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科學振動與聲音教案

教學評價:

四年級科學振動與聲音教案

本節課讓學生通過猜測、動手和親身經歷來研究身邊的科學,然後把學習到的科學知識拿到日常生活實際中尋找例子。整個過程順暢、自然,培養了學生的探究能力,提高了他們的科學素養。

第十三課:樂聲與噪聲

標準內容

能區分樂音和噪聲,瞭解噪聲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教學目標

1.能區分樂音和噪聲,瞭解樂音和噪聲對人們的影響

2.通過觀察,知道防治噪聲的常用方法

3.會用不同的材料做隔音效果的對比實驗

4.懂得減少噪聲,應從我做起,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

設計意圖

第13課“樂音與噪聲”是“振動與聲音”這一單元的第三課。本課是在學習了“聲音的產生”和“聲音傳播”基礎上,認識樂音與噪聲,認識樂音與噪聲,本課先從你喜歡什麼聲音入手,以學生對聲音的不同感受來引入樂音與噪聲的區別,引導學生用比較學習方式,不同探究樂音與噪聲的特點影響和防治。

本課是區分樂音和噪聲,瞭解樂音和噪聲對人們的影響。主要包括觀察,比較樂音和噪聲特點,知道不同聲音對人們的影響,並採取一些方法防治噪聲。

在“樂音與噪聲”一課中,教材並沒有直接給出樂音與噪聲的定義,而是從你喜歡什麼聲音來引入,讓學生在說說自己喜歡和不喜歡聲音的原因,從而進一步討論區分樂音與噪聲的標準。

教材一開始就打破了傳統的教法,沒有以下定義形式來得出樂音與噪聲的區別,而是以你喜歡什麼聲音來讓學生說說自已喜歡的聲音和不喜歡的聲音及理由,從學生討論中區分樂音和噪聲的標準,教材以討論形式,引導學生交流有什麼聲音使自己印象很深,讓學生在交流時,培養其對事物的表達能力,並知道不同聲音會給人們帶來不同的影響。

活動2和活動3是在認識噪聲大防治的基礎上,學生通過觀察、調查、訪問、收集資料來了解噪聲的防治和自己如何減少噪聲。而活動4製作隔音器,以製作形式探究不同材料的隔音效果,讓學生進行對比實驗,學會科學研究方法。

在教材的驅動頁中,借卡通人物提出一個平常而又包含科學道理的問題小鳥的叫聲真悅耳”“工地上的聲音聽起來那麼難受”同樣是聲音:爲什麼小鳥的叫聲喝工地上嘈雜的聲音不同的感受呢?由此,引導學生探究樂音和噪聲問題。

教學流程

討論——提問——實驗記錄——交流——運用。

重點難點

經歷討論、調查和記錄等的研究,區分樂音和噪聲,瞭解樂音和噪聲對人們的影響和知道防治噪聲的常用方法。

教學準備

有關樂音和噪聲的音頻,相關的圖片和作隔音器用的各種材料等。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導入 出示課本驅動頁的圖片。在森林裏,大家覺得小鳥清脆的叫聲非常悅耳。這時,波波想到一個問題:爲什麼工地上嘈雜的聲音聽起來卻那麼難受呢?

問題 你能幫波波來解決這個問題?

目的. 創設問題情景,引導學生探究樂音和噪聲的問題。

二、活動一:你喜歡什麼聲音?

導入 出示課本圖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說說自己喜歡哪種聲音,不喜歡哪種聲音?並說出原因。

引導 從學生回答中引出噪聲和樂音的概念。

媒體 播放“動物的鳴叫聲” 音頻。

討論 各小組討論怎樣區分樂音和噪聲,舉出實例。

小結 樂音和噪聲以悅耳和不悅耳作爲區分。

延伸 有沒有一些樂音在某些時候可以變成噪聲?

三、活動二:噪聲的防治

導入 我們知道,噪聲對人們有着巨大的危害。爲了防治噪聲,人們想出了許多辦法。大家瞭解哪些辦法可以防治噪聲?

引導 出示課本圖,說說圖中是怎樣防治噪聲?

討論 課前佈置學生調查防治噪聲的常用方法,讓學生在小組中根據各自的調查記錄進行交流和討論。

彙報 小組彙報調查得來的各種防治噪聲的方法。

延伸 讓學生調查家庭或學校附近的防治噪聲的設施。

目的 培養學生的調查能力。

四、活動三:減少噪聲,從我做起

導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減少噪聲?

討論 平時的噪聲來自哪裏?我們應該怎樣減少這些噪聲?小組對課本圖進行討論。

目的 通過討論,讓學生認識到要自覺遵守和維護社會公德,培養學生討論與交流能力。

五、活動四:製作“隔音器”

導入 減少噪聲的辦法有很多,而用不同材料隔離聲音就是一種常用的辦法。

問題 不同材料隔音效果一樣嗎?

猜測 猜測什麼樣的材料隔音的效果最好?

討論 小組討論。哪些材料的隔音效果比較好?這與材料的什麼特點有關?

實驗 提供鬧鐘,讓學生利用各種材料製作隔音器。

做實驗時,應當控制材料的大小、厚度等條件一致。

目的 通過製作隔音器,讓學生進行比較實驗,培養學生進行實驗研究的能力。

六、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