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人生觀後感

莊子有句話說的好,其嗜慾深者,其天機淺。人的種種苦惱,往往來自於慾望,也可以說是一種執着力。

幸福人生觀後感

講座的名字叫“幸福人生”,在我看來,幸福在於合理慾望的適當滿足。

降低慾望,破除執着力,收穫幸福,在乎“施捨”二字。

爲什麼要施捨?

宇宙周天循環,保持一個平衡;人的作息進退也是保持一個平衡;發善心,做好事,其實是在對自己仁慈,用害人心,用計策,其實算計的是自己。

我在街上遇見一個乞討的人,可能一眼就能看出這是一個職業化的乞丐,我也發慈悲心,他在地上要飯受人鄙視是苦,昧着良心要別人的錢也是苦,說不定他每個月的收入比我還高,但他比我可憐,如果我有點零錢的話,隨意也會給一點。我施捨的不是錢,而是自己的善良,我因此獲得自在快樂。原來是我放下了原有的分別心,執着心,發揮了自己善良的本性,這不是一件大好事嗎?

還有一些人,有小聰明,善於算計,損人利己或者損人不利己的事他都喜歡幹。一來其壞心傷了自己的天性,損了自己的道德,不會有長久的幸福;二來,做點壞事好像短期獲得了利益,名聲,但時間久了大家都會明白,反而對自己不利,不信你看,不管什麼人都願意和真直善良的人相處,而提防遠離那些有惡行的人,也是間接的虧損了自己的機緣運勢。不管是從那個角度看,“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都是有道理的,也是有必要的。再說,人非聖賢,如果你犯錯了,能夠及時承認,擔當後果,一方面讓自己內心無掛礙,坦蕩蕩,晚上都不會做惡夢,另一方面也是自我教育的機會,旁人看到你的行爲,也會覺得你正直,有擔當,值得信賴。

下面我來談一下怎麼施捨。

施捨有三,身施,財施,無畏施。

身施,彎下腰,放下虛榮中的尊嚴,爲別人做點事,幫助別人,不求別人的讚賞與回報。

財施,拿出自己的錢財,救人急缺,請人吃飯,送人禮物都可以算作,順乎自己的心境,表達自己的善意。

無畏施,拿出自己的智慧,自己的知識,幫助別人解除心中的困惑,勸人積極樂觀。

抱着一顆大寬容心,樂於施捨,人的路纔會越走越寬。

總有些人喜歡問,人活着是爲了什麼,這個問題比較大,我也談不透。但是我覺得,人生就是一個過程,我們爲什麼要去執着於人生的歸宿的.終點呢。人活着不爲了什麼,有一個幸福的過程去享受就足夠了。

要幸福,當知足。善施捨,受敬重。內守信,外相和。抓重點,知珍惜。再忙碌,顧身體。

孔夫子曾經說“不學禮,無以立。”意思很明白,也就是說一個人在生活中如果不注意禮儀,那麼他就很難在社會上立足。因此,我們應該處處注意禮儀。

禮儀,不是一天能形成的,也不是想學就能學好的,他需要日積月累。逐步形成。也就是說父母在教孩子禮儀時,一定要從孩子小時,就要做起。教孩子學禮儀,讓孩子養成時時給他人打招呼,問好等是十分重要的。將來孩子走向社會一定會很受社會各階層人士的認可。備受他們的歡迎和讚賞。

其禮儀表現之一就是“長者立,幼勿坐。”也就是說如果長輩是站着的,晚輩也一定不能坐下。這就是一種禮儀。還有,吃飯時,如果長輩沒有吃,晚輩也一定不能吃,這就是一種禮儀。禮儀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可以隨時被看到。也就是利益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我們要注重禮儀的養成和應用。

禮儀最重要的是要把一顆恭敬地心提起來。一個孩子若成就了一顆恭敬地心,他也就成就了一顆細微的心、一顆觀察的心。每種禮儀都含有一種維別人着想的本質在裏面。很坦然如果一個孩子能處處注重禮儀,那麼他也能事事爲別人着想,處處都會幫助他人,先人後己的優秀品質就會在他身上發出光芒。

禮儀是人與人之間最美好的距離,禮儀表面上會讓彼此間感到太客氣,感到太拘於一格。其實不然,相反,禮儀恰恰是兩個人互相尊重的體現,是人與人之間追美好的距離。看一個人是否遊客恭敬的心就要看他的存心是否厚道,是否仁厚、謙卑。

看得出,禮儀在我們的生活中影響很大,因此,我們要在生活中處處注意禮儀,注重禮儀,讓我們每個人都能夠事事先爲他人着想,處處去幫助他人,做21世紀一個有禮儀、重禮儀的創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