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複習備考方法

一、梳理知識體系,熟悉題型思路。

高三語文複習備考方法

語文大學聯考涉及的知識按照考試題型大致可以分爲字音、字形、詞語(含成語、熟語)辨析、病句、文常、科技文、文言文、詩詞鑑賞、名篇名句、文學類文本閱讀、語言運用、作文等十二個板塊,這些板塊按照難度係數又可以大致分爲:基礎知識、閱讀理解、綜合運用三個部分。在最後有限的時間內,考生需要結合一模、二模測試的結果以及自己現階段掌握的情況,對三個部分的知識進行有針對性的鞏固複習。

1.基礎知識部分,包括字音、字形、詞語辨析、病句、文常、名篇名句。這部分涉及的知識要求以識記爲主,再輔以一定的方法來提高解題的速度和正確率,考查難度不高,在整套試題中可以說是提分相對最容易的部分。但因其知識涉及面廣,許多考生在這些簡單卻繁雜的識記工作上沒下足功夫,往往大量丟分。在屢次考試中前五個選擇題錯誤率高的考生,需要在最後的時間內靜下心來,把該“死記”的.地方“記死”,確保無誤。

2.閱讀理解部分,包括科技文閱讀、文言文閱讀、詩詞鑑賞、文學類文本閱讀。這部分考查的是考生對文本相關內容進行篩選分類、歸納概括、理解轉化的能力。雖然文本類型各不相同,但考查的語文能力是相同的,基本都是圍繞着內容、手法、結構、思想情感來考查。所以,儘管提問方法多種多樣,但完全可以整合爲幾個基本題型,任何一道題都是基本題型的變化、組合。考生需要熟悉基本題型,將每種題型的判定方法、答題步驟銘記於心。同時,鑑賞文本時常用的手法必須做到心中有數,概念清楚。衝刺複習時,考生可以將以上內容一一默誦羅列,檢查自己是否還有遺漏、混淆、含糊的地方,及時解決。

3.綜合運用部分,包括語言運用、作文。這部分考查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也就是將前面兩個部分涉及的語言能力在一個更高的層次進行整合,檢查考生能否靈活運用。出題的形式看似千變萬化,複習起來難以找到抓手,但其實有跡可循。語言運用主要涉及壓縮、擴展、仿寫、句式轉換、圖文轉換、簡明連貫得體,只要將這六個考點的基本題型梳理清楚,明確每個考點基本的解題方法,無論題目怎麼變化,也是萬變不離其宗。

作文一向是許多考生關注的重點,但其實在作文評分的幾個要素中,最重要的是審題立意,能否準確審題立意直接決定了作文的評分定類高低。因此,在最後的複習階段,不一定要寫多少完整的作文,進行審題立意的訓練尤爲重要。需要強調的是,根據天津市的大學聯考作文評閱標準,宿構的作文一向得分較低,“穿靴戴帽”式的作文很難超過40分,因此不鼓勵考生準備所謂的“萬能作文”。與其在考場中生搬硬套,不如按照要求認真審題,踏踏實實寫好一篇現場文。當然,對新近發生的一些時事要聞、熱點人物也要有所瞭解,用來作論據比動輒屈原、陶淵明、李白、蘇軾的作文更能贏得閱卷老師的青睞。

二、迴歸教材基礎,重做舊題錯題。

近年來的大學聯考命題都體現出“迴歸教材、重視基礎”的思路。字音、字形、詞語的考點幾乎都可以在教材中找到,文言文的虛詞考查是從課文中選擇典型語句作爲選擇肢,文言文翻譯涉及的知識點大多也在課文中學過。另外,每年的題目中都有直接涉及教材篇目的考題。比如2009年第23題第2問“‘茂林修竹’出自晉人王羲之的《________________》”(蘭亭集序);2011年第21題E選項“本文和沈從文的《邊城》一樣,描繪了‘世外桃源’一般的詳細生活和自然風光,語言平實簡明”;2012年第14題第3問“尾聯化用了陶淵明哪句詩”(採菊東籬下)。所以,有必要把五本必修教材和選修教材《中國古代詩歌與散文欣賞》拿出來重溫一遍,尤其是課下注釋和文言文。

另外,考生可以將高三複習做過的試卷按專題分門別類整理出來,把以前做錯的題重新再做一遍,看看現在能做到什麼程度。基礎部分的鞏固複習無需再另外找題,完全可以用第一輪複習時專題訓練用的試卷。保證會的題做對,爭取不會的題做出來,減少過失性丟分,這就是最後階段的複習重點。

三、堅持綜合測試,重視查漏補缺。

現階段複習要重視套卷,保證一定量的完整的套題訓練。考生要把每次訓練都當做正式大學聯考,在規定時間內認真完成,再比對答案嚴格按照標準給自己評分,看看離目標分數的距離。不能放過任何一處錯漏,對每一道沒有得滿分的題都要認真思考,分析丟分的原因,及時糾正彌補錯漏,在下一次套題訓練中盡力更正。通過反覆進行這種“模擬考試”,可以發現現階段還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最後的補救。在這種邊找邊補的過程中,考生的水平逐漸提高,也有利於提高自信心,最後以良好的心態進入大學聯考考場。

總結:上述的高三複習語文備考策略:在錯題中尋找複習思路是小編給同學們提供的一種複習模式,也是大學聯考頻道推薦的一種複習模式,僅供同學們進行參考。希望對同學們的複習有一個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