嶺等事件)

例四:我選擇孫悟空。我認爲他適用金色臉譜。因爲孫悟空是從石頭中蹦出來,後來到西天取經,修煉成佛的仙神。(擁有七十二變、火眼金睛等本領)

(3)(4分)要點與評分:能結合“捨生”得1分,“取義”得1分,能說出他的精神實質的得2分。

示例: 梅蘭芳先生的“氣節”表現在“捨生”“取義”。他寧可捨棄生命,不怕“坐牢、殺頭”,寧可罷歌罷舞(不再演出),捨棄藝術生命,都要堅守“義”——不爲日本人和漢奸演出,不賣國求榮,堅決罷演。

第二部分閱讀(滿分:54分)

三、名著閱讀(7分)

5.(1)(3分)要點與評分:第一處出現錯別字,該處不得分。第二處大意相同即可。

答案:伊索寓言(1分) 寓意:諷刺(嘲諷、譏笑、批評)(1分)好逸惡勞(好吃懶做)的人。(1分)

(2)(4分)要點與評分:能寫出自己看法的,得1分,結合具體情節2分,理由1分。

示例1:我認爲白龍馬是無足輕重的形象,因爲赴西天取經的是唐僧師徒四人,它只是“做個腳力”,在艱辛的取經途中,白龍馬的出現的次數很少。

示例2:我認爲白龍馬是很重要的角色,他是集體中不可缺少的一員,在取經集體中,白龍馬是走在西行路上時間最長的一個,默默地承擔起這個艱鉅任務,其作用可謂大矣,他的性格沉穩,耐得住性子。並且曾在寶象國鬥黃袍怪,參與了保護師傅的鬥爭。

四、閱讀甲、乙兩則文言文,完成6—9題(16分)

1. 6.(4分)要點與評分:解釋正確,每個1分。

(1)盛怒的樣子(非常生氣的樣子) (2)通“蒼”

(3)派,派遣 (4)盡興地喝酒

1. 7.(2分)B

2. 8.(4分 )要點與評分:翻譯正確,表達通順,每句2分。

(1)天下人(都)穿喪服,今天就是這樣。(正確譯出“縞素”,得1分;正確譯出“是”“也”得1分)

(2)公子光在地下室裏埋伏了(身穿鎧甲的)武士,然後準備酒席,宴請王僚。(前一句要正確譯出倒裝句得1分。正確譯出“而”“具”得1分)

1. 9.(1)(2分)要點與評分:能答出“效仿”得1分,能答出“刺殺”或“同歸於盡”的得1分。

參考答案:我也要效仿這三個人(1分),刺殺你(或“同歸於盡”)(1分)。

(2)(4分)要點與評分:結合甲文2分,結合乙文2分。

參考答案:甲文中唐雎的“不辱君命”表現在他面對強秦,不卑不亢,不畏強權(1分),用機智的語言面對秦王脅迫,最終贏得了國土的保全(1分),不辱君命;乙文中專諸在王僚排兵佈陣的情況下,依然毫不畏懼(1分),將刀藏在魚腹中,刺死王僚(1分),不辱君命。

五、閱讀《一本可以“喝”的書》,完成10—12題(12分)

10.(4分)要點與評分:按要點得分,大意相同即可得分。

參考答案:(1)功能:不僅可以濾水(1分),還能傳播知識(1分)。

(2)效果:一本26頁的書,可以滿足一個人4年的飲水量(1分)。每一天都會有人因爲“喝”這本書而遠離死神(1分)。

11.(4分)要點與評分:明確判斷A句效果好,得1分。找到AB句子兩處區別,得2分。說明表達效果得1分。

參考答案:A句的表達效果更好(1分),①B句將“99%”改成了“大部分”,使用濾紙消滅的病菌數變得不明確(1分),②B句將“接近”改爲“達到”。“接近”的意思只是“靠近”,並未完全達到(1分),所以A句更符合實際情況,同時體現語言的準確性科學性(1分)。

12.(4分)要點與評分:結合文章及生活經驗,能從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提出建議,每條建議得2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示例1:向當地居民宣傳、普及安全飲用水的知識,並傳授尋找安全水源的常識。

示例2:向當地派駐專業技術人員,並提供先進的安全飲水及設備。

示例3:我建議當地能建一個淨水設備,多設直飲水站點,或設立專用流動的飲水車,讓居民隨時隨地喝到安全飲用水。

示例4:因爲當地經濟落後,居民沒有安全飲水設備,我建議通過國際援助,籌足資金,定期送水。

六、閱讀《斷頭樹也有春天》一文,完成13—16題(19分)

13.(4分)要點與評分:按要點得分,大意相同即可得分。

參考答案:內容上:①②兩段寫我小時候和樹的親密關係(1分)。正因爲如此,作者才能“驚歎”於樹裏隱藏的故事,才能“讀懂”樹的語言,才能“理解”樹的世界(1分)。

結構上:爲下文重點寫豆梨樹做鋪墊,埋下伏筆(1分)。正因爲有與山毛櫸樹的親密接觸,纔讀懂了樹的語言,理解了豆梨樹的世界。(1分)

14.品析文中畫線的句子。(5分)

(1)(3分)要點與評分: 答出修辭手法得1分,結合文章內容,言之成理2分。

參考答案:這句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1分),生動形象地表達出樹和我的親密關係(2分)。

(2)(2分)要點與評分: 正確書寫得滿分,兩個錯別字扣1分,超過兩個錯別字不給分。

答案:不要傷感,只要還有希望,哪怕受盡傷害,哪怕春已遠離。

15.(4分)要點與評分: 答出“本義”2分,“引申義”2分。

參考要點:(1)第一層本義:斷頭樹兩度起死回生,終於迎來春天。(2分)

(2)第二層引申義:斷頭樹頑強的生命意志使它上升爲“一位戴着光環的精神領袖”,成爲人們傳達感恩、鼓勵、關愛的象徵。(2分)

16.(6分)要點與評分:能夠聯繫本文中斷頭樹的幾次起死回生,終於迎來春天,體現生命的不平凡得2分,能夠聯繫鏈接,寫出生命中有“夠多的雲翳”,寫出不屈服於生命中的“破壞和毀滅”,纔會誕生不平凡的生命得2分。表達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