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懷遠原文翻譯及賞析

望月懷遠原文

望月懷遠原文翻譯及賞析

望月懷遠/望月懷古

張九齡〔唐代〕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相關翻譯

海上升起了一輪明月,天涯的離人此時都共賞月華。

有情之人定在埋怨長夜,我也徹夜不眠,苦苦相思。

熄滅蠟燭,因愛這滿屋月光,披衣起來,發覺露水已重。

既然不能手掬月華送你,那就睡覺夢裏與你相會。

相關賞析

這首詩是張九齡在開元二十五年(737 )由京師貶荊州長史後所作。全詩圍繞望月,抒寫懷念遠人的幽情。

起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爲千古傳誦的佳句。一輪明月從海上冉冉升起,氣象高華渾融,遠在天邊的親友此時此刻正與我共望同一個月亮,一個“共”字逗出懷遠,由景入情,銜接渾成自然。雖然暗用了謝莊“隔千里兮共明月“的句意,但“海上“、“天涯“相

應,開拓了一個大境界,而一個“生”字不僅寫明月的升起,更將額聯的“起相思“引出來了好像情人的怨思在月光的氤盒中醞釀,並隨着海潮的漲起而升上來。

三、四兩句,以“怨”字爲中心,採用流水對,以“情人“與“相思“呼應,以“遙夜“與“章夕“呼應,整夜對月相思不能寐,卻怨長夜漫漫。一氣呵成,如行雲流水般自然流暢,妙韻天成。

相思不能入睡,於是滅燭望月,月亮的清輝滿屋,更覺可愛。“憐光滿”亦透露出月亮已經升到中天了。披衣到室外徘徊,月華風露涼。“覺露滋”表明月亮已經西斜,夜深露水漸多。

此際忽生奇想,想要把滿手的'月光相贈遠人,卻“不堪“,只好寄希望於虛無縹緲的夢境,去尋找相會的佳期,悠悠托出不盡情思。詩至此戛然而止,卻覺餘韻嫋嫋,更引起人們無盡的同情和猜想。

此詩是望月懷思的名篇,遣詞造句十分空靈,寫景抒情並舉,層層深入不紊,情和景融成一片,意境幽清秀美,情真而意切。構思精巧卻又自然渾成,高步瀛在《唐宋詩舉要》中引姚南青語,說它是“五律中的《離騷》。

作者介紹

張九齡張九齡(678-740),字子壽(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人。七歲能文。“進士第授校書郎。歷官左拾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玄宗朝賢相,以正直著稱。後爲李林甫所譜,罷相。所著《感思詩》格調剛健。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