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的觀後感3篇

港珠澳大橋是國之驕傲、中交之驕傲,觀看完《港珠澳大橋》影片後對此感觸尤爲強烈。那麼,港珠澳大橋觀後感怎麼寫呢?下面小編給大家整理了《港珠澳大橋》的觀後感,歡迎大家來參閱。

《港珠澳大橋》的觀後感3篇

  《港珠澳大橋》的觀後感1

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它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擁有世界上最長的海底沉管隧道,被英國《衛報》評爲“新世界七大奇蹟”之一。

中國製造支起世界之最。全長55公里,世界總體跨度最長的跨海大橋;海底隧道長5.6公里,世界上最長的海底公路沉管隧道;海底隧道最深海平面下46米,世界上埋進海牀最深的沉管隧道;對接海底隧道的每個沉管重約8萬噸,世界最重的沉管;世界首創的深插式鋼圓筒快速成島技術。此外,大橋還囊括了世界首創主動止水的沉管隧道最終接頭、世界首創橋―島―隧集羣方案、世界最大尺寸高阻尼橡膠隔震支座、世界最大難度深水無人對接的沉管隧道等多項世界之最。“世界之最”的背後,是港珠澳大橋在建設管理、工程技術、施工安全和環境保護等領域填補諸多“中國空白”乃至“世界空白”,進而形成一系列“中國標準”的艱苦努力。

2006年,韓國一家非常厲害的公司在主持安裝釜山的巨加跨海大橋,當時每一節沉管安裝的時候,會有56位荷蘭專家從阿姆斯特丹飛到釜山給他們安裝。中國考察團到釜山去考察時,向接待方提出,能不能上去看一看,被當場拒絕。於是考察團在距橋三百多米的海面上,開船用卡片機拍了幾張照片。

島隧工程總工程師林鳴找到當時世界上在沉管安裝領域最好的一家荷蘭公司,對方開出天價1。5億歐元(約人民幣15億人民幣)。經過多次談判,談判員提出3億元人民幣,卻遭到荷蘭人拒絕,他們說:“我給你們唱首歌,唱首祈禱歌,你們去找上帝吧。”

被多次拒絕後,林鳴帶領團隊自主攻關,解決了多個世界難題,最終實現了工程設計零借鑑、安裝零失誤。

400多項新專利,7項世界之最,整體設計和關鍵技術全部自主研發,科研創新可謂港珠澳大橋建設中的題中之義。

港珠澳大橋是一座圓夢橋、同心橋、自信橋、復興橋。大橋建成通車,進一步堅定了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充分說明社會主義是幹出來的,新時代也是幹出來的!

  《港珠澳大橋》的觀後感2

貨車聚集、人流涌動——港珠澳大橋24日9時正式通車運營。當天,記者在珠海公路口岸現場看到,首批滿載貨物的貨車快速過關,旅客出發順暢,標誌着歷時九年建設而成的這座“國之重器”正式走入普通百姓生活,開啓了粵港澳大灣區的嶄新未來。

港珠澳大橋跨越伶仃洋,東接香港特別行政區,西接廣東省珠海市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總長約55公里,是“一國兩制”下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據珠海市口岸部門介紹,大橋通車後,可通行車輛包括跨境巴士、穿梭巴士、跨境出租車、貨運車輛、跨境私家車等。記者在現場看到,大橋實行客貨分流,口岸穿梭巴士是粵港及港澳口岸之間的主要交通工具,提供頻密接駁服務。珠海、香港、澳門三地口岸均實行24小時通關,其中珠澳之間採取“合作查驗、一次放行”的創新模式。此外,三地口岸均爲港珠澳大橋的旅客提供多種多樣的出入境交通換乘方式。

通車當天,“便利”是大橋給羣衆的最直觀感受。記者在現場看到,有的旅客很早就抵達珠港出境大廳,希望儘早上橋體驗。常年在香港居住、生活的珠海市民張貴蓮特意提前一天乘船回到珠海,就是爲了在大橋通車運營後,體驗搭乘穿梭巴士返回香港的便利生活。她說,自己此前每次都要搭車、乘船,花費3個小時以上才能從香港回到珠海,如今大橋通車運營,她的行程已經縮短到最快兩個小時以內,換乘難度也顯著降低。

“港珠澳大橋開通後,我打算每週都回家一次。”她說,“這是國家的大工程,更是我們老百姓的福音。”

大橋的通車,還讓粵港澳三地衆多企業觸摸到了市場的喜人前景。經營業務涵蓋國際物流、倉儲物流、代理通關等服務的穩建供應鏈公司市場總監李梅蕊說,港珠澳大橋的開通,讓企業極大地節約了運營成本,促使業務更好地輻射到雲南、貴州等地,預計業務會有20%至30%的增長。

在當天貨檢區通關現場,拉載珠海公路口岸首票出口貨物的.香港貨車司機蔡文峯滿意地看到,由於採取了人臉識別、指紋識別、紅外體溫檢測等一系列先進設施設備和智能化通關查驗系統,滿載貨物的車輛只需刷卡一次即可過關,耗時不到一分鐘。他說,以前大橋沒有開通,繞道珠江口東岸抵達西岸,通常需要近5個小時,節假日擁堵通常花費十多個小時。“現在大橋通車了,我們司機不用起早摸黑,公司可以預測物流時間,我相信珠江西岸的發展會比預想的還要快。”

  《港珠澳大橋》的觀後感3

10月23日上午,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在廣東省珠海市舉行,宣佈大橋正式開通並巡覽大橋。

港珠澳大橋跨越伶仃洋,東接香港特別行政區,西接廣東省珠海市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總長約55公里,是“一國兩制”下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大橋開通對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具有重大意義。港珠澳大橋是我國乃至世界道路交通建設史上的又一偉大奇蹟,具有深刻的現實和歷史意義。

港珠澳大橋的建成通車,不僅對兩岸三地人民的出行帶來了更大便利,大大節省了出行時間,提高了生產生活效率,同時也對三地的繁榮穩定起到了促進作用。自2009年12月開工建設,歷時近九年時間,攻克了很多世界性技術難題,在一些領域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走在了世界前列。大橋的成功建成,是所有參與者、建設者辛勤勞動和集體智慧的成果,是我們社會主義國家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具體體現和生動範例。進一步堅定了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充分說明社會主義是幹出來的,新時代也是幹出來的!

近年來,我國堅持自主創新發展,依靠內生動力解決前進中的問題。在衆多領域方面,我國已經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取得了很多重大的成就,例如“FAST”天眼,C919大飛機,墨子號量子衛星等等,進一步增強了我國的綜合國力和競爭力。港珠澳大橋的建成通車,是我國在重大工程建設史上的又一偉大壯舉,標誌着我國科技實力和世界影響力的進一步提高。聽到港珠澳大橋的落成,舉國人民歡騰雀躍,爲之振奮,爲之自豪,爲我們生在這樣一個偉大的國度而驕傲,爲我們的祖國由衰敗走向富強而欣慰。

靠人不如靠己,我國的發展要依靠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從一個一窮二白的舊中國發展到當今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不是靠別國的施捨和可憐,別國也不可能真心實意幫助你,唯有靠自己。我們在被封鎖、被限制的情況下一步步走來,用中華民族的智慧和汗水澆灌出了現在的成果,非常的不容易。但是我們不能滿足於現狀,仍要繼續艱苦奮鬥、自力更生,爭取取得新的更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