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運河博物館個人心得體會

博物館,又叫博物院,是彙集、保藏、陳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類文化遺產的實物,並對那些有科學性、史性或者藝術價值的物品爲公衆提供知識、教育和欣賞的文化教育機構、建築物、地點或者社會公共機構。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參觀運河博物館有感,僅供參考。

參觀運河博物館個人心得體會

  參觀運河博物館有感篇一

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長、工程最大、最古老的運河之一。北起北京,南到杭州,經北京、天津兩市及河北、山東、江蘇、浙江四省,貫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約1794公里,開鑿到現在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京杭運河對中國南北地區之間的經濟、文化發展與交流,特別是對沿線地區工農業經濟的發展和城鎮的興起均起了巨大作用。 京杭大運河也是最古老的運河之一。它和萬里長城並稱爲我國古代的兩項偉大工程,聞名於全世界。

我是運河博物館的館長,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國慶節,伴隨着節日的氣息,就讓我來帶領大家沿着運河邊遊覽,感受運河之美吧。

金秋十月,河邊的桂花早已耐不住寂寞,競相開放,給這清新的空氣增添了幾分濃香。柔長的柳枝撥動着千年長河。兩側的樹木映襯着河水,彷彿與河中的小魚打趣。讓我們懷着欣喜的心情坐上游船,開始了我們的環河旅行。

船在水中緩緩前進,時不時激起一朵朵浪花,驚醒了運河邊那些可愛的小動物們。海鳥在身邊打轉兒,小魚兒在水中轉圈兒,偶爾有一兩隻調皮的小麻雀打鬧着掠過水麪,漾起了小漣漪。運河邊的景緻實在是美麗。

船繼續向前緩緩行駛,來到了“大關橋”,“關”字當頭,就充分體現出了它的來頭不小。大關原名小河關口,南宋時杭城九兄弟在這裏率衆抗擊金兵,保衛了城市,小河關口從此得名“大關”。只見青石爲欄,戟爲燈,高高的望柱像威武的武士佇立在橋頭,橋身刻有雙龍戲珠的式樣,傳說乾隆皇帝下江南時就曾到過此處。大關橋的沉穩、厚重,還體現在橋樑的大量色彩搭配上。青灰色的橋身,白紫色的地面石板,整體清雅,但並不單調,便增添了幾分莊嚴肅穆的氣氛。

最後,我們陸續參觀了許多運河古橋,它不僅是兩岸的載體,也是記錄長河演進的歷史節點,它帶着我們前進,爲我們打開一扇扇神祕的“歷史之門……

  參觀運河博物館有感篇二

今天,我起得特別早,因爲我們陽光假日小隊的同學要去運河運河博物館參觀啦!

來到運河博物館,我看到了很多珍貴的`歷史資料,也看到了現代化的影視宣傳資料。通過參觀,我知道了京杭大運河北起北京,南達杭州,全長1782公里,是世界上最長的運河,也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水利工程。古代帝國的首都大多在北方,開鑿京杭大運河是爲了方便把南方的資源運到北方。

看着博物館裏簡陋的挖掘、運輸工具,很自然地想起古代開鑿京杭大運河的勞動人民來。那時候沒有挖掘機、起重機,就靠一雙雙手一寸一寸地開掘,一點一點地運輸。隋煬帝時,徵用了350萬民夫開鑿運河,僅一年時間累死、病死的民夫就達25萬人。京杭大運河真是古代勞動人民血汗的結晶。但是大運河的開通,對唐、宋的經濟發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運河博物館裏有許多船的模型,有皇帝下江南的龍船,有用來運輸糧食和各種物資的漕運船,還有威武的戰船。在展廳的地面還有一條玻璃鋪成的模型運河。踩着這條“運河”,看着各種精美的船隻模型,我彷彿穿越時空,來到運河邊,看着各式各樣的船愛京杭大運河上來來往往。

參觀完京杭大運河博物館,我感覺像是上了一堂生動的歷史課。

  參觀運河博物館有感篇三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坐船去位於拱宸橋東側的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參觀,並完成第二課堂作業

走進博物館大門我看見一艘大帆船停放在大廳中間,帆上寫着中國運河博物館幾個大字。沿着大廳左側的通道走進另一個大廳,看見一面巨大的牆壁上有着博物館的詳細的介紹。爲了讓遊客能詳細的瞭解到運河的發展歷史。博物館分五個廳,有序廳,第一展廳,第二展廳,第三展廳,第四展廳。

最吸引我的是第一展廳,這個展廳講述了運河的開鑿於變遷。京杭運河通稱“大運河”。中國古代偉大的水利工程。北起北京,南到杭州,途經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江蘇和浙江六省市,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1747千米。公元前486年,春秋末期的吳國在今蘇北境內開鑿連接江、淮的邗溝。7世紀初隋代擴展成以洛陽爲中心,南至杭州、北至今北京的運河系統。13世紀末元代建成直接連結京、杭的運河航線。歷史上爲南糧北運要道,對中國東部地區南北的經濟聯繫起了重要作用。參觀完博物館我深深被我們的古人智慧和創造力所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