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尼采哭泣》讀後感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當尼采哭泣》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當尼采哭泣》讀後感

《當尼采哭泣》讀後感1

《當尼采哭泣》這本書看的並不連貫,前半本用了幾周的時間看的,後半本用了4天看完。

本書是將歷史上兩位大師,哲學家尼采和19世界末歐洲最負盛名的醫生布雷爾虛構成病人和醫生,開啓了一段談話治療的旅程。

布雷爾一個聲名顯赫,擁有學術地位、成功的事業、金錢、美貌的妻子、幸福的家庭,顯然已經是站在世界巔峯的人了,然而這一切都只是外人看到的假象。布雷爾自己內心卻充滿了絕望、焦慮、恐懼。他深深的迷戀着他的一個年輕的、 美麗得並患有歇斯底里症的女患者,貝莎,並陷入無法自拔的幻想中。布雷爾將自己大部分應該和家人在一起的時間都給了他這個女病人,貝莎,貝莎也深深的依賴着他的醫生,布雷爾。並在一次無意識恍惚間說自己懷了布雷爾的孩子,這些都讓他的妻子,馬蒂爾德非常的憤怒,並要求布雷爾將貝莎轉診。應爲貝莎的事情還連累了布雷爾的一個紅顏知己,伊娃。因爲布雷爾什麼都跟伊娃說,這也讓馬蒂爾德嫉妒和氣憤,馬蒂爾德也要求布雷爾辭掉伊娃。布雷爾因爲害怕失去他的地位、家庭、聲望而怯懦的順從了馬蒂爾德的要求。但同時他也開始怨恨馬蒂爾德,怨恨馬蒂爾德禁錮了自己,怨恨她讓貝莎的病情又復發了(貝莎唄轉診後,她之前的所有的症狀又回來了),並且貝莎的新醫生愛上了她,還像她求婚,這讓布雷爾嫉妒,更把全部的怨氣都推到馬蒂爾德身上。她更怨恨馬蒂爾德讓自己失去了和伊娃的友誼,因爲辭退了伊娃後,他再也沒有看到伊娃。這所有的怨恨,讓布雷爾越來越疏遠自己的妻子,他不再碰馬蒂爾德,甚至都不願多看她,將自己的大部分時間都放在診療室裏。

當我看到馬蒂爾德要求布雷爾將貝莎轉診,並辭退伊娃時。我很氣憤,我的感受也許和布雷爾一樣,覺得被禁錮,被支配,被安排,無可奈何,因爲對妻子的責任讓自己應該屈服她的話,按她的意願去做。但是心裏有不痛快和絕望,爲自己的怯懦絕望和難過。但是當我變換角度,站在馬蒂爾德的位置上考慮時,我又能怎麼辦呢?馬蒂爾德也別無他法,自己的丈夫迷戀着他的病人,還用治療當藉口將大量的時間都給了別的女人,還有一個紅顏知己。什麼都不再對我說而是對另一個女人說。雖然他沒有做出實際的背叛自己的行爲,我不能任由他下去,爲了我的家庭,爲了孩子我要杜絕這種危險,我能做得就是要求他離開這些危險的誘惑。看,這就是女人得角度和男人的角度。但是我認爲他們有共同點,就是愛。就在剛纔寫下上面的總結時,我突然覺得,布雷爾順從馬蒂爾德的要求也許不只是怯懦或責任,也許還有連他自己兜不知道的原因,因爲他愛他的妻子,他的潛意識更在乎他的妻子,不想傷害馬蒂爾德。

路·莎樂美,一個不受傳統束縛,離經叛道的美麗、知性的21歲女孩,找到了布雷爾。要求他治療她的朋友,一個絕望、固執、有自我毀滅傾向的哲學家,尼采。她霸道的,甚至不容拒絕的要求布雷爾治療她的這位朋友,布雷爾也無法抗拒她的美麗接受了。

尼采,一個天才,一個不存在在當下的天才。他固執、偏激、無禮、暴躁、無視權威、不接受憐憫、害怕背叛、拒絕親近、對女人有根深蒂固的厭惡。布雷爾爲了治療他身體上的和精神上的疾病(偏頭痛和絕望),有盡一切辦法,引誘、佈局讓尼采接受治療。但都因尼采敏銳得洞察力而失敗,最後布雷爾想出一個交易,讓尼采治療自己的絕望,自己變成病人,而尼采是醫生。尼采被這項前所未有的想法給吸引了。開始了一段神奇的談話治療。

《當尼采哭泣》全書最具吸引力的就是尼采住進勞森醫療中心後,開始與布雷爾的談話治療。現在的我還無法用語言來表述這段描述能給我帶來什麼,因爲那是真正的一段哲學、心理治療。裏面有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我還無法把握。但是確實最吸引人的地方。

這本書的結局很出乎我的意料,原以爲布雷爾真的會放棄一切重新來過,選擇自己一直希望的生活,讓自己在活一次,但是當我這麼因爲的時候,我也很不安,這樣放棄一切,家庭、事業、朋友、患者和所有的責任就去選擇自己的生活,難道是對的嗎?沒有想到的事,布雷爾竟以一次催眠來讓自己實現了所有,並治癒了自己。當我知道他放棄所有遠走他鄉只是一次催眠時,我簡直驚訝不已。很佩服歐文亞龍的構思,一個心理治療大師還是一個出色得作家。

有時間還是要細細品味一下勞森醫療中心的那段談話。

《當尼采哭泣》讀後感2

終於,讀完這本書,其實讀的過程中一點也不覺得枯燥,也並不覺得晦澀,反而有一種清新甚至清醒的感覺。其中人物角色蘊含的自由氣息與耐人尋味的哲學思考對我而言都有着醍醐灌頂的意義。

我也像兩位男主人公一樣,沉醉於路·莎爾美的自由、自信與大膽。也感受到尼采在追尋極致的自我與渴望不曾有的關懷之間的撕裂掙扎,感受到他追尋孤獨卻又被孤獨所折磨的相互抗衡而難以融合的壓抑感,他警惕,警惕於別人的善意(在他眼裏是某種權力的施加),他懷疑,懷疑別人可能的背叛。他拒絕甚至抗拒與所有人的過多交流,卻又渴望一種雙方結合起來去到達某種更高層次的友誼。他是一個矛盾體,複雜體。憤慨於現世沒有人理解他的哲學思想,寄希望於後世人們對他思想的追捧。還有布雷爾,從頭至尾,都是那樣的`沉穩與冷靜。即使在尼采的引導下,也沒有直接去放棄自己現有的所有生活去“選擇”屬於自己的生活,去追尋自己的自由,而是請弗洛伊德爲他做了催眠術。

且不說催眠術的科學性,但他給布雷爾帶來的感受上的力量卻是真實又深刻的。在描述那個夢境時,我真的以爲布雷爾就做出了這樣的選擇,還滿心期待着他接下來的生活,卻不料只是一個夢境。不過也最終在這個夢境中,布雷爾纔看清了什麼纔是幻景,什麼纔是他真正想要的生活。這與他進行催眠之前的想法是完全相反的。

在看着布雷爾,我有着一種強烈的感受就是,有的時候我在想,是不是我們在生命中的某一刻或者某一階段都會突然間去思考,思考自我存在的意義,去迴歸到自我的本身,思考自我存在這件事情,我到底是誰?我於這個世界而言是什麼?我現在所擁有的生活是出於我自己的選擇嗎還是出於家庭影響甚至社會文化的引導下生成的?我所擁有的一切是爲了什麼?我所擁有的一切有什麼意義?有那麼一刻,或許會陷入一種虛無主義,好像其實什麼都不重要。

活着也是沒有什麼意義的。不過這種虛無主義是平淡的虛無主義,是對日復一日無聊生活的一種無奈發問與思考。不同於布雷爾。他的思考是帶有痛苦的思考,是心理某種強烈的慾望與現實世界無法實現之間的拉扯所帶來的痛苦的思考。他思考自己曾經的選擇,思考自己已經選擇的工作,還有被妻子被迫做出的選擇。他覺得自己是不自由的,他是活在社會文化影響下的一個人。在別人眼裏,他是享有盛譽的醫生,他擁有美麗富有的妻子,在別人看來他什麼都擁有了,他是完美的,可是在自己眼裏,他是文化與美德束縛下的不自由者,他說:“我不知道要爲何要生存!我不知道如何生存!”

夢境中給我印象特別深的一段是:當布雷爾已經與所有人告別,坐在前往火車站的馬車上時,他看着窗外的景色,思考着,也正如尼采所說的,在無限的時間長河裏與固定的空間安排下,我們沒有任何影響,世界並不會隨着我們的變化而變化,我們所有的選擇都沒有任何實質性的影響,即使是這樣一位當地享有盛名的醫生。我們的存在或許沒有什麼意義。

讀完這本書後,我讚歎於這本小說的內容情節設計之巧妙。人物角色取樣於現實世界有着深刻思想和巨大影響力的人物,角色的性格也是他們真實的性格,其中的故事內容也源自於他們的真實生活,好像是在講述這些人物之間的故事,卻又利用虛構想象的空間爲人物角色增添了諸多心理困境與詰難(而這些問題卻又直接間接存在於普通人們的生活中,讓每一個人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爲故事內容設計了曲折的發展、細緻的描述,在這其中還加入了了不同心理治療方法的運用,使不同心理治療方法之間產生碰撞、融合,讓人在流暢的閱讀之中還能學習到一些專業的心理治療知識。而且個人覺得最精彩的是全書以尼采的存在主義哲學思想爲牽引甚至是重心(“存在”一課題或許就是布雷爾與尼采面臨的最大課題),這在尼采與布雷爾談話的過程中體現的淋漓盡致,而且布雷爾對尼采的反駁我也一度看嗨,雖然並不明瞭尼采說了什麼,但是他說的話卻非常耐人尋味,似乎打開了我思考“自我存在”這一課題的大門。

讀書的時候,我常常會重複回想“自我存在”這四個字,雖然一直在接受“要成爲自己、做自己”的觀念,從人本主義心理學馬斯洛的自我實現以及個體心理學阿德勒的自我選擇到一些心靈雞湯甚至父母的經驗或者是占卜師的諄言寄語都不斷地在告訴我“自我”是非常重要的東西。儘管我已經將這種觀點納入到自己的思想中,但是讀這本書的時候,我才遇到困惑,“自我”到底是什麼,怎樣纔算成爲“自我的存在”呢?我只知道,我現在並沒有感受到這樣的存在,或者說,我並沒有真正的感受到自我。這也讓我不斷的在叩問:到底有多少人能夠清醒的活着呢?

這種清醒或許就像布雷爾在催眠後所擁有的那種感覺。

尼采用一張白布把自己包裹起來,他在裏面的身體是扭曲的、痛苦的,但他寧願要這種痛苦,於是把自己越裹越緊。他無法掙扎着扯斷白布,他需要有人幫助,將白布撕開,請他展開身體,走出來。

尼采對布雷爾說到:你對直言不諱的對話感到好奇,我相信這樣對話的真正名字是地獄。把自己泄露給他人是背叛的序曲,而背叛令人噁心,不是嗎?他寧願要要抗拒他人的痛苦,也不要被背叛的痛苦。

當尼采哭泣,如果那淚水有聲音,喊出的是釋放與解放。是多年來被壓抑的孤獨感的釋放,是多年來困頓於懷疑他人的桎梏中的解放。正如他在自己書中提到的那樣:解放的標誌是什麼?——不再恥於面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