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之道》讀後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學之道》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大學之道》讀後感

《大學之道》讀後感1

昨天晚上終於把已更新的《大學之道》看完了,長長的五卷,一百多章,有時看得我不願關電腦,可有時也讓我厭煩,但總的來說,還是很不錯的,畢竟有那麼高的點擊率。

我想就我看的這些做個記錄:林曉這個人是不是有點懸乎呢,在現實生活中能找到這樣的原型嗎?但不管找不找得到,我還是很佩服、敬重他的,要不怎麼會有那麼多的漂亮女生爲他而受傷呢?怎麼會有那麼多的猛將爲他而拼命工作呢?但最讓我感動的,還是林曉和韓冰之間的愛情,在現實社會裏,能找到幾對像他們一樣,爲了對方等待十幾年,雖然段天和方芸的愛情也很讓人感動,可怎麼也不會有林曉他們那樣的煽人淚下。想想林曉爲了追尋韓冰的.影子(還有就是完成母親的遺願),在事業的巔峯時期毅然引退江湖,走進大學聯考補習班,然後考進楚天大學,並且在楚大低調地學習、生活,開學第一天居然還跑到圖書館的工地上去做苦工。但不管怎麼低調,他在各個方面都讓人有一種領袖風範,他的意見、建議都很有見地,讓人不得不注意他,也讓人不得不喜歡他!而在事業方面,他又是一個有想法,敢行動的人,並且很懂得與人交談,讓小女很是佩服!

希望故事的結局是美好的,最好是林曉能和韓冰在一起,也不枉費他們等了彼此十二年!

《大學之道》讀後感2

讀完《大學》後,我在人生道路上有了明確的目標。《大學》中雖然大道理偏多,看似很深奧,但實際上細細體味,在現實生活中還是有很強的實用性的。我們也許不能做到至善至美,但能夠以此作爲標準,規範自己的行爲,努力使自己做到身修,也許我們此刻還不能治國平天下,但《大學》在於完美自己的行爲上,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我這個人不喜歡看書,個性是那種很厚的書,看幾頁就不想看了。但是,此刻在大學就靠自己給自己充電,所以,只能強逼着自己看。最近老師要求我們看一些古代蒙學的教材,我看了《大學》,我覺得看過之後我整個人都變得有知識的氣質了。真是應了那句話“腹有詩書氣自華”,這些書不僅僅對古代的學者影響深遠,而且在我們這天的社會也有很高的價值。

《大學》、《中庸》本是《禮記》中的二篇,今單獨抽出印行,說明它們有獨特的價值。《大學》中提出的.“大學之道,在明明德”的命題就深受《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的稱讚;“格物”、“致知”、“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方法,強調個人修養的重要性;其中“生之者衆,食之者寡,爲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恆足矣”的論述,反映了作者先進的經濟思想,這些都值得我們很好地體會。所以命名爲《大學》者,正如鄭玄所說,“以其記博學能夠爲政也”。

《大學之道》讀後感3

什麼是大學之道?德雷克·博克在他的《迴歸大學之道》一書中,爲我們做出了最好的詮釋。

這本書的題注是“對美國大學本科教育的反思與展望”。乍一看,似乎是給從事教育事業的人看的,對我們普通的大學生而言,看了之後似乎比較適合發發牢騷。可是換個角度來看,我們何嘗不能以此爲針對,彌補所受教育的欠缺呢?

書中所提出的大學教育目標,就是學會表達、學會批判性地思考、培養品德、培養合格公民的`素質、學會在多元化校園生活、爲全球化社會做準備、培養廣泛的興趣、爲職業生涯做好準備等等。

或許在大學中,教育的體制並不盡善盡美,但我們自己又該做出什麼樣的努力呢?

課堂上、實踐活動中,我們是否能勇敢地走到臺前,發表自己的獨到見解?面對身邊乃至社會上有爭議的問題,我們是否能做出獨立而公正的判斷?除了學習專業課程,我們是否能真正做到投身校園的多元文化中去?面對這個聯繫日趨緊密的世界,面對一切皆有可能的未來,我們是否已經做好了職業、人生的規劃?

我想這是作爲一個大學生,必須反覆拷問自己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