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可樂經濟學》讀後感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牛奶可樂經濟學》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牛奶可樂經濟學》讀後感

《牛奶可樂經濟學》讀後感1

花了三天的時間把這本書通讀了一遍,這本書主要講述了一些日常生活中通俗的經濟學問題。個人覺得,越是能把深刻的知識講得越通俗易懂,這個作者的水平一定很高,羅伯特弗蘭克教授絕對是一個很牛逼的大學教授。

其實,生活中的很多現象和問題都可以用經濟學來解釋,只要能思考就並運用到生活中,你會發現很多有意思的事。寫讀後感,我不想再像嗄以前一樣簡單的把書中感覺比較重要的段落語句抄錄下來,爲什麼呢?原因很簡單,沒用處。我雖記錄下來,卻從來不去背去理解,也從來都不去看,所以這次我一改往日的風格,僅寫下一些隨時能想到的`內容。就像是買了很多書,買不來不看就是一種浪費;又如微信中收藏了許多文章,後來又沒去看,一樣是浪費。對於我這個懶人來說,到手中的就得有用處,否則等於沒有。

最後,用作者羅伯特弗蘭克教授的一句話來結個尾:請不要急於去書中找尋答案。這些生活中的問題不是公式和概念,他們並沒有標準確切的答案,每個人都有可能給出更多更合理的解釋。雖說,不是每一個人都是經濟學家,但至少,我們可以更積極地去思考,並把思考用於生活。這樣,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成爲一名博物經濟學家。

這句一點都沒錯!

《牛奶可樂經濟學》讀後感2

爲什麼牛奶的盒子是方的,可樂的瓶子是圓的;爲什麼酒吧中不值錢的水要收費而花生米卻免費;爲什麼單行道上謙讓反而降低效率;爲什麼許多超市24小時營業等等。雖然提出的`這些問題很有趣,但解釋卻很簡單,我們平時也可以自己做出合理的解釋,不過是作者用了一些經濟學的概念。

這一系列的發問激發了讀者的好奇心。然後作者通過一種 經濟學看問題的角度來進行闡述。在不經意中導入經濟學原理。馬太效應、邊際成本、時間成本、機會成本……解釋問題的時候作者像是在講一個個小故事,通過敘事的方式,他把略顯枯燥乏味的經濟學原理說的引人入勝,活靈活現。

仔細想想,這本書還是給我帶來不少啓發。

其一,主題和角度很重要,雖然都是生活中簡單的例子,雖然解釋起來也不見得有什麼高明之處,但本書勝在接近性,和我們日常生活的接近,此外,就是以博物經濟學來總括所有案例

其二,我們往往在進入一個新領域的時候,總想學習的快些,但卻忽略了一些基本的概念,而這些概念往往是一個學科成立的基礎。

《牛奶可樂經濟學》讀後感3

這本書是比較好理解的,它其實是從宏觀經濟學的角度,把複雜的經濟學道理,用簡單的語言和生活當中的現象講出來。全書共有11章,講的都很樸素。

其實學習這件事就是比較簡單的.,你只要能摸到某一新鮮事物的內核,其他用無數實踐去論證它就好了。

正如這本書的寫作方式,一個道理後面配無數個小案例。讓經濟學圍繞在你的生活當中。

自己看着比較有想法的是第3章,自己比較想做編劇,所以看到這裏就明白了爲什麼助理編劇掙得那麼少了,原來是想做編劇的人都不會在意剛開始能給多少錢,都想的是做成了這件事背後的價值。金主爸爸們真是精啊,一分錢都不想浪費。

我認識的一個編劇姐姐,她很6了已經,然後她還是自己考了教師資格證,打算將來萬一編劇不行,當個老師也不錯。

於是,我就暗戳戳的打退堂鼓了。但是先讓自己成爲富婆就不一樣了,我就有更多時間和精力投入到這裏面了。先給自己定個小目標,賺它五十萬。完美。然後我就有錢去深造了。加油!

《牛奶可樂經濟學》讀後感4

在讀《牛奶可樂經濟學》時,我的第一感覺是它很親近就在我身邊,這也讓我從新感受了語言的魅力。

我們爲什麼喜歡讀古詩,因爲它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畫面感超強。比如“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寥寥數字沒有秋天字眼,卻道出秋滋味。

《牛奶可樂經濟學》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它把原本高高在上、敬而遠之、學院式的經濟學,徹底變成我們隨處可見、親切可人的身邊經濟學。

“牛奶可樂”成爲通俗代名詞,經濟學不再讓人聽而生畏,因爲經濟學它就源於生活,生活不是戰鬥,快樂是一種需求。這些生活中的問題不是公式和概念,書中也沒有標準的答案,每個人都可以給出更多解釋。本書的宗旨就是鼓勵讀者積極的思考,並把思考用於生活當中。

書中關注的是我們生活中司空見慣而又未注意到的現象。比如:爲什麼牛奶的盒子是方的,可樂瓶子是圓的`;爲什麼酒吧中不值錢的水要收費而花生米卻免費;爲什麼飲料可以免費續杯……

理論是枯燥無味的,但是通過生活中的點滴,告訴你背後的經濟學,看完後醍醐灌頂啊!

《牛奶可樂經濟學》讀後感5

“農民以體力勞動從事耕耘,商人以其審時觀變從事貿易,手工業者以其精工巧技製造器械。”這世界上無人不在追求着“利”。經濟學是現代的一個獨立學科,是關於經濟發展規律的科學。從1776年亞當·斯密的《國富論》開始奠基,現代經濟學經歷了200多年的發展,已經有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政治經濟學等衆多專業方向,並應用於各垂直領域,指導人類財富積累與創造。

看到這些,你是否猶豫了呢?雖然經濟對我們很重要,可礙於經濟學對於我們來說無非就是一些複雜的公式圖表和概念,所以我們都不約而同的略過了經濟學。當然,我也是這樣認知的.。可是卻有一本書徹底顛覆了我對經濟學的認知。它就是《牛奶可樂經濟學》。

爲什麼牛奶裝在方盒子裏可樂卻裝在圓盒子裏?爲什麼女士衣服的扣子在左邊而男士的在右邊?爲什麼餐廳都爲飲料提供免費續杯?爲什麼大學教授說話語焉不詳?爲什麼……這就是那本書的導語,也就是這本書帶我走進了經濟學的另一個世界。

這本書分析的簡明扼要,讀完之後我也就順理成章的知道了這一系列的設計方式問題,其實這些看似簡單的問題都是蘊含着經濟學的道理。產品的設計既要包含最符合消費者心意的功能,又要滿足賣方保持低價、便於競爭的需求,這也就是說,產品設計必須在兩者之間保持平衡。

看完之後,同學們是否都有了躍躍一試的打算呢?那麼就行動起來吧!因爲這本書是不會讓你失望的!

這就是我對這本書的一點小見解。

《牛奶可樂經濟學》讀後感6

爲什麼牛奶裝在方盒子裏賣,可樂卻裝在圓瓶子裏賣?

對於這本書的招牌問題,書中是這樣解釋的:方形容器能比圓形容器更經濟地利用貨架空間。像可樂這樣的軟性飲料的生產商堅持使用圓形容器的原因,其中之一就是軟性飲料大多是就着容器直接喝的,所以由於圓形容器更稱手,抵消了它所帶來的額外存儲成本。而牛奶卻不是。牛奶一例中節約的空間,顯然比軟性飲料一例來得更划算。超市裏大多數軟飲料都是放在開放式貨架上的,這種架子便宜,平常也不存在運營成本;但牛奶則需專門裝在冰櫃裏,冰櫃很貴,運營成本也高。冰櫃裏的存儲空間相當寶貴,從而提高了用方形容器裝牛奶的收益。所以就算是大多數人直接就着盒子喝牛奶,它們仍不大可能裝在圓形容器裏賣。

解釋上述現象用到了成本效益原則,即:唯有當行動所帶來的額外收益大於額外成本時,你才應該這麼做。這是準則之一,之二是機會成本原則:從事一項活動的機會成本,是指你爲了從事這件事而放棄的`其他事情的價值。

經濟學認爲人是有理性的,人能夠根據自身利益的得失來權衡自己的行爲。其實,日常生活中每種事物的背後都蘊涵着經濟學道理。這本書正是讓經濟學徹底融入生活,它讓我覺得經濟學就是這樣實際,打破了人們對經濟學只是枯燥無味的理論與圖表的認識;它教會我用經濟學的眼光看待生活,並在不同的環境下巧妙地應用經濟學原理。

做一個理性的人,做一個善於思考的人,做一個把知識變爲智慧的人。

《牛奶可樂經濟學》讀後感7

《牛奶可樂經濟學》是美國康奈爾大學管理學院的教授,他喜歡在自己的課堂上給學生布置“博物經濟學”作業,讓學生提交生活中的問題,並以經濟學的視角做出回答。這就是此書的藍本。書中有很多經典問題例如:“爲什麼牛奶裝在方盒子裏而可樂裝在圓盒子裏”“爲什麼女士衣服的扣子在左邊而男士的在右邊”。

其實,我們生活中的.很多現象都可以用經濟學原理來解釋。“機會成本指你爲了從事這件事而放棄的其他事情的價值”“ 成本效益原則是所有經濟學概念的源頭。它提出,惟有當行動所帶來的額外效益大於額外成本時,你才應該這麼做。”在生活中,多問幾個爲什,就可以減少我們的成本,提高效益。產品設計、供求關係、人際關係、心理學……等等各個方面都會影響成本和效益。閱讀此書給我帶來了很大的啓發:很多看似複雜的事情,其實我們只是忽略了基本的概念,而基本概念往往都是一門科學的基礎。同時,在生活學習中,我們也應該培養自己的發散思維,多思考纔會有更多的發現。人生本身就像是一個正弦曲線,有波峯,也有波谷,但始終圍繞着一個x軸。在失意時被批評,於是我們很容易將緊隨其後的上升理解爲批評帶來的效果。在得意時被表揚,於是我們很容易將緊隨其後的降落理解爲表揚帶來的負面效益。

讀《牛奶可樂經濟學》,學習博物經濟學是一項很好的學習本領。

《牛奶可樂經濟學》讀後感8

第一次拿起這本書,是因爲它奇怪的名字吸引了我,牛奶可樂怎麼會有經濟學的學問呢?翻開目錄,裏面的問題更是使我對這本產生極大地興趣,爲什麼打開冰箱時,冷藏櫃會亮,冷凍拒卻不會亮?爲什麼牛奶裝在方盒予裏賣,可樂卻裝在圓瓶子裏賣?爲什麼DVD和CD的尺寸一樣大,但DVD包裝盒卻比CD包裝盒要大得多?爲什麼很多餐廳都爲飲料提供免費續杯?

在解釋這些各色各樣的問題時,作者羅伯特?弗蘭克教授的觀點顯然不同於傳統的經濟學書籍,他曾說道“請不要急於去書中找尋答案。這些生活中的問題不是公式和概念,它們並沒有標準確切的答案,每個人都有可能給出更多更合理的解釋。雖說,不是每一個人都是經濟學家,但至少,我們可以更積極地去思考,並把思考用於生活。這樣,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爲一名博物經濟學家。”

當我第一次看到這些問題,也許就如作者所說急於去書中尋求答案,可當看完以後用經濟學的角度去思考其它的問題時,卻會發現經濟學已經滲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從前我認爲經濟學是一個高深莫測的學問,可當我欣然接受它後,他便會成爲我的一把利劍,從此思考問題又多了一種角度,這就是這本書帶給我的一種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