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高中地理重點知識點

高中地理科目是文綜中最容易拿分的科目,但是地理的綜合性很強,不是簡單的知識記憶就夠的,更多的是理解和分析知識點。下面是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高中地理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用!

湘教版高中地理重點知識點

  高中地理知識要點

北半球冬、夏季節氣壓中心——海陸分佈對大氣環流的影響

(1)海陸分佈下氣壓帶、風帶特點:

①南半球基本上呈帶狀分佈,因爲南半球海洋麪積佔優勢

②北半球氣壓帶斷裂成塊狀分佈,因爲北半球陸地面積大,海陸相間分佈

A夏季:亞洲大陸上形成亞洲低壓,太平洋上形成夏威夷高壓;

B冬季:亞洲大陸上形成亞洲高壓,太平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壓。

(2)季風環流

①.概念:風向在一年內隨季節有規律地向相反或接近相反的方向變化。也是大氣環流的組成部分,亞洲東部的季風環流最爲典型。

②.東亞季風最顯着的原因:位於世界最大大陸亞歐大陸,東臨世界最大海洋太平洋,海陸熱力差異最大。

③.東亞季風與南亞季風對比:

東亞季風

南亞季風

季節

冬季

夏季

冬季

夏季

風向

西北風

東南風

東北風

西南風

源地

蒙古、西伯利亞

太平洋

蒙古、西伯利亞

印度洋

成因

海陸熱力差異

海陸熱力差異+氣壓帶、風帶季節移動

性質

寒冷乾燥

溫暖溼潤

溫暖乾燥

高溫高溼

比較

冬季風強於夏季風

夏季風強於冬季風

分佈

我國東部、朝鮮半島、日本

印度半島、中南半島、我國西南地區

④季風的影響:季風的共性特點:雨熱同期;降水量季節變化大,易有旱澇災,宜興修水利。

⑤東亞的兩種季風氣候及各自分佈區(以秦淮一線爲界);各自氣候特點

A--溫帶季風氣候:秦淮以北季風區;冬乾冷;夏溼熱

B--亞熱帶季風氣候:秦淮以南季風區;冬溫和少雨;夏溼熱

C--東亞兩種季風氣候的冬夏季風風向相同,成因相同

D--注意季風區城市工業佈局中大氣污染企業的分佈(盛行風的垂直郊外)。

E--季風區是世界上水稻種植業主要分佈地區

  高中地理必背知識

判斷氣候類型的步驟:

判斷南北半球→判斷熱量帶→判斷雨型。

(1)熱帶的四種氣候類型:各月均溫在10℃(或15℃-有分亞熱帶沙漠劃分時)以上,降水不同,氣候類型差異較大:

①熱帶雨林氣候:常年受赤道低壓影響,終年高溫多雨。

②熱帶沙漠氣候:常年受副高或來自陸地的信風影響,終年高溫少雨。

③熱帶季風氣候:受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和氣壓帶風帶移動影響形成。主要分佈在南亞地區,冬季盛行東北風,爲旱季,夏季刮西南季風,6--9月爲雨季。

④熱帶草原氣候:受赤道低壓和信風交替控制。赤道低壓移來時,是溼季,信風移來時爲旱季,農業活動在雨季播種,旱季收割。

總的來說:熱帶季風比熱帶草原雨量多

重點區別:熱帶季風氣候與熱帶草原氣候:①前者年雨量1500-2000mm而後者 750-100mm;②前者的雨季是突變的,而後者的雨季是漸變的;③前者月降水量超過3個月,而後者的月降水量不超過3個月。

(2)亞熱帶氣候類型:冬季最冷月均溫在0-10℃,全球只有兩種氣候類型:

①地中海氣候:除南極洲外,其它各洲都有分佈,在南北緯30º—40º大陸的西岸,受西風帶和副熱帶高壓帶交替控制,冬季溫和多雨,夏季炎熱乾燥。

②亞熱帶季風氣候:分佈在南北緯25º--35º大陸東岸,受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影響形成。冬季--偏北風--低溫少雨,夏季—偏南風--高溫多雨。

預熱不同期:重點區別:亞熱帶季風氣候是雨熱同期而地中海氣候雨熱不同期。

(3)溫帶與亞寒帶、寒帶氣候類型:除溫帶海洋性氣候外,冬季最冷月均溫在0℃以下。

①溫帶海洋性氣候:最冷月均溫在0-10℃之間,分佈在南北緯40º--60º大陸西岸(地中海氣候高緯一側),終年受西風控制,終年溫和多雨

②溫帶季風氣候:分佈在北緯35º--55º大陸東岸(亞熱帶季風的高緯一側),受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影響形成。冬季受冬季風影響,寒冷乾燥;夏季受夏季風影響,高溫多雨。

③溫帶大陸性氣候:全年受大陸性氣團控制,日較差大、年較差大,降水稀少,降水主要在夏季。

④針葉林氣候:最熱月均溫在10-20℃之間,分佈在北緯50°~70°N,受極地大陸(海洋)氣團控制,冬寒長夏短暖

⑤苔原氣候:最熱月均溫在0-10℃之間,分佈北半球極地附近臨海,極地氣團控制,全年嚴寒。

⑥冰原氣候:最熱月均溫在0℃以下,分佈在南北半球極地附近內陸,極地氣團控制,全年酷寒。

有無降雨的`區別。重點區別:溫帶季風氣候與溫帶大陸性氣候:前者有明顯雨季(2-3個月),後者沒有。

(4)注意區別下列氣候:

①“熱草”與“熱季”:“熱季”年降水量>1500 mm,月降水也多於“熱草”;

②“亞季”與“溫季”:“亞季”最冷月>0℃,“溫季” 最冷月<0℃,只能在1月。

③“溫季”與“溫大”:用月降水量區別,“溫季”有2個月降水量>100mm。

④“溫海”與“地中海”:“溫海”最冷月>0℃,最熱月<20℃,降水分配較均勻,冬雨較多。

⑤ 南半球的地中海氣候與北半球的“亞季”:降水柱狀圖特點相似(七月多雨),氣溫曲線不同。

  高中地理知識歸納

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

⑴太陽輻射:是形成氣候的最基本因素。

⑵下墊面:是大氣的直接熱源和水源。地面狀況不同直接影響大氣中的水熱狀況,表現在:

①海洋與陸地:大陸性氣候氣溫的日較差、年較差大,氣溫最高月在7月,最低氣溫在1月。年降水量少,且比較集中。

海洋性氣候日較差、年較差小,最熱月在8月、最冷月在2月,年降水量較多,分配較均勻。

②地形:A對氣溫的影響:海拔越高,氣溫越低。∴山地比附近平原溫度低,溫度變化小(日較差)。

B對降水的影響: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山脈往往是氣候的分界線。

③植被:裸地和植被覆蓋地不同。

④洋流:暖流增溫增溼、寒流降溫減溼。

⑶大氣環流——具有雙重性質:①大氣環流促進高低緯度間、海陸之間發生熱量交換和水分交換,調整全球熱量和水汽的分佈,顯着影響各地氣候。大氣環流通過氣壓帶和風帶以及季風環流導致各地的降水時空分佈,與緯度因素(太陽輻射因素)共同形成了各種氣候類型(水熱組全類型)。②大氣環流本身也是一種氣候現象。

⑷人類活動: ①改變大氣成分和水汽含量(如CO2等增多,溫度升高),向大氣釋放熱量(如熱島效應)。

②改變地表物理特性和生物特性(興修水庫、植樹造林)影響氣候:

A良性的:a.修水庫,使庫區附近的大氣溼度、雲量和降水量有所增加,緩和氣溫的日變化和年變化,調節氣候。b,人工造林,使風速減小,氣溫降低,溼度增大;防風固沙,保持水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