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大學聯考備考指南

導語:學生一定要提高自學能力,如果實在跟不上節奏,就先關注最基礎最簡單的題目,將遺漏的課本部分做好畫線標記,或將頁面折起做標記,以利於及時的回顧。下面小編整理了數學大學聯考備考指南,僅供參考!

數學大學聯考備考指南

一、整合基礎知識成系統是提高效率的前提

按照“對基礎知識的考查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點,但不刻意追求知識的覆蓋面”的原則,測試中學生數學三基和五大能力。結合近幾年各地大學聯考試卷,分析發現大學聯考的試題來源主要有以下五個:

1、課本是試題的基本來源,是大學聯考命題的主要依據,大多數試題的產生都是在課本的基礎上組合、加工和發展的結果。

2、歷屆大學聯考題成爲新大學聯考題的借鑑,特別是全國題,它的發展變化在各省市命題中起引領作用。

3、課本與課程標準的交集成爲大學聯考題的創生地帶,不能忽視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新理念,新內容對命題者的影響。

4、高等數學的基本思想,基本問題爲大學聯考題的命制提供背景,這既是大學聯考考查潛能的需要,也是命題者學術背景使然。

5、競賽題的背景改編等。

命題者是站在一個比較高的位置俯視高中知識。也許他的一個靈感就是一個好題。我們也常會去猜測命題者的意圖,比如2007年江西大學聯考理科16題,那個動圓的填空題。我跟學生講,可能是命題者苦思冥想,然後,走到一個水壇邊,很隨意地丟一個石頭過去,看到不斷泛起的水波,一個一個擴大的圓,從而產生了靈感,於是創設了一個動圓問題……當然這是我猜的,我只是想說明一個問題,現在大學聯考題的觸角已伸展到學生的生活中,只有打下紮實的基礎,才能以不變應萬變。想靠猜題押題或大量練習是無法成功的。

要考出好成績沒有捷徑,必須踏踏實實從基礎抓起。要使每一章的知識成串成塊,成爲清清楚楚的幾條線。衆所周知,在大學聯考中任何知識點的缺失或模糊都會帶來巨大的損失。比如,2008年江西卷第一道選擇題,就有部分學生認爲“2”應該是比較小的角度,故在第一象限,導致錯誤。複習中使基礎知識成系統是提高效率的前提。教師在剖析概念的同時更要講聯繫(橫向、縱向、內部、外部)。高三第一輪複習要建立網絡化的知識結構,把局部知識組織整合成整體。這種綜合至少包括四個方面:

一是各章節內部知識以圖、表等形式,構建知識網絡。理清知識脈絡,形成良好的知識結構與經驗體系,知識一旦形成網絡,相互支撐,利於理解、記憶與掌握,便於遷移與運用,如“函數單調性”,要明確:

1、“函數單調性”是函數在定義區間上的性質,是函數的局部性質。

2、“函數單調性”特別強調“區間”這一形式。

3、如何判斷函數單調性?求函數單調區間有哪些方法?定義法、複合函數法、導數法等。

4、如何證明一個函數是增函數或者減函數?定義法、導數法。

5、單調性有哪些應用?如比較兩個數的大小;求函數的最大、最小值;證明不等式,等等。以簡單的例子爲載體,加深理解。

二是按主題的整合。將不同單元、不同學科、不同年級所學的數學知識提煉加工,建立知識之間的縱橫聯繫,使知識系統化、條理化、網絡化;便於記憶、儲存、提取和應用。

三是以問題爲中心的跨學科分支聯通。比如函數的最值,涉及到代數、平面三角與幾何的有關知識,產生最值的背景又可能與代數、三角、平面幾何、立體幾何及解析幾何相聯繫。

四是各知識塊之間的交匯與融合。比如以向量爲工具研究函數、數列、不等式等。

第一輪複習應以第一點爲主,後幾點主要在第二輪。也可以在第一輪複習的後時段,同時進行小範圍的整合、聯通、交匯與融合。

二、歸納方法悟道理是提高效率的根本

數學思想方法必須以知識爲載體,必須在問題情境中,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逐步形成,而最後也必須還原到實際問題中去。因此,各章各節,各種問題都有其特有的通性、通法。只有掌握了通性、通法才能以不變應萬變。我認爲我們的課堂教學必須處理好以下兩個關係:

⑴講方法更要講思想(講通性、通法,講規律、講原理)。

⑵講結果更要講過程(思維過程,如何想到的)。

但通性、通法的掌握不能光靠模仿,必須悟出其中的道理。所謂“學之道在於悟”,即是指理解要靠學生自己的領悟才能獲得,而領悟又要靠對思維過程的反思才能達到。否則還是沒有效率。

比如2008年江西大學聯考17題,得分率並不高,而且有許多學生就是栽在這道題上。一是花了時間沒得分,二是嚴重影響考試情緒。我分析造成失分的原因有三個,其一是近幾年來考查三角的力度不斷下降,一般的參考書中少見如此複雜的角度變換的三角形問題;其二是三角函數中知識雜、公式多,沒有形成系統;其三是求值化簡的'通性通法掌握僅停留在表面上,沒有悟出其中的真諦。從而使學習陷入混亂狀態。

講三角函數的求值化簡問題時,老師們一直強調的規律是:

一看角度,使角度統一,這也是我常說的“如何拆角是核心”。

二看名稱,使名稱統一。

三看結構,使結構完整。

如果這個“三看”的解題規律能真正悟透,落到實處,對付大學聯考的三角題是綽綽有餘的。

三、科學有效的解題指導是提高效率的制勝法寶

我們經常遇到這樣的學生,特別是女生,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定理都很熟悉,一般通性通法的問題也能很好地解答。平時小測試也偶爾可以拿個高分,可一旦遇到比較綜合的考試就沒戲了。這又是什麼原因呢?我認爲就好比一件寶貝被灰塵覆蓋了,很多人會視而不見,只要你輕輕吹拂,馬上就會有驚喜的發現。同樣的道理,數學的綜合考試,特別是大學聯考,直接告訴學生已知什麼求什麼的問題很少,絕大多數的題總是會人爲地設置一些障礙,讓學生拐個彎才能找到解題通道。我常跟學生講日本動畫片《名偵探柯南》中的主人翁柯南,柯南最大的特點就是先進行細緻入微地觀察,收集所有的信息,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常常在別人不注意的地方發現問題,進行合乎邏輯的推理,使真相大白。我們學數學與柯南破案的方法是一樣的,也要學會從問題的各個側面去尋找有價值的信息,找到問題的突破口。

如何培養學生的這種洞察力是我們老師的職責所在。在認真研讀玻利亞的《怎樣解題》、陝西師大羅教授的《數學解題學引論》之後,我深受啓發。於是,在解題教學中我嘗試了“五問教學法”,即,一問已知是什麼,二問未知是什麼,三問還差什麼,四問如何補,五問有何收穫。簡單明瞭,一學就會,通過這五問讓學生形成解題好習慣。

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多給同學們講一講老師是如何想到如此美妙的解題方法的。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不斷地反覆去“悟”出其中的道理。那麼在離開老師後才能在新的問題情景中練就這種“吹盡黃沙始現金”的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