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語段訓練的教案設計

五年制小語第五冊《李時珍》一課,在課文後面的作業 中,要學生按照下面的意思給課文分段,這是本冊第一次要求學生按提綱分段。要求雖然不高,但因爲學生是初次接觸這方面的訓練,教學時,就必須善加引導。

《李時珍》語段訓練的教案設計

怎樣指導學生進行本課的分段訓練,並從中學習分段的方法呢?

一、從句入手,弄清語段關係

本課記敘的是我國古代偉大的醫學家李時珍的故事,文中着重寫了他編寫《本草綱目》的經過。課後作業 要學生按照編寫《本草綱目》這個小標題去合併課文第3、4、5三個自然段,成爲一個意義段,這對初學乍練的三年級學生來說,就成了一個難點。因此,引導學生理清這三個自然段中各個自然段裏的層次,更好地掌握各自然段的主要內容,並按這三個自然段的內容去歸併成一個意義段,就成了本課教學的重點。導讀時,可這樣進行:

學生默讀第3自然段後提問:李時珍爲什麼要重新編寫藥物書?這是由果(決心編書)追出因(發現舊藥物書有缺點)。抓住了這個因果關係,這一段的主要內容就易爲學生所掌握。接着再問:你說說舊的藥物書有哪些缺點?結合這兩道題的提問,出現下列板書:

通過比較,學生會懂得板書(1)是一段的'主要內容;(2)是在(1)的基礎上,爲了把缺點明確地指出來,課文就用了三個分句作了具體的敘述。這麼一比,本段的層次、句與句之間的關係,就一目瞭然了。從而引導學生抓住果,歸納出本段的主要內容決心重新編書。至於因果關係、總分關係等名詞術語可不必講,只要學生從分析中能獲得有關語段關係的感性認識就行了。

講讀第4自然段時,提問:爲了編寫這部藥物書,李時珍做了那些準備工作?結合學生答問板書:

通過列表,在幫助學生弄清本段課文是怎樣連句成段(按一件一件事來寫,其中重點的事寫詳細些)的基礎上,就可以引導學生說出本段的主要內容做好編書準備。

在上述兩個自然段側重於扶的基礎上,到第5自然段的導讀就可以放。因此,在學生朗讀課文以後,就要學生說一說本段的各句之間的順序,然後說出本段的主要內容終於把書編成。

這樣從講句入手,幫助學生明確語段關係、理清層次,歸納出各自然段的主要內容,然後對照課後作業 2中提出的段落提綱,劃分第三大段(意義段)就不難了。

二、從篇着眼,講解段篇關係

在學生初步懂得合併幾個自然段成一意義段後,還可教給按過渡句分段的方法,本課第3自然段開頭的過渡句就是一個好例子。講過渡句一定先要使學生懂得上一段及下一段各講的是什麼,然後才能體會到過渡句是怎樣承上與啓下的。這裏可用圖示法來表達:

圖示中的∥表示把上下兩個段劃開,過渡句就像是聯結兩個段的橋樑。抓住過渡句來分段是常用的分段法。通過本課教學,可以讓學生懂得過渡句是文章轉折的表示,也是分段的語言標誌。

至於篇,固然不是三年級訓練的重點,但分段畢竟是從篇來着眼的,先理解了全篇,才能從篇中分出段。在本課指導學生分完段後,可簡單交代一下,段與篇的關係:一篇文章總有個中心思想,段就是圍繞這個中心思想來寫的。然後用下面的圖示,講解段與篇之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