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的歌會》教案

一、教學目標:

《雲南的歌會》教案

1、知識和能力:引導學生賞析品味文中人物描寫、環境描寫、場面描寫及精彩的語言。

2、過程和方法;從整體把握文章框架,能準確說出文中三個歌唱場面的內容與特點。

3、情感和態度:感受作者筆下美好的生活,培養學生熱愛民俗文化的情感。

二、教學重點:理解三種不同場合民歌的方式和內容及在寫作手法上的不同。

三、教學難點:理解文中環境描寫對錶現文章主題的作用。

四、教學設想:

本文用兩個課時完成。按照“整體感悟——研讀探究——拓展延伸”三步教學,注重以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爲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引導作用,致力打開學生思路、激活其思維。第二課時力求恰當地使用多媒體資源和網絡資源,充分激發學生的自主意識和探索精神,使學生動腦、動口、動手,調動各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從而領悟課文的寫作手法,體驗學習成功的喜悅。

五、教學時數:二課時(本文用兩個課時完成。按照“整體感悟——研讀探究——拓展延伸”三步教學,注重以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爲主。)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檢查預習(5分鐘)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小黑板展示,讓學生注音)

迤(yí)西譬(pì)喻糯(nu)米蹲(dūn)踞

忌諱(huì)酬(chóu)和鐵箍(gū)熹(xī)微

2.解釋下列詞語。

引經據典:引用經典中的語句或故事。譬喻:打比方。

忌諱:忌怕而隱避。若無其事:好像沒有那麼回事似的,形容不動聲色或漠不關心。扶搖而上:形容直往上升。別開生面:另外開展新的局面。

酬和:本意敬酒,引申爲交際往來。悠遊自在:快活的樣子。

熹微:形容陽光不強(多指清晨的)。淳樸:誠實樸素。

(二)導入,出示學習目標(2分鐘)

雲南聚居了最多少數民族。他們能歌善舞,以此來讚美自己的生活,他們經常以唱歌的形式聚集在一起,或者傾訴青年男女之間的愛慕、或者歌唱激發勞動熱情、或者表達豐收的喜悅和節日的歡樂……今天我們隨着文學大師沈從文的抒情美妙筆觸一起領略雲南民歌的風采。

學習目標:

1.瞭解作者相關知識及作品風格,瞭解雲南民歌特色。

2.識記並理解積累文中的生字生詞。

3.初步感知課文,理清脈絡,瞭解雲南歌會的幾個場面,並學習本文的人物描寫。

(三)連線作者,瞭解民歌有關知識(6分鐘)

1.民歌釋義:就是民間口頭流傳的詩歌或歌曲,大多不知作者姓名。每個民族、每個地區,他們的民歌都不相同。

歌會釋義:在一些少數民族聚集的地區,每逢集會或節日,人們聚集在一起,

即興歌唱,互相問答,遊戲傳情。

2.作者簡介:

沈從文(1902~1988):現代小說家、散文家、歷史文物研究家。原名沈嶽煥,京派小說代表人物,苗族,湖南鳳凰人。歷任武漢大學、青島大學、西南聯大、北京大學教授,《大公報》文藝副刊編輯,中國歷史博物館文物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在散文、小說創作和古代服飾研究方面均取得很大成績,代表作有小說集《邊城》、散文集《湘行散記》、論著《中國古代服飾研究》。他一生都在追求美——自然美、人性美、人情美、文體美、文字美。

(四)一讀課文,梳理脈絡(10分鐘)

(或集體朗讀,或分組分段朗讀)

自學指導:根據朗讀劃分層次,概括段意。教師巡迴檢查。

理清文章脈絡:課文分爲四部分。

第一部分(1)總寫對雲南的感受和認識,引起下文的敘述。

第二部分(2—3)描寫山野對歌。

第三部分(4)描寫山路漫歌。

第四部分(5)描寫村寨傳歌。

(五)再次默讀課文,整體感知(10分鐘)

1、本文在“歌會”的大標題下,描繪了哪三個場合中唱歌的情景?每個場面各有什麼特點?

引導學生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發表自己的看法。

明確:山野對歌——對歌具有對抗性質,是才情智力的大比拼。(側重於人物)

山路漫歌——這是即興自由歌唱,發乎性情,自然成趣。(側重於景物環境)

村寨傳歌——這是一次民歌的展覽,是一間傳授民歌的課堂。場面宏偉,氣勢壯觀。(側重於場面盛況)

2、學生複述文中描繪的三個場合中唱歌的情景。

學生自評、互評。

(六)當堂練習:(11分鐘)見小本名校祕題

(七)佈置作業(1分鐘)

1.課後練習一。

2.課外收集有關雲南民歌的音像資料及當地的民歌民俗。

第二課時

(一)出示學習目標:(2分鐘)

1.學習作者表現民歌文化的幾種描寫手法:人物描寫、環境描寫及場面描寫。

2.朗讀、揣摩、品味文章語言,感受文章濃郁的鄉土氣息。

3.探尋並領略民族風情,熱愛民俗文化。

(二)賞析品讀課文:(30分鐘)

1、以不同形式朗讀課文三個歌唱場面。

文章對三個歌唱場面的描繪在內容上各有側重,而在寫法上也是各不相同的。首先我們讓男同學讀第一個場面(第2、3自然段)、女同學讀第二個場面(第4段)、最後全班齊讀第三個場面(第5段)。對於一些重要信息,同學們要邊做勾畫批註。

學生讀後,教師評價朗讀並引導:雖然同是寫唱歌,但側重點、寫法卻各不相同,也正是因爲這樣,文章將雲南歌會形式的多樣、內容的豐富、個性的獨特盡情展示了出來。我們不禁歎服作者的構思是多麼精巧!接下來我們一起走進第一個場面——山野對歌,去感受那一股撲鼻而來的濃郁的鄉土氣息。

2、賞讀“山野對歌”

a.指名朗讀2~3段,要求其餘學生思考作者通過什麼方式表現山野對歌並做批註。

我們先來聽聽“對調子”都唱些什麼?南方少數民族生活在大山、叢林裏,所以對歌的地點就在“松樹林子和灌木叢溝凹處”;參與對歌的多是年輕男女,所以“唱的多是情歌酬和”。

“多”字說明什麼?能不能去掉?(不能。“多”說明“對調子”多數以情歌爲主,但也有其他方面的內容。)

既然“對調子”多唱情歌,那麼它採用什麼方式唱歌呢?(或見景生情、或提問、或互嘲互贊)

無論採用何種方式,“對調子”都是什麼大比拼?(機智才能)這裏作者着重寫了“一個年輕婦女一連唱敗了三個對手,逼得對方啞口無言”的情景。

請同學們齊讀這個內容,看看作者從哪三個方面刻畫這個年輕婦女?(動作、神態、外貌)其中第三段作者不惜濃墨重彩、工筆描繪了人物的外貌,分別從面容、牙齒、衣飾特別是對衣着的描寫,你覺得這個少數民族農村婦女具有什麼樣的性格特徵?(性情開朗、活潑、聰明、手腳勤快)

在這個對歌場面中,作者側重寫了唱歌人,有什麼作用呢?(烘托出活潑歡快的場面,描繪出樸素動人的情景。)對,這是以人襯景的寫法,表現出山野對歌的熱烈與歡樂。

b.比較閱讀,交流討論課後“研討與練習”二:沈從文的兩段人物描寫在寫法上有什麼不同?你喜歡哪一種?爲什麼?

(明確:兩段人物描寫不同點是個別與羣體,一重精神,一重具體的衣服。第二段文字還運用了比喻的修飾方法,把人物描寫得惟妙惟肖。)

此環節教師要注意開放性,只要學生能看到兩處人物描寫的差異在於第一段直接描寫人物的肖像,真實細緻,第二段着力描繪人物的神韻氣度,運用了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就可以了。

(學生交流討論後教師小結)人物描寫的方法很多,可以直接描寫,可以間接描寫;語言可以樸素自然,也可以濃墨重彩。選擇哪一種方法,全看錶現人物的需要和自己的喜好,但核心一定是讓人物符合人物的特點,能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3、賞讀“山路漫歌”研讀品味4─5段

a.默讀第4段,勾畫出好詞好句,並與同學分享。

學生勾畫出的好詞好句大多是文段中的環境描寫,如“土坎邊的粉藍色報春花,在輕和微風裏不住點頭,總令人疑心那個藍色竟像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最有意思的是雲雀,時常從面前不遠草叢中起飛,一面扶搖盤旋而上,一面不住唱歌,向碧藍天空中鑽去,彷彿要一直鑽透藍空”等等。此時,教師應引導學生抓住動詞、形容詞、副詞和修辭手法賞析好詞好句,如:報春花“在輕和微風裏不住點頭”用了擬人的修辭,顯得活潑生動,它的藍色令人疑心“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更是奇特的聯想,讓人感受到了花的靈性和花色的純淨。

“起飛”“扶搖”“盤旋”“唱歌”“鑽”等動詞把雲雀輕捷的身姿、悅耳的鳴叫描繪得栩栩如生。

我們再來看看那些趕馬女孩,聽聽她們都唱些什麼歌?(悅耳好聽的山歌)

她們的歌聲充滿一種什麼樣的美?(淳樸本色美)

b.討論:本段寫趕馬女孩唱歌僅三句,卻用了許多優美的語句描寫由呈貢一路進城的景色。這是否偏離了“山路漫歌”的“歌”字?這些內容和“趕馬女孩子的歌唱”有什麼關係?你覺得作者寫這些有什麼用意?(明確:用環境作背景,達到詩情畫意的效果。)

(甲生:這是寫實。雲南確實有如此美麗的風光,所以作者要一筆一筆,慢慢描繪,爲讀者畫出一幅充滿自然情趣的山野風光圖,然後再自然而然地寫到“趕馬女孩的歌唱”。乙生:爲“趕馬女孩的歌唱”創設了一個動人的場景。在美好環境中長大的女孩,自然是歌聲動人,情韻動人。丙生:山鳥的鳴唱,與“趕馬女孩的歌唱”交相應和,交織成一支動人的山野田園交響曲。)

引導學生通過討論明白:這些優美的.語句描寫出了當地優美的環境,自然環境之美與歌聲之美相得益彰,渾然天成,只有這一方水土才能孕育如此美妙的歌。

總之,這些內容既是對“趕馬女孩的歌唱”的真實寫照,又是對中心的鋪墊,還是一種烘托映襯——以優美的環境映襯優美的任務優美的歌!板書:以景襯人

4、賞讀“村寨傳歌”

齊讀第5段。

1.“金滿鬥會”是一個以什麼爲主要內容的盛會?(表面說是避疫免災,主要作用還是傳歌。)

2.老人常說“十年難逢金滿鬥”,將“金滿鬥會”與前兩種形式的歌會比較,說說“金滿鬥會”的難得之處在哪裏?

“金滿鬥會”與前兩種歌會形式相比,主要有以下兩方面的特點:

場面盛況空前——人多:住處院子兩樓和那道長長屋廊下,集合了鄉村男女老幼百多人。

時間長:唱和相續,一連三天才散場。

盛妝:和逢年過節差不多,一身收拾得清潔索利,頭上手中到處是銀光閃閃。

傳承民族文化——由老一代彙集記憶中充滿智慧和熱情的東西,全部傳給下一輩。

在這個片段中,作者側重寫的是唱歌的場面,既有全局描繪,又有細部刻畫。板書:點面結合

5、賞讀完三個歌唱場面,讓我們共同來完成這個表格,以更好的體會各個場面獨特的風格。(斜體字部分由學生完成)

內容特點寫作重點

山野對歌對歌具有對抗賽性質,是才情智力的大比拼。唱歌人

山路漫歌即興的自由歌唱,發乎性情,自然成趣。唱歌的環境

村寨傳歌這是一次民歌的展覽,是一間傳授民歌的課堂。場面宏偉氣勢壯觀。唱歌的場面

(三)總結(1分鐘)

賞讀《雲南的歌會》這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我們似乎與作者進行了一次雲南之旅。在作者引領下,我們對自然、對人、對藝術進行了一番品味,我們領略到了我國民歌文化的豐富多彩和濃郁的民族風情,這也激起了我們熱愛民俗文化的情感。同時在作者的筆下,我們讀出了生活的美好、人生的美好。同學們,生活就像歌聲一樣美好,讓我們更加熱愛生活,也熱愛那美麗濃郁的民俗文化吧!

(四)拓展延伸(3分鐘)

1.教師:愈是世界的就愈是民族的,請你給你最喜歡的歌會寫一句廣告詞吧。

教師範例:今年過年不聽歌,聽歌只聽雲南歌。

學生自由套用電視上的現存廣告詞。教師提供一些設計的廣告語:

如果你沒有聽過,你委屈了自己的耳朵,如果你沒有見過,你對不起自己的眼睛。歌聲在碰撞智慧在閃爍。歌聲穿林樾百鳥相和鳴。親近自然聆聽天籟。

2.民俗是生活,它無時無刻不在你的周圍,滋養着你,爲你的生命提供必須的養分。我們身邊有哪些類似雲南歌會般美麗濃郁的民俗呢?(潮劇、英歌舞、舞虎獅、潮洲大鑼鼓、過年吃餃子、放鞭炮、迎財神、元宵賞花燈、端午賽龍舟等)

(五)當堂練習:(9分鐘)見大本名校祕題

(六)佈置作業

收集當地的民風民俗,學習本文的寫法,以“家鄉風情”爲題,寫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