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識點總結歸納

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環境中各種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以及它們之間相互關係的學科。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中地理知識點總結歸納,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高中地理知識點總結歸納

  一、人類的生產活動與地理環境

1、農業

①影響農業發展的條件:氣候、水源、地形、土壤、市場、交通、政策等

區位因素

農業發展

氣候

光熱水條件與農作物的分佈、複種制度和產量關係最爲密切。

水源

年降水量少於250毫米的乾旱地區,灌溉水源是決定性因素。

地形

不同的地形區(坡向、坡度、高度),適宜發展不同類型的農業。

土壤

作物生長的物質基礎;不同的土壤種類,適宜生長不同的作物。

市場需求

市場的需求量最終決定了農業生產的類型和規模

交通運輸

主要影響商品農業的區位,園藝、乳畜業等要求有方便快捷的交通運輸條件

國家政策

世界各國的農業都受到國家政策以及政府幹預手段的影響。

科學技術

影響農業區位的重要因素,但它是通過影響其它因素而影響農業區位。

工業、城市的發展

在城市郊區及工礦區周圍,往往形成以生產蔬菜、肉、乳、禽、蛋爲重點的農業生產基地。以城市爲中心,地價(租)呈遞減分佈。

②主要農業地域類型的特點:

農業地域類型

地域分佈

生產特點或改良措施


水稻種植業

集中分佈在東亞、東南亞和南亞的季風區,以及東南亞的熱帶雨林區(零星種植:美國、拉美、南歐、非洲)

勞動密集型,小農經營;單位面積產量高,但商品率低;機械化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科技水平低。


大牧場放牧業

美國、阿根廷、澳大利亞、新西蘭、南非等地;具有氣候溫和,草類茂盛;地廣人稀;距海港近的優勢

採取的措施(以阿根廷爲例):培育良種牛;改善交通運輸條件;開闢水源;種植飼料。


商品穀物農業

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阿根廷、俄羅斯、烏克蘭等地;具有優越的自然條件;便利的交通運輸;地廣人稀;高度發達的工業和先進的科技等優勢

生產規模大、機械化程度高是商品穀物農業的基本特徵。以生產小麥、玉米等穀物爲主。注意美國的農業帶。


混合農業的優點:農場成爲一個良性的生態系統;農民可有效地利用時間安排農業活動;農業生產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和對市場的適應性。


混合農業

主要分佈在歐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地;將飼養牲畜和穀物生產有機結合起來。


③澳大利亞混合農業農事安排:冬小麥播種3-5月,收割10-12月,剪羊毛:8-9月。

④其他幾種農業地域類型:乳畜業――面向市場,飼養奶牛以獲得牛奶及乳製品的密集農業,一般分佈於大城市周圍。世界主要分佈區:北美五大湖周圍、西歐、中歐、澳大利亞、新西蘭等;熱帶種植園農業――種植單一熱帶經濟作物的大規模密集型農場,分佈於拉美、東南亞、南亞及撒哈拉以南非洲,企業化經營,僱工生產。重要熱帶農產品的主產國。地中海型農業:分佈於地中海式氣候區,園藝業發達,作物以葡萄、無花果、橄欖、柑橘、蔬菜、花卉及小麥爲主,兼營畜牧。

⑤中國農業發展方針:“確保糧食供求平衡”、“積極發展多種經營”、“發展高產、優質、高效農業”

2、工業

①工業區位因素:原料、動力(燃料)、勞動力、市場、交通運輸、土地、水源、政府政策、環境等。

②工業發展與區位:

工業部門類屬名稱

區位選擇的基本原則

代表部門

原料指向型工業

運輸原料成本較高(原料製成產品後重量大大減輕)原料不便於長距離運輸(易變質損毀等)

甜菜、甘蔗製糖,水果、水產品加工、低品位鍊鐵等

市場指向型工業

運輸原料成本較高(重量、體積減少不多或有增加)產品不便於長距離運輸(易變質損毀等)

傢俱、印刷、啤酒、食品、石化廠等

動力指向型工業

能耗大的工業,一般要求接近能源供應地(特別是豐富廉價的水電基地吸引力很大)

有色金屬冶金(鍊鋁、鍊銅、合金等)

廉價勞力指向型

需要投入大量勞動力,應接近有大量廉價勞力的地區

普通服裝、電子裝配、包帶、製鞋等

技術指向型工業

技術要求高,應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發達地區,一般要求環境優美,臨近高速公路與航空港

集成電路、衛星、飛機、精密機械等

③不同類型工業區的特點:


著名工業區

發展條件

發展特點

傳統工業區

德國魯爾區(英國中部工業區、美國東北部工業區、俄羅斯的歐洲部分)

豐富的煤炭、離鐵礦區近、充沛的水源、便捷的水陸交通條件、廣闊的市場

生產結構單一,由於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鋼鐵過剩、新技術革命的衝擊。後經五個方面進行綜合整治,經濟由衰落轉向繁榮。

新興工業區

意大利新興工業區

大批廉價勞力、發達的銀行信貸體系、經濟高度開放、政府的大力支持

以中小企業爲主;輕工業爲主;生產過程分散;資本集中程度低;大多分散在小城鎮或農村,但密切協作。

美國“硅谷”(日本的硅島、英國的蘇格蘭中部、德國南部慕尼黑)

地理位置優越,環境優美;氣候宜人;有高等院校;便捷的交通;軍事訂貨。

科技人才比例高;增長速度快、產品更新換代週期短;研究開發費用比例高;產品面向世界市場

  二、人口與環境

1、人口的增長和分佈

①世界人口的增長:時間上,工業革命以前人口增長緩慢,工業革命之後尤其是二戰後人口增長迅速,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後,世界人口增速有所放慢。地區上,亞非拉的許多發展中國家由於政治上的獨立,民族經濟的發展,醫療衛生事業的進步,死亡率下降,因而人口增長很快;歐洲、北美的發達國家由於社會經濟、文化教育等原因,人口增長緩慢,有些國家的人口已停止增長或負增長。

②世界人口的分佈:

人口稠密區

原因

東亞、南亞

世界古老的文化中心,人類在此聚居的歷史悠久,發展農業的自然條件優越

西歐

世界上資本主義發展最早和商業活動頻繁的重要工業地帶

美國東北部

世界上最發達的工業和金融貿易區

人口稀疏區

原因:自然條件惡劣

北美和亞洲的高山寒冷地帶,撒哈拉、中亞和澳大利亞的沙漠地帶;亞馬孫河、剛果河流域的溼熱地帶;南極洲。

人口一億以上的國家:中國、印度、美國、印尼、巴西、俄羅斯、日本、孟加拉國、尼日利亞、巴基斯坦

③我國人口的增長和分佈:

我國人口的突出特點是:人口基數大,增長快。

原因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經濟文化迅速發展,醫療衛生條件逐步改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口的平均壽命延長,嬰兒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在上世紀70年代實行計劃生育以前,人口出生率長期保持在新中國成立前的水平。實行計劃生育後,人口自然增長率顯著降低。

我國人口分佈不平均:東南多,西北少。(以黑河---騰衝一線以東以南,面積佔全國43%,人口占94%)

原因是:東部耕地多,氣候優越,人口密度大;工商業、交通業發達、城鎮多,城鎮人口集中。西部多沙漠、草原、山地,耕地少,人口密度小;工商業、交通運輸業不發達,城鎮少,城鎮人口也少。

④基本國策:實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是我國人口政策的基本內容。

2、人口數量與環境

①人口發展與環境的關係:

社會因素(經濟發展水平、婚姻制度、生育政策、文化及宗教、婦女受教育程度)對生育率影響極大,自然因素對生育率影響極小。影響死亡率的因素中,社會因素(經濟、政治、教育水平、醫療衛生條件)是主要因素,自然環境因素(地方病、環境污染、自然災害等)對死亡率影響也較大。

人口增長過快,會給資源和環境帶來較大壓力,但並非是形成環境問題的唯一的主要的原因。龐大的人口基數和較高的人口增長率(世界 1999年10月12日達60億;我國2000年11月1日第五次人口普查總量達12.95億)會形成較大的人口壓力。人口持續的增長,對物質資料的需求和消耗隨之增多,最終會超出環境供給資源和消化廢物的能力,進而出現種種資源短缺和環境問題。(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生態問題,三廢噪聲污染問題,醫療、教育、交通、住房、就業等社會問題。)因此,必須控制人口的過度增長,使人口的增長與社會、經濟的發展相適應,與資源、環境相協調。

②人口發展模式:(注意新教材去掉了過渡型的說法)

人口發展模式

特點

原始型

極高的死亡率、很高的出生率,極低的自然增長率

傳統型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較低的自然增長率(代表:尼日利亞)

過渡型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長率(代表:巴西)

現代型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代表:德國)

③人口發展模式地區分佈:

全世界

屬於“過渡型”,正處向“現代型”轉變的階段

發達國家

“現代型”德國、匈牙利等負增長,美、加、澳、新西蘭等國自然增長率稍高,日本等大多發達國家自然增長率接近零增長

發展中國家

多爲“過渡型”,但韓國、新加坡、古巴、烏拉圭、中國已進入或正要進入“現代型”。

④環境人口容量:環境所能容納的最大人口數,即環境承載力。準確的定義就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環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預見到的時期內,利用本地資源及其他資源和智力、技術等條件,在保證符合社會文化準則的物質生活水平條件下,該國家或地區所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資源是制約環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其餘的因素是:科技發展水平、對外開放程度以及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費水平。

⑤合理容量:在不產生環境問題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發展生產的人口容量。一般要小於環境人口容量。

3、人口的素質與環境

①影響人口身體素質的主要環境因素:

a.社會環境因素(社會制度、經濟形式、文化傳統、科技知識、倫理道德)是影響人口身體素質的主要因素且影響越來越大。b.自然環境因素――原生環境因素(地形、氣溫、溫度、降水、地方病等);次生環境因素(物理、化學、生物方面的環境污染)也有重要影響。

②人口的文化素質對環境的影響:

一個地區環境質量的好壞,人口的科學文化素質有着特殊的影響:a.人口科學文化素質的高低,從整體上影響着人們的環境觀、資源觀和發展觀;b.人口科學文化素質的高低,對資源的充分合理的開發利用有着直接的影響; c.人口科學文化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着人類活動的環境後果。

4、人口的遷移與環境:

①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遷出區的“推”,遷入區的“拉”,以及中間阻力。

氣候

通過影響人的生產和生活影響人口遷移,如美國老年人向“陽光地帶”遷移

淡水

逐水草而居是早期人口遷移的基本形式,現仍是重要條件

土壤

土壤通過影響農業生產而影響農業人口的遷移

礦產

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影響人口遷移

經濟因素

是最主要的、經常起作用的因素。在多數情況下,遷移是爲了追求更好的就業機會和更高的經濟收入,從而能有更高的生活水平

交通和通訊

交通和通訊的發展相對縮短地區之間的距離,減少遷移困難,促進人口遷移

文化教育

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促進人口遷移,出現“科技移民”

婚姻與家庭

婚姻是青年人口遷移的重要因素。家庭因素影響未成年和老年人的遷移

政治

因素

國家政策

國家政策對人口遷移有重大影響

戰爭

戰爭常常引發人口遷移,出現“國際難民遷移”“環境難民”

政治變革

政治中心的改變引發人口遷移

②我國人口遷移的現狀和原因:a、現狀特點:流動人口增加,自發流動爲主。b、方向:從農村到城市;從內地到沿海城市和工礦地區。從貧困落後山區到沿海發達城市。c、原因:務工和經商;學習、培訓、分配工作遷移的人數增加。

③人口遷移的影響:人口遷移改變了區域人口分佈和人口構成,促進了經濟、文化的交流,促進了種族、民族的同化和融合,促進了區域經濟的發展。a對遷出區:減輕人口壓力;加強與其他地區的經濟、科技和文化的聯繫,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問題:人才流失,青壯勞動力減少。b對遷入區:彌補勞動力的不足,有利於資源開發和經濟發展。問題:增加人口對生態環境的壓力,帶來就業緊張、交通居住擁擠、社會治安管理困難,以及原住居民的歧視與排斥等。

  三、人類的居住地---聚落

1、聚落的形成

①鄉村、城市起源的歷史條件:

鄉村形成:人類爲生存,必定希望互相合作和共同生活,由此構成聚居,原始畜牧業和農業分離的第一次社會大分工,開始形成鄉村聚落。

城市形成條件:A、農業生產技術的創新:勞動生產率提高,使農業生產有剩餘產品,是城市起源的物質基礎。B、勞動分工促進城市出現:第二次社會大分工,手工業和農業分離,出現商品生產,商品交換髮展出現集市,交換地域擴大,集市演變爲城市。

②**世界最早出現城市的地區:多數誕生在河流的中下游平原上,如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尼羅河谷地、印度河谷地、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

2、城市的區位

①自然、經濟、社會等因素對城市區位的影響:

地形

城市主要分佈在平原,熱帶城市主要分佈在高原,山區城市主要在河谷低地

氣候

城市主要分佈在氣溫和降水適中的中低緯度沿海地區

河流

河流的供水、運輸和軍事防衛功能,古代更明顯。沿河設城是我國南方城市分佈一般規律(河運的起點或終點、河流匯合處、河口)

自然資源

在礦產資源豐富的地區易出現城市(工礦業城市)

交通

城市分佈趨向交通方便的位置,沿海、沿江、沿鐵路幹線、沿高速公路可形成城市軸線。不同交通運輸時代的城市區位不同,主要交通線發生變化,會對該區城市的分佈和發展帶來很大影響。(如揚州、濟寧的興衰)

政治、軍事、宗教

古今中外,城市多爲政治中心;有些是由軍事中心發展起來;歷史上許多城市同時是一地區宗教活動的中心,宗教建築在城市建築中佔有突出的地位。

城市區位因素的變化

交通、自然資源仍有巨大影響,軍事、宗教因素對現代城市影響很弱,新的因素(科技、旅遊)在城市區位中影響增加。

3、城市化

①城市化標誌:城市人口增加、在總人口中的比重上升、用地規模擴大。其中總人口中的比重上升是最重要的指標。

②不同類型國家城市化的不同進程:

發達國家特點

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發展趨緩,出現逆城市化現象(原因?)

發展中國家特點

起步晚,發展快;城市化水平低;城市發展不合理(個別大城市畸形發展)

③城市化過程中產生的問題:(根本原因:城市規模的無限制擴大、城市人口的過度集中)

環境質量下降

大氣污染

城市空氣污濁(TSP)、出現酸雨、光化學煙霧,危害人們健康

水污染

水體富營養化、赤潮、水體重金屬污染產生公害病

噪音污染

大於50分貝,妨礙人們休息、工作,甚至損害人體健康

固體廢棄物

危害人體健康和環境,形成對水、大氣、土壤的二次污染

交通擁擠,居住條件差

交通堵塞,導致時間、能源浪費;住宅表現爲住房缺少、質量低劣

增加就業難度,失業人數增多

影響社會治安,還會帶來貧困、內城衰落等問題。

④城市化問題解決途徑:(保護和改善城市環境措施)

a.建立衛星城,開發新區(郊區城市化);b.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條件;c.保護和治理城市環境;

4、城市地域結構

①城市地域功能分區:

功能區

地位

分佈

特點

商業區

只佔城市用地的小部分

大多呈點狀或條帶狀分佈於市中心、交通幹線兩側或街道路口

是城市經濟活動最繁忙之地

人口數量晝夜差別很大

建築物高大密集

中心商務區內部經濟活動存在明顯的.分異

工業區

占城市較大面積

分佈在最小風頻的上風向、河流的下游

不斷向市區外緣移動

趨向於沿主要交通幹線分佈

住宅區

城市中最廣泛的土地利用方式(40%---60%)

分佈在最大風頻的上風向、河流的上游

高級住宅區和低級住宅區背向發展

②**不同城市地域結構的特點:

同心圓模式

(1)城市的中樞部分是中心商務區,是城市商業、社會活動、公共交通的集中點

(2)第二環是過渡帶。(3)第三個是工人住宅帶(4)中產階層的住宅帶。這裏住房條件較好主要是中產階層和政府公務人員等的住宅區。(5)第五個環是通勤帶它是上層和中上層人們的住宅區。它們是沿高速交通線發展起來的,人們在市中心工作,駕車或使用月票乘車往返於兩地。

扇形模式

(1)高房租住宅區沿方便的交通線向外發展,彼此相連形成一個扇面形。這裏地勢比較高,環境條件很優越。(2)隨着高租金住宅區聲望的形成與方便交通線的出現,中等租金的住宅區便在高租金地旁發展起來(3)批發、輕工業地帶周圍的低級住宅區,一般分佈在中、高級住宅區的相反方向。

多核心模式

(1)中心商務區是城市交通的焦點。因爲城市實際上很少對稱發展,中心商務區不一定居於城市的幾何中心,常常偏向一方。(2)由於批發業務主要面向城市腹地,故分佈在市中心附近,這裏既有方便的交通條件,又可接近市場。(3)低級住宅區多在中心商務區和中級住宅區附近佈置。而中級住宅區和高級住宅區,爲了尋求好的居住環境,則向城市的另一側發展。

5、城市的合理規劃:

①功能區的合理佈置原則

功能區的合理佈置原則

要有便利的交通

工業爲降低成本則要求多沿公路、鐵路、通航河流便捷的區位進行佈置;工業區與生活居民區之間也要有方便的聯繫;要使用大量勞動力的工業或婦女勞動力多的工業,接近生活居住區

合理安排工業用地的位置,以減少對生活居民區的污染

無污染的技術密集型和勞動密集型的行業可以佈置在城內的居民區內

污染較大和危險的企業儘可能佈置在遠離城市的地方

可能污染空氣和水源的工業應當佈置在城市的下風向和水源的下游

在工業區與居民區之間設置防護帶

帶內加以綠化,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護居住環境免受直接污染

帶內可設置一些少數人使用,非長期停留的建築,如消防車庫、倉庫、停車場、市政工程構築物等

  四、人類活動的地域聯繫

1、人類活動地域聯繫的主要方式及作用

①人類活動地域聯繫的主要方式(交通運輸、通信、商業、服務業等)及作用

主要方式

作用

運輸業

主要是運送旅客和貨物

是發展經濟的“先行官”和“神經網絡”:開發利用自然資源、促進市場經濟發展,發展旅遊業,加強各地區、各民族間政治、經濟、文化的聯繫,首先要創造便利的運輸和郵電等交通條件

郵電通信

主要是傳遞信息和物品

商業

通過商品的買進和賣出活動,實現商品的交換和商品的價值,滿足生產和生活的需要。包含收購、儲存、調運和銷售等環節。

服務業

通過租讓勞務,使消費者得到方便和享受,促進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交通運輸和通信

①主要運輸方式及其特點:

運輸方式

優點

缺點

鐵路運輸

當代最重要的運輸方式之一。運量大,速度快,運費較低,受自然因素影響小,連續性好

修築鐵路造價高,消耗金屬材料多,佔地面積廣,短途運輸成本高

公路運輸

發展最快、應用最廣、地位日趨重要的運輸方式。機動靈活,週轉速度快,裝卸方便,對各種自然條件適應性強

運量小,耗能多,成本高,運費較貴

水路運輸

歷史最悠久的運輸方式,運量大,運費低(適於大宗貨物的長途運輸)

速度慢,靈活性和連續性差,受航道水文狀況和氣象等自然影響大

航空運輸

速度快,運輸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現代化運輸方式

運量小,能耗大,運費高,且設備投資大,技術要求高。

管道運輸

運具和線路合二爲一的新型運輸方式。貨物主要是原油、成品油、天然氣、煤漿及其它礦漿。損耗小,連續性強,平穩安全,管理方便,而且可以晝夜不停,連續性強,運量很大。

管道運輸要鋪設專門管道,設備投資大,靈活性差。

②交通運輸線、站的區位因素:

a.影響鐵路的建設的區位因素:由於科學技術的發展,經濟、社會因素的影響已經超出自然因素成爲決定性因素。自然因素仍很重要,應儘可能利用有利條件、避開不利條件(山、河、沼澤等),減少工程量,便於維修養護。此外,技術因素也影響鐵路的區位。

b.影響公路的建設的區位因素:修築公路,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條件,避開那些地形、地質、水文條件複雜的地段。儘量少佔農田耕地,處理好與農田水利設施的關係和與城鎮發展的關係。

c.汽車站:要與市內、市外有方便、直接的聯繫,能夠最大限度地方便顧客

d.航空港:佔地廣,要平坦開闊,利於跑道建設,以及飛機起飛有淨空保證;坡度適當的地形,以利排水;良好的地質條件,保證地基穩定;跑道沿盛行風的方向修建,利於飛機逆風起飛和降落;航空港噪音較大,與城市應有一定的距離,並有快速交通幹道連接。

e.港口建設的條件:港口的區位不僅要受到水域條件(如航行條件、停泊條件)的影響,還要受到陸域條件(如築港條件、腹地條件)的影響。因此建設港口時要考慮其航行、停泊、築港等自然條件,以及腹地、城市等社會經濟條件。可以綜合歸納爲:自然因素(航行條件、停泊條件、築港條件)、社會經濟因素(經濟腹地、城市依託)兩個方面。

③交通運輸網的形成與發展:

在特定的地域範圍內,根據地區經濟的發展和人們活動的需求,各種現代交通運輸方式聯合,各種交通線(如鐵路、航線)、點(車站、碼頭)交織,形成了不同形式和層次的交通運輸網。分一種運輸方式形成的運輸網、兩種以上運輸方式形成的運輸網及不同地域的綜合運輸網。

交通運輸不僅日益網絡化、國際化(二條亞歐大陸橋、四條世界主要航海線),而且日益高速化和專業化(集裝箱運輸節省包裝費用,便於實現裝卸作業機械化,且貨物運輸安全)。

④中國主要交通運輸線、鐵路樞紐和港口:

(讀圖)

主要的交通線及樞紐

主要鐵路線

京哈-京廣線、京九線、京滬線、焦柳線、寶成-成昆線、青藏線

京包-包蘭線、隴海-蘭新線、滬杭-浙贛-湘黔-貴昆線、寧西線

大秦線、神驊線、太焦-石太線、寶中線、南昆線、泛亞鐵路

重要樞紐

北京、鄭州、徐州、株洲、蘭州、成都

沿海主要港口

北方航區:大連、秦皇島、天津、煙臺、青島、連雲港、南通、上海、寧波、溫州;南方航區:福州、廈門、汕頭、廣州、湛江、北海、海口等

主要內河航道

長江(重慶、武漢、九江、蕪湖、南京、鎮江、南通、上海)

京杭運河(濟寧以南)、珠江(廣州)及松花江(哈爾濱)

重要航空港

北京、上海、廣州;

西安、成都、昆明、烏魯木齊

主要輸油、氣管道

大慶-大連、大慶-秦皇島-北京、任丘-北京、勝利-南京、勝利-青島;西氣東輸、四川境內的天然氣管道、陝氣入京、澀寧蘭管道

郵電業

形成以北京、上海、天津、廣州爲中心的,由衛星、電纜、短波等各種通信手段組成的現代化通信網

⑤城市的道路交通網絡:

特點:交通運輸點、線、面緊密結合;行人和車輛的流動方向和數量經常變化,運輸的重點是客運,早晚上下班是高峯;行人與車輛交叉是典型的混合交通,安全問題格外重要;道路交通設施和管理設施多,佔用大量的城市面積和空間,是城市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

形式:主要有環行放射式道路網和方格—環行—放射式道路網二種形式。放射線有利於進入市區,環行線避免將車流、人流引入市中心,縮短各端點距離,有利於對外聯繫,同時緩解對市中心的壓力,擴大市中心區的交通容量。

原則:滿足人們出行的需要,節約用地,合理利用地形和水文條件,保護環境。

⑥現代通信手段和通信網絡的作用:

電子通信是電信通信領域的排頭兵:以計算機應用爲核心,比用電通信更新、更快、更安全。電子郵件最大特點是一種人到人的通信方式,而電話和傳真是場所到場所的通信方式。

信息高速公路:是一個集電話、電視、電腦功能於一體,能夠綜合傳輸和處理圖、文、聲、像等各種信息的一個全社會化通信網。

國際互聯網:當前信息領域發展最快、作用最大、影響最廣、公衆關注程度最高的通信網絡,是信息高速公路的具體體現。

作用:開展電子商務,促進經濟發展;爲人們提供各種服務,方便生活;使世界各地的科學家頻繁、方便地參加電子會議,發表思想、論文,推動科技發展。

3、商業貿易

①商業中心的區位因素:

市場因素:以市場最優爲原則的商業中心建立在城市的幾何中心處,商業活動的範圍很大。

交通因素:以交通最優爲原則的商業中心建立在市區環路邊緣或市區邊緣的高速公路沿線。

②商業網點的佈局:自然、社會、經濟因素共同影響制約商業網點的佈局。

a.自然條件是形成和發展的必要前提,平原沿公路線佈局,山區沿谷地佈局。

b.自然環境相對惡劣,人口稀少地區,交通閉塞,商業中心很難建立和發展,多采用流動服務形式,而在人口密集、交通方便的地區、商業網點設置可以採用相應的固定形式如商業街或商業小區。

③中國主要商業中心:

古代:我國的四大商埠重鎮:廣東佛山、江西景德鎮、湖北漢口、河南朱仙鎮;四大米市(無錫、蕪湖、九江、長沙)

現代:上海、北京、武漢、廣州、重慶、瀋陽、西安、天津、哈爾濱、南京、深圳、成都

④主要進出口商品:

出口:紡織、服裝、日用工業品、煤、機械、茶葉、稻米、土特產、工藝品等,近來高科技產品出口增速較快。進口:鋼材、機電產品、交通工具、化肥、木材、羊毛、鐵礦石、小麥

⑤主要貿易國家和地區:美國、日本、韓國、歐盟、東南亞各國

⑥當代金融、貿易的國際聯繫及特點:

當今的世界各國和地區之間的經濟聯繫越來越密切。突出表現是,以各國間商品、商品信息(會展業)和勞務交換爲主要內容的國際貿易,以貨幣資金的週轉和運動爲主要內容的國際金融,在種類和數量上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國際貿易和金融成爲現代各國之間經濟聯繫的基本形式。

發達國家工業基礎雄厚,主要出口工業製成品,小麥、玉米和畜產品等少數幾種農產品,以及資本和技術;進口大量燃料和原材料。發展中國家工業基礎比較薄弱,主要出口農礦產品等初級產品,例如橡膠、棕油、咖啡等農產品、鐵、銅、石油、鋁土礦等礦產品。發達國家以低價從發展中國家買進所需的燃料、原料等農礦產品,向發展中國家出口工業製成品。發達國家在世界貿易格局中居優勢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