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在本學科教學活動中的應用的教學設計

  信息技術在本學科教學活動中的應用的教學設計

教案背景

信息技術在本學科教學活動中的應用的教學設計

1、面向學生:√□中學 □國小

2、學科:信息技術

3、課時:1

4、學生課前準備:

熟悉網絡搜索;全班學生分成四人一組併產生組長;學生能經小組爲單位進行頭腦風暴。

教學課題

人類通過信息的傳遞增進了人與人之間的相互瞭解,也通過對信息的開發和再利用推動了社會的不斷進步。人類社會經歷的每一次信息技術的革命,都對當時的社會發展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是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之一。信息與信息技術是信息技術學科的基礎,也是對信息技術的社會地位和信息技術對社會、經濟以及人類發展等各個方面影響的總的概括。本部分教學的基本要求是:學生能夠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徵;列舉信息技術的應用實例;瞭解信息技術的歷史和發展趨勢。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瞭解什麼是信息;

(2)掌握信息的主要特徵;

(3)學會區分信息和信息的載體;

(4)能用生活中的具體事例說明信息的特徵。

2、過程與方法:

(1)學會從信息的傳播過程瞭解信息的構成要素;

(2)學會分析信息事例及其特徵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驗信息知識和信息技術的文化內涵,激發和保持對信息技術的求知慾,形成積極主動地學習信息技術的態度。

教材分析

《信息與信息技術》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信息技術必修教材《信息技術基礎》第一章教學內容,本課是高中信息技術基礎的第一堂課,本課內容是根據課程標準中對信息的內容要求進行編寫。主要從信息的定義、信息的五個主要特徵兩個方面展開論述。

對於信息的定義,教材給出了三種具有代表性的定義,除了要告訴學生信息在不同領域內具有不同的涵義外,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體會信息的作用。如果這三種定義僅從閱讀的角度讓學生理解,過於枯燥,且不利於學生形成認識,因此必須通過貼近現實生活的體驗性的小活動、小例子來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建構認知。

對於信息的五個主要特徵,信息的依附性是重點,它蘊涵了信息載體的概念。能否認清信息的載體和信息內容之間的關係直接影響到後面幾章的學習。

爲了加深學生對信息及載體的認識,教材設計了讓學生從兩則不同載體形式(文本與圖片)的新聞中,分析可獲得哪些信息的活動。

教學重點:

對信息概念的全面而正確的理解。

教學難點:

對信息的依附性和價值性的全面、科學的認識,以及信息特徵分析方法的掌握。

四、教學方法

任務驅動法與問題驅動法

通過真實與虛擬的情景任務,依託一組框架問題,引發學生高級思維,從而完成教學任務。

內容問題(課本中有專家答案的問題):

1、目前對信息的認識最具有代表性的有那三種觀點?

2、信息的主要特徵是什麼?

3、什麼是信息技術?

4、現代信息技術的內容是什麼?

5、信息技術經歷了那五次革命?每次革命都有什麼重大意義?

6、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趨勢是什麼?

單元問題(與單元教學內容相關課本中無答案的開放性問題):

1、爲什麼說信息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三大要素之一?

2、爲什麼說信息具有價值性與時效性?舉例說明

3、爲什麼說信息技術是代替、擴展和延伸了人的信息功能?

基本問題(脫離了單元教學內容的開放性問題):

如何通過提高社會成員的信息素養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

教學過程

a、模擬體驗,導入新課(以小組爲單位討論)

(ppt展示)我們班現在是某海軍陸戰隊野象分隊,接總部命令,野象分隊將在原始森林進行爲時一個月左右的生存實驗,具體要求如下:第一,每個隊員除了身上穿的衣服外,隨身只能帶三件物品,每件物品不能超過二公斤;第二,隊員都是由飛機空降到半徑爲1000公里原始森林的中心地帶,要求在一個月時間內從森林裏走出來。問題:隊員帶哪三件物品最合適?(筆記本電腦,鋼槍,水,餅乾,指南針,打火機,刀,火石)請同學自由組合成探究小組(每組三至五人),在2分鐘內給出一個可能的答案。

你要選擇的物品是:(刀)、(水)和(火石)。你這樣選擇的理由是什麼?

結論:(能源)、(物質)和(信息)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三大要素。

從中看到信息對人的生存與發展的重要性,導入信息概念與課題。

(板書)一、信息與信息特徵

b、互動體驗,學習新知

(一)模擬感覺剝奪實驗。

(ppt展示)1954年,美國做了一項實驗。該實驗以每天20美元的報酬(在當時是很高的金額)僱用了一批學生作爲被測者。

實驗內容是這樣的:實驗要求被測試的人安靜地躺在實驗室的一張舒適的牀上。實驗室內一片漆黑,非常安靜,被試者看不見任何東西,也聽不到一點聲音。被試者兩隻手戴上手套,並用紙卡住,吃的喝的都事先安排好了,用不着被試者移動手腳。總之,儘量剝奪被試的所有感覺信息。

師: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想象一下,如果你長時間在那種環境下會怎樣?

生閉上眼睛想象,說出自己可能出現的感受。

出示資料:感覺剝奪實驗結果。

實驗開始時,被試還能安靜的睡着,但稍後,被試者開始失眠,焦躁不安,急切地尋找刺激,想唱歌,打口哨,自言自語,用兩隻手套相互敲打,或者用它去探索這間小屋。雖然被試者每天都可以獲得豐厚的報酬,但是這也難以讓他們在實驗中堅持3天以上。在這種狀態下,即使實驗結束後讓他做一些簡單的事情他也會頻頻出錯,精神也集中不起來了。據說,實驗後得需要3天以上的時間才能回到原來的正常狀態。

結論:(板書)1、信息與物質和能量一樣,是我們生存的保障。

(二)感受身邊的信息

學生活動:快速閱讀p2什麼是信息部份。

然後師提問並引導學生說出一些身邊常接觸的信息,然後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說出自己對信息的認識。

(師)讓學生感受身邊的信息:剛纔我們進行的學習活動中,有沒有與信息相關的活動出現了?

(生)剛纔閱讀時,我們接受了課本傳遞給我們的信息

你在講話是,我們聽到了你傳遞給我們的信息

(師)我們身邊還有那些與信息相關的事例?請舉例說明了。

(生):(舉例)

(師):(教師在學生舉例時可以將案例記錄在黑板上)

師(小結):以上同學們說出了自己對信息的認識,都說的很好,由於信息這一概念被廣泛用到各個領域,不同科學領域的專家對信息的理解也不盡相同,例如:“信息對消息接收者來說是預先不知道的消息”,“信息是具有新內容,新知識的消息”等等,下面我們再來看兩個中外學者對信息的`認識,再共同感受一下什麼是信息。

(三)遊戲猜猜猜,感悟信息

(ppt演示信息的幾種定義)

(板書)2、對信息認識的三種典型觀點

香農的觀點:信息是“用來消除不確定的東西”。

維納的觀念:信息是區別於物質與能量的第三類資源。

鍾義信的觀點:信息是“事物運動的狀態與方式”

通過小遊戲加深對幾種定義的理解

小遊戲:根據出示的提示信息猜猜這是什麼(ppt提示信息逐條出現)

1、它是學校中經常使用的

它可以有各種顏色

它的形狀是圓柱形的

它的主要成份是碳酸鈣

它通常可以在其它物體上留下痕跡。

(粉筆)

2、小小絨毛輕又輕,

隨風飛舞象傘兵。

飛到東來飛到西,

到處安家把根生。

(蒲公英)

師:同學們是怎樣猜到答案的?

生思考回答

師:同學們根據粉筆和蒲公英的用途、形狀、顏色、成份特徵信息猜出了答案,也就是說我們根據事物所表現出來的信息達到達到了對這個事物的認識,從而消除了對事物的不確定性。

3、分析以下文字,其中包含哪些信息?

冰河解凍

小孩換牙

北京奧運會

精神抖擻,神采飛揚

火車提速

刻舟求劍

我國信息論專家鍾義信提出,信息是“事物運動的狀態與方式”。也就是說凡是表述了事物運動狀態或變化方式的現象都是信息,信息包含了自然界或社會中的各種事物的運動狀態或變化方式。

(四)總結(板書)3、什麼是信息

(1)、從信息的本質來看,信息是區別於物質與能量的第三種資源。

(2)、從信息的作用來看,信息是用來消除人們對信息所描述事物的不確定性

(3)、從信息的內容來看,信息描述了事物的運動狀態與方式。

(五)大家談

師:通過以上的學習,我們對信息有了一定的認識,請同學們思考:

(ppt展示)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其中的“家書”是信息嗎?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其中的“已、彼”是信息嗎?

讀書以明理,其中的“書、理”是信息嗎?

古長城將士點燃的“烽火”是信息嗎?

前面我們學習了什麼是信息,下面我們再來討論信息有那些主要特徵

(六)大家說信息(特徵)

師:我們已經處在信息時代,每個人要對信息的認知、表達要有充分的認識,能夠正確地辨別、分析、描述信息,做到這一點,必須瞭解一些信息的特徵。爲什麼呢?讓我們先來通過討論和提問,一起感受!

(板書)二、信息的主要特徵

師:信息無處不在,我們身邊處處都有信息。你在課間休息時怎樣會準時來到教室上課?(上課的鈴聲),你上學放學時,通過十字路口時要注意什麼?(交通的紅綠燈),每天看到的,聽到的是不是信息?所以說:信息具有

(板書)1、普遍性

信息普遍存在於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之中。

師:有的同學喜歡用座右銘來激勵自己奮發學習,學有所成。一條座右銘通常寫在哪地方?

生2:寫在日記本里!

生3:寫在鉛筆盒上!

生4:存在文曲星上,打開就看到!

生5:老師我有手機,我放在開機畫面上!

生6:刻在課桌上!

師:刻在課桌上是不對的,要愛護公物!魯迅當年刻在課桌上也是不對的,不過已經過去這麼多年,我們就不追究他老人家了。但是現你如果隨處亂寫亂畫,爲你的座右銘這條信息的亂找載體,我們就追究你的責任的!

總之,信息具有載體依附性,信息需要依附在一定的載體上存在。並且同一信息可以有不同的載體。

(板書)2、依附性

信息需要依附在一定的載體上存在,同一信息可以有不同的載體。

師:英國作家蕭伯納說:如果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彼此交換,那麼每人只有一個蘋果;如果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彼此交換,每個人就有了兩種、甚至多於兩種思想。

結論:物品交換後,每個人都有失有得,而思想交換後,每個人都有了更多的思想,說明信息是可共享的。

(板書)3、共享性

同一信息可以同時、同地或異地被多個人共同享用

師:有兩家鞋廠分別派了一位推銷員到一個島上推銷鞋,他們上島後發現島上居民一年四季都光着腳。一家鞋廠的推銷員失望的給公司拍電報:“島上無人穿鞋,沒有市場。”然後他就回去了。而另一家鞋廠的推銷員則心中大喜,他也給公司拍了一份電報:“島上無人穿鞋,市場潛力很大,請速寄100雙鞋來。”他把涼鞋送給了島上的居民,島上的居民穿上之後都覺得很舒服,不願再脫下來,他爲公司贏得了市場。

結論:信息是有價值的,但是要以積極開拓的心態去使用信息,才能發揮信息的價值。

(板書)4、價值性

信息、物質、能量是人類社會的三大資源

師:講了這麼多信息知識,下面我在這裏公佈一個信息:

(ppt展示)

通 知

接教育部通知,我校選送的高中電腦作品《我的蜘蛛人》獲全國電腦製作一等獎,學校被評爲“最佳組織獎”,爲表彰我校取得的優異成績,教育部於今年國慶節前在上海舉辦電腦製作表彰大會,要求我校獲獎作者及高一學生代表十人蔘加表彰大會,會後組織與會代表遊覽上海高校,所有與會代表費用由教育部承擔。請有興趣的高一新生到學校科研處報名。

吉安三中

2006年8月

衆生:耶!我去!我去!

有生:是真的吧?不會騙人吧?

師:通知我帶來了,請前排的同學過目。(給看通知)

生:呀!老師你看“2006年8月20日”,是幾年前的事了,早沒用了啊!

師:我看看――的確是過期了,這麼讓人振奮的信息已經成爲一張廢張了。

生:(失望~)唉!

師:所以,以後我們可是要注意信息的時效性,時效性會影響對信息價值的認識。

(板書)5、時效性

如果不及時利用最新信息,信息就會毫無價值

c、分析實例,鞏固認知

小組討論分析以下兩則新聞,都包含了哪些信息,體現了信息的哪些特徵。

建議學生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討論,1、顯性信息、2、隱含信息、3、不同人對信息的可能反應(如相關政府工作人員、新聞工作者、普通市民)。

[ 新聞1 ] 記者從長沙血液中心瞭解到,截至發稿時止,長沙血液中心血庫存有a型血液682袋,b型血液230袋,o型血液489袋,ab型血液172袋,但是a型rh陰性、o型rh陰性分別只有一袋。長沙血液中心主任表示,常規血型庫存保持在1500袋左右可滿足通常的需要,最低庫存的警戒線爲800袋。

分析:

表達信息1:上海市a型血和o型血均沒有達到庫存標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政府官員:

新聞媒體記者:

普通市民:

外科醫生:

[ 新聞2 ](見下一頁圖)

分析:

表達信息1:天氣炎熱,土地缺水乾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農民:

農村科技人員:

鄉鎮幹部:

水利工作者:

氣象工作者:

糧食部門:

一政府官員:

老師通過提問,引導,同學補充,完成對兩則信息的正確分析。

信息與信息的特徵請大家一定要把握這幾個知識點,下面我們就一些來探討一下信息技術的發展,並展望一下未來的信息技術。

(板書)三、信息技術及其發展

我們先了解技術,然後再來討論信息技術,最後展望信息技術的發展。

(板書)(一)、技術與信息技術

什麼是技術,我查了相關資料,現在把我獲取的關於技術的信息傳遞給大家,大家來共享我的勞動成果。

(板書)1、技術的定義

(板書)定義1:技術是人類爲實現社會需要而創造和發展起來的手段、方法和技能的總和。

作爲社會生產力的社會總體技術力量,包括工藝技巧、勞動經驗、信息知識和實體工具裝備,也就是整個社會的技術人才、技術設備和技術資料。

(板書)定義2:技術是爲某一目的共同協作組成的各種工具和規則體系。

法國科學家狄德羅主編的《百科全書》給技術下了一個簡明的定義:“技術是爲某一目的共同協作組成的各種工具和規則體系。”技術的這個定義,基本上指出了現代技術的主要特點,即目的性、社會性、多元性。

舉例:外科手術--------微創手術

我們瞭解了什麼是技術,再來討論一下什麼是信息技術

請大家閱讀p4頁什麼是信息技術這一部份,然後回答什麼是信息技術?

閱讀二分鐘,然後回答問題

(板書)(二)、信息技術的定義

1、信息技術是指在信息的獲取、整理、加工、存儲、傳遞和利用過程中所採用的技術和方法。

2、信息技術的作用是代替、擴展和延伸人的信息功能。

討論:爲什麼說信息技術的作用是代替、擴展和延伸人的信息功能?

小組討論(頭腦風暴)

班級交流

教師小結

人體器官

信息功能功能與作用

信息功能的延伸

感覺器官(眼、鼻、耳、舌、手、足、皮膚)

獲取信息

感測與識別技術(信息獲取)

人體的神經系統

信息傳遞

通信技術(信息的傳遞)

人體的思維器官(大腦)

信息的認知、信息的加工

計算與智能技術(信息認知與再生,即信息處理)

大腦皮層

信息的存儲

存儲技術(信息存儲)

效應器官

(手、足、嘴等)

信息的執行

控制與顯示技術(信息的執行)

3、現代信息技術

現代信息技術以電子技術,尤其是微電子技術爲基礎,以計算機技術(信息處理技術)爲核心,以通信技術(信息傳遞技術)爲支柱,以信息技術應用爲目的的科學技術羣。

(三)、信息技術的發展

信息技術經歷了五次革命,信息技術的革命,推動了社會向前發展。(印刷下表給學生做學具,要求學生通過閱讀教材填寫下表中的“變革的標誌”與“變革的意義”)

變革的標誌

變革的意義

信息技術的第一次革命

語言的產生

揭開了人類文明的序幕提高了信息的表達質量和利用效率

信息技術的第二次革命

文字的產生

突破了時空對信息的限制,延長了信息的壽命,使人類可以跨時間、跨地區的傳遞和交流

信息技術的第三次革命

-造紙術和印刷術的發明

爲人類控文明奠定了基礎,是信息存儲與傳播手段的一次重要革命令命令

信息技術的第四次革命

電報、電話、廣播、電視的發明和普及

開創了開放式的通信手段,使信息傳播的途徑、載體、方式和方法產生了質的飛躍,是信息存儲與傳播手段的再次重要革命

信息技術的第五次革命

電子計算機及網絡的普及與通信技術的結合

是信息傳播與信息處理的一次重要革命使信息數字化成爲可能,信息產業應運而生。

三、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趨勢

發展趨勢: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個性化

(四)小結(1分鐘)

師:同學們,通過以上的學習,我們理解了什麼是信息,掌握了信息的特徵,也明確了信息對我們的重要性。由於善於分析信息,主動獲取信息,獲得了事業的成功,我們也要主動培養自己的信息意識,在今後的學習和生活中,養成多聽多看,細心觀察,勤于思考和分析的習慣,使我們能夠更有效的利用信息,爲未來事業的成功奠定基礎,成爲信息社會的強者。

(五)佈置課後作業(2分鐘)

課後研修:

文字和圖片是表達信息的兩種常見的途徑,而隨着科技的不斷髮展,信息的載體也越來越多了。那麼,信息還可以從哪些載體中獲取呢?觀察身邊的事物,舉一個例子說明信息載體和信息之間的關係。

師:同學們可以把課堂內的任何疑問或感想以及課後作業在學校《信息技術》評價網站的交流論壇上發佈和交流,老師會隨時查看和答覆的

板書內容

一、信息與信息特徵

1、信息與物質和能量一樣,是我們生存的保障。

2、對信息認識的三種典型觀點

3、什麼是信息

(1)、從信息的本質來看,信息是區別於物質與能量的第三種資源。

(2)、從信息的作用來看,信息是用來消除人們對信息所描述事物的不確定性

(3)、從信息的內容來看,信息描述了事物的運動狀態與方式。

二、信息的主要特徵

1、普遍性

2、依附性

3、共享性

4、價值性

5、時效性

三、信息技術及其發展

1、技術與信息技術

2、信息技術的定義

(1)、信息技術是指在信息的獲取、整理、加工、存儲、傳遞和利用過程中所採用的技術和方法。

(2)、信息技術的作用是代替、擴展和延伸人的信息功能。

教學反思

這是利用英特爾未來教育理念設計的一堂高中信息技術課。教學中採用了英特爾未來教育理問題式教學方法,並運用到頭腦風暴等遊戲方法,運用了大量的遊戲資源、故事資源,使得課堂更爲活躍,學生主動參與的慾望高。

關於信息的定義的教學,以前老師都不太重視,也不太好講,爲了講好這一概念,設計了一組模擬體現、互動遊戲等環節,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感受,然後再交流討論瞭解信息的定義,並讓學生知道多元的定義方法,最後從本質內容作用三方面來定義信息。

實際教學中,由於這是信息技術第一課,學生們剛剛接觸,教學中小組活動還是不充分,以後的教學中可以考慮第一課時專門用來遊戲,以利於後面的小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