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三峽複習要點

北魏酈道元的《三峽》,描寫了三峽春、夏、秋、冬四季的美麗景色,是寫景散文中的上乘之作。複習要點有哪些呢?本文是小編整理文言文三峽複習要點的資料,僅供參考。

文言文三峽複習要點

  文言文三峽複習要點

1、文學常識:

作者:酈道元,北魏著名地理學家、散文家。《三峽》一文出自《水經注》,這是記敘我國古代水道的一部地理書。三峽包括瞿塘峽、巫峽、西陵峽。

2、重點字詞:自三峽七百里中:在略無闕處:完全沒有。略:完全、全部//同"缺"空缺。重巖疊嶂:直立像屏障的山峯。自非亭午夜分:如果//正午 //半夜曦月:日月。曦,日光,這裏指太陽。至於夏水襄陵:到//漫上山陵。襄,上。沿溯阻絕:沿,順流而下。溯,逆流而上。或王命急宣:有//宣佈,傳播。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即使//指奔馳的快馬//不如素湍綠潭:湍,急流的水//潭,深絕巘多生怪柏:巘山峯飛漱其間:這裏是沖刷的意思。良:的確,實在。清榮峻茂:江水清澈,兩岸山峯高峻,山上草木茂盛。晴初霜旦:早晨。林寒澗肅:寂靜。屬引悽異:屬,(zhǔ)連續。//引:延長。空谷傳響:空曠的山谷裏傳來回聲。哀轉久絕:悲哀婉轉,很長時間才消失。絕:消失。奔:飛奔的馬。湍:急流。三聲:幾聲。三,這裏不是確數屬:屬引悽異(連接)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類)屬予作文以記之(囑咐)。絕:久絕(消失)。絕巘(山峯):極阻絕:斷自三峽……(在)自非……(如果)通假字:闕;同"缺",

3.、理解性背誦:(1)寫山連綿不斷(長)的句子: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2)寫山高峻的句子:重巖疊嶂,隱天蔽日。從側面烘托山峯陡峭幽邃的一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3)寫水勢兇險的句子:夏水襄陵,沿溯阻絕。(4)寫水流湍急(水流急速)的句子:朝發白帝,暮到江陵(5)寫春冬三峽水的特點的句子:素湍綠潭,迴清倒影。(6)表現秋季悽清蕭瑟的句子是:林寒澗肅,高猿長嘯,屬引悽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7)引用漁歌反襯三峽深秋清幽寂靜的句子是:"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引用漁歌作用:進一步突出三峽山高水長的特點,同時渲染三峽秋季肅殺、淒涼氣氛,也暗含對勞動人民的同情。)

4.結構。文章先總寫三峽地貌,(總寫)(第一段),再寫三峽四季壯麗景色,(分寫)(第二段)

5、文章表現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表現作者對祖國山水的熱愛之情。

6.運用:(1)2003年6月,世界人民見證了"三峽蓄水315"高峽出平湖的壯麗景象,酈道元所描述的昔日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的三峽秋日的淒涼景象將一去不復返。(2)由李白的"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這一詩句,你想到《三峽》中與此意境相同的句子是:朝發白帝,暮到江陵。

7.探討:①文章爲何先寫夏而後寫春冬、秋,春冬爲何放在一起寫?作爲三峽景色中最具有特色的是"山和水",而其中最具魅力的三峽夏天迅猛、兇險的江水,所以先寫夏天景色,後寫春冬的明麗多姿,最後寫秋天的悲涼之景。這也符合讀者情感認知的順序。可見寫景順序的選擇,是根據內容和讀者認識而定的。②文章第一段寫山,第二段寫水,這樣安排的目的是什麼?(寫山的特點,爲寫水設置了條件或爲下文作鋪墊,山高水的落差大,水速自然急速。)抓住特點描寫三峽的四季之景:夏季的景色--水流湍急;春冬景色--清榮峻茂;三峽的秋天--寂靜、淒涼。③結合文章內容,用一句話概括三峽的景色特點:雄奇險峻,清幽秀麗。④合寫春冬的目的在於:展現風平浪靜時節三峽的山光水色、清幽宜人的景物特點。⑤作者描寫了春冬之時的八種景物是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怪柏、懸泉、瀑布。

8、欣賞:(1)你喜歡文中那一點?說出喜歡的原因。如;用詞精當,趣;表愉快心情。或引用漁歌起反襯作用。(2)本文語言精緻、洗煉,用語俏麗貼切,選一點分析。(如:描寫三峽深秋清幽靜寂,說明人們感傷程度。如:描寫三峽春冬時,因急流險灘,雪浪飛濺,故以"素"字修飾"湍",因潭水澄碧,深沉寧靜,故以"綠"字修飾"潭"字。"飛漱其間"的"飛"字。答:"飛"形象一寫出了瀑布從天而降,落下深谷的氣勢。)

9.回答以下問題

①作者從哪些方面描寫三峽自然景觀?

作者是從"山"、"水"兩方面描寫描寫三峽自然景觀的。先寫"山"後寫"水"寫"山",突出連綿不斷,遮天蔽日的特點;寫"水",描繪出不同季節的不同景象。

②作者是如何從不同的季節景象來描寫江水的特點的?

答:夏天,寫了因水大而形成的險阻和江流的迅急,突出江水兇險和疾速的特點。春冬之時,水退潭清,景色秀麗,突出了三峽春冬景色的清麗的奇秀,秋季的景色清冷寂靜,水枯氣寒冷以高猿哀鳴襯托深秋的悽清,渲染了秋天的蕭瑟氣氛。

③文章結尾引用了漁者的歌詞,有什麼作用?

答:襯托"晴初霜旦"之時"林寒澗肅"的淒涼情景,渲染蕭瑟的氣氛。

10.開放性試題

①三峽適合修建水力發電站,也可以從本文找出兩個理由。請用自己的語言概括,並寫出文中印證理由的原句。

理由1:水流急(或速度快或水勢迅猛或水流湍急等相同意思均可)原句:朝發白帝,暮到江陵(或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理由2:落差大(意思相同即可)原句:懸泉瀑布,飛漱其間

②閱讀下面這首詩,你能說出它和本文之間的某些聯繫嗎?

早發白帝城李白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早發白帝城》和《三峽》都描寫了三峽風光,前者是詩,後者是遊記散文。文章的第二段與這首詩的一、二、四句相印證,都表現了夏天三峽水流速度極快;文章第四段與詩的第三句相對應,都是寫連續不斷的猿啼;文章第一段則和詩中的"萬重山"相應。

③古詩文中描寫三峽的名句還有哪些?

①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杜甫②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李白③夜發青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李白

  《三峽》複習資料


酈道元

自(從,由)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在三峽七百里當中,兩岸都是羣山連綿,幾乎沒有中斷的地方】。重巖疊嶂(直立像屏障的山峯),隱天蔽日。【層層的懸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陽都遮蔽了】。自(假如)非亭午(正午,中午)夜分(夜半的時候),不見曦(陽光)月。【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時候,連太陽和月亮都看不見】。

至於(到了)夏水襄(漫上)陵(丘陵)【到了夏季,江水上漲,漫上兩岸的丘陵】,沿(順流而下)溯(逆流而上)阻絕(隔絕)。【上行和下行的船隻都被阻斷了】。或(有時)王命急宣(傳達) ,【(如果)有時皇帝的命令要急速傳達】,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這時候只要清早坐船從白帝城出發,傍晚便就到了江陵】,其間千二百里,【中間相距有一千二百里】,雖(即使)乘奔(指飛奔的馬)御風,【即使是騎着奔馳的駿馬,駕着疾風】,不以(認爲,覺得)疾(快)也,【也不如船行得快啊】

春冬之時,【在春、冬兩個季節】,則素(白色)湍(急流的水)綠潭,【雪白的急流,碧綠的深潭】迴清倒影。【迴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種景物的影子】。絕巘(山峯)多生怪柏,【在極高的山峯上,生長着許多奇形怪狀的古柏】,懸泉瀑布,飛漱(沖刷)其間,【在山峯之間,常有懸泉瀑布,飛流衝蕩】,清榮峻茂,【水清,樹榮,山高,草盛】,良(確實,實在)多趣味。【確實有很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在秋天,每逢初晴的時候或下霜的早晨】,林寒澗肅(清冷),【樹林和山澗裏一片清涼和寂靜】,常有高猿長嘯,【(常常有一些)高處的猿猴拉長了聲音在鳴叫】,屬(接連)引(延長)悽異,【聲音連續不斷,淒厲異常】,空谷傳響(回聲),【空曠的山谷傳來猿猴的回聲】,哀(悲哀)轉(通“囀”,婉轉久絕)。【悲哀婉轉,很久很久才消失】。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這裏是概數)淚沾裳。” 【所以打魚的人唱道:“巴東三峽中巫峽最長,(人們聽到)猿猴的幾聲哀鳴,淚水就要沾溼了衣裳。”】

文學常識

《三峽》節選自《水經注·江水》,三峽,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的總稱,在長江上游重慶奉節和湖北宜昌之間。作者:酈道元(466-527),字善長,范陽涿鹿(今河北省涿州)人,南北朝時北魏著名的地理學家、散文家。

內容概括:本篇用彩筆描繪了三峽的景緻,先總寫三峽的地貌,再寫三峽不同季節的壯麗景色。作者融情入景,最後以憂傷的漁歌作結,表現了山水雖佳,世上猶有貧窮的思想感情。

中心:作者通過對三峽形勢和四季景色的描繪,顯示了祖國河山的雄偉秀麗,表現了他熱愛祖國河山的深厚感情。

寫作特點:

1、結構嚴謹,佈局巧妙。採用先合後分的方法,先總寫三峽總體形勢,後分寫三峽四季不同景色,層次分明。

2、善於通過具體事物來描寫三峽特點,着墨不多而境界全出。

3、語言精煉準確,清新優美。一掃六朝駢文堆砌詞藻的的綺靡習氣,用清新淳美的短語,準確描繪短語,渲染氣氛,言簡意豐,生動形象,極富神韻。

內容理解

1、作者是從哪些方面描寫三峽自然景觀的?

文章先寫山,後寫水寫山,突出連綿不斷、遮天蔽日的特點;寫水,則描繪不同季節的不同景象。

2、結合文章內容,用一句話概括三峽的景色特點:雄奇險峻,清幽秀麗

3、第一段作者採用了什麼寫法表現三峽的特點?

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寫出了三峽山高嶺長峽窄的特點。

4、寫“朝發白帝,暮到江陵”的作用是什麼?這是什麼寫法?你由此想到了李白的哪首詩?

作用:烘托夏天的水漲流急,也突出了三峽夾江對峙、狹窄險要的特點。

寫法:側面描寫。想到李白的《早發白帝城》。

5、作者描寫了春冬之時的八種景物是: 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怪柏、懸泉、瀑布

6、文章第2段和第3段各描寫了什麼樣的景物?有何特點?

第2段:寫夏季景色,突出了水勢兇猛迅疾的特點。

第3段:寫春冬季節的.景色,突出了山高水清,草木茂盛的特點

7、從全文看,第4段中引用漁者歌謠的作用是什麼?

答:進一步突出三峽山高水長的特點,同時從側面表達了三峽秋天在猿聲中越發顯得淒涼和悲哀,渲染三峽秋天蕭瑟悽清的氣氛,更增強了表現力,使文章更具詩情畫意。

8、請分別概括三峽夏、春冬、秋三段時間三峽景物的美點。

夏季:水勢迅急兇猛(奔放美) 春冬:景色秀麗奇絕(清悠美) 秋季:蕭瑟淒涼(悽婉美)

通假字 略無闕處: “闕”通“缺”, 中斷

一詞多義

絕 沿溯阻絕(隔絕) 哀轉久絕(消失) 絕巘多生怪柏(極)

自 自三峽七百里中(從、由)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屬 屬引悽異(連續) 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類)

闕 略無闕處(“闕”通“缺” 空缺) 不知天上宮闕(宮殿)

清 迴清倒影清 (清波) 清榮峻茂(水清)

詞類活用

1、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疾:動詞用作名詞,奔馳的快馬)

2、林寒澗肅 (寒:形容詞用作動詞,清涼)(肅:形容詞用作動詞,寂靜)

3、空谷傳響 (名詞作狀語,在空蕩的山谷裏)

4、素湍綠潭 (湍:形容詞用作名詞,急流的水)

5、 迴清倒影 (清:形容詞用作名詞,清波)

填空題

1、文中側面寫山之高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2、文中側面寫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3、寫三峽全景的句子是: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

4、寫兩岸連山的句子是: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5、寫山高的句子是:重巖疊嶂,隱天蔽日

6、作者寫了春冬之時八種景物的特點和給予作者的感受是: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7、文章寫三峽春冬景色時,既描寫了“素湍綠潭,迴清倒影”的靜景,也描寫了“懸泉瀑布,飛漱其間”的動景,動靜結合,相得益彰。

8、寫山連綿不斷(長)的句子: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9、寫夏水的句子: 寫水勢兇險的句子:夏水襄陵,沿溯阻絕。

寫水流湍急的句子: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

10、烘托三峽秋景淒涼的語句是:空谷傳響,哀轉久絕。

11、文中用“重巖疊嶂,隱天蔽日”描繪了山形的挺拔險峻,用“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寫盡了深秋的悽婉幽美。

12、《與朱元思書》中用“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來形容江水湍急奔騰的氣勢,《三峽》一文中,間接表現江水相似特點的句子則是: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13、到三峽旅遊的人都知道,如今的三峽,春冬時候的水依然像酈道元筆下所描寫的那樣“素湍綠潭,迴清倒影”,“懸泉瀑布,飛漱其間”。

14、請用自己的話分別概括“三峽的山”和“夏季江水”的特點。

三峽的山的特點是:連綿不斷、高聳峻拔。夏季江水的特點是:江水盛大、水流湍急。

15、總結三峽的景物特點,給下面的對聯補出上聯

山險水急三峽景 (或:山峻水清三峽美) ,天高地厚華夏情。

簡答題

1、《三峽》《與朱元思書》都描寫了奇山異水,但思想感情有差異,請結合原文的語句說說兩文不同的思想感情。

《三峽》文“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悽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一句通過渲染了悲涼的氣氛,流露出作者內心的憂傷。《與朱元思書》文從“鳶飛戾天者,望峯息心;經綸世務者,窺欲忘反。”一句可以看出作者對追求功名利祿的否定,同時也反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留戀和嚮往之情。

2、課文寫三峽四時風光,爲什麼從“山”寫起?寫水爲什麼不按春夏秋冬的順序來寫?

因爲“峽”的意思就是兩山夾水的地方,有山纔有“峽”,所以從山寫起。三峽的水又是最有特色的,所以接着寫水。寫水先寫夏水,後寫春冬之水,因爲夏水最盛,最爲兇險、迅疾,最具特點。最後描寫三峽之秋的悲涼氣氛。

3、作者突出山高採用正面描寫和側面烘托相結合手法,寫出了山高嶺連的特點。

4、寫三峽水抓住夏水江水盛大、水流湍急的特點,春冬水抓住清幽秀麗、風平浪靜的特點。

5、本課寫了哪些景物? 文中描寫了三峽的山、夏水、春冬景色、秋天景象。

6、課文第一自然段寫三峽的山,對下文寫三峽的水起到什麼作用?課文爲什麼先寫三峽夏天的水?

爲寫水勢,先寫山勢,這既能揭示水大流速的原因,又能使急流和峻嶺相互映襯。而水以山爲基,水勢憑山勢而發,水以夏季爲盛,故先從“夏水”寫起。

7、文章花了大量筆墨,運用正面描寫的手法直接描繪三峽的景物,而第四段中卻寫到“漁者歌曰”,採用了側面描寫的手法,有什麼作用?

襯托“晴初霜旦”之時“林寒澗肅”的的淒涼情景,渲染出三峽秋景的悽清蕭瑟的氣氛。

8、下面是《小石潭記》選段,和本文第二段比較,在寫水方面有什麼異同?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徹,影布石上,然不動,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

都從側面描寫水不同點:《三峽》寫出水勢大,水流急的特點;《小石潭記》寫出水清澈透明的特點。

9、《三峽》與《與朱元思書》都寫了猿鳴,但寫作目的不同,《三峽》通過猿鳴烘托環境的淒涼(悲哀或悽清);《與朱元思書》則通過猿鳴表現了環境的生機勃勃。

10、簡要說說作者是從哪兩方面描寫三峽自然景觀的?

山和水。寫三峽的山突出連綿不斷,遮天蔽日。寫水突出四季景象之不同。

11、文章結尾引用了漁者的歌詞,有什麼作用?

答:襯托“晴初霜旦”之時“林寒澗肅”的淒涼情景,渲染蕭瑟的氣氛。

12、三峽適合修建水力發電站,也可以從本文找出兩個理由。請用自己的語言概括,並寫出文中印證理由的原句。

理由1:水流急(速度快或水勢迅猛或水流湍急) 原句:朝發白帝,暮到江陵(或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理由2:落差大 原句:懸泉瀑布,飛漱其間

13、你喜歡文中那一點?說出喜歡的原因。

如:描寫三峽深秋清幽靜寂,說明人們感傷程度。如:描寫三峽春冬時,因急流險灘,雪浪飛濺,故以“素”字修飾“湍”,因潭水澄碧,深沉寧靜,故以“綠”字修飾“潭”字。

14、本文語言精緻、洗煉,用語俏麗貼切,選一點分析。

“飛漱其間”的“飛”字。 “飛”形象一寫出了瀑布從天而降,落下深谷的氣勢。

15、作者從哪些方面描寫三峽自然景觀?

作者是從“山”、“水”兩方面描寫描寫三峽自然景觀的。先寫“山”後寫“水”寫“山”,突出連綿不斷,遮天蔽日的特點;寫“水”,描繪出不同季節的不同景象。

16、作者是如何從不同的季節景象來描寫江水的特點的?

答:夏天,寫了因水大而形成的險阻和江流的迅急,突出江水兇險和疾速的特點。春冬之時,水退潭清,景色秀麗,突出了三峽春冬景色的清麗的奇秀,秋季的景色清冷寂靜,水枯氣寒冷以高猿哀鳴襯托深秋的悽清,渲染了秋天的蕭瑟氣氛。

17、閱讀下面這首詩,你能說出它和本文之間的某些聯繫嗎?

早發白帝城 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早發白帝城》和《三峽》都描寫了三峽風光,前者是詩,後者是遊記散文。文章的第二段與這首詩的一、二、四句相印證,都表現了夏天三峽水流速度極快;文章第四段與詩的第三句相對應,都是寫連續不斷的猿啼;文章第一段則和詩中的“萬重山”相應。

18、古詩文中描寫三峽的名句還有哪些?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杜甫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李白 夜發青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李白

19、選出下面不是寫‘水清'的一項( )

A、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 B、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C、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鱗浪層層,清澈見底。 D、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三峽複習題

1、《三峽》節選自《水經注》,作者 酈道元,字 善長, 北魏時 地理學家、散文家。撰 《水經注》,是我國古代最全面、最系統的綜合性地理著作,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三峽是 瞿塘峽、 巫峽和 西陵峽的總稱。

2、 《三峽》先寫三峽地貌,接着依次分寫夏、春冬、秋 四個時期的景物。 3.文章花了大量筆墨,運用正面描寫的手法直接描繪三峽的景物,而第四段中卻寫到“漁者歌曰”,這是採用的描寫手法,其作用是:側面描寫(間接描寫) 進一步突出三峽山高水長的特點,同時渲染三峽秋天蕭瑟悽清的氣氛。

4、一段寫出了三峽的什麼特點?山高嶺連,中間狹窄。

5、結合有關語句,說一說三峽兩岸山有什麼特點。(試用兩個字概括)

連和高

6、“重巖疊嶂”和“隱天蔽日”兩句寫景角度有什麼不同?

重巖疊嶂,就山本身的狀態寫其高,是俯視所得;而隱天蔽日,以天和日襯其高,是仰視所見。

7、第二段是怎樣描寫夏天水勢特徵的?

先從正面落筆,後分兩層來寫:以“沿溯阻絕”概括水勢險惡;以“王命急宣”的特例給人具體印象。又加上奔馬和疾風的比喻,則給人的感受更加形象而深刻。

8、理清第二段作者的寫作思路。

先寫俯視江中所見,後寫仰視所見,由峽底寫到山上,最後作者總結,狀寫了四種景物。

9、寫春冬之時山水草木秀麗的句子是:素湍綠潭,迴清倒影。

10、作者寫三峽秋景抓住了什麼事物?突出了什麼氣氛?

抓住了有代表性事物猿。突出了悽清肅殺的氣氛。

11、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出文中描寫的三峽四季的景物特徵:

夏水--暴漲,春冬--景美,寒秋--肅殺。

12、《早發白帝城》一詩中哪兩句與“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一句意思相同: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13.段落 季節 主要景物 景物特徵

一段 四季 山 連綿、高聳

二段 夏 水 洶涌、湍急

三段 春冬 水山柏 清榮峻茂

四段 秋 猿 悽異、哀轉(冷清 寂靜 悲寂淒涼)

14文章第一段寫山,第二段寫水,這樣安排的目的是什麼?

寫山的特點,是爲了設置了條件或爲下文做鋪墊,山高水的的落差就大,水速自然急速。

15、作者是如何從不同季節景象來描寫江水的特點的?

夏天,寫了因水大而形成的險阻和江流的迅疾,突出降水的兇險和急速的特點。春冬之時,水退潭清,景色秀麗,突出三峽景色的清麗奇秀,秋季的景色清冷寂靜,以高猿哀鳴襯托深秋的悽清,渲染了深秋的蕭瑟的氣氛。

16、結合文章內容,用一句話寫三峽景色特點 雄奇險峻、清幽秀麗

17、作者先寫夏水的目的是:作者是爲江水作注,重點是水,而水以夏季爲盛,故將夏水首寫。

18、爲什麼後寫秋天?爲了讓讀者感受三峽寒靜肅穆、似含秋思的風致

19、“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這是詩人李白在被流放途中遇赦寫下的《早發白帝城》。請說說其中後兩句詩與文中“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之間有什麼相同與不同之處。答:(1)描寫對象和寫法相同:同寫三峽,同詠猿鳴,都採用了寓情於景的寫法。(2)表達的情感不同:詩句流露出作者重獲自由的喜悅歡快之情;漁歌則表達了三峽漁民對人生艱辛的悲涼感慨。

20、既然“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怎麼還會“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呢?答:從“或有王命急宣”可看出,封建社會王權至上,皇帝有命令,即使冒着生命危險,也要冒險行船。

21、用自己的話分別概括“三峽的山”和“夏季江水”的特點。

答:三峽的山的特點是連綿不斷,高聳峻拔。夏季江水的特點是江水盛大,水流湍急。

22、爲本文找2個理由,寫三峽適合修建水力發電站。

水流急:朝發白帝,暮到江陵;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落差大:懸泉瀑布,飛漱其間。

23、文中曾寫道“至於夏水襄陵,沿溯阻絕”,但接下來又說“朝發白帝,暮到江陵”,這是否自相矛盾?前句是概述夏季江水的兇險,在通常情況下,船隻因江水流速過急,不會冒險出發,但在“王命急宣”的情況下,船隻一旦啓航,便可“朝發白帝,暮到江陵”。作者正是通過一般和特殊這兩種情況的對比性敘述,表現夏日的長江水勢大,流速快。

24.本文結尾引用了漁歌,《岳陽樓記》中也寫到:“漁歌互答,此樂何極!”請分別說說兩文中漁歌的作用。在本文中渲染了肅殺、悽清的氣氛;在《岳陽樓記》中烘托出喜悅的心情。

25、“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用了什麼修辭法方法?對偶

26.請你用簡潔生動的語言寫一段導遊詞,向前來觀光的遊客介紹三峽的風景特點和時代變化。示例:各位旅客,歡迎你們來三峽觀光。七百里三峽,雄奇險拔,清幽秀麗,四季美 景風格迥異。春冬之時,潭水碧綠,清波迴旋,怪柏凌峯,瀑布飛懸;夏季水漲,江流洶涌;秋景淒寒,猿鳴哀轉。走進三峽人家,品嚐金黃蜜桔;登上三峽大壩,感受磅礴氣勢。多情的三峽風光,熱情的三峽人民,歡迎各位常遊此地。(3分,三峽風光介紹2分,時代變化1分。如語言不簡潔連貫,不生動優美,酌情扣分)

二、填空:

1、文中用“重巖疊嶂,隱天蔽日 ”描繪了山形的挺拔險峻,用“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寫盡了深秋的悽婉幽美。

2、總結三峽的景物特點,給下面的對聯補出上聯。

海枯石爛中國心 天高地厚華夏情

山險水急三峽美,天高地厚華夏情

3.填寫出描寫三峽形勢的語句。

體現三峽長的語句是: 三峽七百里

體現三峽險的語句是: 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體現三峽窄的語句是: 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表現山河秀麗的語句是: 素湍綠潭,迴清倒影

4.文中對三峽景物的描寫很有特色。請從文中再選出兩處景物,仿照例句進行描寫。

例:碧綠的潭水,怪異的松柏

示例:飛懸的瀑布,悲涼的漁歌險峻的山峯,淒厲的猿啼。

5.文章 段總寫三峽的地貌,描述了峯高谷深的險要的地勢。, 4. 、 、 段寫江水,分別寫出了夏季 春冬 秋季 ,三峽四季變化不同奇景,突出了三峽 山高水險 的總特徵。

6.(1)表現羣山高峻的句子是 :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2)表現水流急速的句子是;朝發白帝,暮到江陵

(3)表現春冬季水清流緩的句子是:素湍綠潭,迴清倒影

(4)表現秋季悽清蕭瑟的句子是: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悽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

7.寫出文中千古傳誦的佳句:巴東三峽巫峽長 猿鳴三聲淚沾裳

8.第3段寫三峽春冬景色時,既描寫了“素湍綠潭,迴清倒影 ”的靜景,也描寫了“懸泉瀑布,飛溯其間”的動景,動靜結合,相得益彰。

9.《與朱元思書》中描繪山水與本文相似的句子是:山--爭高直指,互相軒邈 水--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10.找出兩個寫山的四字短語:重巖疊嶂 隱天蔽日

找出兩個寫水的四字短語: 素湍綠潭 清榮峻茂

三.背誦默寫

1.描寫三峽連山之密的句子: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2.描寫三峽兩岸山峯高聳的句子:.重巖疊嶂,隱天蔽日

3.從側面交代三峽兩岸山勢之高的句子: 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4.描寫夏季三峽水勢浩大的句子: 至於夏水襄陵,沿溯阻絕

5.交代水流湍急,行船速度之快的句子:

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6.形容三峽江水澄清、風光嫵媚的句子: 素湍綠潭,迴清倒影

7.最能表現三峽秋季特點的句子: 每到晴初霜旦,林寒澗肅

8.借猿啼和漁歌表現三峽淒涼景象的句子:

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悽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9.《三峽》中以快馬和疾風來襯托行船速度之快的句子: 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10.《朱元思書》中有“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借比喻突出了江水流速極快,本文中與此相似的句子:

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11.本文中描寫了不同季節的景色,請寫出春、冬季江水特點的句子:

春冬之時,素湍綠潭,迴清倒影

12.昔日酈道元筆下美麗的三峽,如今因三峽工程更聞名於世,並吸引了無數中外遊客前來觀光旅遊。請你用簡潔生動的語言寫一段導遊詞,向前來觀光的遊客介紹三峽的風景特點和時代變化。(3分)【相關鏈接】新華網三峽工地5月20日專電(記者江時強、劉詩平) 2006年5月20日14時,三峽壩頂上激動的建設者們見證了大壩最後一方混凝土澆築的歷史性時刻。至此,世界規模最大的混凝土大壩終於在中國長江西陵峽全線建成。三峽大壩建成後,大壩本身就是一道壯麗的景觀。北京三峽遊的線路一直在追蹤三峽大壩的建設進程。4.示例:各位旅客,歡迎你們來三峽觀光。七百里三峽,雄奇險拔,清幽秀麗,四季美景風格迥異。春冬之時,潭水碧綠,清波迴旋,怪柏凌峯,瀑布飛懸;夏季水漲,江流洶涌;秋景淒寒,猿鳴哀轉。走進三峽人家,品嚐金黃蜜桔;登上三峽大壩,感受磅礴氣勢。多情的三峽風光,熱情的三峽人民,歡迎各位常遊此地。

三、選擇題

1.下列加點詞意義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1.D

A.略無闕處(闕:通“缺”) B.良多趣味(良:實在)

C.晴初霜旦(旦:早晨) D.林寒澗肅(肅:嚴肅)

2.對文章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A

A.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順序寫三峽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節的特點。

B.文章使用了大量極富表現力的駢散句,語言清新俊逸。

C.文章的第二段關於三峽江水的描寫與李白的“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有異曲同工之妙。

D.文章佈局自然,先寫山,後寫水,突出了三峽山高水險的特點。

3.下面句子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組是( )(2分)C

A、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悽異 屬予作文以記之

B、 或王命急宣 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爲

C、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 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D、哀轉久絕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4.下列一詞多義的詞解釋有誤的一組是( )C

A. 自三峽七百里中(從)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B.沿溯阻絕(斷)絕巘多生怪柏(極)哀轉久絕(停止,消失)

C. 或王命急宣(或者)或以錢幣乞之(有人)

D.懸泉瀑布,飛漱其間(中間)中間力拉崩倒之聲(夾雜)

四、補充註釋

1、自三峽七百里中 在

2、自非亭午夜分 自,若;非,不是;亭午,正午;夜分,半夜

3、沿溯阻絕 沿,順流而下;溯,逆流而上;阻,隔斷;絕,斷;

4、哀轉久絕 絕,消失

5、絕(巘)多生怪柏 絕,極高的

6、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雖,即使;奔,飛奔的馬,以,認爲

7、或王命急宣 或,有時; 宣,傳達

8、飛漱其間 漱,衝蕩

9、至於夏水襄陵 至於,到了

10、屬引悽異 屬接連。引,連接不斷

11、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良,的確,實在

五、重點句子翻譯:

1、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兩岸都是連綿的高山,幾乎沒有中斷的地方。

2、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

在極高的山峯上,生長着許多奇形怪狀的柏樹,在山峯之間,常有懸泉和瀑布在那裏飛流衝蕩。

3、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重重的懸崖,層層的峭壁,遮天蔽日,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見太陽和月亮。

4、至於夏水襄陵,沿溯阻絕。

到了夏天,江水暴漲,漫上丘陵,上行和下行的船隻,都被阻斷了。

5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有時遇到朝廷命令必須急速傳送,這時候,只要早晨從白帝城出發,晚上就能到達江陵。中間距離一千二百里,即使是騎上快馬、駕着風,也不覺得有那樣快。

6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悽異。

常常聽到高處的猿猴放聲長叫,聲音持續不斷,淒涼異常。

7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迴清倒影。

春冬季節,白色的急流,迴旋着清波;碧綠的深潭,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