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師範專業教學反思

身爲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對學到的教學技巧,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英語師範專業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英語師範專業教學反思

實習的經歷給予我的是教師道路上的成長與蛻變。從初上講臺時的緊張與青澀,到後來的穩重與鎮定,實習這六十天,我收穫的是千金難買的“實戰經驗”。真正的國中課堂與微格課大有不同。微格課上面對的都是知識水平和自己相近,永遠配合自己的大學生。而在真正的國中課堂中,有認真聽講的學生,也有拒絕聽課的學生。如何讓在課堂上完整地呈現知識點,同時以生動有趣地環節輔助教學,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每一位準教師都要思考的問題。

一、瞭解課型,備戰課堂

實習兩月,從聽課到上課,我對國中各個課型的上課思路都有了一定的瞭解。聽說課堂中,以說爲導入,以聽爲核心,再以說爲輸出。教師可以以視頻、音樂,或遊戲的方式,引入模塊主題,引起學生興趣。學生圍繞模塊主題,用模塊重點句型進行討論。在討論的過程中,教師也要合理地處理聽力材料中出現的生詞,減小聽力難度。在處理生詞時,可以採用由已知到未知的方法。如在處理“follow”一詞時,我們的指導老師先引導學生說出“walk behind”,繼而呈現“follow”,使學生很快能理解“follow”一詞的意思。然後,要從說過度至聽。若聽力較難,教師可在之前說的環節中簡單呈現聽力的內容,降低難度;若聽力較易,則可直接過度。而在處理聽力文本時,教師也一定要注意難度的把握。對於較難的文本,教師所設計的題目需簡單化,可以以選擇題爲主。若題目也很難,會在很大程度上挫傷學生的自信心,降低學生的興趣。而對於較易的文本,則可設計具有難度的題目,否則難以達到聽力訓練的效果。聽力結束後,教師也可設計相應的閱讀題,使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對文本材料更加了解;或讓學生跟讀模仿,訓練學生的語音語調。最後,以上所有內容的輸入都要以一個總的環節輸出。教師可提出一個昇華主題的問題,讓學生討論,學生以說的形式輸出他們的成果。

閱讀課的大致思路與聽說課相近,也是以說導入,以說或寫輸出。不同的是,閱讀課要以閱讀爲核心。前面說的環節要複習第一單元中出現的'語法,必要時加入需新學的語法,導入課文內容,同時處理生詞。課堂中的大部分時間要用在處理課文上。首先是快速閱讀,要求學生在一分鐘左右的時間裏瞭解各段落的大意。

其次是各段落的細讀。教師可設計判斷正誤、回答問題、單項選擇、完成表格等形式來檢測學生的閱讀效果。各段落細讀後,再要求學生通讀全文,並以篇章填空的形式總結全文。最後,學生需要進行適當的輸出。輸出的形式可以是複述課文某一段落,圍繞課文主題進行討論,或者是針對課文中某一點進行小短篇寫作等。

個人認爲語法課的彈性較大。教師最好能將需學的語法知識放入與模塊主題相關的情境中。但是,若單元主題很難引起學生興趣,教師也可考慮採用學生比較感興趣的情境,使知識性與趣味性在課堂中完美結合。一般語法課都採用歸納的方式。教師在語法課的開始先以一個情景引入,該情境中包含所學的語法,需要學生進行運用。然後,教師列舉包含句法知識的句子,讓學生進行歸納發現,總結語法要點。等學生都大致掌握後再以練習形式進行鞏固。若一模塊中包含不止一個語法點,教師也可採用同樣的形式處理另一個語法點,但一定要注意各環節之間的銜接。若只有一個語法點,則可將該語法點與之前所學的類似語法進行對比。最後,通常要以篇章的形式進行語法填空,鞏固所學的知識。在語法講解後,還要處理文章中的重點單詞和詞組。可以以看圖說話的形式讓學生用所學新詞或詞組填空,然後再以一個篇章的形式輸出,讓學生在整個篇章中使用新詞。

寫作課的彈性最大。一般都是根據文章的寫作思路來設計寫作課。課堂中的環節數與文章的段落數基本一致。每個環節設置問題讓學生進行回答,問題的答案即與作文的內容大致一致。每一環節後都對這一環節進行總結。最後再對文章的總體思路進行總結,使學生更加清晰。以模塊四的作文“The Best Way to Travel” 爲例。該作文寫作思路如下:第一段指出有哪幾種交通工具,學生要會使用“there be”句型:There are X ways to travel from XX to XX。第二段要描述各交通工具的優缺點,並用比較級或最高級進行比較。最後一段表明自己的選擇,說明哪一種交通工具最好,並給出理由。因此,這一節課的各環節設計如下:首先,課前播放《爸爸去哪兒》的音樂,引起學生的興趣。在課堂中以幾張圖片的形式將學生引入旅行的大情境中。而後再以圖片的形式,引導學生說出交通方式的正確表達,如:They went to Gansu by car. / They took cars to Gansu. 並且能使用“there be”句型總起文章。這一環節講解文章第一段的寫作。在第二環節中,首先以競猜的形式幫助學生輸入各交通方式的優缺點,並且

調動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接着,又以競賽的形式讓學生使用最高級或比較級描述各交通方式的優缺點。在競賽前,要求學生能熟記好詞好句,以便寫作時使用。這一環節講解文章第二段的寫作。在最後一個環節中,教師給出句型,讓學生能給出自己的意見,並以準備後彙報的形式展示。各環節結束後教師再進行總結,爲學生梳理寫作思路。

二、課後反思,不斷進步

在接觸各個課型後,我也發現了自己的擅長之處和薄弱之處。

首先,聽說課是我最爲薄弱的課型。前面的導入環節大同小異,但我卻不擅於處理聽力材料。如Module 6 聽說課中的聽力文本較難,但同時,因爲沒有把握好學生的能力,我與同伴所設計的題目也高出了學生的水平。首先是題目較長,給學生閱讀造成了困難;其次是答案不能直接聽出,具有很大的難度。學生們基本無迴應,而我在上課時也漸漸失了信心。那節課也成了我最失敗的課。聽說課是以訓練聽力爲主。因此,聽力題目的設置是教師最需重視的。我們的指導教師也給我們傳授了方法。在備課時,教師先要自己聽錄音。教師都較難聽懂的部分,學生根本無法聽懂。遇到這些較難聽懂的部分,教師不應設置任何題目。題目的長度也不宜過長,以免學生難以讀懂題目而影響做題。對於較難的題目可以設置爲選擇題。有些無法直接聽出的題可以讓學生閱讀後再完成。

閱讀課的模式較爲固定,因此我也處理地比較順利。但是,不足的是,由於我太顧及中等以下水平的學生,給學生們的閱讀時間過長,導致整個課堂的內容無法在有限的時間完整地呈現。在以後的課堂中,我因根據學生的平均水平,規定好閱讀時間。

由於語法課的彈性較大,模式也相對固定,我的語法課都進行地都和預期的相仿。在經歷Module 6 聽說課的打擊後,我深刻地吸取了教訓,用較爲簡單的,學生熟悉且能很快說出的情景處理語法點。我選擇的圖片貼近學生生活,符合學生興趣。因此,在Module 6 的語法課上,學生興趣較高,能較好地配合教師完成每一環節。而美中不足的是,個別連接詞比較牽強。在Module 7的語法課上,我也選取了學生比較感興趣的話題進行導入。後面也以一個故事的形式讓學生進行填空。填空後讓學生猜測結尾。由於故事比較吸引人,可能性的結尾也較多,

學生的興趣也十分高漲。語法課看似所有課型中知識量最大,趣味性最低的課型。但是,只要教師大膽發揮創造性,仍然可以將語法課的知識點與趣味性結合起來,使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學習知識。

寫作課我也接觸過兩次。因爲每一次我都是按照寫作的思路來安排各環節的,所以學生的作品都較符合要求。但因爲上課呈現的內容較多,大多作品都大同小異,相差不大。因此,日後上寫作課時,教師應注意給學生更多自主發揮的空間,多給學生自由討論的機會。同時,也要注意強調作文的結構,要求學生嚴格按照結構來進行寫作。

此外,我也接觸過一節《典範英語》課。課文中生詞較多,但故事情節簡單。我帶領學生梳理完文章情節後,便進入了模仿表演環節。起初學生模仿的熱情並不高,但當我帶頭模仿,並要求學生一再跟讀後,學生的熱情也高昂了很多。許多學生都能將錄音中的語音語調模仿地惟妙惟肖。這一節課後,我充分意識到,在這類課堂中,教師的帶頭作用不容小覷。教師能帶頭進行表演或模仿,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此外,當學生沒有認真模仿時,教師可以一遍遍地要求學生跟讀,以引起學生的重視。

三、知趣結合,引起興趣

經過數次的上課、評課後,我充分地意識到了知識性與趣味性相結合的重要性。在Module 5的閱讀課中,各環節銜接連貫,進行地也比較順利,閱讀題難度適中,學生也基本都能回答。但整個課堂缺乏趣味性,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夠濃厚,回答問題也不夠積極主動。尤其是後面的閱讀環節,學生基本都處於被動學習的狀態。如果能像Module 7的閱讀課一樣,在閱讀的過程中還能加入表演、跟讀、猜測的環節,效果可能會更好。但有時,所設計的環節趣味性太大,學生可能只顧玩笑,而沒有真正掌握知識。如在Module 7的語法課中,我採用“你演我猜”的形式操練過去進行時。這一節語法課我在兩個風格相差很大的班級分別進行授課。較爲安靜的班級變得活躍積極,效果較好,但較爲吵鬧的班級卻更加吵鬧。學生上臺後只顧用幽默的方式進行表演,使教室裏一陣鬨鬧,很難控制,過去進行時這一語法點也沒有真正操練到位,效果並不理想。因此,趣味性在課堂中的融入,也要充分考慮到班級學生的風格。對於安靜的班級,趣味活動可以

調到積極性,但是對於吵鬧活躍的班級,趣味活動只會使課堂更加混亂。

四、把握難易,提高效率

正確把握課堂的難易程度,也是順利呈現一節課的重中之重。難易度包括題目的難易及教師指令語的難易。首先是題目的設置。聽力題和閱讀題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水平,不應過易或過難。過易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信心,但是達不到訓練的效果;而過難則挫傷學生的自信心,消磨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沒有積極性,整個課堂處於一種沉悶的狀態。語法填空題主要考察學生對於語法知識的掌握,因此所設置的題目最好便於學生理解,即不在理解上考驗學生。否則,“雙重”考驗不僅打擊學生信心,也很難達到訓練效果。最後,對於開放性題目,首先,題目也要便於學生理解,其次,要讓學生有話可講,所涉及的思想高度也不高於學生水平。此外,在指令語方面,教師應做到“能簡就簡”,能用簡單詞彙的,絕不用高級詞彙;能用簡單句的,絕不用從句、複合句。若發現學生在理解上有困難,教師也可採用舉例說明的方式。如果學生反映聽不懂,而要求用中文,教師應以另一種簡單的表達衝鋒衣指令語,而不是馬上改用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