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生物期末複習提綱

1、動物的運動:對動物的自身生存和種族繁衍都有重要意義。

八年級上冊生物期末複習提綱

動物的棲息環境大體上可分爲: 水中、陸地和空中三大類,生活在不同環境中的動物,其運動方式與生活環境相適應的現象。

水中動物的介紹有:草履蟲,水母,烏賊,青蛙等。魚類的前進主要依靠尾部與軀幹部的作用。

水中: 動物的主要運動方式:游泳(遊動)

陸地:爬行、行走、奔跑和跳躍

爬行:如蝸牛、馬陸、蛇(特點:四肢不能將身體支撐起來)

行走:如貓、夠、大象、馬。 記住:行走不是人類所特有的運動方式(能行走就能奔跑)。

跳躍(特點:後肢較發達)如青蛙,袋鼠,跳蚤等

空中: 飛行動物的類別:鳥類,昆蟲與蝙蝠(藉助翼膜飛行)等

注: 飛行不是鳥類特有的運動方式。

鳥類飛行的基本方式: 鼓翼飛行與滑翔(省力的方式)(一對翅)

昆蟲一般是兩對翅(飛行)(三對足-爬行,有的'後肢發達如蝗蟲、蟋蟀還可以跳躍;

有的幼蟲在水中時還可以游泳)

2、動物運動的形成:

運動系統由骨、骨連結和骨骼肌三部分組成。(神經系統的調節與其他系統的配合)

運動系統起着支持、保護和運動的作用。

骨的結構:包括骨膜、骨質和骨髓三部分

骨膜中含有血管、神經以及成骨細胞等,其中血管爲骨提供營養,成骨細胞與骨的長粗和骨折的修復有關(骨的長粗與再生有關)

骨質包括骨密質與骨鬆質

骨密質:位於骨幹外周部分的骨組織,緻密堅硬,白色,有較強的抗壓能力;

骨鬆質:位於骨幹內側和骺端的骨組織,呈蜂窩狀(一生容納紅骨髓),紅色。

骨髓: 幼年時骨髓腔與骨鬆質內的骨髓都爲紅骨髓,有造血功能;

骨髓腔內的紅骨髓被脂肪取代,稱爲黃骨髓,暫時性失去造血功能,在一定條件下可恢復造血功能;

終生具有造血功能的紅骨髓位於骨鬆質內。

骨的生長包括兩個方面:長長和長粗。

骨膜內層的成骨細胞,與骨的長粗和骨折的修復有關;骺端軟骨層的細胞與骨的長長有關。

人體內的鈣約有99%以骨鹽形式沉積在骨組織內,骨是人體最大的“鈣庫”。

骨的成分和特性

時期 有機物 無機物 骨的特性

兒童少年期 多於1/3 少於2/3 彈性大,硬度小,不易骨折,易變形

成年期 約佔1/3 約佔2/3 既堅硬又有彈性

老年期 少於1/3 多於2/3 彈性小,易骨折

骨質中的有機物主要是骨膠蛋白,它使骨具有韌性。

關節的結構:(結合圖形記憶)

關節頭

關節面 覆蓋着一層關節軟骨。

關節窩

關節囊:由結締組織構成。

關節腔:內有滑液,能減少關節面之間的摩擦

使關節運動靈活的結構特點:關節面上覆蓋着一層表面光滑的關節軟骨,緩衝運動時的震動與減少運動時的摩擦。 關節腔內的滑液可減少關節面之間的摩擦。

使關節牢固的結構特點:關節頭、關節窩外有由結締組織組成的關節囊,還有韌帶加固。

每塊骨骼肌是一個器官,包括肌腱和肌腹兩部分。

肌腱:由結締組織構成,分別附着於相鄰的骨上。

肌腹:屬於肌肉組織,是骨骼肌收縮的部分,內有血管和神經

骨骼:人體有206塊骨,全身的骨由骨連結構成骨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