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衛星-月球》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是根據教學對象和教學目標,確定合適的教學起點與終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優化地安排,形成教學方案的過程。接下來應屆畢業生小編爲大家帶來《地球的衛星——月球》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地球的衛星-月球》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月球是地球的衛星,在運動方式、體積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徵等諸多方面同地球不同。

 過程與方法:

1、 能利用多種渠道蒐集有關月球的信息。

2、 按照科學探究的要求進行信息交流、討論,並且整理有關的信息。

  情感、態度、價值觀:

1、 知道對信息進行分析比較,嘗試對信息的可信度進行判斷是必要的。

2、 知道科學的進步需要永無止境的科學探索精神。

3、 發展對宇宙天文探索的興趣。

【教學重點】蒐集整理月球的資料,根據資料的特徵製作自己的“月球卡”。

【教學難點】按照科學探究的要求進行信息交流、討論和整理。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有關月球信息的圖片、錄像資料、書籍等

學生準備:課前收集有關月球的信息

  【教學過程】

  一、人類對月球的探索歷程

1、談話導入:上節課我們結束了第二單元的學習,從今天開始我們將進入第三單元的學習,請巴蜀翻到第三單元第一課。

同學閱讀第三單元前言。

同學們,你們知道離我們地球最近的星球是哪一顆嗎?

(學生思考後回答:月球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星球,它不停地圍繞着地球運動,是地球的衛星。)

2、有關月球的詩歌、神話故事有許多,誰能背一首詩或講一個故事給大家聽?

3、談話:從這些故事和詩歌中我們可以瞭解到,自古以來,人們就特別關注月球。那麼,月球到底有哪些奧祕,人們又是怎樣去探索認識月球的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地球的衛星——月球》。

(板書課題)

4、閱讀課本第46頁中的插圖,說說在探索月球的歷程中,人類觀察月球的工具和手段發生了哪些變化?

(梳理板書:肉眼觀察——天文望遠鏡——探測飛行器——登月考察)

5、討論:從這些工具的發展過程中,你知道了些什麼?

6、師:對這些工具,你有沒有補充的內容,說給大家聽聽。

7、交流:在這個過程中人們對於月球的認識是怎樣發展的?

(預設:人類探月的技術與工具越來越先進;人類對月球的數據勘測越來越精確;人類對月球奧妙的'瞭解越來越多;人類對月球的疑惑也越來越多。)

 二、製作我的“月球卡”

1、師:課前讓大家收集了有關月球的信息,你們收集到了月球哪些方面的信息?

2、小組內將課前收集的月球資料按照教師給定的方法進行交流和分類整理,教師巡視指導。

(要求:輪流發言;發言者要說明信息的來源;有衝突的地方要記下來,然後分類整理。)

3、各組派一名代表,彙報交流本組收集到的信息。

4、師:從剛纔彙報的情況看,同學們收集的信息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月球的運動;二是月球的基本情況和相關數據;三是月球的地形;四是有關人類登月的故事。

5、下面請大家根據各組交流的情況,完成月球基本信息卡的製作,將有關的信息填寫在活動記錄中。

(學生活動:閱讀教材中的“月球卡”製作,根據自己或小組內的月球資料,選擇所需要的信息,製作自己的“月球卡”。)

6、小結:通過製作“月球卡”,我們發現月球在運動方式、體積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徵等很多方面與地球不同。

三、拓展延伸

1、在課外進行“月球卡”的展示評價活動。

2、在討論中產生的分歧是否已經解決? 請大家課後繼續蒐集更多的有關月球的資料。

 板書設計:

地球的衛星——月球

肉眼觀察——天文望遠鏡——探測飛行器——登月考察

 教學反思:

  優點:

1、 能指導學生利用多種渠道蒐集有關月球的信息,如:問父母、老師,書籍、網絡……並能指導學生以各種方式進行彙報,如文字、圖片、視頻,並以小組形式製作課件彙報,培養了學生多方面的能力。

2、 能引導學生在小組內對收集的信息交流、討論,並且整理。對小組合作指導的比較細緻、有序。

3、能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及網絡平臺輔助課堂教學。

  不足之處:

1、學生整節課的學習理性思維過多,所以課堂氣氛不夠輕鬆。

2、對於個別學生處理後的信息還欠缺條理性指導還不夠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