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紙寶寶洗澡》幼兒園科學教案

活動目標

《給紙寶寶洗澡》幼兒園科學教案

1、感知不同紙張在水裏的變化,能用語言與同伴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

2、用觀察、嘗試、探究、討論的方法客觀記錄事實。

3、知道愛惜紙張,體驗發現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師生家長共同收集廢舊的宣紙畫、卡紙畫、糖紙、牛皮紙、即時貼、面巾紙、電光紙、複印紙、瓦楞紙、報紙等。

2、水盆四隻,抹布四塊,84消毒液少許,毛筆4支,待裝飾的果奶瓶。

3、記錄紙,與上述紙對應的紙卡(5×10cm)一套。

活動過程

一、初次探索:用比較的方法給畫紙洗澡。

請一個小朋友在集體面前洗宣紙畫和卡紙畫,其他孩子圍觀,邊看邊談。

1、猜猜――兩種紙寶寶洗完澡會變成怎樣?

2、洗洗――驗證剛纔猜想的結果。在張標將畫紙放入水中洗的過程中,教師以參與者的身份,通過積極的語言和表情誘導孩子七嘴八舌地交談:潮了、卡紙軟了、宣紙一潮就爛了、乾淨了、吸水了、卡紙搓破了、卡紙也爛了……

3、議議――畫紙能不能洗澡?爲什麼?你發現兩種紙在水裏的變化有什麼不同?爲什麼?幼兒從吸水快慢、紙張厚薄等角度談自己的發現。

小結:剛纔我們用比較的方法(給孩子一個學習的線索),發現宣紙薄,爛得快,卡紙厚,爛得慢。張標的想法很好,但畫紙一洗就爛,我們平時畫畫時要愛惜紙,小心一些。

表揚大膽說出發現的孩子。

二、再次探索:給其他紙寶寶洗澡

自己選擇感興趣的`紙寶寶,邊洗邊看邊講。

1、找找――哪些紙可能會爛?哪些紙可能不爛?將手中的紙分一分。

2、試試――分組洗紙,遷移洗手帕的經驗,提醒幼兒一張一張地洗,將紙沉入水中,用手搓搓。

3、比比――哪些紙(不)爛?哪些紙爛得快(慢)?哪些紙(不)吸水?

三、呈現經驗

1、講講――將探索過程中的發現說給大家聽。

2、貼貼――根據自己實驗中的發現將5×10cm的紙卡按爛和不爛,對應貼在標記卡內相應水漕裏,記錄探索的真實結果。對牛皮紙、瓦楞紙等爛得慢的,給幼兒等待的時間,允許幼兒稍候記錄。

四、拓展經驗

1、你知道還有哪些紙?給他們洗澡會怎麼樣?激發幼兒發明一種能洗又能給小朋友畫畫寫字的紙的願望。

2、討論:洗爛了的廢紙有什麼用?不爛的廢紙又有什麼用?出示花瓶,引導幼兒觀看,爛了的廢紙,可以用膠水和顏料,調和成五顏六色的紙漿,塗在果奶瓶上裝飾成美麗的花瓶。不爛的廢紙可製作剪貼畫,製作服裝道具。

五、活動延伸:自主選擇,分組遊戲

1、搗紙漿,裝飾花瓶。製作服裝道具、剪貼畫。

2、繼續實驗:在園內外收集毛邊紙,銅版紙,蠟光紙,紙杯、紙盒等,進行洗紙活動。進而探索用多種方法使紙遇水不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