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觀察筆記(精選7篇)

幼兒園中班觀察筆記是對某一個孩子的特別觀察。下面就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觀察筆記,希望對你有用!

幼兒園中班觀察筆記(精選7篇)

幼兒園中班觀察筆記 篇1

觀察對象:李坤

觀察時間:20XX年9月

觀察地點:本班教室

觀察事件:

睡午覺時孩子們都要把鞋脫掉放在牀底下襬好,然後才躺下睡覺。李坤在每次睡覺時,總是把鞋放得亂七八糟,有時把鞋脫得東一個西一個,有時把襪子脫了亂塞,看我們稍不注意時還把手伸到牀下面去玩鞋子。這樣,即不整齊也不衛生,還總是最後一個入睡,等起牀時還經常幫他找鞋襪。因爲他習慣了我每天的批評、訓斥,所以也總是不見效。

今天我又看見李坤小朋友趴在那裏玩鞋子,於是我很生氣地走過去,習慣性地想朝他發火,可忽然間我改變了主意,很輕聲地問李坤:“小朋友,躺在牀上後要做什麼?” 李坤爽快的回答:“睡覺”。我接着說:“對了,鞋子和你一起玩累了,也要睡覺,那麼你知道它們睡在哪裏嗎?”讓他回答後,我接着說:“兩隻鞋子是好朋友,他們喜歡一起睡在牀底下,你能把自己的鞋子放到指定的地方,像小朋友那樣舒舒服服地睡覺嗎?”我一邊說一邊把另一位小朋友脫下的兩隻鞋放在一起,擺整齊。這時,他很快的動手把鞋子放在牀下面擺好了。我連忙誇他說:“李坤真能幹,我一說就會了!”我又鼓勵鼓勵他說:“你看鞋子馬上就要睡着了,你跟它來個比賽,如果你先睡着,等起牀後我就獎勵你一顆糖,好不好?”他聽了以後點點頭,就把眼睛閉上了。

觀察分析:

幼兒期是孩子行爲習慣形成的關健時期,正是走向自我行爲的起步階段,而在孩子有不良習慣傾向的時候,我們沒有跟孩子好好地交流,給孩子正確的引導,只是一味的去批評和訓斥,而這種教育方式孩子不能從心裏很好地接受,不利於孩子改正錯誤,所以也沒有收到什麼教育效果。

教育措施:

1、 改變以前的教育方式,把批評訓斥改成鼓勵教育。不誇大孩子的缺點,多發現孩子的優點。當他表現好的時候,要及時表揚,讓孩子首先感覺到老師對他的喜愛,然後才能從心理上接受教育。

2、 和家長溝通,把孩子的情況進行交流,讓家長意識到這一時期培養孩子的習慣是很重要的,雙方合力共同幫助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

教育效果:

李坤現在比以前好多了,雖然還不能很快入睡,但是他亂丟鞋襪的習慣改進了很多,只要堅持下去,相信一定會改正好的。

幼兒園中班觀察筆記 篇2

仔仔是一個很有心思的孩子,而且很有自己的想法,他有很多的“小招數”。今天,早飯是青椒雞蛋和奶香饅頭,仔仔不願意吃饅頭,只吃雞蛋,要了一份又一份。中午的飯是米飯、過油肉、一份青菜,仔仔愛吃米飯,所以很是合孩子的胃口。吃過一份飯以後,仔仔把青菜都剩下了,此時他對阿姨說:“阿姨,我還要吃肉”!阿姨正準備幫仔仔盛飯,卻發現仔仔把青菜都留下了,阿姨說:“仔仔要把青菜都吃掉,纔可以給你肉吃,不能只吃肉,不吃青菜,這樣就沒營養了”!仔仔還是不行,繼續說着“我要吃肉,我要吃肉”。最後仔仔向我求救了:“vicky老師,我要吃肉,我不吃肉,我就咽不下去,你看,沒肉吃,我就會吐”。說着說着,他就把一勺白米喂到嘴巴里,馬上做嘔吐狀,全部吐了出來!無論我怎麼勸說,仔仔就是不吃飯,沒有肉就是不吃。後來,我專門蒐集了不吃青菜造成的後果的小故事,播放給了仔仔看,仔仔看過後,說:“老師我以後一定要吃菜,這樣有營養,纔會長高”!事後,仔仔在吃菜方面的確有了一定的進步。

上了中班的幼兒開始有了自己的主見,這個階段的幼兒對於自己的想法很堅持,有時候,老師給予的建議很難讓孩子接受,換一個方式,讓幼兒自己去接受,真正從內心上改變,這樣更有助於孩子的成長與發展。

幼兒園中班觀察筆記 篇3

觀察目標:

1. 瞭解孩子對拼圖的掌握情況。

2. 瞭解孩子對各種圖形的認識水平。活動情況:今天朱儁楠、開心等小朋友在數學區玩拼圖形娃娃的遊戲。這是一個認識形狀的複習活動,要小朋友先自己拼出一個娃娃來,然後數一數自己用了幾個正方形、幾個三角形、幾個長方形、幾個圓形。

具體記錄:

朱儁楠先拿了一個圓形當娃娃的頭,然後拿了一塊大一點的長方形當身體,然後在長方形的下面放了兩個小長方形當腿,接着他又拿了兩個小的長方形放在頭(圓形)的兩邊,我正納悶這是什麼東西的時候,我看到他又拿了兩個小三角形放在這兩個小長方形的旁邊,我問他這是什麼,他告訴我說是手。原來,他把手臂安在頭的兩邊了。再看看其他幾個小朋友,發現他們也是這樣,把手臂安在頭的兩邊。

這時我對他們提問說:“你們看看你們的手臂長在什麼地方?”他們看來看去,然後說:“在身上。”“對,那你們應該把手臂安在什麼地方呢?”朱儁楠猶豫了半天,拿着長方形一會兒在頭上放放,一會兒在身上放放,最後試着在身上拼上,還不放心地看看我的眼睛。看我沒有異議,才確定下來。

最後拼完的時候,我問他:“現在是不是像個娃娃啦?”他點了點頭。

分析反思:

在拼圖的時候,在畫人的時候,小朋友會把手臂畫在頭上,這是小班小朋友繪畫的特點,可能對他們來說,手臂長在肩膀上這個方位,小朋友還是不能正確的辨別出具體方位纔會表現出這種繪畫特點。

我們中班的孩子會有這種情況,是因爲他們原來沒有學過繪畫,所以繪畫的水平還是在最原始的狀態中。

教育建議:

當孩子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我們需要幫助孩子認識身體的結構,幫助他們提高繪畫的水平,當他們不會畫的時候,也可以用拼圖或者黏貼的方式來表現人物。

因爲是很多小朋友都不會畫,所以我們可以進行一個這類的集體活動,幫助大多數孩子掌握這個技能

幼兒園中班觀察筆記 篇4

觀察時間:x月13—23日

觀察地點:中一班

觀察對象:琪琪

觀察目的:觀察幼兒生活行爲方面,改善幼兒健康的生活態度

兒童表現及行爲:最近在不經意中發現琪琪小朋友常有不健康的生活行爲:經常搶佔別人的東西,活動中總是喜歡自由走動或與同伴交談。交談資料以“奧特曼”爲主要資料,如果談得興趣盎然時,拳腳相交。但平時他喜歡幫忙老師做事,分碗筷,擺椅子,搬桌子等,但是總是一馬當先,和同伴爭執。

分析:好動是孩子的天性,喜歡做事是他的本質,他喜歡做事,他並不明白做某件事的行爲是對還是錯的,總是期望得到同伴和老師們對他的這種行爲作出評價和認同、讚賞。同時期望在一些行爲上得到老師和同伴的注意和信任。

措施:糾正不健康的生活行爲:在我與他交談後,讓他明白一些他人物品與自我物品區別的道理。我向家長反饋了他的狀況,請家長在家中多留意幼兒的行爲,推薦家長說理育兒。在活動中,我把他調到前面,可隨時注意到他的行爲,繼續觀察他的表現,在必要時可立刻制止他,適宜時表揚他。活動後,我經常與他聊天,說說家裏,說說幼兒園的好朋友,引導他多看一些有益的電視,談談智慧樹等少兒電視裏的資料。

幼兒園中班觀察筆記 篇5

觀察原因:

這天,小雅的媽媽告訴我,孩子經常一出了幼兒園的大門就要尿尿,而且還是個性着急的那種。在與媽媽的交談中得知孩子在家就有憋尿的習慣,不到已經快憋不住時不會去尿尿的'。看的出媽媽也是很無助,期望老師能給與幫忙。爲了糾正孩子這個不良的習慣,我決定對小雅進行個別觀察及教育。

觀察實錄:

在進行區域遊戲活動的時候,我看到小雅的神情看似緊張,我的第一反應就是她要尿尿,我趕緊問她:“小雅,你是不是要尿尿?”可她一臉嚴肅的告訴我:“沒有。”我又仔細觀察了一下,發現小雅的雙腿夾緊,我就對她說:“沒關係,老師陪着你,跟你一塊上廁所好嗎?”小雅沒有拒絕,我拉着她的小手一塊上了廁所。

觀察分析:

要想改變小雅的憋尿習慣,我覺得首先要老師細心地觀察,在她出現憋尿現象時要及時的給予幫忙。其次要讓她覺得這不是一件嚴重的事,以此來解除她的緊張情緒。第一次幫忙小雅不憋尿得到了成功,正式因爲有了這次的成功,讓我對她糾正這一不良習慣增強了信心。

觀察實錄:

在餐前準備時,我組織幼兒如廁、洗手,當我喊道小雅那一組時,小朋友都大步流星的走進廁所,只有小雅沒有動靜,依然坐在座位上,我來到她的身邊蹲了下來,拉着她的小手告訴她:“立刻就要吃飯了,要去解小便洗手吃飯啦!”她一個勁的搖頭說:“我沒有小便”。我怕尿尿她去會引起她緊張,她說沒有,我就沒有再要求了。吃完飯帶着孩子們散步回來以後,我又再次組織小朋友如廁,來到小雅的身邊對她說:“立刻就要睡覺了,要是不尿尿,憋着會肚子痛,到時還會尿牀,好羞羞”。小雅聽我這麼一說,伸出小手示意要和我拉手並對我說:“老師你陪我一齊尿尿。”小雅再一次進步了,離改掉這個不良習慣又前進了一步。

觀察分析:

小雅的憋尿現象不是一兩天就能改變得了,作爲老師不能着急,要有耐心,不能着急。她的每一次進步,老師都要及時的給予肯定。同時,老師應利用幼兒的心理特徵,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以取得實效。

取得的效果:經過這幾天的時間老師的耐心引導和家長的配合支持,儘管小雅還不能自己主動的去入廁,但是已經能在老師的提醒下,陪同着去入廁了。孩子取得的進步和家長的配合,老師的耐心,細緻的觀察是離不開的。

幼兒園中班觀察筆記 篇6

觀察內容與過程

角色遊戲“小吃店”已經開展兩個月了,幼兒對遊戲很感興趣。在今天的活動開始,我和幼兒一起回憶了“小吃店”遊戲中的主要角色和他們各自的工作任務。遊戲開始前,我問幼兒是自己商量分配角色還是老師分配,幼兒的回答是自己分配角色。我就讓他們分組商量,我不知道他們商量得怎樣,但要給他們嘗試的機會,遊戲開始了,我把玩具分到個組,儘管在遊戲前我一直提醒幼兒不要搶玩具,但仍然有幾個幼兒一見到玩具抱着玩具,生怕自己沒得玩。這時,我發現有的組分配角色較好,有廚師、服務員和顧客。有的組只有廚師和服務員,而沒有顧客,在我的提醒下,他們就改變了一些角色。在遊戲過程中,羅曼佳琪和陸宇航扮演得比較好,葉軼凡當顧客時就很耐心地坐在位置上等待,我看到卓子欣當廚師當得很認真,而且還有對顧客說“你覺得好吃嗎?”“要不要加點調料”等。還有幾個幼兒也表現得不錯。

可還有一部分幼兒對玩具感興趣,忘記了自己的角色。在老師的提醒下,有幾個幼兒回到角中。在遊戲過程中,很多幼兒朦朧了角色意識,以致遊戲沒辦法玩下去。遊戲結束時,幼兒學會整理玩具,但整理得不夠整潔。

幼兒行爲分析

中班上學期的幼兒已經有了一定的角色意識和自我的主見,在遊戲中,教師不需要一味地爲孩子們解決問題,而是可以把一些簡單的問題拋給孩子,讓他們自己動腦筋解決。教師在遊戲中發現問題,要以平行介入的方式幫助幼兒,讓遊戲繼續開展下去。

反思與推進

在遊戲開始,全班幼兒都會積極主動地參加遊戲,而且還有了自我的主見,但角色意識不夠強,有的幼兒只會擺弄玩具,不明確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與的有幼兒能按角色要求行動,但表演一般。還有一些幼兒不遵守遊戲規則。在知識預備方面我們做得還不夠,繼續請家長配合我們的工作,帶幼兒去小吃店參觀。老師提供有關的資料豐富幼兒的知識經驗。在區域活動中,提供玩具分組開展活動。增強幼兒對角色的理解。

幼兒園中班觀察筆記 篇7

觀察事件:

1、早晨入園時,我拉住睿睿的手與他交談幾句後,發現睿睿的小手特別髒,當時的我還以爲睿睿是在來的路上摸到髒東西,詢問後得知沒有洗手。再接下來的幾天中,每天都看到睿睿的一雙小手,和前面入園時一樣髒,我才知道睿睿沒有洗手的習慣。

2、喝牛奶前,我請每名小朋友小便之後把手洗乾淨,只見睿睿沒有盥洗就來到我的小火車上。一名火車頭連忙拉住我:“老師,睿睿沒有洗手就來排隊了。”

3、餐前準備時,每名小朋友都在安靜坐好放好小手,睿睿也在座位上坐好,只是小手一直在桌子旁邊摸來摸手,經過我提醒後,睿睿才意識到要把小手洗乾淨。

4、每次洗手時,睿睿總是需要教師督促提醒才能去盥洗,這讓我深深地陷入深思,我決定幫助他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分析原因:

1、家庭成長環境對孩子的影響。家長未能認真關注孩子生活習慣的養成,多數時間都是父母幫助孩子盥洗。

2、我的激勵表揚只是讓孩子暫時性去做事,並未讓孩子懂得良好衛生習慣的意義,導致效果並不明顯。

採取措施:

1、給家長提要求,請家長關注孩子的習慣養成,併爲幼兒樹立良好的榜樣。可爲孩子作榜樣,以榜樣帶動,關心愛護,帶有一定遊戲性的方式,逐步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衛生習慣。

2、幼兒習慣的養成是一個不斷積累,漸進的過程。對於個別孩子,我決定放慢培養的速度,降低常規要求。關注孩子自身的進步,而不是橫向比較去評價幼兒。

3、爲孩子建立一個成長檔案,不斷記載着孩子的發展與進步。將孩子的點滴進步回饋給家長,共同鼓勵孩子成長,給孩子的成長提供幫助。

4、讓孩子真正懂得好習慣的意義與價值。物質獎勵總是促進幼兒養成習慣的一種外在形式或方式,而真正使幼兒的良好行爲得以內化,才能自覺維持好習慣的長久。我在適當的時機,給孩子講一講盥洗的好處的小故事、道理故事,孩子是可以理解的。因此,纔會主動去盥洗,我也建議家長爲幼兒選擇一些與好習慣有關的圖畫書,幫助孩子瞭解講衛生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