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心比心》教學設計(A、B案)

學習目標

《將心比心》教學設計(A、B案)

①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生活中只有將心比心,纔會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和理解。

②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前準備

字詞卡片。

A案

●揭示課題

哈默用自己的言行維護了個人的尊嚴,同時贏得了人們的尊重。今天,我們學習《將心比心》,能說說這個詞語的意思嗎?課文寫了哪些將心比心的事情呢?

●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①各自輕聲讀課文,遇到生字可以查查字典。

②前後四個同學按段輪流讀課文,互相糾正讀不好的句子。

③課文寫了哪兩件將心比心的事?

●細讀課文,探究情感

①自學第一節,想想哪些地方讓你感動?在自學基礎上小組互相交流,並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②自由讀課文第二節,想想哪些地方讓你特別感動?在書上做些批註。

③學生交流讀後感受,教師引導重點探究以下問題:讀母親平靜的活,思考:母親的.“寬容”體現在哪裏?母親又是怎麼鼓勵護士的?她爲什麼能這麼做?

④有感情地朗讀第二節。

⑤學習第三:你能結合生活實際,談談對這一節的理解嗎?

⑥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⑦課堂練習:寫一段話,以生活中的一個事例來說明“將心比心”。

B案

●自學課文

①自由朗讀全文。

②同桌之間相互進行朗讀檢查。

③提出疑難,師生共同解決。

●感知內容

①指名分小節朗讀課文。

②指名複述課文敘述的兩個生活“小鏡頭”。

●交流體會

①你對課文中的那位阿姨和“我”的母親想說些什麼?

②你平時生活中有否遇到過這樣的事?(或者正好相反的事例)

●創設情境,補充對話

①在公共汽車上,一位紅領巾給老人讓座。

②一位年紀很大的老人忙着在山上種樹。

●課外作業

讀名言,寫一段話,說說自己的感受。

臺灣作家羅蘭曾經這樣說:“如果每一個人與別人相處的時候,都能先想到別人,後想到自己,多想到別人,少想到自己,那麼世界上可以增加很多歡樂與和氣,而且可以減少很多悲劇和恨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