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方程》教學設計(精選6篇)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那麼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解方程》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解方程》教學設計(精選6篇)

《解方程》教學設計 篇1

教學內容

學習解方程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圖例,根據等式不變的規律會解方程。

2、掌握解方程的格式和寫法。

3、進一步提高學生分析、遷移的能力。

知識重點

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教學過程

教學方法和手段

引入

前面,我們學習了等式保持不變的規律,等式在哪些情況下變換仍然保持不變呢?等式這些規律在方程中同樣適用嗎?完全可以,因爲方程就是等式,今天我們將學習如何利用等式保持不變的規律來解方程。板書:解方程。

教學過程

新知學習

(一) 教學例1

出示例1,從圖中可以獲取哪些信息?圖中表示了什麼樣的等量關係?盒子中的皮球與外面的3皮個球加起來共有9個,方程怎麼列?得到x+3=9

要求盒子中一共有多少個皮球,也就是求x等於什麼,我們該怎麼利用等式保持不變的規律來求出方程的解呢?

抽答。

方程兩邊同時減去一個3,左右兩邊仍然相等。板書:x+3-3=9-3

化簡,得到x=6

這就是方程的解,誰再來回顧一下我們是怎樣解方程的?

左右兩邊同時減去的爲什麼是3,而不是其它數呢?因爲,兩邊減去3以後,左邊剛好剩下一個x,這樣,右邊就剛好是x的值。因此,解方程說得實際一點就是通過等式的變換,如何使方程的一邊只剩下一個x即可。

追問:x=6帶不帶單位呢?讓學生明白x在這裏只代表一個數值,因此不帶單位。

要檢驗x=6是不是正確的答案,還需要驗算。怎麼驗算呢?可抽學生回答。

板書:方程左邊=x+3

=6+3

=9

=方程右邊

所以,x=6是方程的解。

小結:通過剛纔解方程的過程,我們知道了在方程的左右兩邊同時減去一個相同的數,左右兩邊仍然相等。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在書寫的過程中寫的都是等式,而不是遞等式。

(二)教學例2

利用等式不變的規律,我們再來解一個方程。

出示方程:3x=18,怎樣才能求到1個x是多少呢?同桌的同學互相討論,如有問題,可以出示書上的示意圖幫助分析。

抽答,在方程兩邊同時除以3即可。爲什麼兩邊同時除以的是3,而不是其它數呢?剛好把左邊變成1個x。讓學生打開書59頁,把例2中的解題過程補充完整。

展示、訂正。

通過,剛纔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在方程的兩邊同時減去一個相同的數或同時除以一個不爲0的數,左右兩邊仍然相等。這是我們解方程常用的兩種方法,想不想用它們來試一試呢?

課堂練習

1、完成“做一做”的第1題,先找到等量關係,再列方程,解方程。集體評講。

2、思考“想一想”:如果方程兩邊同時加上或乘上一個數,左右兩邊還相等嗎?依據是什麼?等式保持不變的規律。

試着解方程:x-2.4=6x÷9=0.7(強調驗算)

小結與作業

課堂小結

這節課學習了什麼?討論:什麼時候應該在方程的兩邊加,什麼時候該減,什麼時候該乘,什麼時候該除呢?

課後追記

如果X前面是加號,方程兩邊就減去另外一個數,如果X前面是乘號,方程兩邊就除以乘號前面的數。

《解方程》教學設計 篇2

教學內容:教材P69例4、例5及練習十五第6、8、9、13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鞏固利用等式的性質解方程的知識,學會解ax ±b=c與a(x ±b)=c類型的方程。

過程與方法:進一步掌握解方程的書寫格式和寫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學習過程中,進一步積累數學活動經驗,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發展初步的抽象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在解方程過程中,把一個式子看作一個整體。

教學難點:理解解方程的方法。

教學方法:觀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

教學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出示習題:解下面方程:4x =8.6 48.34-x =4.5

學生自主解答練習,並說一說是怎麼做的。並在訂正的過程中,規範書寫。

2.引出:這節課我們來繼續學習解方程。(板書課題:解方程)

二、互動新授

1.出示教材第69頁例4情境圖。

引導學生觀察,並說一說圖意。再讓學生根據圖列一個方程。

學生列出方程3x +4=40後,讓學生說一說怎麼想的。

(一盒鉛筆盒有x 支鉛筆,3盒鉛筆盒就有3x 支鉛筆。)

在學生說自己的想法時,引導學生說出把3個未知的鉛筆盒看作一部分,4支鉛筆看作一部分。

2.讓學生試着求出方程的解。

學生在嘗試解方程時,可能會遇到困難,要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困惑。

學生可能會疑惑:方程的左邊是個二級運算不知識如何解。

也有學生可能會想到,把3個未知的鉛筆盒看作一部分,先求出這部分有多少支,再求一盒多少支。(如果沒有,教師可提示學生這樣思考。)

提問:假如知道一盒鉛筆盒有幾支,要求一共有多少支鉛筆,你會怎麼算?

學生會說:先算出3個鉛筆盒一共多少支,再加上外面的4支。

師小結:在這裏,我們也是先把3個鉛筆盒的支數看成了一個整體,先求這部分有多少支。解方程時,也就是先把誰看成一個整體?(3x )

讓學生嘗試繼續解答,訂正。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解題過程:

3x +4=40

解: 3x =40-4

3x =36 (先把3x 看成一個整體)

3x ÷3=36÷3

x =12

讓學生同桌之間再說一說解方程的過程。

3.出示教材第69頁例5:解方程2(x -16)=8。

先讓學生說一說方程左邊的運算順序:先算x -16,再乘2,積是8。

思考:你能把它轉換成你會解的方程嗎?

讓學生嘗試解方程,再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做法,然後集體訂正,學生可能會有兩種做法:

(1)利用例4的方法來解。

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思考,重點說一說把什麼看作一個整體?

(先把x -16看作一個整體。)板書計算過程:

2(x -16)=8

解:2(x -16)÷2=8÷2(把x -16看作一個整體)

x -16=4

x -16+16=4+16

x =20

(2)用運算定律來解。

引導學生觀察方程,有些學生會看出這個方程是乘法分配律的逆運算。可以運用乘法分配律把它轉化成我們學過的方程來解。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計算過程:

2(x -16)=8

解: 2x -32=8 (運用了乘法分配律)

2x -32+32=8+32 (把2x 看作一個整體)

2x =40

2x ÷2=40÷2

x =20

4.讓學生檢驗方程的解是否正確。先說一說如何檢驗,再自主檢驗。

(可以把方程的解代入方程中計算,看看方程左右兩邊是否相等。)

三、鞏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69頁“做一做”第1題。

先讓學生分析圖意,再列方程解答。解答時,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想法,把誰看作一個整體。(可以把5個練習本的總價5x 看作一個整體。)

2.完成教材第69頁“做一做”第2題。

先讓學生自主解方程,再集體訂正。

3.完成教材第71頁“練習十五”第8題。

先讓學生說一說圖意,再列方程解答。特別是第一幅圖,要提醒學生天平兩邊的砝碼不一樣重,審題要細心。第二幅圖,學生可能會列出方程30×2+2x =158,再引導學生觀察有兩個30和兩個x ,可以運用乘法分配律。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學會了什麼知識?有哪些收穫?

引導總結:1.在解較複雜的方程時,可以把一個式子看作一個整體來解。

2.在解方程時,可以運用運算定律來解。

作業:教材第71~72頁練習十五第6、9、13題。

板書設計:

解方程

例4:3x +4=40

解: 3x =40-4 (先把3x 看成一個整體)

3x =36

3x ÷3=36÷3

x =12

例5:2(x -16)=8 (把x -16看作一個整體)

方法1: 方法2:

解:2(x -16)÷2=8÷2 解:2x -32=8 (運用了乘法分配律)

x -16=4 x -32+32=8+32 (把2x 看作一個整體)

x -16+16=4+16 2x =40

x =20 2x ÷2=40÷2

X =20

《解方程》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分析具體問題中的數量關係,瞭解到解方程作爲運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需要.正確理解和使用乘法分配律和去括號法則解方程.

2.領悟到解方程作爲運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組成部分.

3.進一步體會同一方程有多種解決方法及滲透整體化一的.數學思想.

4.培養學生熱愛數學,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的能力,領悟數學來於實踐,服務於實踐. 教學重點:正確去括號解方程

教學難點:去括號法則和分配律的正確使用.

教學方法:引導發現

教學設計:

一、引入:

(讀教材156頁引例)

引導學生根據畫面內容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針對學生情況,如有困難教師直接講解.

學生觀看畫面:兩名同學到商店買飲料的情景.

如果設1聽果奶x元,那麼可列出方程4(x十0.5)+x=20-3

教師組織學生討論.

教材“想一想”中的內容:首先鼓勵學生通過獨立思考,抓住其中的等量關係:買果奶的錢+買可樂的錢=20-3,然後鼓勵學生運用自己的方法列方程並解釋其中的道理.

①學生研討並交流各自解決問題的過程.

②學生獨立完成“想一想”中的問題

二、出示例題3並引導學生探討問題的解決方法.

引導學生對自己所列方程的解的實際意義進行解釋.

出示隨堂練習題,鼓勵學生大膽互評.

①獨立完成隨堂練習.

③四名同學板演.

③糾正板演中的錯誤並總結注意事項.

1、自主完成例題

2、小組內交流各自解方程的方法.

3、總結數學思想.

三、出示例題4,教師首先鼓勵學生獨立探索解法,並互相交流.然後引導學生總結,此方程既可以先去括號求解,也可以視作關於(x-1)的一元一次方程進行求解.(後一種解法不要求所有學生都必須掌握.)

1、自主完成例題

2、小組內交流各自解方程的方法.

3、總結數學思想.

四、出示隨堂練習題.

①獨立完成練習題.

②同桌互相檢查.

出示自編練習題:下面方程的解法對不對?如果不對應怎樣改正?

①解方程:2(x+3)-5(1-x)=3(x-1)

②解方程:6(x+8)一6=0

①小組間比賽找錯誤.

②討論交流各自看法.

③選代表說出錯誤的原因,並總結解本節所學方程的注意事項.

五、小結

1、做出本節課小結並交流.

2、說出自己的收穫.

給予評價:

引導學生做出本節課小結.

七、板書設計

八、教學後記

《解方程》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經歷解方程基本思路是把“複雜”轉化爲“簡單”,把“新”轉化爲“舊”的過程.進一步理解並掌握如何去分母的解題方法.

2.通過解方程時去分母過程,體會轉化思想.

3.進一步體會解方程方法的靈活多樣.培養解決不同問題的能力.

4.培養學生自覺反思求解和自覺檢驗方程的解是否正確的良好習慣,團結合作的精神. 教學重點:解方程時如何去分母.

教學難點:解方程時如何去分母.

教學方法:引導發現

教學設計:

一、用小黑板出示一組解方程的練習題.

解方程:

(1)8=7-2y;

(3)4x-3(20-x)=3;

1、自主完成解題.

2、同桌互批.

3、哪組同學全對人數多.

(根據學生做題情況,教師給予評價).

二、出示例題7,鼓勵學生到黑板板演,教師給予評價.

一名同學板演,其餘同學在練習本上做.

針對學生的實際,教師有目的引導學生如何去掉分母.去分母時要引導學生規範步驟,準確運算.

三、組織學生做教材159頁“想一想”,鼓勵並引導學生總結解一元一次方程有哪些步驟. 分組討論、合作交流得出結論:方程兩邊都乘以所有分母的最小公倍數去掉分母.

四、出示例題6,並鼓勵學生靈活運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驟解方程.

出示快速搶答題:有幾處錯誤,請把它們—一找出來並改正.

①先自己總結.

②互相交流自己的結論,並用語言表述出來.

教師給予評價.

引導學生總結本節的學習內容及方法.

五、出示隨堂練習題(根據學生情況做部分題或全部題).

①自主完成解方程

②互相交流自己的結論,並用語言表述出來.

③自覺檢驗方程的解是否正確.

(選代表到黑板板演).

①學生搶答.

②同組補充不完整的地方.

③交流總結方程變形時容易出現的錯誤.

①獨立完成解方程.

②小組互評,評出做得好的同學.

六、小結

①做出本節課小結共交流.

(2)5x-2=7x+8; (4)-2(x-2)=12.

②說出自己的收穫及最困惑的地方

八、板書設計

《解方程》教學設計 篇5

教學課題:解方程

教學內容:教材第67—68頁例1、2.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 結合具體圖例,根據等式不變的規律會解方程。

2、 能力目標:掌握解方程的格式和寫法。

3、 情感目標:進一步提高學生分析、遷移的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教學難點; 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教學方法:質疑引導。 教學資源:課件、投影儀 教學流程:

作業設計:

1、 必做題:教材第67頁做一做第一題

2、 選做題:解方程:X+0.3=1.8

《解方程》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理解解方程的意義。

2、會用等式的性質解形如:ax=b的方程,並能用方程的解對方程進行驗算。

教學重點:學生利用等式的性質來解方程。

教學難點:學生利用等式的性質來解方程。

教學過程:

一、 複習引入

1、填空:

加數=( )-另一個加數 被減數=( )+( )

被除數=( )×( ) 因數=( )÷( )

2、CIA課件出示:根據題中的數量關係,列出方程。

(1)小明有30元錢。買鋼筆用了m元,買本子用了10元,剛好用完。

(2)小紅家買了50千克的大米,吃了n千克,還剩42千克。

(3)全班a個同學,平均分成個7小組,每個小組8人。

(4)鋼筆每支4元,買X支用了24元。

師:剛纔我們列出的這些方程,你能求它的解嗎?(師板書:4X=24)

這個方程的解是多少呢?(X=6)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怎樣求方程的解——解方程

揭示課題並板書:解方程

二、探究學習

1、學習解方程

(1)自主探究求方程的解。

(2)彙報,抽生板演。

(3)師指導學生看書101頁的內容,學習正確的書寫格式,動筆勾畫出你認爲比較重要的地方.

(4)師規範解方程的格式。

第一種:根據四則混合運算各部分之間的關係

4X=12

解: X=12÷4

X=3

第二種:根據等式的性質

4X=12

解: 4X÷4=12÷4

X=3

比較兩種方法的優點和缺點,請將剛纔的解題過程再按正確的書寫格式做一遍。

揭示解方程的含義;區分解方程和方程的解。

2、方程的檢驗。

3、鞏固練習:CIA課件出示(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評講)

三、自主學習

剛纔的幾個方程,請任選一道用你喜歡的方式求方程的解,並口頭檢驗。

師:大家認爲在解方程的時候應該注意些什麼?在哪些方面需要提醒同學主義的呢?

四、全課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你還有哪些疑問?或者是不明白的地方嗎?

五、課堂練習:

1、解方程

20-X =9 25+ X =80 6.3 ÷X =7

2、做書上104頁1、2、3題。

六、板書設計:

解方程

法一:四則混合運算各部分之間的關係 法二:等式的性質

4X=12 4X=12

解: X=12÷4 解: 4X÷4=12÷4

X=3 x=3

七、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已經基本上掌握了方程的解題的依據以及書寫格式,但是很多同學在做a÷x=b這種形式的方程時還是容易搞混淆。需要加強練習和多做相關的題型,特別是在前節內容據題意列方程還得多找相關等量的關係,達到複習以前的知識和鞏固現在的新知識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