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語文第二單元知識點

語文高二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單元知識點

高二語文第二單元知識點

一、詩人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長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稱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祖籍湖北襄陽,生於河南鞏縣。懷有遠大的政治理想,但因奸臣李林甫當權,他24歲應試不第,漫遊各地,與李白、高適一流大詩人往還酬唱,34歲開始在長安寓居近十年,過着“朝扣富兒門,幕隨肥馬塵”的屈辱生活。“安史之亂”被俘,逃出後“衣袖露兩肘,麻鞋見天子”,任左拾遺,因屢次直諫被貶,後棄官移家成都,築草堂於浣花溪畔,世稱浣花草堂(杜甫草堂)。 755年,自京赴奉先縣,得知幼子已餓死,而皇室貴族還過着荒淫逸樂的生活,強烈的階級對比,使詩人留下了“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千古絕唱。一度任劍南節度參軍,檢校工部員外郎, 世稱杜工部。他是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代表作: “三吏”、“三別” 。其詩顯示了唐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被稱爲“詩史”,明清文人推崇他爲“詩聖”。以古體、律詩見長,風格多樣,而以沉鬱頓挫爲主。有《杜工部集》。

二、杜甫的生活和創作大致可分爲四個時期:

1、讀書壯遊時期(712-745):《望嶽》(涉世不深)

2、困守長安時期(746-755):《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麗人行》、《兵車行》、《出塞》(憂國憂民)

3、陷賊與爲官時期(756-759):組詩“三吏”、“三別”(現實主義創作達到高峯)

4、漂泊西南時期(759-770):《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蜀相》、《登高》、《茅屋爲秋風所破歌》、《江村》、《登岳陽樓》(思想更深邃、詩風更沉鬱)

三、寫作背景

《登高》

這首詩是杜甫大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夔州位於長江之濱、矍塘峽口,以水急、風大、多猿著稱。詩中抒發的不只是詩人個人的不幸。當時,安史之亂已經結束四年了,但地方軍閥們又乘隙而起,相互爭奪地盤,造成社會動亂,民不聊生。在這種形勢下,詩人只得繼續“飄泊西南天地間”。他的鬱悶是多種因素造成的,這裏有時代的苦難,也有家道的艱辛,個人多病和壯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適、嚴武的相繼辭世。爲了排遣濃雲一樣時時壓在心頭的鬱悶,他抱病登臺,但悲涼蕭瑟的江峽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秋興八首》

是大曆元年(766)秋杜甫滯留夔州時慘淡經營的一組七言律詩。杜甫時年五十五歲。它是八首蟬聯、結構嚴密、抒情深摯的組詩,體現了詩人晚年的思想感情和藝術成就。持續八年的安史之亂,至廣德元年始告結束,而吐蕃、回紇乘虛而入,藩鎮擁兵割據,戰亂時起,唐王朝難以復興了。杜甫到成都所投奔的好友嚴武,於第二年四月忽然死去,杜甫失去了依託,只好帶着家人離開成都,乘舟東下,在岷江、長江漂泊。這時杜甫已經55歲了,他一直患有肺病和風痹,不時發作,本想返回洛陽或長安,但因安史之亂各地軍閥作亂,未能如願。嚴武之死,他離開成都,實在是迫不得已。所以心情很沉重,不知一生漂泊何時是了。晚年多病,知交零落,壯志難酬,心境非常寂寞、抑鬱。

《詠懷古蹟》

作者曾在十年前因上疏救宰相房王官觸怒唐肅宗而受排擠遭貶。自己一片赤誠,盡忠進諫,皇帝卻不分忠佞,無辜貶斥自己,當然怨恨,但又不能明說。所以詩題叫《詠懷古蹟》,顯然作者在詠歎昭君不幸的同時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達昭君千載之怨的同時也在暗中表達自己的深沉怨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