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葵花讀後感合集15篇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青銅葵花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青銅葵花讀後感合集15篇
青銅葵花讀後感1

“每一個時代的人,都有每一個時代的人的痛苦,痛苦絕不是今天的少年纔有的。”讀完《青銅葵花》,我被他們那個時代的苦深深震撼着,更爲書中的主人公們面對苦的堅強與善良感染着。其中有許許多多令人感動的故事,就像一幅幅淒涼而優美的畫作,時不時浮現在我的眼前,令人潸然淚下。

女孩葵花年幼時便父母雙亡,男孩青銅一家貧窮得連養活自己都成問題,但善良的他們卻收留了葵花。“青銅的家就像一輛馬車,一輛破舊的馬車……車軸缺油,輪子破損,各個環節都顯得有點鬆弛,咯吱咯吱地轉動着,樣子很吃力……自從這輛馬車上多了葵花,它就顯得更加沉重了。”爲了養活這多出來的一張嘴,爲了給葵花更多關愛,爲了送葵花上學,他們一家人,特別是小啞巴青銅經歷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辛苦。每天風雨無阻牽着牛接送葵花上下學,爲了湊夠葵花的學費,大雪漫天裏坐在橋上賣蘆花鞋,凜冽的寒風吹得人直打哆嗦。“啞巴回家吧,沒人會買你的鞋了。”路人有的心疼有的譏諷,但青銅不動也不吭,下定決心一定要把所有的鞋賣出去。他賣光了所有的蘆花鞋,連自己腳上的那雙。當他大雪天赤着腳走回家時,我們看到的不只是一個乖巧聽話的青銅,而是一個小小年紀便要挑起生活重擔的青銅;當他將錢交給家長時我覺得他交出的不僅是錢,還是一個孩子爲了這個家,爲了他愛的人願意吃任何苦,願意付出一切的決心。

或許這些苦,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少年兒童所無法想象的。今天的我們物資過剩,無法想象吃不飽穿不暖的苦日子。十一二歲的我們被各種關愛包圍着,無法想象這個年紀就要爲生活奔波的辛苦。然而正如本書作者曹文軒所說:“少年時,就有一種對痛苦的風度,長大時纔可能是一個強者。”我相信青銅和葵花都終將成長爲生活的強者,我爲他們祝福。

青銅葵花讀後感2

暑假期間,我閱讀了曹文軒的《青銅葵花》。這本書給了我溫暖和力量。

《青銅葵花》描述了小女孩葵花在種種機緣巧合下,被青銅一家收養,一起走過一段艱辛的歲月,最後又不得不分離的感人故事。他們一家的生活並不富裕,各種苦難圍繞着他們,有時連生活下去都是問題,可這一切對他們來說都不是事。他們心中都是幸福快樂的,因爲他們心中都牽掛愛護着彼此,並且,他們對生活始終充滿着熱愛。正是這份親情與大愛,使他們,使“大麥地”的人們都保持着樂觀、積極、向上的態度生活着。葵花最終還是被召回城去了,這對葵花,對青銅,對青銅一家都是無比殘忍的。但這就是生活,它總在不經意間奪走你僅有的一點幸福,於是你又重新去尋找幸福,這樣重複輪迴着。

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也都會有自己的苦難,它會以各種不同的方式出現在我們身邊。當它出現時,我們要忽視它,如果無法忽視,那就勇敢面對,將它打敗。可是總有人畏懼苦難,把它當魔鬼。其實,這是一個人的心態問題,就看你怎麼看待了。當遇到苦難時,你換一個角度看它,也許就沒那麼苦了,沒那麼難了。再用自己的積極樂觀去面對,去克服,再大的苦難也會煙消雲散。所以,當我們遇到苦難時,千萬不要一味逃避,因爲逃避只會讓你更脆弱。這時,你應該想起青銅和葵花,他們面對苦難是怎麼做的,我想,此時的你一定會重新站起來,去戰勝它!

對了,青銅是一個啞巴,最後由於非常想念葵花而出現幻覺:葵花向自己跑過來……這時,所有的思念和愛從青銅胸中,從他喉嚨噴涌而出,他張開嘴巴,用盡所有力氣,大叫一聲:“葵……花……”

苦至深則顯美!

青銅葵花讀後感3

一戶農家的兩個少年經受苦難,遭遇火災、水災、蝗災的摧殘,在風雪、嚴寒、飢餓中挺立他們就是青銅和葵花。

小女孩葵花,從城市跟隨爸爸來到一個叫大麥地的村莊生活,在她5歲時爸爸意外死亡使她成了無依無靠的孤兒。生活在大麥地的小男孩青銅,在一場大火中失去了語言。從城裏來的葵花被貧窮但善良的青銅一家收養,葵花就變成了青銅的妹妹。青銅爲了讓葵花上學,自己留在家中幹活。葵花想要照一張相片,全家人編織蘆花鞋賣錢滿足她的願望。青銅更是默默地呵護着葵花。葵花晚上寫作業要去別人家借燈光,青銅就捉來螢火蟲爲她做了十盞南瓜花燈。葵花報幕時沒有美麗的裝飾品,青銅做了一串冰項鍊給她。葵花看馬戲沒有好位置,青銅默默地頂了葵花一晚上

不僅是青銅,葵花也爲這個家和青銅付出了很多。爲了多賺一些錢,省錢給奶奶看病,一個人偷偷跑到江南撿銀杏。考試故意考不好,是爲了省學費錢。千方百計教她的哥哥啞巴青銅學寫字,是爲了不讓別人瞧不起哥哥。

葵花12歲時,她又回到城市,這是誰也改變不了的。葵花臨走的那一天,青銅從心底裏喊出這個名字:葵花。

我很感動,又很痛苦。我爲青銅和葵花的真摯情感動容,爲他們的分離感到不忍心,爲他們經歷的苦難感到心痛。苦難幾乎是永恆的,每一個時代都有每一個時代的苦難。苦難絕非是從今天開始的。但這痛苦是美麗的,我們需要勇敢的面對。青銅一家在面對困難時沒有低頭,而是竭盡全力地去努力生活,他們雖痛,卻也快樂着。

我們現在生活在一個國家強大,人民富足的時代,是多麼地幸福快樂。既不像青銅那樣上不起學,又不像葵花那樣艱難地學習,學校有着先進的教學技術,我們有什麼理由不珍惜這樣的生活呢?有什麼理由向父母挑剔吃穿,不好好學習呢?我們應該努力學習,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克服學習上的困難。

像文章結尾寫到的羅曼﹒羅蘭的一段文字:我們應當敢於正視痛苦,尊敬痛苦!歡樂固然值得讚頌,痛苦又何嘗不值得讚頌!

青銅葵花讀後感4

合上這本書連續讀了三遍,我擦去了眼裏的淚水,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美麗寧靜的村莊在過去的10年裏,被火、風、蝗蟲吞沒... ... 面對災難重重的生活,善良淳樸的人們懷着希望和夢想,昂首挺立。”生活是艱難的,但青銅家族沒有一個成員看起來悲傷。他們在一起,談笑風生。我現在想的是今天,我渴望的是後天。馬車雖然壞了,但仍然很結實; 雖然很慢,但是前面有擋風玻璃。五個人中,無論老少,沒有一個不介意馬車的。在雨中,在雨中,在泥濘中,在崎嶇不平的地方,在陡峭的山坡上,他們會下車,用手搭在肩膀上,一路推着車”

嬌嬌向日葵城市成爲啞巴鄉村男孩青銅火和失去雙親的機會,共同生活,有經驗的貧窮和苦難寫作,作爲一個強壯的孩子共同成長。青銅哥一直沉默無微不至的照顧他的妹妹向日葵,幾乎投身於她:爲了上學向日葵,青銅放棄了自己的留學夢。爲了拍攝一張照片向日葵的照片,青銅,甚至賣一個寒冷的冬天脫下腳上的鞋子蘆薈;向日葵晚間緩解功課,孜孜不倦地每天銅牌給她抓螢火蟲照明;爲了能夠看到馬戲團向日葵,青銅挾帶着稚嫩的肩膀,她靜靜地站着兩小時;使向日葵暈倒吃了肉,青銅捕鴨江之寒潛伏不動......從一堆移動一塊故事,更清晰一點向日葵的青銅圖像,一點點滿。

這本書我們就像一個照亮無盡黑暗的一盞明燈,就像中國打開這個神祕大門的一把鑰匙,教會我珍惜自己眼前的幸福社會生活,教會我怎樣發展做一個真正合格的哥哥。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愛不釋手,建議以及小夥伴們都來看。

青銅葵花讀後感5

鄉村男孩青銅和城市女孩葵花是兩個孤獨的孩子,他們的孤獨就像一隻鳥獨自飛翔在一片湛藍的天空中;就像一條小魚獨自擁有大海;就像一匹駿馬獨自飛奔在無邊無際的草原裏。但是,因爲一次特別的機緣,葵花來到了青銅家,從此他們便以兄妹相稱,也變得快樂了!他們在一起快樂地生活,一起茁壯地成長。可是葵花的命運還是在十二歲那年被召回了城裏。從此青銅便常常坐在大草垛上,向蘆葦蕩的盡頭,葵花所在的城市,遙望着……

這本書有很多感人的地方,其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件事了。青銅一家供葵花上學得交不少學費,而當時青銅的奶奶生病了,他們一家省吃儉用,向鄰居、親戚借錢,可怎麼也籌不到住院費。於是葵花靈光一現,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今天考試考砸,這樣就不用上學交學費了。考完試拿到成績時,大家都疑惑不解,學習成績一貫很好的葵花怎麼考得不及格?回家後,一家人都非常生氣!可當青銅向家人說明原因,全家都熱淚盈眶,奶奶堅持着從牀上起來,走到學校,向校長說明了情況,校長答應了再讓葵花重考一次。看到這裏我的眼睛溼潤了。通過這件事,讓我感受到了葵花與奶奶彼此間的愛以及葵花的孝順。我們要像葵花學習,雖然不用像葵花那樣爲了省下學費而考砸,但是也要在日常生活中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孝敬長輩。

這本書是寫苦難的,他們經歷了太多的苦難,將苦難寫到了深刻之處;這本書也是寫愛的,將愛寫得充滿情義與生機。這本書讓我深深體會着苦難是悲傷的,但苦難裏也會有愛、有快樂的一面,我們要敢於去面對苦難,不要恐懼和悲觀,只要樂觀快樂的面對,就會將苦難化轉爲快樂!

青銅葵花讀後感6

今日,又拿起《青銅葵花》,依舊感慨萬分。

一次偶然,讓葵花遇到了青銅,一次變故,讓他們成爲兄妹,一次風波,又將他們割捨……

青銅——葵花的啞巴哥哥,也是世上獨一無二的好哥哥。葵花捨不得用家裏的燈做作業,去別人家,人家不肯,她就藉着月光做,可非常吃力,青銅就用螢火蟲給葵花做了一盞最好的燈;葵花看不到馬戲團的表演,青銅就揹着她看;葵花沒有好看的銀項鍊青銅就用冰塊做成了一條世界上絕無僅有,也是最好看的冰鏈子;葵花生病了,青銅就打鴨子給她吃;葵花高興了,青銅就更高興,大麥地的老人們說:“啞巴哥哥,纔是個哥哥哩!”

但是,葵花爸爸的朋友想把葵花帶回城裏,大家都捨不得,千方百計地想挽留她,這時候,原來遊手好閒的嘎魚挺身而出來幫助葵花、青銅躲起來,但葵花還是回去了……

青銅痛苦地在田野裏奔跑,肆意的讓眼淚流下來,奇蹟出現了,那一聲撕心裂肺的“葵花”,讓所有大麥地的人都驚呆了,青銅會說話了,青銅竟然會說話了,這是最動聽也是最傷痛的聲音……

青銅,你聞到了嗎?葵花,你聽到了嗎?葵花香,青銅淚……

在《青銅葵花》的代後記—《美麗的痛苦》中找到了羅曼羅蘭的一段文字:我們應當敢於正視痛苦,尊敬痛苦!歡樂固然值得讚頌,痛苦又何嘗不值得讚頌!這兩位是姊妹,而且都是聖者。她們鍛鍊人類開展偉大的心魂。她們是力,是生,是神。凡是不能兼愛歡樂與痛苦的人,便是既不愛歡樂,亦不愛痛苦。凡能體味她們的,方懂得人生的價值和離開人生時的甜蜜。

作爲一個默默無聞的讀者,我只希望你們能夠再次相見,再次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再次組成人世間最幸福美滿的家庭。

青銅葵花讀後感7

《青銅葵花》是曹文軒的一部純美小說,給我寂寞的寒假帶去了許多溫暖, 書中有兩個主人公,分別是男孩青銅和女孩葵花。青銅因爲小時候在經歷了一場大火之後,便完全失去了說話的能力,變成了啞巴;葵花從小就沒有媽媽,可老天爺還覺得他不夠苦,在她7歲那年,因爲一場事故,她失去了與她相依爲命的父親。

他們一個在農村,一個在城市,一個是啞巴,一個沒有父母,他們的經歷雖然不一樣,但命運同樣的坎坷是無法改變的事實,也許正是這一點,使他們走在了一起,變成了兄妹。儘管他們不是親兄妹,但感情卻勝過了親兄妹。

曹文軒曾在書中說過兩句話,一句是:“每一個時代的人都有每一個時代的人的痛苦,痛苦絕不是今天的少年纔有的。少年時,就有一種對痛苦的風度,長大時纔有可能是一個強者。”另一句是:“我們應當敢於正視痛苦,尊敬痛苦,快樂固然值得讚頌,痛苦又何嘗不值得讚頌!”我認爲這兩句話是有聯繫的,其中都着重告訴了我們,曹文軒叔叔對痛苦的理解與看法,讓我體會到了它過去經歷了多少痛苦的磨難事。從這兩句話中讓我感受到了舊時代的人們面對痛苦與困難越挫越勇的性格,而我們新時代的人遇到挫折只會自爆自棄,放棄生命。最近新聞裏抱出一位

七年級的女孩,因爲與同學關係不和、與父母親發生爭執之後,便放棄了生命,跳樓自殺。這是一個令人心痛的事實,人們替她與她的父母難過與惋惜。

剛讀這本書時,我就喜歡上了青銅和葵花,我希望我也能成爲一個像他們一樣敢於正視痛苦,尊敬痛苦的人。

青銅葵花讀後感8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在成長的道路上充滿了挫折,只有面對苦難,不向他屈服,才能戰勝它。本文的主人公青銅和葵花就告訴我們怎樣面對苦難。

文章主要講了葵花的爸爸不幸去世,才使兄妹倆走到一起,一家人相依爲命。葵花很快就融入了這個家庭,每天上下學青銅都去接葵花……一家人相處得正開心,葵花突然去了城市。這令一家人的.心都涼了大半截:乖巧的葵花突然要離家人而去,這怎能不傷心呢?葵花走後,青銅因想念葵花,用盡平生的力氣,喊出聲來了。

青銅是一個善良、無私、關愛他人的孩子。他不是葵花的親哥哥,卻勝似親哥哥。他明白,如果家裏沒有葵花這個妹妹,父母對他的愛就會多一點,可是他沒有這麼做,而是把葵花當做自己的親妹妹。他不要只享樂,他要和自己的妹妹一起幫助家裏人分擔痛苦。

葵花很有孝心,她爲了給奶奶治病,獨自一人去江南撿銀杏。她從來沒有抱怨命運給她帶來的痛苦,而是默默的和家人承擔一切。正是因爲青銅一家人給葵花的幸福,才使她變得堅強。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少年、青年因爲無法忍受生活的痛苦,選擇了自殺。而青銅一家人面對苦難,他們屈服了嗎?沒有,而是和苦難戰鬥到底。

其實,苦難是不可避免的。我們每天都在目睹和耳聞這些苦難。可如今的我們不是選擇逃避就是退縮。我們不能一味享樂,而不願忍受一點痛苦,我們應從青銅和葵花身上吸取力量,變得堅強起來,因爲,認識苦難之後的快樂,那纔是一種真正的、有質量的快樂。

青銅葵花讀後感9

今天,已經不知道是第幾次看《青銅葵花》了,每一次看,都會非常感動。

青銅是大麥地人,因爲一次火災,青銅永遠成爲了一個啞巴。在葵花來到大麥地時,爸爸不幸因撈畫溺水身亡,葵花失去了唯一的依靠……每當讀到這裏,一種幸福感油然而生。跟他們相比,我是多麼地幸福啊!父母都在身邊,而且都健健康康,如果可以,我真想跟葵花換一換!想想自己,有時媽媽跟我說話大聲一點,我就嘟着嘴發脾氣,即使帶我出去玩,回來也還板着臉,那是多麼不該呀……

後來,青銅一家收養了葵花,家裏只能讓一個孩子讀書,青銅把機會讓給了葵花。點不起燈,青銅給葵花做美麗的花燈;災年沒吃的,青銅去捉野鴨子給葵花吃。懂事的葵花不扎新頭繩,不拍照,省下錢教青銅識字。最後葵花不得已回到了以前居住的城市,青銅大喊一聲,“葵……花!”儘管喊得模糊不清……青銅和葵花多麼珍惜這份兄妹情呀!這讓我想起,小時候,妹妹會因爲沒跟我坐同一輛車去飯店吃飯,就哇哇大哭,怎麼哄也哄不停。既浪費了時間,也傷了我和妹妹之間的友情,雖然現在和好如初了,我仍然希望妹妹也好好讀一讀這本書!好好珍惜現在的友情!

雨果說過,人生至高的幸福,便是感到自己有人愛。爸爸媽媽也曾告訴我,知足常樂,讓我珍惜身邊的人,珍惜眼前的幸福!此刻,我感到自己是多麼地幸福啊!不愁吃,不愁穿,可以快快樂樂地上學,假期還可以外出遊玩……我一定會好好珍惜,不與父母爭吵,多幫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成爲讓父母驕傲的貼心“小棉襖”。

青銅葵花讀後感10

閱讀能使我身心放鬆,閱讀能使我靜下心來,我喜愛閱讀,喜愛書中的奧祕 ——題記

最近讀了一本小說《青銅葵花》,我深受觸動,書中講述了:

一個男孩和女孩的故事,一個特別的機緣,讓城市女孩葵花和鄉村男孩青銅成了兄妹相稱的朋友,他們一起生活,一起長大。12歲那年,命運又將葵花召回她的城市。青銅從此常常遙望蘆蕩的盡頭,遙望葵花所在的地方。

青銅一家都把最好的東西留給葵花,葵花好似他們家的成員一樣,還供她上學,僅把家裏唯一的蚊帳給她用,青銅家人用幾根蒲棒子薰蚊子。在大麥地,日子苦,先房子沒了,後來又有了蝗災。在怎麼苦,青銅一家人也沒有讓葵花吃苦過。奶奶晚上還爲葵花用蒲扇扇風。家裏人都喜歡她,大麥地人也都喜歡她。

我喜歡故事中的青銅,葵花在他家裏時,青銅幫助了妹妹很多很多,就如天空中的繁星一樣,數也數不清,在曾經不相識時,青銅還救過她的命,青銅爲了葵花晚上做作業有燈點,捉來螢火蟲做了十盞南瓜花燈,爲了讓葵花照相,青銅在冰天雪地裏賣掉了自己腳上的蘆花鞋,爲了葵花報幕時的美麗,青銅吹得腮幫子疼,做了一串世界獨一無二的冰項鍊……因此,在奶奶生病時,葵花認爲自己是家裏一員,就要幫助奶奶,於是獨自一人出去賺錢,青銅就一直從早到晚提着燈籠坐在碼頭等妹妹葵花。

雖然生活很苦,但是家人都沒一個愁眉苦臉的,他們天天一起有說有笑,心裏惦記今後的日子,嚮往着以後的好日子。因爲他們相信,陽光總在風雨後。

我覺得,《青銅葵花》想告訴我們的,就如羅曼. 羅蘭說過的:

“我們應當敢於正視痛苦,尊敬痛苦!快樂固然值得讚頌,痛苦又何嘗不值得讚頌!凡是不能兼愛歡樂與痛苦的人,便既不愛歡樂,亦不愛痛苦。”

是的,什麼時候都會經歷坎坷,都會感受痛苦,但是,如果沒有感受過痛苦,就不會有回報。

青銅葵花讀後感11

在暑假,我看了一本小說,名字叫《青銅葵花》。至從讀了這本書以後,我就懂得了什麼叫姊妹情和對全家的關心。

哥哥叫青銅,是個啞巴,妹妹叫葵花。在書中,哥哥青銅爲了保護妹妹葵花,一整天騎着牛跟着妹妹,此刻我就給你舉幾個事例吧,一。有一次青銅他們那裏鬧水災,當時又是冬天,氣候惡劣,家裏又沒有錢吃飯,所以,青銅一家人就一齊編制蘆葦鞋,因爲蘆葦鞋穿起來舒適又柔軟,在冬天最適合穿了,第二天,青銅就到鎮上去買,不一會,青銅就賣出去十幾雙鞋了,到了午時,就賣完了,看着這麼多的乾巴巴的錢,青銅想起了妹妹,於是,青銅給妹妹買了一串糖葫蘆,帶了會去,誰知,卻被爸爸罰跪了幾個小時。

那次,蝗蟲來了,把大麥地的糧食吃的片甲不留,而青銅爲了不讓全家餓肚子,忍着酷暑,到蘆葦蕩去抓野鴨子,他趴在地上,一動不動的,他時不時地被蚊蟲叮咬,可是,他爲了讓家裏人吃上一頓飽飯,就會不惜一切代價的去捉鴨子。

從這本書中,我領悟到了:青銅對家人濃濃的感情和對妹妹的關心。我還體會到,雖然青銅葵花他們家過的很貧窮,可是他們卻生活得很幸福,因爲他們家卻充滿了濃濃的愛。

青銅葵花讀後感12

《青銅葵花》是一本小說。在大家的推薦下,我也到書店買了一本。看完後,故事起起伏伏的情節令我印象深刻。

《青銅葵花》的作者是曹文軒,1954年出生於江蘇鹽城,是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除此作品外,曹文軒還有許多著名作品,比如:《草房子》《細米》《紅瓦》等等。

這本書的故事主角是啞巴青銅和妹妹葵花。小時候的青銅並不是啞巴,反而是一個說話很流利的男孩。在一天深夜,大麥地附近的蘆蕩着了火,火勢蔓延到了大麥地。火很大,而又很亮。夜晚的天空被火光照亮了,好像一隻只紅色的野獸覆蓋了夜晚的天空。無奈之下,青銅一家只有開始了逃亡。這場災難過後,青銅先是發了五天高燒。等體溫恢復後,青銅就變成了一個啞巴,真是可憐。

葵花也是一個苦命的孩子。原來生活幸福的葵花突然在一天失去了自己的親生父親。她的父親本是一名雕塑家,他一生中最驕傲的一個作品,就是用青銅雕成的葵花。作品名字就叫“青銅葵花”。

故事裏有一處令人感動的情節。結尾的時候,青銅在葵花離開後。站在河邊大喊了一聲“葵花!”這段不知道驚訝了多少人,要知道,青銅可是個啞巴啊!

羅曼·羅蘭說過:我們應當致力於正視痛苦,尊敬痛苦!歡樂固然值得讚頌,痛苦又何嘗不值得讚頌……我覺得《青銅葵花》要告訴我們的,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

青銅葵花讀後感13

我愛讀書,我喜歡在書的天空中翱翔。這個寒假裏,我讀了一本好書《青銅葵花》,作者是曹文軒伯伯。這是一本很樸實的小說,幾乎沒有半點的色彩渲染,一開始我以爲青銅葵花是一件事情,後來,我知道了他講的是一個叫葵花的女孩和一個叫青銅的男孩的故事。

故事從“幹校”裏的女孩葵花來到鄉村開始,又從葵花離開鄉村結束。城裏的人來鄉村務農,一位喜歡畫葵花的男子帶着他的女兒葵花來到了鄉村。一次偶然的相遇,葵花認識了放鴨的嘎魚和啞巴男孩兒青銅。葵花的爸爸爲了撈他的葵花畫,不慎溺水而死。至此,葵花失去了唯一的親人,孤苦伶仃,無依無靠。好心的青銅一家收養了葵花後,一家人和睦地生活。但是令人難過的是,葵花告別了美麗的鄉村,回城裏去了。這是一個悽美的故事,卻又反映了人間最純淨的親情與愛。

愛的力量是偉大的,它可以讓露宿街頭的乞丐感到溫暖,可以在絕境中創造出許多的奇蹟,它甚至能把徘徊在生命線上的人拯救過來。就像青銅對葵花的愛,他心甘情願地把上學的機會讓給她,爲她做出晶瑩剔透的冰項鍊,爲了攢錢讓葵花照相在寒冬裏去賣蘆花鞋,爲了讓葵花妹妹看到馬戲表演一直讓她騎在自己脖子上。

讀書的時候,我總是忍不住想到我們現在的生活。不用說像青銅、葵花一樣面對災難不退縮,有時就連一些很小很小的困難,都不敢面對;在生活中,我們很少是爲別人着想的,總想着自己累不累、渴不渴、餓不餓。那麼,在我們學習累了的時候,有沒有想一想爸爸、媽媽他們累嗎?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他們累嗎?如果他們也累了,我們有沒有辦法讓他們也放鬆一下呢?再說到願意爲別人承擔痛苦吧!我們做錯了事,總是習慣性地不想承認,有時還老往別人身上推卸責任。真是越想越慚愧。

感謝曹文軒伯伯,給我們帶來這麼好的一本書。它讓我體會到了人世間美好的真情,更讓我懂得了爲家人、朋友着想。

青銅葵花讀後感14

在這個寒假,老師推薦給我們的共讀書目是《青銅葵花》。這本書的作者——曹文軒是我最喜歡的作家之一,所以拿到書後,我便迫不及待地看起來。在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催人淚下,細細地品味其中的含義,我被葵花爸爸、葵花、青銅、青銅家人感動着......

我被葵花爸爸感動着,他除了在農村幹活之外,最喜歡的就是拿着畫夾畫畫,尤其是喜歡畫葵花。剛開始,我並不理解他每天干活那麼累爲什麼還堅持畫畫,媽媽告訴我說這是一種熱愛和堅守。我想也許正是這份熱愛和堅守,才讓葵花爸爸爲了畫葵花失去生命也在所不惜吧!

我被葵花感動着,葵花的媽媽早逝,她和爸爸相依爲命。爸爸溺水去世後,葵花擦乾淚水並沒有自暴自棄,而是選擇勇敢地面對生活。葵花雖然失去了父母,但她依然熱愛學習,頑強快樂的生活着,依然有着積極向上、樂觀的心態。正如作者所說:“苦難是永恆的,但是我們更需要面對苦難時的那種處變不驚的優雅風度。

我被青銅感動着,青銅本來是一個說話利索的小男孩,但是因爲一場大火,由於驚嚇過度、高燒五天後讓他變成了一個啞巴。但是青銅爲了讓葵花上學,竟然從家中拿了十雙蘆花鞋出門去賣,沒想到剛擺上攤就被一羣城裏人買光了,青銅開心極了,立即跑回家中讓媽媽給葵花交學費。青銅處處爲別人着想,他這顆充滿愛的心讓我欽佩不已。

我被青銅的家人感動着,青銅爸爸爲了給葵花交學費準備把家裏正在下蛋的母雞賣了。媽媽爲了讓葵花上學想要向別人借錢。奶奶爲了給葵花攢學費便說:“從明日起,隔十天給孩子們吃一頓乾飯。把省下的糧食賣掉換錢。”爸爸、媽媽、奶奶都在竭盡全力的籌錢給葵花交學費,葵花雖不是他們的親人卻勝似親人,可見這一家人是多麼的善良啊!

媽媽曾經跟我說過:“每個人都是一塊金子,只要是金子就會發光。”同學們,當你讀完這本書後,你是否也發現了生活中那些閃閃發光的人呢?可能是你,是我,是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吧!

青銅葵花讀後感15

簡單而又幸福,純樸而又快活,在這樣一個大麥地中,人們並不是那麼富裕,但是孩子們無憂無慮,放牛累了,可躺在草垛上歇息;放學歸來,可與夥伴嘻鬧,一切都是那麼平凡。可唯一不平凡的事——青銅與葵花的故事。

《青銅葵花》這本書主要進述了一個7歲城市女孩因一個特別的機緣與鄉村啞巴男孩成兄妹,即便他們毫無血緣,卻勝似親兄妹。他們一起生活,一起長大,一起分享快樂,一起承擔痛苦,但在葵花十二歲那年,她被命運召回了城市……

書中讓我最爲欣賞的是青銅爲了葵花能在學校照張相,他在大雪中不畏寒冷地賣草鞋,爲了多掙一點錢,賣掉了最後一雙鞋,自己赤腳走在雪地上。看到這一段,我不禁淚如雨下,我深深地被青銅感動了。我想,如果換作我,我可能做不到,可是青銅不一樣,他十分疼愛妹妹,做什麼事都會爲妹妹着想!即使苦了自己,也要讓葵花過得幸福。

青銅疼着葵花,葵花愛着青銅,這是多麼難得的兄妹之情啊。他們的生活雖不富裕,但精神卻十分富足,他們懷着一顆積極向上,樂觀向前的心態生活着。我們在生活中亦是如此,即便社會不是很美好,但還是要微笑面對生活,努力過好每一天。我們要向青銅一樣,懷揣一顆善良的心,積極幫助他人,多體量體量父母,用親情和善良帶來的力量創造美好,享受美好。

可是就在上週,我親眼所見,道路旁一位斷了一隻手臂、失去雙腿的中年叔叔在街頭賣唱,許多人都圍了上去,卻只有寥寥無幾的幾人在叔叔盒子裏放了幾張人民幣,多數人只是圍觀看熱鬧,有的甚至還說着一些嘲笑的話語。而中年叔叔仍然面帶着微笑,一邊演唱一邊向所有的觀衆彎腰致謝。我不禁感嘆道:現在很多人似乎已經失去了發自內心的那種善良,他們開始只做對自己有利的事,不會從別人的角度待事,沒有了像青銅家那樣樸實而單純的善良。

《青銅葵花》所讓我感動的不僅是青銅一家的相親相愛濃濃的親情,更是他們對待生活的心,如果世人都像他們這般,世界將會是多麼美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