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月亮上的足跡》課堂教學

〈〈月亮上的足跡〉〉是一篇紀實報道,作者用平時的語言,真實的記錄了人類首次登月的過程。王老師的課堂教學,重點突出,難易適當,通過教師適時的引導,整個教學流程貼切自然。

 七年級語文《月亮上的足跡》課堂教學

首先,王老師讓學生說一說吟詠月亮的詩句,這一精彩的設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對月亮產生了一種神祕的嚮往,儘快進入了學習狀態 。

再次,由於這篇文章篇幅較長,爲了讓學生更好的把握文本內容,王老師讓學生先通讀課文,理清課文的六要素。學生讀完課文後,讓學生觀看本文的教學掛圖。這樣圖文結合,不但使學生更好地瞭解了課文內容,同時也再一次激起了閱讀興趣。

對於本課的`教學,王老師不是面面具到的講解,而是有重點的探究,如重點研讀12段和4段讓學生回答:1、宇航員在月球上做了哪幾件事?2、給“激動”“緊緊地”加點,並說明這兩個詞語的作用。3、登月艙完成使命後被甩在了太空,對這種做法談談意見,有沒有更好的辦法?特別是第三個問題的設計,激發了學生的求異思維,讓學生暢所欲言,體現了“以學生爲本”的教學思想。

第三,本文的課堂教學亮點不僅是激發學生探索科學的興趣,培養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而且還利用課堂教學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思想教育,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記得王老師梳理完課文內容之後說:“如果插在月球上的美國國旗換成中國的五星紅旗那該多好啊”接着出示“神五”“神六”發射成功的報紙,讓學生敘述事件並說內心的感受,並讓學生設想一下,“如果你是一名航天員,來到月球上,你最想和祖國人民說一句什麼話?”頓時課堂上氣氛十分活躍,王老師又針對來到月球上兩名宇航員誰先登月的問題進行集體主義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