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高一數學教學計劃3篇

時間真是轉瞬即逝,我們又將奔赴下一階段的教學,請一起努力,寫一份教學計劃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爲如何寫好教學計劃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一數學教學計劃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高一數學教學計劃3篇

高一數學教學計劃 篇1

  教學分析

課本從學生熟悉的集合(自然數的集合、有理數的集合等)出發,通過類比實數間的大小關係引入集合間的關係,同時,結合相關內容介紹子集等概念.在安排這部分內容時,課本注重體現邏輯思考的方法,如類比等.

值得注意的問題:在集合間的關係教學中,建議重視使用Venn圖,這有助於學生通過體會直觀圖示來理解抽象概念;隨着學習的深入,集合符號越來越多,建議教學時引導學生區分一些容易混淆的關係和符號,例如∈與?的區別.

  三維目標

1.理解集合之間包含與相等的含義,能識別給定集合的子集,能判斷給定集合間的關係,提高利用類比發現新結論的能力.

2.在具體情境中,瞭解空集的含義,掌握並能使用Venn圖表達集合的關係,加強學生從具體到抽象的思維能力,樹立數形結合的思想.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集合間包含與相等的含義.

教學難點:理解空集的含義.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思路1.實數有相等、大小關係,如5=5,5<7 5="">3等等,類比實數之間的關係,你會想到集合之間有什麼關係呢?(讓學生自由發言,教師不要急於作出判斷,而是繼續引導學生)

欲知誰正確,讓我們一起來觀察、研探.

思路2.複習元素與集合的關係——屬於與不屬於的關係,填空:(1)0N;(2)2Q;(3)-1.5R.

類比實數的大小關係,如5<7,2≤2,試想集合間是否有類似的“大小”關係呢?(答案:(1)∈;(2)?;(3)∈)

  推進新課

  提出問題

(1)觀察下面幾個例子:

①A={1,2,3},B={1,2,3,4,5};

②設A爲國興中學高一(3)班男生的全體組成的集合,B爲這個班學生的全體組成的集合;

③設C={x|x是兩條邊相等的三角形},D={x|x是等腰三角形};

④E={2,4,6},F={6,4,2}.

你能發現兩個集合間有什麼關係嗎?

(2)例子①中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例子④中集合E是集合F的子集,同樣是子集,有什麼區別?

(3)結合例子④,類比實數中的結論:“若a≤b,且b≤a,則a=b”,在集合中,你發現了什麼結論?

(4)按升國旗時,每個班的同學都聚集在一起站在旗杆附近指定的區域內,從樓頂向下看,每位同學是哪個班的,一目瞭然.試想一下,根據從樓頂向下看的,要想直觀表示集合,聯想集合還能用什麼表示?

(5)試用Venn圖表示例子①中集合A和集合B.

(6)已知A?B,試用Venn圖表示集合A和B的關係.

(7)任何方程的解都能組成集合,那麼x2+1=0的實數根也能組成集合,你能用Venn圖表示這個集合嗎?

(8)一座房子內沒有任何東西,我們稱爲這座房子是空房子,那麼一個集合沒有任何元素,應該如何命名呢?

(9)與實數中的結論“若a≥b,且b≥c,則a≥c”相類比,在集合中,你能得出什麼結論?

活動:教師從以下方面引導學生:

(1)觀察兩個集合間元素的特點.

(2)從它們含有的元素間的關係來考慮.規定:如果A B,但存在x∈B,且x A,我們稱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記作A B(或B A).

(3)實數中的“≤”類比集合中的 .

(4)把指定位置看成是由封閉曲線圍成的,學生看成集合中的元素,從樓頂看到的就是把集合中的元素放在封閉曲線內.教師指出:爲了直觀地表示集合間的關係,我們常用平面上封閉曲線的內部代表集合,這種圖稱爲Venn圖.

(5)封閉曲線可以是矩形也可以是橢圓等等,沒有限制.

(6)分類討論:當A B時,A B或A=B.

(7)方程x2+1=0沒有實數解.

(8)空集記爲 ,並規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即 A;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即 A(A≠ ).

(9)類比子集.

  討論結果:

(1)①集合A中的元素都在集合B中;

②集合A中的元素都在集合B中;

③集合C中的元素都在集合D中;

④集合E中的元素都在集合F中.

可以發現:對於任意兩個集合A,B有下列關係:集合A中的元素都在集合B中;或集合B中的元素都在集合A中.

(2)例子①中A B,但有一個元素4∈B,且4 A;而例子②中集合E和集合F中的元素完全相同.

(3)若A B,且B A,則A=B.

(4)可以把集合中元素寫在一個封閉曲線的內部來表示集合.

(5)如圖1121所示表示集合A,如圖1122所示表示集合B.

圖1-1-2-1 圖1-1-2-2

(6)如圖1-1-2-3和圖1-1-2-4所示.

圖1-1-2-3 圖1-1-2-4

(7)不能.因爲方程x2+1=0沒有實數解.

(8)空集.

高一數學教學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準確把握《教學大綱》和《考試大綱》的各項基本要求,立足於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注重滲透數學思想和方法。針對學生實際,不斷研究數學教學,改進教法,指導學法,奠定立足社會所需要的必備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着力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運用數學的意識和能力,奠定他們終身學習的基礎。

二、教學建議

1、深入鑽研教材。以教材爲核心,深入研究教材中章節知識的內外結構,熟練把握知識的邏輯體系,細緻領悟教材改革的精髓,逐步明確教材對教學形式、內容和教學目標的影響。

2、準確把握新大綱。新大綱修改了部分內容的教學要求層次,準確把握新大綱對知識點的基本要求,防止自覺不自覺地對教材加深加寬。同時,在整體上,要重視數學應用;重視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如增加閱讀材料(開闊學生的視野),以拓寬知識的廣度來求得知識的深度。

3、樹立以學生爲主體的教育觀念。學生的發展是課程實施的出發點和歸宿,教師必須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以學生爲主體,構建新的認識體系,營造有利於學生學習的氛圍。

4、發揮教材的多種教學功能。用好章頭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閱讀材料的功能,培養學生用數學的意識;組織好研究性課題的教學,讓學生感受社會生活之所需;小結和複習是培養學生自學的好材料。

5、落實課外活動的內容。組織和加強數學興趣小組的活動內容。

三、教學內容

第一章集合與函數概念

1.通過實例,瞭解集合的含義,體會元素與集合的屬於關係。

2.能選擇自然語言、圖形語言、集合語言(列舉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體問題,感受集合語言的意義和作用。

3.理解集合之間包含與相等的含義,能識別給定集合的子集。

4.在具體情境中,瞭解全集與空集的含義。

5.理解兩個集合的並集與交集的含義,會求兩個簡單集合的並集與交集。

6.理解在給定集合中一個子集的補集的含義,會求給定子集的補集。

7.能使用Venn圖表達集合的關係及運算,體會直觀圖示對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8.通過豐富實例,進一步體會函數是描述變量之間的依賴關係的重要數學模型,在此基礎上學習用集合與對應的語言來刻畫函數,體會對應關係在刻畫函數概念中的作用;瞭解構成函數的要素,會求一些簡單函數的定義域和值域;瞭解映射的概念。

9.在實際情境中,會根據不同的需要選擇恰當的方法(如圖像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數。

10.通過具體實例,瞭解簡單的'分段函數,並能簡單應用。

11.通過已學過的函數特別是二次函數,理解函數的單調性、最大(小)值及其幾何意義;結合具體函數,瞭解奇偶性的含義。

12.學會運用函數圖象理解和研究函數的性質。

課時分配(14課時)

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數(I)

1.通過具體實例,瞭解指數函數模型的實際背景。

2.理解有理指數冪的含義,通過具體實例瞭解實數指數冪的意義,掌握冪的運算。

3.理解指數函數的概念和意義,能借助計算器或計算機畫出具體指數函數的圖象,探索並理解指數函數的單調性與特殊點。

4.在解決簡單實際問題過程中,體會指數函數是一類重要的函數模型。

5.理解對數的概念及其運算性質,知道用換底公式能將一般對數轉化成自然對數或常用對數;通過閱讀材料,瞭解對數的發現歷史以及其對簡化運算的作用。

6.通過具體實例,直觀瞭解對數函數模型所刻畫的數量關係,初步理解對數函數的概念,體會對數函數是一類重要的函數模型;能借助計算器或計算機畫出具體對數函數的圖象,探索並瞭解對數函數的單調性和特殊點。

7.通過實例,瞭解冪函數的概念;結合函數的圖象,瞭解它們的變化情況。

課時分配(15課時)

第三章函數的應用

1.結合二次函數的圖象,判斷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個數,從而瞭解函數的零點與方程根的聯繫。

根據具體函數的圖象,能夠藉助計算器用二分法求相應方程的近似解,瞭解這種方法是求方程近似解的常用方法。

2.利用計算工具,比較指數函數、對數函數以及冪函數增長差異;結合實例體會直線上升、指數爆炸、對數增長等不同函數類型增長的含義。

3.收集一些社會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函數模型(指數函數、對數函數、冪函數、分段函數等)的實例,瞭解函數模型的廣泛應用。

4.根據某個主題,收集17世紀前後發生的一些對數學發展起重大作用的歷史事件和人物(開普勒、伽利略、笛卡兒、牛頓、萊布尼茨、歐拉等)的有關資料或現實生活中的函數實例,採取小組合作的方式寫一篇有關函數概念的形成、發展或應用的文章,在班級中進行交流。

課時分配(8課時)

3.1.1



方程的根與函數的零點



約1課時



10月25日



3.1.2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約2課時



10月26日27日



3.2.1



幾類不同增長的函數模型



約2課時



10月30日



|



11月3日



3.2.2



函數模型的應用實例



約2課時





小結



約1課時



考生只要在全面複習的基礎上,抓住重點、難點、易錯點,各個擊破,夯實基礎,規範答題,一定會穩中求進,取得優異的成績。

高一數學教學計劃 篇3

本節課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質》,對即將要學習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乃至高中的不等式的運用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礎。本節內容掌握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後面的教學內容。而對於不等式的基本性質1和2,相信絕大部分的學生都不會有很大困難,而不等式的基本性質3,通過對以往學生的瞭解,發現很多學生會忘記分正負兩種情況,因此在本節新課教學中,我採用了將不等式未知的性質與等式已知的性質進行類比教學,讓學生自己去發現驗證不等式的性質。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掌握不等式的三條基本性質。

2.運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質對不等式進行變形。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等式的性質,探索不等式的性質,初步體會“類比”的數學思想。

2.通過觀察、猜想、驗證、歸納等數學活動,經歷從特殊到一般、由具體到抽象的認知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條理性,發展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探究不等式基本性質的活動,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和大膽猜想,樂於探究的良好思維品質。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探索不等式的三條基本性質並能正確運用它們將不等式變形。

教學難點: 不等式基本性質3的探索與運用。

三、教學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四、教學過程:

情景引入:1.舉例說明什麼是不等式?

2.判斷下列各式是否成立?並說明理由。

( 1 )若x-4=12, 則x=16()

( 2 )若3x=12, 則 x=4()

( 3 )若x-4>12 則 x>16()

( 4 )若3x>12則 x>4()

【設計意圖】(1)、(2)小題喚起對舊知識等式的基本性質的回憶,(3)、(4)小題引導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通過複習既找準了舊知停靠點,又創設了一種情境,給學生提供了類比、想象的空間,爲後續學習做好了鋪墊。

教師導語:當我們開始研究不等式的時候,自然會聯想到它是否與等式有相類似的性質。這節課我們就通過類比來探究不等式的基本性質。

溫故知新

問題1.由等式性質1你能猜想一下不等式具有什麼樣的性質嗎?

等式性質1:等式兩邊都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或同一個整式),所得結果仍是不等式。

估計學生會猜:不等式兩邊都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或同一個整式),所得結果仍是不等式。教師引導:“=”沒有方向性,所以可以說所得結果仍是等式,而不等號:“>,<,≥,≤”具有方向性,我們應該重點研究它在方向上的變化。

問題2.你能通過實驗、猜想,得出進一步的結論嗎?

同桌同學通過實例驗證得出結論,師生共同總結不等式性質1。

問題3.你能由等式性質2進一步猜想不等式還具有什麼性質嗎?

等式性質2:等式兩邊都乘或除以同一個數(除數不能是0),等式依然成立。

估計學生會猜:不等式兩邊都乘或除以同一個數(除數不能是0),不等號的方向不變。

你能和小夥伴一起來驗證你們的猜想嗎?(教師鼓勵學生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學生在小組內合作交流,發現了在不等式兩邊都乘或除以同一個數時,不等號的方向會出現兩種情況。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通過分析、比較探索規律,從而形成共識,歸納概括出不等式性質2和3。

【設計意圖】猜想作爲教學的出發點,啓發學生積極思維,探索規律,讓學生在“做”數學中學數學,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

問題4.在不等式兩邊都乘0會出現什麼情況?

問題5.如果a、b、c表示任意數,且a

【設計意圖】把文字語言轉化爲數學語言,是數學學習中的一項基本能力,這裏有意識地進行滲透,指導學生先作變形再填不等號,對字母c的取值進行討論,培養學生的分類意識,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想一想】不等式的基本性質與等式的基本性質有什麼相同之處,有什麼不同之處?

學生思考,獨立總結異同點。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把二者進行比較,有助於加深對不等式基本性質的理解,促成知識的“正遷移”。

綜合訓練:你能運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質解決問題嗎?

1、課本62頁例3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每個問題是由a>b經過怎樣的變形得到的,應該應用不等式的哪條基本性質。由學生思考後口答。

【設計意圖】對學生進行推理訓練,讓學生明白,敘述要有根據,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你認爲在運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質時哪一條性質最容易出錯,應該怎樣記住?

【設計意圖】及時進行學習反思,總結經驗,通過相互評價學習效果,及時發現問題、解決知識盲點,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3.小明的困惑:

小明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質將不等式m>n進行變形,兩邊都乘以4,4m>4n,兩邊都減去4m, 0>4n-4m,即0>4(n-m),兩邊都除以(n-m),得0>4,0怎麼會大於4呢?

小明可糊塗了……聰明的同學,你能告訴小軍他究竟錯在什麼地方嗎?同桌討論。

【設計意圖】通過替人排憂解難,強化對不等式三個基本性質的理解與運用,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4.火眼金睛

①a>2, 則3a___2a

②2a>3a,則 a ___ 0

【設計意圖】通過變式訓練,加深學生對新知的理解,培養學生分析、探究問題的能力。

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穫?有何體會?你認爲自己的表現如何?教師引導學生回顧、思考、交流。

【設計意圖】回顧、總結、提高。學生自覺形成本節的課的知識網絡

思考題:你來決策

咱們班的王帥同學準備在五、一期間和他的爸爸、媽媽外出旅遊。青年旅行社的標準爲:大人全價,小孩半價;方正旅行社的標準爲:大人、小孩一律八折。若兩家旅行社的基本價一樣,你能幫王帥同學考慮一下選擇哪家旅行社更合算嗎?

【設計意圖】利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加強數學與生活的聯繫,體驗數學是描述現實世界的重要手段。既培養了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又樹立了學好數學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