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物理聲、光的複習提綱

  第一章《聲現象》複習提綱

一、聲音的產生與傳播

八年級物理聲、光的複習提綱

1.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用手按住發音的音叉,發音也停止,該現象說明振動停止發聲也停止。振動的物體叫聲源。☆蟬鳴是蟬的發音肌收縮時,引起發音膜的振動而產生的。☆在桌上撒些碎紙屑,敲打桌子時紙屑會跳動。說明桌子發聲時在振動。

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聲能在液體中傳播的事實:水中的魚,被岸上人說話的聲音嚇跑。聲能在液體中傳播的實驗:在水槽中盛入適量的水,兩隻手分別拿兩塊石頭在水中相互撞擊,我們可以聽到撞擊聲。

3.聲音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簡稱聲速。聲速的大小等於聲在每秒內傳播的距離。聲速的大小與介質的種類和溫度有關。一般情況下,V固 > V液 > V氣聲音在15℃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合1224km/h。

☆運動會上進行百米賽跑時,終點裁判員應看到槍發煙時記時。若聽到槍聲再記時,則記錄時間比實際跑步時間要晚 0.29s(當時空氣15℃)。

☆回聲是由於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被反射回來而形成的。如果回聲到達人耳比原聲晚0.1 S以上,人耳能把回聲跟原聲區分開來,此時障礙物到聽者的距離至少爲17m(當時空氣15℃)。在屋子裏談話比在曠野裏聽起來響亮,原因是屋子空間比較小造成回聲到達人耳比原聲晚,不足0.1 S,最終回聲和原聲混合在一起使原聲加強。

☆測距離:利用回聲可以測定海底深度、冰山距離、敵方潛水艇的遠近。測量中要先知道聲音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測量方法是:測出發出聲音到受到反射回來的聲音訊號的時間t,查出聲音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v,則發聲點距物體S= vt。

☆測聲速的方法:站在高大建築物遠處,大喊一聲。記下喊話到聽到回聲的時間t,測出喊話人與建築物之間的距離s。即可算出空氣中的聲速v,v= 。

二、我們怎樣聽到聲音

1.聲音在耳朵裏的傳播途徑:外界傳來的聲音引起鼓膜振動,這種振動經聽小骨及其他組織傳給聽覺神經,聽覺神經把信號傳給大腦,人就聽到了聲音。

2.耳聾:分爲神經性耳聾和傳導性耳聾。前者不能治癒,後者可以治癒。

3.骨傳導:聲音經頭骨、頜骨傳到聽覺神經,引起聽覺。這種聲音的傳導方式叫做骨傳導。一些失去聽力的人(傳導性耳聾),可以用這種方法聽到聲音。

4.雙耳效應:(人有兩隻耳朵,而不是一隻。)聲源到兩隻耳朵的距離一般不同,聲音傳到兩隻耳朵的時刻、強弱及其他特徵也就不同。這些差異就是判斷聲源方向的重要基礎。這就是雙耳效應。

三、聲音的特性

1.樂音是物體做規則振動時發出的聲音。

2.音調:指聲音的高低。音調與發聲體振動的頻率有關,振動頻率越高,音調越高。物體在1s振動的次數叫頻率,物體振動越快頻率越高。頻率單位是Hz。

聲音可分爲 次聲、可聞聲、超聲。可聞聲:頻率在20~20000Hz之間。次聲:頻率低於20Hz。超聲:頻率高於20000Hz。解釋蜜蜂飛行能憑聽覺發現,爲什麼蝴蝶飛行聽不見?(蜜蜂翅膀振動發聲,頻率在20~20000Hz之間,在人耳聽覺範圍內;蝴蝶振動頻率低於20Hz,不在人的聽覺範圍內。)長的空氣柱產生低音,短的空氣柱產生高音。長笛、簫等樂器,吹奏時靠空氣柱振動發聲。倒開水時聽到聲音的大小,與熱水瓶內的空氣柱有關。

3.響度:指聲音的強弱(大小)。

敲鼓時,撒在鼓面上的紙屑會跳動,且鼓聲越響跳動越高;將發聲的音叉接觸水面,能濺起水花,且音叉聲音越響濺起水花越大;揚聲器發聲時紙盆會振動,且振動越大聲音越響。根據上述現象可歸納出:聲音的響度與物體(發聲體)的振幅有關,振幅越大,產生的響度越大。增大響度的主要方法是:減小聲音的發散。例如,醫生的聽診器。☆男低音歌手放聲歌唱,女高音爲他輕聲伴唱:女高音音調高、響度小,男低音音調低、響度大。

4.音色:與發聲體的材料結構有關.人們根據音色能辨別樂器或區分人。

5.區分樂音三要素:聞聲知人──依據不同人的音色來判定;高聲大叫──指響度;高音歌唱家──指音調。

四、噪聲的危害和控制

1.當代社會四大污染:噪聲污染、水污染、大氣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

2.從物理學角度看,噪聲是指發聲體做無規則的振動發出的聲音。從環境保護的角度看,噪聲是指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產生干擾的聲音。

3.人們用分貝(dB)來劃分聲音等級;分貝計量的是聲音的響度。人剛能聽到的最微弱的聲音(聽覺下限)爲0dB;爲保護聽力,應控制噪聲不超過90dB;爲保證工作和學習,應控制噪聲不超過70dB;爲保證休息和睡眠,應控制噪聲不超過50dB。4.減弱噪聲的方法:在聲源處減弱噪聲、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在人耳處減弱噪聲。☆中午要午休時,鄰居家裏大音量播放的優美動聽的音樂,就會變成噪聲。

 五、聲的利用

1.聲可傳遞信息的例子:a.用聲吶技術探測海底的深度。b.判斷雷聲有多遠。c.醫生用超聲波檢查身體。回聲定位――蝙蝠在飛行時會發出超聲波,這些聲波碰到牆壁或昆蟲時會反射回來,根據回聲到來的方位和時間,蝙蝠可以確定目標的位置和距離.

2.聲可傳遞能量的例子:a.工人用超聲波清洗鐘錶等精細的機械。b.外科醫生用超聲波把結石擊成細小的粉末。

  第二章《光現象》複習提綱

一、光的傳播

1.光源:能夠發光的物體叫光源。月亮本身不會發光,它不是光源。分類:自然光源,如太陽、螢火蟲;人造光源,如篝火、蠟燭、油燈、電燈。

2.規律: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3.光的直線傳播的應用及現象:①激光準直。 ②日食月食的形成③射擊時瞄準目標。④小孔成像。(小孔成倒立的實像,其像的形狀與孔的形狀無關。)⑤影子的形成。(光在傳播過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體,在物體的後面形成黑色的區域即影子。) ⑥排縱隊看齊。 ⑦木匠檢查木條刨得直不直。

4.光速:在我們的計算中,真空或空氣中的光速取爲C = 3×108m/s = 3×105km/s。光在水中速度爲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爲真空中速度的2/3。與聲速相反,光在真空中傳播的速度最快。一般情況下,v氣>v液>v固。

二、光的反射

1.光的反射:光從一種介質射向另一種介質表面時,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來介質的現象叫光的反射。光射到任何物體表面上都會發生反射。

2.反射定律:三線同面,法線居中,兩角相等。即: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居法線的兩側;反射角等於入射角。

3.光路可逆:在光的反射現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4.我們爲什麼可以看見物體?因爲光進入我們的眼睛。分爲兩種情況:(1)物體本身發光(光源),發出的光直接射入我們的眼睛;(2)物體本身不發光,是由於物體表面反射其它光源發出的光,進入我們的眼睛。

5.鏡面反射和漫反射

⑴鏡面反射: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後仍然平行。 條件:反射面平滑。應用:迎着太陽看平靜的水面,特別亮。黑板“反光”等,都是因爲發生了鏡面反射。

⑵漫反射: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後向着四面八方。條件:反射面凹凸不平應用:能從各個方向看到本身不發光的物體,是由於光射到物體上發生漫反射的緣故。(把桌子放在教室中間,我們從各個方向能看到它原因是:光在桌子上發生了漫反射。)鏡面反射和漫反射的每條光線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 請各舉一例說明光的反射作用對人們生活的利與弊。有利:生活中用平面鏡觀察面容;我們能看到的大多數物體是由於物體反射光進入我們眼睛。有弊:黑板反光;城市高大的樓房的玻璃幕牆、釉面磚牆反光造成光污染。

三、平面鏡成像

平面鏡成像特點:等大,等距,垂直,虛像。即:①像、物大小相等。 ②像、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③像、物的連線與鏡面垂直。 ④物體在平面鏡裏所成的像是虛像。(實像:實際光線會聚點所成的像。虛像:反射光線反向延長線的會聚點所成的像。)平面鏡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鏡的作用:成像 改變光路。

2.球面鏡:

1)用球面的外表面作反射面的面鏡叫凸面鏡。凸面鏡性質:凸面鏡對光線起發散作用。(凸鏡所成的象是縮小的虛像。)凸面鏡應用:汽車後視鏡,街頭拐彎處擴大視野。

2)用球面的內表面作反射面的面鏡叫凹面鏡。凹面鏡對光線起會聚作用。從焦點射向凹面鏡的反射光是平行光。凹面鏡應用:太陽竈、手電筒、汽車頭燈。☆ 牙醫內窺鏡是平面鏡;五官科醫生的額鏡是凹面鏡。

☆ 在研究平面鏡成像特點時,我們常用平板玻璃、直尺、蠟燭進行實驗。選用兩根相同蠟燭的目的是:便於確定成像的位置和比較像和物的大小。選用平板玻璃而不用平面鏡的目的是:平板玻璃是半透明的,便於看到蠟燭的像。

四、光的折射

1.定義: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發生偏折;這種現象叫光的折射現象。

2.光的折射定律:三線同面,法線居中,空氣中角大。

即:⑴折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⑵折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⑶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質中時,折射角小於入射角,折射光線向法線方向偏折。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密度越小,光線在裏面與法線的夾角越大。空氣密度最小,光線在裏面的夾角最大。ɑ氣體﹥ɑ液體﹥ɑ固體光從空氣垂直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質,傳播方向不變(折射角=入射角=0度)。

3.光路可逆:在光的折射現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4.應用:從空氣看水中的物體,或從水中看空氣中的物體看到的都是物體的虛像,看到的位置都比實際位置高。

☆池水看起來比實際的淺是因爲光從水中斜射向空氣中時發生折射,折射角大於入射角。

☆藍天白雲在湖中形成倒影,水中魚兒在“雲中”自由穿行。這裏我們看到的`水中的白雲是由光的反射而形成的虛像,看到的魚兒是由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虛像。

五、光的色散

色散:一束太陽光通過玻璃三棱鏡後,被分解成七種色光的現象,叫做色散。

白光的組成:紅,橙,黃,綠,藍,靛,紫。

2.一束太陽光照在紅玻璃上,只透過紅光,吸收其它顏色的光;一束太陽光照在紅紙板上只反射紅光,吸收其它顏色的光. 一束太陽光照在藍玻璃上,只透過藍光,吸收其它顏色的光;一束太陽光照在藍紙板上只反射藍光,吸收其它顏色的光.這說明:透明的物體只透過與它顏色相同的色光,吸收其它顏色的光;不透明的物體只反射與它顏色相同的色光,吸收其它顏色的光.也就是說:透明物體的顏色由通過它的色光決定 ( 物體通過什麼色光,它就是什麼顏色); 不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決定的.( 物體反射什麼顏色,它就是什麼顏色)

3.色光的三原色:紅,綠,藍。等比例混合後爲白色光。顏料的三原色:品紅,黃,青。等比例混合後爲黑色。☆綠光照在綠色的菠菜上,菠菜呈綠色;照在白紙上,白紙呈綠色;照在紅紙上,紅紙呈黑色。

☆白紙上印有黑字,每個人都看得特別清楚。是因爲白光照在試卷上,白紙反射出白光進入眼睛,而黑字不反光。☆如果一個物體能反射所有色光,則該物體呈現白色;如果一個物體能吸收所有色光,則該物體呈現黑色;如果一個物體能透過所有色光,則該物體是無色透明的。

六、看不見的光

1.光譜:把七色光按紅、橙、黃、綠、藍、靛、紫的順序排列起來,就是光譜。

2.紅外線:在光譜中的紅光以外存在,人眼不能看見。紅外線熱作用強,穿透雲霧的能力強,可以用來烘烤、遙控、拍照等。紅外線輻射到物體上,可使被照的物體發熱; 一般物體都會向外輻射紅外線,物體輻射紅外線的本領與物體本身的溫度有關,物體溫度越高,輻射紅外線的本領越強。紅外線夜視儀是根據夜間人的體溫比周圍草木或建築物的溫度高,人體輻射的紅外線比它們強的原理製成的。

3.紫外線:在光譜中的紫光以外存在,人眼不能看見。紫外線化學作用強,可用來殺菌,促進骨骼生長,應用它的熒光效應還可以進行防僞。太陽光是天然紫外線的重要來源.適當的紫外線照射有助於合成維生素D,過量的紫外線照射對人體有害。陽光中的紫外線大部分被大氣層上部的臭氧層吸收,不能到達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