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浣溪沙》的翻譯賞析

一曲新詞酒一杯,

殊《浣溪沙》的翻譯賞析

去年天氣舊亭臺。

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識燕歸來,

小園香徑獨徘徊②。

[作者簡介]

晏殊(991-1055)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字同叔。北宋撫州臨川(今屬江西)文港鄉(今屬進賢縣)人,北宋前期著名詞人。晏殊自幼聰明,七歲能文,被稱爲“神童”,十四歲以神童入試,賜進士出身,命爲祕書省正字,遷太常寺奉禮郎、光祿寺丞、尚書戶部員外郎、太子舍人、翰林學士、左庶子,仁宗即位遷右諫議大夫兼侍讀學士加給事中,進禮部侍郎,拜樞密使、參加政事加尚書左丞,慶曆中拜集賢殿學士、同平章事兼樞密使、禮部刑部尚書、觀文殿大學士知永興軍、兵部尚書,封臨淄公,諡號元獻,世稱晏元獻。晏殊歷任要職,更兼提拔後進,如范仲淹、韓琦、歐陽修等,皆出其門。他以詞着於文壇,尤擅小令,有《珠玉詞》一百三十餘首,風格含蓄宛麗。其代表作爲《浣溪沙》、《蝶戀花》、《踏莎行》、《破陣子》、《鵲踏枝》等,其中《浣溪沙》中“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爲千古傳誦的名句。他亦工詩善文,原有詩文二百四十卷,現存不多,大都以典雅華麗見長。生平詳見《宋史》卷三一一。有胡亦堂輯《晏元獻遺文》一卷。他的詞作很有成就,雖然內容上不過是歌兒侍女、風花雪月的,而且充滿了富貴氣息,但表現手法很含蓄,用詞造句工穩,意境優美高雅,風格蘊藉綺靡。

[註釋]

①《浣溪沙》,詞牌名。浣:音(huàn)

②香徑:散發着花香的小路。

舊亭臺:昔日的亭臺樓閣。

徘徊:在一個地方來回地走。

[譯文]

我填上一曲新詞,倒上一杯美酒,這時的天氣,與去年相同。當夕陽西下,何時才能迴轉?令人無可奈

何,看見花兒又殘落了;似曾相識,春燕又飛回。美好的事物無法挽留,只不過是似曾相識而已,想到這些

令人感傷。我獨自在小徑裏徘徊,感覺很傷感。

[賞析]

這首詞抒寫光陰流逝的感傷。詞人以有限的生命來體察無窮的.宇宙,把人生放到時空這一廣大範疇中來進行思考,於是,這首詞便具有某種厚重的哲理韻味了。上片三句貌似淡淡寫來,其中卻蘊涵着時間永恆而人生短暫的深長嘆惋。下片通過最有特徵的具體事物和生活細節來深化上片勾畫的意境:“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這是人們心中所有但卻是筆底所無的一種“詩意”的感受。“花落去”與“燕歸來”每交替一次,便過了一年,而人生正是在這無窮的交替之中逐漸衰老直至死亡。晏殊雖然位極人臣,但是他無法挽回流逝的時光,只能“無可奈何”地看着歲月的腳步匆匆離去。宦海風波中,晏殊也免不了有沉浮得失。在官場平庸無聊的應酬中,敏感的詩人當然會時時痛切地感受到生命的無意義消耗。這就是詞人在舒適生活環境中也不能避免的“閒愁”,是擺脫不了的一種淡淡的哀傷。

[附]

晏殊才高學富,識見明決,深知治國本末。從三十五歲入樞府劉恕年少學博,“召至府,重德之,使講春秋”,“帥官屬往聽”(《宋史.劉恕傳》);鑑於五代以來,天下學校廢,遂於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大興學校,延范仲淹以教生徒,當時四方學者輻輳,其後顯身於場屋和朝廷者,多出於此。宋代興學,亦自殊始。當時重才、選才、育才,以晏殊爲最力。范仲淹、孔道輔、韓琦、富弼、宋庠、宋祁、歐陽修、王安石等,均出其門下。以此,仁宗朝被稱爲宋代人才最多的朝代,造成了北宋鼎盛的政局。範鎮在輓詞中說:“平生欲報國,所得是知人。”對晏殊的這一評論,確是很中肯的。

晏殊執政,正當北宋“承平”之時,也是最墨守祖宗成法之際,在政治上要有所改易更革,雖是宰輔,也難有所作爲。但他在一些重大事情上或在關鍵的時刻,卻敢於興革,興學僅其一例。又如:“仁宗即位,章獻明肅太后奉遺詔權聽政。宰相丁謂、樞密使曹利用各欲獨見奏事,無敢決其議者。殊建言:‘羣臣奏事太后,垂簾聽之,皆毋得見。’議遂決。”

西夏元昊寇邊時,“陝西方用兵,殊請罷內臣監兵,不以陣圖授諸將,使得應敵爲攻守,及募箭手教之,以備戰鬥。又請出宮中長物助邊費,凡他司之領財利者,悉罷還度支。悉爲施行”。凡此都反映出晏殊的識見明決、剛簡正直、兼具將相之才。

晏殊在文學上有多方面的成就和貢獻。他能詩,善詞。文章贍麗,四六、書法無不工。着有文集二百四十卷。(見歐陽修《晏公神道碑》)但統大部分已經散失。今尚流傳者,僅《珠玉詞》一卷(約一百三十首),詩百餘首,文章十數篇。他的詩,閒雅有情思,或敘事詠物,或言志抒情,往往寓有深意,有時亦含哲理,意境比較深廣。如《春陽》、《七夕》、《中秋》、《寓意》、《示張寺丞王校勘》、《吊蘇哥》等,都較出色,其中“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風迷戲蝶閒無緒,露寰幽花冷自香”;“未必素娥無怨恨,玉蟾清冷桂花孤”;“秋河不斷長相望,豈獨人間事可哀”;“何日九原芳草綠,大家攜酒哭青春”等,堪稱佳句。但是,他的突出貢獻,還是在詞這一方面。

詞在宋初,風氣未開,作者尚少,詞壇還很寂寞。自晏殊崛起,喜作小詞,流風所及,影響甚大。當時重要詞人如歐陽修、晏幾道(殊之子)都深受其影響。他的詞上繼南唐、“花間”遺緒,下開北宋婉約詞風,在詞的發展史上,有繼往開來之功,對宋代詞壇貢獻尤大。所以曾被人們稱爲北宋初期詞家的“開山祖”。就思想內容而論,因囿於貴族生活,多祝頌酬答之詞,缺乏深刻的社會意義;長於即景抒情的小詞,亦多取離情別緒、花酒歌愁一類的傳統題材。其中有的結合了自己的心境,並非全是“無病呻吟”。但更高的成就還在藝術性上。不少,作品寫得風流蘊藉,溫潤秀潔,閒雅平和,含蓄委婉,富有情韻和意境。同時語言清麗,聲調和諧。他摒棄了《花間》的濃豔纖佻,又吸取了《陽春》的清麗蘊藉,從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如膾炙人口的《踏莎行》:“小徑紅稀,芳郊綠遍,高臺樹色陰陰見。春風不解禁楊花,濛濛亂撲行人面。翠葉藏鶯,朱簾隔燕,爐香靜逐遊絲轉。一場愁夢酒醒時,斜陽卻照深深院。”便可代表其一般風格。他如《山亭柳》、《蝶戀花》、《菩薩蠻》、《浣溪沙》等,都是被人傳誦的名篇;其中“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高梧葉下秋光晚,珍叢化出黃金”;“昨夜西陽春”,都是廣爲流傳的佳句,有的至今常爲人們所引用。這就更奠定了晏殊詞在宋詞中的身價和地位。

晏殊由於文學上、政治上資望都高,因而深受時人的尊敬。范仲淹功業彪炳,地位與之相似,而對晏殊終身以師禮敬之,書題門狀,必稱“門生”;晚年過訪,仍授以崇敬的詩句:“曾入黃扉陪國論,卻來絳受師資。”(見范文正公集言行拾遺事錄)宋庠、宋祁稍晚出,並以文名,“兄弟雖甚貴顯,爲文必手抄寄公,懇求周潤。”(《漁隱叢話》引《西清詩話》)“公之佳句,宋莒公(即宋庠)皆題於齋壁。”(《青箱雜記》)韓維官至太子少師,年六十餘,對晏殊勸子晏幾道,猶自稱“門下老吏。”(《邵氏聞見後錄》)於此俱見時人對晏殊是極其尊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