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聯考化學必備的要點知識歸納

又一年大學聯考來臨,高三的學生正處於緊張的備考當中,對於每一位理科生來講,化學科目的考試是十分重要的,複習的時候要將化學知識鞏固好。下面是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大學聯考化學知識總結,希望對大家有用!

大學聯考化學必備的要點知識歸納

  大學聯考化學考點知識

一、離子共存

1.由於發生複分解反應,離子不能大量共存。

(1)有氣體產生。

如CO32-、SO32-、S2-、HCO3-、HSO3-、HS-等易揮發的弱酸的酸根與H+不能大量共存。

(2)有沉澱生成。

如Ba2+、Ca2+、Mg2+、Ag+等不能與SO42-、CO32-等大量共存;Mg2+、Fe2+、Ag+、Al3+、Zn2+、Cu2+、Fe3+等不能與OH-大量共存;Pb2+與Cl-,Fe2+與S2-、Ca2+與PO43-、Ag+與I-不能大量共存。

(3)有弱電解質生成。

如OH-、CH3COO-、PO43-、HPO42-、H2PO4-、F-、ClO-、AlO2-、SiO32-、CN-、C17H35COO-、等與H+不能大量共存;一些酸式弱酸根如HCO3-、HPO42-、HS-、H2PO4-、HSO3-不能與OH-大量共存;NH4+與OH-不能大量共存。

(4)一些容易發生水解的離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條件的。

如AlO2-、S2-、CO32-、C6H5O-等必須在鹼性條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如Fe3+、Al3+等必須在酸性條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這兩類離子不能同時存在在同一溶液中,即離子間能發生“雙水解”反應。如3AlO2-+3Al3++6H2O=4Al(OH)3↓等。

2.由於發生氧化還原反應,離子不能大量共存。

(1)具有較強還原性的離子不能與具有較強氧化性的離子大量共存。如S2-、HS-、SO32-、I-和Fe3+不能大量共存。

(2)在酸性或鹼性的介質中由於發生氧化還原反應而不能大量共存。如MnO4-、Cr2O7-、NO3-、ClO-與S2-、HS-、SO32-、HSO3-、I-、Fe2+等不能大量共存;SO32-和S2-在鹼性條件下可以共存,但在酸性條件下則由於發生2S2-+SO32-+6H+=3S↓+3H2O反應不能共在。H+與S2O32-不能大量共存。

3.能水解的陽離子跟能水解的陰離子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雙水解)。

例:Al3+和HCO3-、CO32-、HS-、S2-、AlO2-、ClO-等;Fe3+與CO32-、HCO3-、AlO2-、ClO-等不能大量共存。

4.溶液中能發生絡合反應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

如Fe3+與SCN-不能大量共存;

5.審題時應注意題中給出的附加條件。

①酸性溶液(H+)、鹼性溶液(OH-)、能在加入鋁粉後放出可燃氣體的溶液、由水電離出的H+或OH-=1×10-10mol/L的溶液等。

②有色離子MnO4-,Fe3+,Fe2+,Cu2+。

③MnO4-,NO3-等在酸性條件下具有強氧化性。

④S2O32-在酸性條件下發生氧化還原反應:S2O32-+2H+=S↓+SO2↑+H2O

⑤注意題目要求“大量共存”還是“不能大量共存”。

6.審題時還應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1)注意溶液的酸性對離子間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的影響。如:Fe2+與NO3-能共存,但在強酸性條件下(即Fe2+、NO3-、H+相遇)不能共存;MnO4-與Cl-在強酸性條件下也不能共存;S2-與SO32-在鈉、鉀鹽時可共存,但在酸性條件下則不能共存。

(2)酸式鹽的含氫弱酸根離子不能與強鹼(OH-)、強酸(H+)共存。

如HCO3-+OH-=CO32-+H2O(HCO3-遇鹼時進一步電離);HCO3-+H+=CO2↑+H2O

二、離子方程式書寫的基本規律要求

(1)合事實:離子反應要符合客觀事實,不可臆造產物及反應。

(2)式正確:化學式與離子符號使用正確合理。

(3)號實際:“=”“ ”“→”“↑”“↓”等符號符合實際。

(4)兩守恆:兩邊原子數、電荷數必須守恆(氧化還原反應離子方程式中氧化劑得電子總數與還原劑失電子總數要相等)。

(5)明類型:分清類型,注意少量、過量等。

(6)檢查細:結合書寫離子方程式過程中易出現的錯誤,細心檢查。

  大學聯考化學基礎知識

一、由於發生複分解反應,離子不能大量共存。

1、有氣體產生。

如CO32-、S2-、HS-、HSO3-、等弱酸的.酸根或酸式酸根與H+不能大量共存:CO32-+2H+==CO2↑+H2O、HS-+H+==H2S↑。

2、有沉澱生成。

鉀(K+)、鈉(Na+)、硝(NO3-)、銨(NH4+) 溶,硫酸(SO42-)除鋇(Ba2+)、鉛(Pb2+)(不溶),鹽酸(Cl- )除銀(Ag+)、亞汞(Hg22+)(不溶),其他離子基本與鹼同。

如:

Ba2+、Ca2+等不能與SO42-、CO32-等大量共存:

Ba2++CO32== CaCO3↓、

Ca2++ SO42-==CaSO4(微溶);

Cu2+、Fe3+等不能與OH-大量共存:

Cu2++2OH-==Cu(OH)2↓,Fe3++3OH-==Fe(OH)3↓等。

3、有弱電解質生成。

能生成弱酸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

如OH-、CH3COO-、PO43-、HPO42-、H2PO-等與H+不能大量共存,

一些酸式弱酸根不能與OH-大量共存:

HCO3-+OH-==CO32-+H2O、

HPO42-+OH-=PO43-+H2O、

NH4++OH-==NH3·H2O等。

4、一些容易發生水解的離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條件的。

如AlO2-、S2-、CO32-、C6H5O-等必須在鹼性條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如Fe3+、Al3+ 等必須在酸性條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

這兩類離子因能發生“雙水解”反應而不能同時存在於同一溶液中,

如3AlO2-+3Al3++6H2O==4Al(OH)3↓等。

二、由於發生氧化還原反應,離子不能大量共存

1、 具有較強還原性的離子不能與具有較強氧化性的離子大量共存。

如I- 和Fe 3+不能大量共存:2I-+2Fe3+==I2+2Fe2+。

2、在酸性或鹼性介質中由於發生氧化還原反應而不能大量共存。

如NO3- 和I- 在中性或鹼性溶液中可以共存,但在有大量H+ 存在情況下則不能共存;SO32- 和S2- 在鹼性條件下也可以共存,但在酸性條件下不能共存:2S2-+SO32-+6H+=3S↓+3H2O。

三、由於形成絡合離子,離子不能大量共存

中學化學中還應注意有少數離子可形成絡合離子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情況。如Fe3+ 和 SCN-,由於Fe3++3SCN- Fe(SCN)3(可逆反應)等絡合反應而不能大量共存(該反應常用於Fe3+ 的檢驗)。

  大學聯考化學易錯知識

1、誤認爲有機物均易燃燒。

如四氯化碳不易燃燒,而且是高效滅火劑。

2、誤認爲二氯甲烷有兩種結構。

因爲甲烷不是平面結構而是正四面體結構,故二氯甲烷只有一種結構。

3、誤認爲碳原子數超過4的烴在常溫常壓下都是液體或固體。

新戊烷是例外,沸點9.5℃,氣體。

4、誤認爲可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去除甲烷中的乙烯。

乙烯被酸性高錳酸鉀氧化後產生二氧化碳,故不能達到除雜目的,必須再用鹼石灰處理。

5、誤認爲雙鍵鍵能小,不穩定,易斷裂。

其實是雙鍵中只有一個鍵符合上述條件。

6、誤認爲烯烴均能使溴水褪色。

如癸烯加入溴水中並不能使其褪色,但加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時卻能使其褪色。因爲烴鏈越長越難溶於溴水中與溴接觸。

7、誤認爲聚乙烯是純淨物。

聚乙烯是混合物,因爲它們的相對分子質量不定。

8、誤認爲乙炔與溴水或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反應的速率比乙烯快。

大量事實說明乙炔使它們褪色的速度比乙烯慢得多。

9、誤認爲塊狀碳化鈣與水反應可制乙炔,不需加熱,可用啓普發生器。

由於電石和水反應的速度很快,不易控制,同時放出大量的熱,反應中產生的糊狀物還可能堵塞球形漏斗與底部容器之間的空隙,故不能用啓普發生器。

10、誤認爲甲烷和氯氣在光照下能發生取代反應,故苯與氯氣在光照(紫外線)條件下也能發生取代。

苯與氯氣在紫外線照射下發生的是加成反應,生成六氯環己烷。

11、誤認爲苯和溴水不反應,故兩者混合後無明顯現象。

雖然二者不反應,但苯能萃取水中的溴,故看到水層顏色變淺或褪去,而苯層變爲橙紅色。

12、誤認爲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可以除去苯中的甲苯。

甲苯被氧化成苯甲酸,而苯甲酸易溶於苯,仍難分離。應再用氫氧化鈉溶液使苯甲酸轉化爲易溶於水的苯甲酸鈉,然後分液。

13、誤認爲石油分餾後得到的餾分爲純淨物。

分餾產物是一定沸點範圍內的餾分,因爲混合物。

14、誤認爲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能區分直餾汽油和裂化汽油。

直餾汽油中含有較多的苯的同系物;兩者不能用酸性高錳酸鉀鑑別。

15、誤認爲鹵代烴一定能發生消去反應。

16、誤認爲烴基和羥基相連的有機物一定是醇類。

苯酚是酚類。

17、誤認爲苯酚是固體,常溫下在水中溶解度不大,故大量苯酚從水中析出時產生沉澱,可用過濾的方法分離。

苯酚與水能行成特殊的兩相混合物,大量苯酚在水中析出時,將出現分層現象,下層是苯酚中溶有少量的水的溶液,上層相反,故應用分液的方法分離苯酚。

18、誤認爲乙醇是液體,而苯酚是固體,苯酚不與金屬鈉反應。

固體苯酚雖不與鈉反應,但將苯酚熔化,即可與鈉反應,且比乙醇和鈉反應更劇烈。

19、誤認爲苯酚的酸性比碳酸弱,碳酸只能使紫色石蕊試液微微變紅,於是斷定苯酚一定不能使指示劑變色。

“酸性強弱”≠“酸度大小”。飽和苯酚溶液比飽和碳酸的濃度大,故濃度較大的苯酚溶液能使石蕊試液變紅。

20、誤認爲苯酚酸性比碳酸弱,故苯酚不能與碳酸鈉溶液反應。

苯酚的電離程度雖比碳酸小,但卻比碳酸氫根離子大,所以由複分解規律可知:苯酚和碳酸鈉溶液能反應生成苯酚鈉和碳酸氫鈉。

21、誤認爲欲除去苯中的苯酚可在其中加入足量濃溴水,再把生成的沉澱過濾除去。

苯酚與溴水反應後,多餘的溴易被萃取到苯中,而且生成的三溴苯酚雖不溶於水,卻易溶於苯,所以不能達到目的。

22、誤認爲苯酚與溴水反應生成三溴苯酚,甲苯與硝酸生成TNT,故推斷工業製取苦味酸(三硝基苯酚)是通過苯酚的直接硝化製得的。

此推斷忽視了苯酚易被氧化的性質。當向苯酚中加入濃硝酸時,大部分苯酚被硝酸氧化,產率極低。工業上一般是由二硝基氯苯經先硝化再水解制得苦味酸。

23、誤認爲只有醇能形成酯,而酚不能形成酯。

酚類也能形成對應的酯,如阿司匹林就是酚酯。但相對於醇而言,酚成酯較困難,通常是與羧酸酐或酰氯反應生成酯。

24、誤認爲醇一定可發生去氫氧化。

本碳爲季的醇不能發生去氫氧化,如新戊醇。

25、誤認爲飽和一元醇被氧化一定生成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