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如何學好高中物理

 【摘 要】物理是一項實驗性非常強的學科,也是一項理科性比較強的學科,而且大多數的學校對於物理的開設基本基本上都是從八年級開始的,這就不同與數學的學習,基礎並沒有從小就是開始進行培養,所以這就使得很多的學生雖然數學成績很好,但是物理卻不甚理想。而物理的學習僅僅只是依靠課堂的時間是完全不夠的,課後的複習和對於題目的練習對於物理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

淺談如何學好高中物理

關鍵詞】高中物理;模型;複習;實驗

高中物理應當怎樣更好的學習呢?首先要對於課本做到非常仔細的研究和掌握,對於課本中的每一項實驗,其目的、方法以及原理等都有一個清晰的認知,這是物理在複習過程中對於理論方面的要求,也是學生掌握物理知識的重要方面。雖然物理是一個實驗性比較強的學科,但是在理論方面也必須要有足夠的知識儲備,那麼如何具體的做到更好的學習物理知識呢?

 一、對於問題進行分析和探索

通過對於物理題目的初步解讀,對於題目中所涉及的物理原理或物理情景在心中有一個內在反映,對於題目中的相關事事物的受力或運動等方面進行解析,分析解決問題大概需要哪些個步驟,對於各個步驟應當如何解決,涉及到哪些個物理的量的使用,需要用到哪些個物理公式和規律,從而分步驟的進行解決。

當然,在這一過程中對於事物所處狀態和過程的分析師不可缺少的,對於作圖也是必不可少的。作圖一方面能夠讓我們更爲直觀的分析出題目中所涉及的物理現象,另一方面還能夠通過作圖得出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比如涉及到位移的題目,單純的依靠想象很容易會把思路搞混,而如果通過作圖就會對於題目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認知,對於事物之間位移關係有一個明確的觀察。再比如涉及到粒子運動的問題,很顯然,我們是無法觀察到粒子的運動的,所以通過作出粒子的運動軌跡圖,可以有效的進行觀察和分析,對於解決問題有着非常大的幫助。

二、對於細節進行分析和觀察

物理問題的解決,常常是我們反覆的做了好幾遍,得出的結果都是一樣的,但是卻依然是錯誤的,這就是忽略了問題的細節之處。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對於位移和路程方面的區別,很多的學生會經常性的在這方面產生錯誤。

細節在物理中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一些關鍵性的詞語,比如“緩慢”,“不一定”、“剛剛好”、“忽略不計”等等,僅僅是幾個詞語就會對於整個題目產生不一樣的.結果。特別是對於一些涉及到摩擦的問題,這些詞語的使用是非常關鍵的。

很多的同學習慣於將重力加速度以9.8計算,這在平常的考試或測試中都是很常見的,但是正是由於這種習慣,有的題目在背後就會標註以10計算,這就使得在解題的過程中計算難度增加了,時間也增加了,最後的結果卻依然是錯誤的。所以,細節在物理的學習上是非常重要的。

 三、切不可紙上談兵

物理是一項實驗性比較強的學科,所以對於實驗的學習,可以很好的幫助下學生對於物理知識和原理的掌握。敷衍性的實驗,缺乏指導性的實驗,理論知識不足的實驗都是不可取的。在實驗之前,教師要強調實驗中的注意事項,對於實驗中經常出現的錯誤之處要提前指出來。

實驗的進行是爲了讓學生更好的學習物理,讓學生在實驗中認清物理現象產生的原因和原理,加深學生的物理知識印象,從實踐的角度去解讀物理,讓學生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

比如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在小孔成像的實驗中,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手動實驗,發現什麼情況下會產生圖像,什麼情況下圖像會變大,什麼情況下圖像是正的,什麼情況下圖像是反的等等,並對此進行記錄下來,這樣的實驗教學給學生所帶來的印象必然會比面對着課本的印象要深刻的多的多。

  四、組織專題指導和解析

在物理的教學過程中,可以適當的利用特定的一部分時間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學習方法的指導。讓學生認識到自己在物理學習中的不足或錯誤之處,引導學生去細心的讀書和感悟,有着重點的讀書和做題,不要眉毛鬍子一把抓,既浪費時間又沒有學習效率;其次要指導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進行不斷的反思和總結,及時改正自己的錯誤,發現解決題目的規律,對於解決問題的相關經驗做出總結,促進學生解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的提高。

雖然在新課改下的教學鼓勵學生進行主動的學習,但是如果有教師的在旁指導和疏引,那麼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於同以類別的問題進行總結和歸納,讓學生總結出該類別的規律所在,這對於學生的學習有着極大的幫助。比如在關於重力加速度的方面上,教師對於相關的問題做出統計和歸納,把經常會出錯的問題做出總結,單獨利用一部分的時間對學生進行集中的培訓,做到一勞永逸。

總而言之,在物理的學習過程中,教師一方面要把握課本知識的講解,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實驗教學的使用,實踐和理論並重,加強學生對於物理的基本概念、基本思路和基本的解題方法的理解和應用,促進對於物理知識的學習和應用,讓學生不斷的發展和提高。

  參考文獻:

[2]安忠,劉炳升.《中學物理實驗教學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

[3]廖伯琴.《物理教學探討》.物理教學探討雜誌社.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