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球到月球》讀後感怎麼寫

引導語:《從地球到月球》是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創作的長篇小說,相信亦有不少人都看過,那麼相關的讀後感要怎麼寫呢?接下來是小編爲你帶來收集整理的文章,歡迎閱讀!

《從地球到月球》讀後感怎麼寫

  《從地球到月球》讀後感一

最近,我讀了《從地球到月球》這篇文章,對此文作者:被譽爲“科學幻想小說的鼻祖”的儒勒?凡爾納有深深的敬佩之情。

這篇小說講述了在美國南北戰爭期間,“火炮俱樂部”的成員想要造出一門超級大炮,讓人坐在炮彈裏,通過發射炮彈把人送到月球。經過艱苦的努力,終於完成了這項任務。但在前往月球的途中發生了一點小意外,使炮彈內的三人沒有到達月球,而被月球的引力吸住的故事。

儒勒?凡爾納是十九世紀的作家。在那個年代,月球,是一個既神祕又遙不可及的地方。沒人會打它的主意。但儒勒?凡爾納敢於衝破思維的束縛,而且他竟預測在未來,人們一定會登上月球,看到月球的面貌——而事實的確如此,1969年7月20日,宇航員阿姆斯特朗成功登月。同學們,如果你生活在那個交通不發達的時代,你會想象到人類將來會登上那凌駕於萬物之上的月亮嗎?

儒勒?凡爾納的預言不止體現在了這一個地方——他在《海底兩萬裏》中準確的預測了南極的地質環境、在《八十天環遊世界》中預測了在八十天內能環遊世界一圈、還在《挑戰世界者》中預測到人類能在海上、海中、天上和地上以飛快的速度前進……而這些在現在都得到了證明

俗話說:“只有想不到的,沒有做不到的。”在今天看來頗爲奇蹟的想法,只要勇於探索,在未來就有可能實現!

  《從地球到月球》讀後感二

這幾天讀了科幻大師凡爾納的著名科幻小說《從地球到月球》,讀完之後酣暢淋漓。雖然這是本科幻書籍,但是書中所涉及的到的物理學知識卻非常奇妙。

書中的主角巴比康主席爲了實現人類征服月球的偉大理想,使用了巨型炮彈將三名乘客從地球發送到了月球,最終完成了一項驚心動魄卻無比偉大的實驗。

炮彈採用錐形的形狀,爲的是使用流線型減少阻力,也是爲了三名乘客能舒適地居住其中。另外,爲了發射一枚如此巨大,並且速度如此之快的炮彈,需要製造一門長約幾千米的巨型炮臺,更需要多得能塞滿整整一層樓的燃料。看到這裏,我內心不禁澎湃起來,原來任何一項航天工程都是千千萬萬個人經過長期不懈努力的結果。

更令我驚訝的是書中炮彈飛行的理論。我原本以爲如果想要到達月球,那麼飛行器需要一直向外噴射燃料直至到達月球表面,現在才發現,原來每個星球都是有引力的,只要到達月球與地球引力的平衡點,之後月球的引力就會將飛行器吸引過去,而不需要飛行器自身的推力,甚至這時還需要反向噴氣時飛行器的`速度減小,爲的是減少降落時的衝擊力。

這些理論真的是聞所未聞,我自己上網查找了資料,發現情況果真如此。此時我不禁佩服起這位幾百年前的作者,他竟然能預言出人類航空的未來,而且他的理論還如此得正確,大師的確是大師。

可是,書中也有不少漏洞,比如說過快的速度產生的摩擦力會使鋁製炮彈過熱融化,在太空中人不可能像平常一樣在地面生活等,但是這些漏洞仍不妨礙凡爾納的這本書成爲科幻書籍的經典。

現在,因爲這本書的影響,我對天文知識很感興趣,我希望以後能更加深層次地瞭解太陽系中各個行星的運轉情況,更希望中國能早日實驗登月的夢想。

  《從地球到月球》讀後感三

一說到月球和登月,大家一定會想到至今仍然被人們津津樂道的“阿波羅登月計劃”吧!可是你們知道嗎?早在一百多年前,著名科幻作家凡爾納就在他的書中演出過精彩的“登月計劃”呢!這個登月計劃幾乎正好比“阿波羅計劃”早了一百年!現在,讓我們一起去凡爾納的登月計劃中一探究竟吧!

《從地球到月球》講述了天真幽默的阿爾當、知錯就改的尼切爾船長、大炮俱樂部主席巴比康三人組成的探月隊,在地球以及太空中發生的種種歷險和趣事。這本書情節幽默有趣,許多情節還令人感到驚心動魄、出人意料!在這本出版於一百五十多年前寫的書中,我看到了許許多多先進的現代元素!我真是有點懷疑作者是不是先穿越到現在纔回到以前寫書的。

我認爲,在這本書中,作者有一點非常值得我們稱讚----文中的“炮彈車廂”並沒有登上過月球,而是陰陽差錯地落回地球,作者並沒有給他們完美登上月球的機會。我認爲,人生何嘗不是如此,我們並不是都能實現自己的理想,人生並不完美。我們要像書中的主人公一樣,樂觀地面對生活,不怕困難,執着自己的夢想,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如果你這樣做的話,你以後就不會再有人生的遺憾了!你看,書中的主人公面對突發的意外——當得知自己成爲月球的衛星後,並沒有沮喪,還樂觀地做起實驗來。

《從地球到月球》這本書的結局更是如此,當他們鬼使神差地落入太平洋後,主人公們並沒有感到沮喪絕望,在救援隊緊張到來準備救援他們時,他們竟然在一起打着撲克,還樂在其中,一點都沒有絕望。

這本書中,在巴比康一行遇險後,他們的好朋友J.T馬斯頓,這位身殘志堅的大炮發明家,不顧生命危險去救巴比康,還差一點送了命----由於太激動,J.T馬斯頓差點掉進了深達幾百米的望遠鏡中。這點令我十分感動:友情真是偉大,竟然可以超越一切的力量,這真是“士爲知己者死”的最好解釋。

書中的主人公們,從不放棄夢想,一直引領着“炮彈車廂”,飛向他們夢想的地方,他們對夢想的執着毅力、臨危不懼的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讓我們一起追逐着夢想,向着未來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