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藍色的彼岸讀後感4篇

篇一:天藍色的彼岸讀後感

天藍色的彼岸讀後感4篇

《天藍色的彼岸》是英國女作家艾利克斯希爾的力作,這本書向我們詮釋着生與死,用一個普通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真理,就是珍惜生命,珍惜所擁有的一切,要知足常樂。本書講述的是一個名叫哈里的小男孩,因不幸發生車禍而來到了“另一個世界”,然而他心中卻留有遺憾,於是隨着一名名叫阿瑟的幽靈來到了人間,結果一切都變了,並不是一切都像他想象的那樣,但每一個人依然懷念着他。他來到電影院,這才發現原來還有個很多人與他一樣,有着未了的心願。再次回到“另一個世界”,這時的哈里才真正無牽掛的走了。

活着不知珍惜,死了才明白。這個世界是多麼美好啊,可能風吹在臉上對於活着的人是一種簡單不過的事情,沒有人會在意,可是對於一個死人來說又是多麼寶貴。死人好像和這個世界好像隔着一層玻璃一樣好像觸手可及,又是多麼遙遠。當一切都失去時,纔回想到以前共度的美好時光。生命,是大自然賜給我們最寶貴的禮物,一個人,一生只有一次,我們要用這有限的生命創造最大的價值並珍惜所有的一切,不能讓它像即將凋零的含苞的花朵一樣,還未綻放出耀眼的花朵,就已經飄落。

我們不必畏懼死亡,死亡也是生命的一部分,如果沒有死亡,這個生命就不完整,死亡是一個生命的終結點,也是另一個生命的開始。生命是有輪迴的,而死亡卻像一箇中轉站一樣,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能控制一個種族數量的多少,保持一種生態的和平。

人死了,可能以爲自己與塵緣已了,可是遠遠沒有幾個人能做到,可能每個人的心裏多少都會有一些遺憾與牽掛。如果一個人心中存有不安,那麼死,並不是一種解脫,而是一種追隨一生甚至到死的一種痛苦的贖罪感,總是心裏癢癢的,不踏實,感覺欠了塵世什麼東西卻無法補償。自殺的人們絲毫不懂得生命的寶貴和意義,不懂得死亡真正的概念,這樣的人是愚蠢的,在任何情況下都要樂觀,要堅強,心中要充滿着拼搏的精神,要愛拼愛鬥。

珍惜這一切,不必畏懼死亡,保持樂觀心態,這些就是我從這本書裏學來的。

篇二:天藍色的彼岸讀後感

“天藍色”一個博大而又潔淨的顏色,“彼岸”一個追求和嚮往的境界。“天藍色的彼岸”卻是一部關於死亡和生命最深刻的寓言了。

這本書講述着是小男孩哈里因車禍去了另一個世界,正等着去天藍色的彼岸時候,但他還掛念着自己的爸爸媽媽、姐姐、老師和同學們,卻不知如何傳達他的心聲,直到他碰到一個叫阿瑟的幽靈。阿瑟帶着哈里偷偷溜回人間,來向親人和朋友告別,並向他們表示歉意……

當哈里來到曾經給他的酸甜苦辣的回憶——教室,當牆壁上貼滿着紙,紙上寫着哈里,我們永遠愛你!當一棵樹上寫着同樣一句話時,他的淚水盈滿了整個臉,他意識到了“有時候,樹就像人一樣。”是啊,難道“離開了你地球還不轉了?”你不存在了,但是生活卻還在,不能因爲你一個人的離開,讓所有人沉浸在生不如死的昏暗迷茫的世界裏。當然我們活着的人爲何不能放下這個沉重的包袱,當放下的時候,這一切變得平淡如水。

當哈里去另一個世界時候,他說的話卻是他平生最後的話“我們走着瞧,我們走着瞧!這次我可算恨上你了,恨上你們了!我再也不會回來了!”也許是印證了現代人常說的一句話“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不復返。”一去卻是隔離了人世間,誰也不曾想到過哈里死後,她的姐姐雅丹及爸媽每個同學的心中有一個隱藏在心中的疙瘩,這疙瘩是對哈里的歉意,然而這一走,卻無法釋出心中無法救贖的歉意含着一絲對世界的無奈和蒼涼。世事難料,誰能保證每個人都永遠活下去?事實證明,我們一出生就已經向死亡之神悄悄邁進了。“死亡”這個詞很敏感,甚至有人雙腳顫抖,臉部充滿恐懼,因爲他怕死。在面臨死亡那一刻,就應該做到“知足者常樂”“隨遇而安”如果你不能,就“做你所愛”就必須“愛你所做”我覺得這纔是這本書的真理。

生與死只是個概念,正確的是我們該用什麼態度去面對?在臨死那一刻,我們不能帶着未完成的遺憾而去。哈里的一生經歷告訴我們生命無與倫比的好,所以要好好珍惜現在所有的一切,因爲我們都有可能今天晚上一躺下,明天的早晨就起不來了。

篇三:天藍色的彼岸讀後感

《天藍色的彼岸》是一部感人至深,觸動靈魂的人性寓言。

作者艾莉克斯·希爾向我們講述了一個小男孩哈里因車禍去了另一個世界,正等着去天藍色的彼岸,但他覺得自己還有很多事沒做完:他想念着他的親人、同學、老師,他想知道沒有他的日子,他們會怎麼辦。卻又不知如何傳達他的心聲。直到他碰上一個叫阿瑟的幽靈,於是他跟阿瑟的幽靈偷偷溜下凡間,而哈里看到的情況卻出乎他的預料:最好的朋友跟他的“死敵”一起玩;他以爲他的死會讓全班十分悲傷,可同學們卻還和從前一樣的上課,他的位置坐上了另一個人。哈里忽然意識到生活不會因他而改變,他死了,但生活還在。

在生活中有許多人認爲,自殺,就得到了解脫,但他們不知道,他們死後就會失去許多東西:他將感覺不到風吹到臉上的感覺,聽不到小鳥清脆的歌聲……人們總是在死後才發現,他們生前曾經用勁全力想追求的東西,往往在死後卻變的一文不值。到了那個時候,才感覺到有許多事沒做完,懂得對他人的諒解與寬容,學會如何去愛與告別。

當哈里來到電影院,很驚異的發現有那麼多的幽靈躲藏在這裏,這讓他覺得難過,有那麼多的人捨不得這個世界,有那麼多的人還惦記着世界裏面的人,但他們永遠和世界隔着一道玻璃,那麼清晰的看見卻又那麼遙遠。

但這一切都以經來不及了。

“你不在了,但生活還在” 看着別人快樂是快樂的,但不得不承受心中的一份無奈,懷念風的感覺是死去的幽靈的體會,而活着的人也許根本沒有享受過這自然的標示——你還活着,你有感覺。

死亡會忽然出現帶走你或你身邊的人。面對死亡,我們無能爲力,我們變得無比脆弱,哪怕是一縷陽光,也會變成將我們身體燃燒的助燃器。

但死亡其實並不可怕,它只在於每個人對待它的態度。有的人爲了能不接受死亡的來臨,尋找長生不死藥。有的人厭惡生命,爲了更快地迎接死亡,傻傻的輕生……仔細想想有多少的人死於他對待死亡的態度?

珍惜在世界上的每一分每一秒的時間。學會在生的時候,珍惜身邊的每一個人,要學會傾聽,但不要期待生活的公平。

“決不要在你怨恨的時候讓太陽下山” 也許當人們時刻意識到自己在今晚躺下,明天早晨再也起不來的時候,纔會覺得生命如此珍貴。

篇四:天藍色的彼岸讀後感

每天,晝和夜,不知疲憊地重複交替着。黃昏是媒介,以自己沙塵般的暗黃天幕,遮住夕陽絢爛而無邊的霞光,遍地綠油的屏障上灑滿燦爛金光,屏障後的紅光漸漸消逝-----一天到此結束,黯然黑幕籠罩長空。

夕陽,它多想再看一眼世界,再把泛黃的雲朵染成五彩,可是黃昏不許-----有些事你無法決定自己,就如人類的生死。12歲的我們,正是年少氣盛的時候,大概沒有人會去認真地考慮生與死這個殘酷的問題,但,我們不得不去面對。

《約伯記》裏說:“海水中的水絕盡,江河消散乾涸。人也是如此,躺下不再起來,等到天沒有了,仍不得復醒,也不得從睡中喚醒。”這就是死亡,死了就是所有的一切都沒有了,包括生命和時間。死亡其實隨時都在人類的身邊。那種昏暗的感覺,你甩不掉,而稍不留神,它就奪走了你的生命。舟曲的泥石流、伊春的空難、還有一些意外的交通事故,有多少生命毫無預兆地消失了。書中的主人公——和我們同樣年紀的哈里,也就是在出門的時候隨口對家人說了一句氣話:“你們走着瞧!我這次算是恨上你們了,我再也不回來了!”結果真成了永別,死神派卡車把他撞了。那是一句無心的、賭氣的話。他在說這句話的時候,怎麼也想不到自己從此會遠離他至愛的爸爸媽媽、朝夕相處的姐姐、可愛的同學和朋友們。可現實就是這麼殘酷,他走了,永遠地離開了生的`世界。

他去了“天國”排隊,去了另一個世界。可是他還有心願末了,他試圖回到活着的世界。在阿瑟的幫助下,他回到了他的學校、家庭,重新回到了爸爸媽媽、姐姐和朋友們的中間。他用他僅存的力氣和意念向姐姐表達了謙意,向爸爸媽媽表達愛意,向他不捨的朋友們告別……..那是一段艱難而溫馨的“生命”旅程。最後,他在那輪夕陽的召喚下,了無牽掛地走向“天藍色的彼岸”,成爲另一個生命的一部分,重回廣闊的天空。

讀到這裏,我的眼睛溼潤了。我被哈里與家人間那份濃濃的親情感動了,他是多麼不願意死,多麼不願離開自己的家啊!“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人的生命如夏秋兩季的過渡一般,如此短暫而脆弱。有人說,人生如燈火,生命不復返。你永遠不會知道你自己什麼時候會死,屬於你的那盞燈什麼時候會滅。“你不在了,但生活還在”,哈里看着別人快樂是快樂的,但也不得不承受心中的一份無奈。他懷念風的感覺,那是“幽靈”的體會,活着的人也許根本沒有享受過這自然的提示——“你還活着,你有感覺”。也許你有無盡的感激想對親人傾訴,有深深的愛要向他們述說,有許多的歉意要向他們表達。可是你一旦離開了這個世界,什麼都來不及了,所有關於你的一切都會消失,而你留給親人朋友的只有無盡的悲痛和惋惜。

可是,這就是人生,一切都不可能重新來過。想起一本科幻小說主人公說過的一句話:“也許正因爲凡人的陽壽短,所以才顯得更珍貴美麗。”所有人最大的不同大概正是對於生與死的態度。貪生怕死,是人的本能,而實際上對死亡的恐懼並非軟弱,只是人之常情。死亡到底是什麼呢?是終結?是虛無?還是永遠的離別?當哈里平靜地走向夕陽下天藍色的生命海洋時,我想他的心中已經沒有黑暗和恐懼了,他的心被愛填滿了。所以,死絕不是終結和虛無,那輪溫暖的夕陽帶給我們光明與希望,哈里永遠活在那些愛他和他愛着的人心裏,“你並沒有死!”。

合上書,我的眼前一直晃動着那輪絢麗的夕陽。那餘暉即不明亮刺眼,又不漆黑一片,散發着對生命的渴望和愛的溫暖。“決不要在你怨恨的時候讓太陽下山”,讓我們珍惜活着的每一天吧,請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用自己的方式珍愛家人、感恩老師同學和朋友,給他們燦爛的笑容和溫暖的問候吧。只要你我的心中有那份愛的牽掛,那輪夕陽就一定會在心中永恆,永遠不會西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