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數學三年下冊《吃西瓜》教學設計(通用8篇)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編寫教學設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數學三年下冊《吃西瓜》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北師大版數學三年下冊《吃西瓜》教學設計(通用8篇)

數學三年下冊《吃西瓜》教學設計 篇1

一、教學內容:

北師大國小數學三年級下冊第60—61頁

二、教學內容分析

本節課以“吃西瓜”爲情境,學習同分母分數(分母小於10)的加減法,這是在學生認識分數和理解其意義的基礎上學習的。教材通過有趣的情境和直觀的圖形,揭示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規律,最終達到擺脫對直觀圖形的依賴,能夠直接進行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運算。本課學習的重點是探索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運算,其中探索用“1”減去一個分數的運算是學習的難點。突破重點和難點的關鍵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使學生在知識的產生和發展的過程中,探索、感悟出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運算規律。

三、學生狀況分析

我校地處城郊,是一所規模中等的學校,這裏的學生大多都來自白雲村的家庭和龍都、貿易廣場的流動人口家庭,家庭給予孩子創造的學習機會比較少,學生獲取知識、信息的能力和渠道有限。在新理念和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我校教師注重學生實際情況,努力創設與學生生活緊密聯繫的生活情境,採用生動有趣、多樣化的教學策略,使學生的學習熱情日益高漲,自主學習的能力不斷地提高。

四、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探索同分母分數(分母小於10)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2)會進行同分母分數(分母小於10)加減法運算,並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

(1)在合作交流的學習過程中進一步培養學生觀察思考、比較分析、歸納總結、與人交流、合作學習的能力。

(2)進一步培養學生聯繫實際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

(1)培養學生良好的思考問題的習慣。

(2)在探索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的意識。

五、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1、讀卡片,並說一說分數表示的意義

1/4 1/2 3/4 4/5

2、比較分數大小並塗一塗(學生邊思考邊彙報。)

5/6○4/6 1/4 ○1/2

3、師: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有關分數的知識,這個知識就在“熊寶寶吃西瓜”的故事裏,你們想知道嗎?

(二)創設情境,學習新知

1、創設情境

(1)師:夏天到了,天氣非常的熱,熊媽媽想寶寶們能降暑清涼就到超市買回一個大西瓜,大熊和小熊看到了大西瓜,口水直流,熊寶寶們着急地圍着熊媽媽喊:“媽媽,媽媽,我要吃西瓜。”熊媽媽看着熊寶寶的讒樣忍不住笑道說“好,好,好,媽媽這就切給你們吃。”熊媽媽立即將西瓜平均切成了八塊,大熊寶寶一口氣吃了3塊西瓜,小熊寶寶也不遜色吃了2塊西瓜。

(2)師:同學們,你們能從剛纔的故事中說出我們學的分數嗎?(學生說出2/8和3/8)

(3)師:誰能把話說的更完整些?(學生完整地說出小熊吃了這個西瓜的八分之二,大熊吃了這個西瓜的八分之三)

2、學習同分母分數(分母小於10)的加法運算

(1)師:同學們說的很好,那你能提出什麼問題嗎?

學生可能提出他們一共吃了這個西瓜的幾分之幾?大熊比小熊多吃了這個西瓜的幾分之幾?還剩下這個西瓜的幾分之幾?(師將學生提出的問題用黑板條貼出)

(2)師:同學們提的問題真不錯,我們先來解決“他們一共吃了這個西瓜的幾分之幾”這個問題。同學們,你能幫他算一算嗎?

(學生列出算式,可能計算出結果:2/8+3/8= 5/8,也可能有個別學生只會列式,但不能肯定結果是多少。)

師:2/8 +3/8等於多少,你是怎麼算的?說說看。

(全班交流,初步感悟同分母分數加法的規律。)

學生邊說老師邊演示:將一張圓形的紙平均分成八份,先塗出其中的兩份,再塗出其中的三份,一共就是八分之五。

2+3/8

板書:2/8 +3/8= =5/8(3)動手操作活動。

師:同學們,現在你們能自己設計兩個類似的分數加法呢?請你們同桌商量表示怎樣的分數,在紙上畫出來,。

①同桌合作商量,將一張紙平均分成若干份。

②每人按自己的喜好,塗出其中的幾份。

③同桌互相說一說自己塗色的部分佔整個圖形的幾分之幾。

④你們兩人一共塗了這個圖形的幾分之幾,怎樣算的?(同桌合作完成)

⑤全班交流,同桌彙報。

⑥觀察交流,在進行同分母分數加法計算時你發現了什麼?

師生共同歸納小結:在分母相同的情況下,分數進行加法分母不變,分子相加。

3、學習同分母分數(分母小於10)的減法運算

(1)師:大熊比小熊多吃了這個西瓜的幾分之幾?你知道怎麼算嗎?試一試。(同桌討論,圍繞“用什麼方法算,怎樣算”進行交流。)

(2)比一比。

①拿出塗色的紙,同桌互相比一比。

②把算式寫在紙的背面,並說一說是怎樣減的。

3—2/8

板書:3/8—2/8= =1/8③你在計算時發現了什麼?

學生試着歸納:在分母相同的情況下,分數進行減法分母不變,分子相減。

(3)師:熊寶寶吃了這個西瓜的5/8後,還剩下幾分之幾?請你們四人小組討論。(學生可能列式“1—5/8”,也可能列式“8/8—5/8”。)

①學生思考討論:“1”怎麼辦?能否換成分數?

②學生彙報,老師可以演示圓形圖片指導學生理解“1=8/8”

8—5/8

板書:1—5/8=8/8—5/8= = 3/84、總結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學生歸納:在分母相同的情況下,分數進行加減法時,分母不變,分子進行相加減。

(三)鞏固練習,強化新知

1、出示教材第61頁“練一練”第1題。

(評析鼓勵學生迎接挑戰,認真審題,看懂線段圖,使學生在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中,獨立進行分數加減法計算。)

2、教材第61頁“練一練”第2題。

(將題做成卡片,以開火車的形式練習。)

3、拓展性練習。

圓形佔總圖形的( );三角形佔總圖形的( );長方形佔總圖形的( );圓形和三角形一共佔總圖形的( ),列式( )。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請你解答出來。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對有困難的學生個別輔導。)

(四)小結

師: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還有什麼疑問?

(全班交流本節課的體會和收穫。)

數學三年下冊《吃西瓜》教學設計 篇2

設計意圖:

每個幼兒心中都有一顆美的種子,《指南》中指出:“幼兒藝術領域學習的關鍵在於充分創造條件和機會,在大自然和社會文化生活中萌發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爲了豐富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我設計了本次活動《恐龍寶寶吃西瓜》。在活動中爲幼兒提供了豐富的操作材料,讓幼兒在親身體驗中探索繪畫,體驗色彩的衝擊力,進一步引導幼兒學會用心靈去感受和發現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和創造美。

活動目標:

1、嘗試用氣球進行拓印,並能夠大膽添畫,表現西瓜的外部特徵。

2、樂於參與拓印添畫,感受拓印的樂趣。

活動準備:

長卷白紙、西瓜實物一個、氣球若干、顏料、紙杯、棉籤、調色盤、音樂、PPT。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教師故事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2、教師:恐龍寶寶原來不是故意堵着門口的,只是肚子餓了沒有力氣走路了。它原來是想吃西瓜啊!

3、教師出示西瓜實物,引導幼兒感受西瓜的外形、顏色和花紋。(外形橢圓形、表面淺綠色、有深綠色彎彎曲曲的花紋)

4、教師:可是恐龍寶寶的肚子好大好大,老師這裏只有一個西瓜可不夠它吃。這可怎麼辦呢?我們一起來想想辦法吧!

二、學習用氣球拓印西瓜的外形

1、教師:小朋友們仔細聽!小氣球說它有辦法!我們一起來聽聽小氣球是怎麼說的吧。(哈哈哈哈哈,我可以在大白紙上用魔法水種出大西瓜!)

2、教師:小氣球會怎樣在紙上種西瓜呢?(請一個幼兒來示範)

3、教師講解示範氣球拓印的方法,鼓勵幼兒大膽嘗試用氣球拓印。(將氣球放在顏料盤上,蘸一下顏料,將氣球底部蘸滿顏料,拿起來放到紙上輕輕一壓,一個圓圓的腳印就出來了。)

三、在拓印的基礎上,嘗試用棉籤添畫西瓜。

1、教師引導幼兒用棉籤添畫西瓜的花紋。

2、教師播放輕音樂,讓幼兒在愉快地氛圍中添畫西瓜。

3、幼兒創作、教師巡迴指導。

四、評價與鼓勵

教師:恐龍寶寶現在有了這麼多的西瓜一定很開心!讓客人老師也來看看我們的大西瓜吧。

活動延伸:

1、氣球除了可以用來畫西瓜,還可以用來畫出什麼有趣的東西呢?

2、我們生活中還有什麼東西可以用來拓印呢?小朋友們和老師一起去教室裏找一找,我們再來試一次吧!

《恐龍寶寶吃西瓜》活動反思:

拓印添畫是是中班幼兒美術教學活動的重要內容,也是培養幼兒審美情趣和動手能力的途徑之一。在本次活動《恐龍寶寶吃西瓜》中我將拓印和添畫的技能綜合起來運用,希望可以引導幼兒體會美術的樂趣和藝術的魅力,幫助幼兒建立自信,培養良好的藝術感覺。活動中我用故事導入,帶着幼兒走進恐龍寶寶的世界,意在提高幼兒的興趣。幼兒之前可能用其他材料拓印過作品,對於氣球拓印還是第一次接觸,因此更能調動幼兒對本次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爲了營造活動氣氛,我用小氣球引出來問題,先請一個小朋友上來示範拓印的方法,請其餘幼兒仔細觀察。在之後的每一環節連接處,以恐龍寶寶的口吻,不斷向幼兒提出問題,層層遞進,引導幼兒逐步自己動手操作,提高幼兒動手能力。在幼兒用氣球拓印的過程中,不斷髮展幼兒的自主性。活動中所有幼兒一起用氣球在長條白紙上拓印,然後用棉籤添畫。在此之前幼兒用的都是A4紙獨自作畫,這次用五米長的白紙,也是對幼兒合作意識的一大考驗。本次活動中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同時也是我今後努力和思考的方向。在請幼兒觀察西瓜實物中,我一直請幼兒仔細觀察西瓜。可是我沒有考慮到我出示的西瓜實物外形特徵並不明顯,幼兒無法形象準確的描述西瓜外形特徵。同時在詢問西瓜外形特點時,我的提問不夠具體。在以後的教學活動中,我也會不斷吸取這次的經驗教訓,我相信在不斷的學習和反思中,對於中班幼兒的美術課堂我會把握的更好。

數學三年下冊《吃西瓜》教學設計 篇3

一.設計意圖

前段時間有一位家長向我反應:孩子在吃完半隻西瓜後,不停地擺弄西瓜皮,還一個勁地問半圓的西瓜皮可以做什麼。我告訴家長這證明孩子有較強的創造慾望,應該爲孩子積極的提供創造條件,引導孩子動手、動腦。邊向家長介紹就有一個想法在我的腦海中產生:結合童話故事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童話故事《小老鼠吃西瓜》正好適合這個設想。這篇童話通過老鼠種西瓜——想辦法吃西瓜——請動物們來喝西瓜汁的情節,塑造了兩個活潑有趣、熱愛生活的老鼠形象,並證明了一個真理:愛勞動、愛動腦筋和愛同伴的人是快樂的。在幼兒想象西瓜皮可以做什麼的同時自己動手將瓜皮做成玩具,最後將操作過程編入故事結尾中。

作品中用誇張的手法突出了西瓜之大,老鼠之小,因而產生了老鼠如何吃西瓜的問題,老師將問題投給幼兒,讓孩子們尋找解決的辦法。以生動有趣的內容給幼兒極大的啓示,幼兒可以從中體會到勞動與收穫的快樂,意識到大膽想象和創新的快樂,還可以感受友愛和分享的快樂。總之,此活動立志引導幼兒熱愛生活。積極向上、樂於創新。

二.活動目標

⒈、感知童話故事結構,嘗試在認識和想象的基礎上,改編故事結尾,並用語言清楚地表達出來。

⒉、培養幼兒愛勞動,愛動腦和願意與同伴分享勞動成果的好品德

三.活動準備

⒈、課件《小老鼠種西瓜》

⒉、西瓜四個、車輪、風帆、橡皮泥、小木棍、彩色紙、漿糊、剪刀、刀、完整瓜皮、半圓瓜皮等。

四.活動過程

一、欣賞故事

⒈、教師以提問的方法引出故事名稱,引起幼兒注意。

⒉、講述第一遍故事,邊講邊播放

課件。(出現大西瓜和小老鼠在屏幕上,突出西瓜大、老鼠小)

⒊、講述第二遍故事,邊講述邊播放。(動畫型式播放故事基本內容)

⒋、提問:

白老鼠種的西瓜怎麼樣?白老鼠怎麼想辦法吃西瓜的?它和朋友想了哪些辦法?這些辦法行不行?爲什麼?白老鼠最後是怎樣吃西瓜的?它請了什麼人來一起吃西瓜了呢?故事裏的白老鼠是什麼樣的白鼠?你喜歡嗎?如果你是白鼠,你怎麼吃西瓜呢?(想一個跟故事中白老鼠不一樣的辦法。)

⒌、教師引導幼兒歸納:白老鼠種西瓜——是愛過去的白老鼠;用吸管吸西瓜汁——是愛動腦筋的白老鼠;免費供應西瓜汁——是關心別人的白老鼠。

二、用瓜皮做什麼?

⒈、向幼兒提供一定工具與材料,鼓勵幼兒想象和操作。(小車輪、風帆、彩色紙、漿糊、剪刀、刀、完整瓜皮、半圓瓜皮)

⒉、根據班上幼兒的年齡與能力,興趣特點分組活動。

①粘貼活動。教師給予指導,幫助幼兒完成想象和添畫過程。

②實物操作活動,教師參與活動給幼兒提示、啓發教師可啓發幼兒用西瓜做汽車、蒙古包的小房子、帆船等。注意提醒幼兒在操作中想象發展簡單情節。

三、想象講述

在前面階段活動基礎上,要求幼兒爲故事想象一個新的故事結尾,並在集體面前講述。

1、向幼兒提問:白老鼠的西瓜吃完了,瓜皮可以做什麼?

⒉、引導 幼兒運用個人操作活動的經驗編完整的故事:假定小動物們一起做了一樣有用的東西,請你幫他們想一下,然後編入故事。

五.延伸活動

學習歌表演《種西瓜》,感受體驗老鼠勞動收穫的樂趣。

數學三年下冊《吃西瓜》教學設計 篇4

一、活動目標:

1、遇到困難,要動腦筋。

2、與同伴分享,並得到快樂。

二、活動準備:

1、《蛤蟆吃西瓜》掛圖

2、小動物頭飾

三、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組織教學,集中幼兒注意力。

(二)基本部分:

1、課題導入:出示一片西瓜地。是誰種的呢?出示蛤蟆。蛤蟆種了一塊西瓜地,西瓜成熟了,一個個又大又圓,你們想知道蛤蟆是怎樣吃西瓜的嗎?(想)現在老師就來講《蛤蟆吃西瓜》的故事。

2、欣賞故事,並回答問題。

(1)蛤蟆想不出辦法,心裏着急,小朋友幫他想個吃西瓜的辦法吧。(用刀切、用勺子挖)小朋友的辦法真多真好。

(2)蛤蟆也請來了他的好朋友幫他想辦法,你們想知道他的好朋友幫他想的什麼辦法嗎?(想)我們來聽一聽。(教師講述故事)

問:烏龜幫蛤蟆想了哪些辦法,這些辦法行不行,爲什麼?

(3)蛤蟆動腦筋自己想了一個辦法,我們再來聽一聽。(教師講述故事)

(4)後來蛤蟆用什麼辦法吃到西瓜的?

(5)蛤蟆動腦筋想出了好辦法吃到了西瓜汁,那甜甜的西瓜汁蛤蟆有沒有一個人吃?它是怎樣做的呢?

(6)你們喜不喜歡蛤蟆,爲什麼?

3、音樂遊戲

請小朋友跟着老師動起來。

(三)結束部分:蛤蟆看到小朋友們上課很乖,他要請小朋友去他家做客,請大家吃西瓜,我們現在就出發吧。

數學三年下冊《吃西瓜》教學設計 篇5

活動目標:

1、感知、探索西瓜的特徵。

2、通過比較、品嚐,體驗新品種無籽西瓜的優點。

活動準備:

1、外形各異的普通西瓜及其他瓜果若干。

2、無籽西瓜若干。

3、餐巾、點心盤人手一份;刀、抹布各一。

4、課前請幼兒洗淨雙手。

活動過程:

一、用故事引出“怎樣吃西瓜”的問題教師講述故事《猴王吃西瓜》。

提問:

1、猴王是怎樣吃西瓜的?

2、你們是怎樣吃西瓜的?

二、請幼兒在許多瓜果中挑選出西瓜進行觀察、品嚐

1、這裏有許多瓜果,哪些是西瓜呢?

2、西瓜是什麼樣的?

(1)請各組幼兒觀察桌上的西瓜,教師觀察幼兒的表現並進行適當引導。

(2)請幼兒表述各自的探索過程和結果。

小結:有的西瓜是圓圓的;有的.瓜皮是深綠色的,有的是淺綠色的,還有的是帶花紋的;西瓜是滑滑的、涼涼的、硬硬的;敲一敲會“砰砰”地響,推一推還會滾動。

3、西瓜裏面是什麼樣子的?(可讓幼兒猜測,以引起他們對觀察、探索西瓜內部特徵的興趣。)

(1)你們喜歡吃西瓜嗎?爲什麼?

(2)根據幼兒的表述教師小結:西瓜水分很多,甜甜的,很好吃,能解渴、祛暑。

四、引導幼兒感受無籽西瓜的優點

1、請幼兒品嚐無籽西瓜,說說它和剛纔的西瓜有什麼不一樣。(特別甜,吃起來特別方便。)

2、根據幼兒的討論作一小結,讓幼兒感受科技新產品的優點。

附猴王吃西瓜(故事梗概)

很久以前,山上住着一羣猴子。有一天,一隻猴子撿到一個大西瓜,就把它送給了猴王。可猴王不會吃西瓜,於是它就招來許多猴子問:“誰知道怎麼吃西瓜呀?”其中一隻小猴就叫道:“我知道,我知道,西瓜是吃瓤的!”可另一隻老猴子卻說:“不對,不對好像是吃皮的!”“是吃皮的!”“不對,是吃瓤的!”於是猴子們就爭吵起來。最後,猴王聽信了老猴子的話,啃起了西瓜皮,而那些小猴子則吃到了甜甜的瓤。

數學三年下冊《吃西瓜》教學設計 篇6

設計背景及理論依據:

西瓜是幼兒所熟知的夏天的一種水果,孩子們關於麼吃西瓜都知道是大人幫助切開吃的,爲了幫助幼兒跳出固定的思維模式,以怎麼吃西瓜爲主題的活動幼兒一定非常感興趣。而且《蛤蟆吃西瓜》故生動有趣,非常適合中班的孩子。《蛤蟆吃西瓜》這一活動改編自南師大出版《幼兒園動整合課程》中班下冊中“頑皮一夏”這一主題,重點涉及到語言和社會、健康三大領域。《綱要》中提出,要以幼兒作爲活動的主體,充分發揮幼兒的主觀能動性,所我保留了原活動設計的三大目標。將探究吃到西瓜方法放在第一步,步驟調整爲:自主探究吃到西瓜的方法—故事前半部分、幫蛤蟆想辦法——聽故事後半部分,體蛤蟆方法的巧妙——一起品嚐西瓜。

這樣調整的好處是:

1、讓孩子操作在前,有足夠的實踐經驗,激發了幼兒興趣,還爲後來體會蛤蟆吃西瓜的心情做好鋪墊。

2、幼兒聽故事在後,讓幼兒能更深刻的理解故事內容,體驗樂觀積極的情感,激發幼兒的發散、創新思維。

3、最後一個環節我將原設計的“評一評”改成了在教師幫助下用刀切開西瓜,“再次品嚐西瓜”。既承接了活動的第一個環節,又讓幼兒在再次品嚐西瓜的同時更深刻的記憶吃西瓜方法的多樣性和巧妙性,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活動目的:

1、傾聽並理解故事內容。

2、結合生活經驗,想出幫助蛤蟆的新方法。

3、體會故事樂觀積極的情感。

活動重點:

傾聽並理解故事內容,探索各種吃西瓜的方法。

活動難點:

結合生活經驗,想出幫助蛤蟆的新方法。

活動準備:

1、視頻故事:《蛤蟆吃西瓜》;

2、小西瓜5個;

3、輔助工具每組一套(塑料刀、石頭、勺子、吸管、剪刀);

4、果盤5個;

5、毛巾幼兒人手一條;

6、西瓜刀2把。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幼兒自由探究吃西瓜的方法,引導幼兒小組合作,大膽運用工具。

1、教師:孩子們,今天汪老師要給你們出一道難題,請你和你的組員們一起想辦法,看哪一組最先將我們桌上的西瓜打開。在使用工具時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傷到自己和小朋友。

2、幼兒分組探究打開西瓜的方法,教師巡迴指導。

指導重點:活動實錄

1)在活動中幼兒自主探究情況良好時,我沒有過多介入,讓幼兒充分發揮其自主能動性。

2)當我發現幼兒探究遇到困難時,我通過提問啓發“想一想,怎麼才能打開西瓜呢?試一試,這些工具能打開西瓜嗎?你用的什麼工具?爲什麼不行呢?還有更好的方法嗎?在家裏用的什麼方法?”等等

3)對於探究到方法的孩子,分別問一問“你用的什麼方法?看到自己打開的西瓜心情怎麼樣?吃了有什麼好處?西瓜子你放哪兒的呢?”等等。孩子們的思維逐漸被打開。

3、教師小結:孩子們,剛纔你們非常棒,都在動小腦筋積極想辦法,雖然有些小組打開了西瓜,有些小組沒有打開,但是,都沒有關係,因爲你們都是愛動腦筋的好孩子。你們知道嗎?有一隻蛤蟆它也想吃西瓜,你們想知道蛤蟆是怎樣吃西瓜的嗎?我們一起來聽《蛤蟆吃西瓜》的故事吧。

二、幼兒聽故事《蛤蟆吃西瓜》前半部分,聽完後討論幫助蛤蟆吃到西瓜的方法。

1、播放故事課件前半部分,幼兒安靜聽故事。

2、聽完後提問:

故事聽到這,汪老師要考考你們了!

1)誰種的西瓜成熟了?

2)蛤蟆想吃西瓜又吃不到,心裏會怎樣呢?(不開心、很傷心、很着急)

3)蛤蟆和青蛙想了哪些辦法?這些辦法行不行?爲什麼?

4)它們倆都吃不到西瓜心情怎麼樣?剛纔有的小朋友也沒吃到西瓜你們心情怎樣呢?(很着急、不開心)

5)我們一起來幫助蛤蟆想辦法好嗎?

3、請幼兒大膽說出自己幫助蛤蟆的辦法,以個別回答的方式。(幼兒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4、教師小結:謝謝你們幫蛤蟆想出了這麼多吃西瓜的方法,我們再一起來看看蛤蟆最後吃到西瓜了嗎?

三、幼兒聽故事《蛤蟆吃西瓜》後半部分,引導幼兒體驗蛤蟆吃西瓜方法的巧妙之處,體會故事樂觀積極的情感。

提問:

1、最後,蛤蟆是用什麼辦法吃到西瓜的?(他在西瓜上面插了根吸管)

2、你覺得蛤蟆的辦法好不好?爲什麼?爲什麼要裝個水龍頭?

3、蛤蟆想到辦法吃西瓜後,那甜甜的西瓜汁它有沒有一個人吃?它是怎樣做的?

4、小蛤蟆遇到困難時是怎樣做的?它有沒有灰心、氣餒?

5、你喜歡故事裏的蛤蟆嗎?爲什麼?

活動過程中,幼兒的回答非常的積極,非常多樣化,各種天馬行空的回答,都說出了自己的理由。幼兒都充分參與到了活動中,也體現了《綱要》中幼兒爲主體的主旨。

四、結束活動:幼兒品嚐西瓜。

教師小結:今天,我們不僅嘗試了自己打開西瓜,還認識了積極樂觀的小蛤蟆,瞭解了它是怎樣通過想辦法吃到西瓜的。在活動剛開始的時候,有的小朋友沒有打開西瓜,可是沒有關係,你們看,老師還爲你們準備了什麼?(出示西瓜刀)猜猜它能打開西瓜了嗎?讓我們一起來吃西瓜吧!但是,我們在品嚐西瓜的同時一定要注意文明、安靜地進餐,好嗎?(輔導教師一起幫助幼兒切西瓜)

幼兒品嚐西瓜時,我進行隨機引導“吃了西瓜有什麼好處?想一想,我們吃了西瓜剩下的西瓜仔怎麼處理?瓜皮和瓜子還有其他用途嗎?希望小朋友回家將蛤蟆吃西瓜的故事講給家裏人聽,如果你還想到更多的吃西瓜的方法,請你和爸爸媽媽一起畫下來帶到幼兒園來告訴老師和小朋友。”

五、延伸活動:

1、區域活動:

美工區:

1、將西瓜籽收集起來,洗淨曬乾後,放在美工區當做拼貼畫的材料。

2、提供紙筆,幼兒畫大西瓜

益智區:

1、展示兩個大西瓜,請幼兒比一比哪一個西瓜比較大,抱抱看哪一個比較重,摸摸看有什麼感覺,輕輕敲一敲有什麼聲音,猜猜看裏面的瓤是什麼顏色的,是否有籽,瓜的籽能不能吃,籽可以用來做什麼。

2、日常活動:購買不同品種的西瓜幼兒在點心時間品嚐。

3、親子活動:請家長指導幼兒完成學習單第45夜《圓圓國》,並找不同的水果來切一切,看看切出來是什麼形狀。

數學三年下冊《吃西瓜》教學設計 篇7

活動目標:

1、學習傾聽並理解故事內容。

2、能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想出幫助蛤蟆的新辦法。

活動準備:

1、圖片7幅。

2、課件《蛤蟆吃西瓜》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

師:小朋友們看看,這是什麼呀?(一片西瓜地)

二、理解故事內容

1、師:有一隻蛤蟆,種了一塊西瓜地。夏天到了,西瓜成熟了,一個個長得又大又圓。眼看着西瓜越長越大,可是蛤蟆想不出吃西瓜的好辦法。蛤蟆心裏真着急啊!小朋友你們來幫它想個吃西瓜的好辦法吧?

(幼兒自由想象、講述)

2、出示圖片二、三師:蛤蟆的好朋友青蛙來了,青蛙幫它想了什麼辦法?(幼兒觀察圖片)師:青蛙的這兩個辦法好不好?爲什麼?(請幼兒說說理由。)師:那我們來看看蛤蟆是怎麼說的?(教師講述第二、三段故事)

3、出示圖片四師:蛤蟆和青蛙沒辦法了,就到瓜地旁邊去玩。在路上,它們撿到了一根什麼?(竹管)蛤蟆看見竹管,一下想出了好辦法。小朋友猜猜看,它們想出了什麼好辦法?(幼兒講述)

4、出示圖片五、六師:蛤蟆和青蛙到底想到了什麼辦法?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教師講述第三、4段故事。再請幼兒講述。)

師:蛤蟆和青蛙吸呀吸,肚子吃得圓滾滾的,再也和喝不下了,可西瓜汁還在不停地往外流,都浪費了,這時蛤蟆是怎麼做的?幼兒回答。

師小結:蛤蟆在竹管上裝了一個水龍頭,這樣就可以隨時開關了,而且他們還在水龍頭上掛了一個牌子,上面寫着“免費供應西瓜汁”。

師:蛤蟆動腦筋想出了好辦法吃到了西瓜汁,那甜甜的西瓜汁蛤蟆有沒有一個人吃?它是怎樣做的?

師小結:看看,這下小動物們可開心了,他們排着隊輪流喝起了西瓜汁。喝過西瓜汁的動物都說:“蛤蟆種的西瓜真甜!”

5、幼兒完整地欣賞故事(觀看課件)師:這真是個有趣的故事,接下來我們完整地來把這個故事欣賞一遍。

師:這個故事的名字叫什麼?(蛤蟆吃西瓜)觀看圖片完整講述故事。

6、師:你們喜不喜歡蛤蟆,爲什麼?

蛤蟆種西瓜-----是愛勞動的蛤蟆蛤蟆想辦法-----是愛動腦筋的蛤蟆蛤蟆免費供應西瓜汁------是關心別人的蛤蟆師:我們小朋友要像這隻蛤蟆一樣愛勞動、愛動腦筋、關心別人。

數學三年下冊《吃西瓜》教學設計 篇8

活動目標:

1、認識休止符“0”,知道休止符“0”的出現表示停止。

2、能夠跟隨音樂的節奏用聲音和動作來表現吃西瓜的經過。

3、體驗音樂活動的快樂。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

認識休止符“0”,知道休止符“0”的出現表示停止。

活動難點:

能夠跟隨音樂的節奏用聲音和動作來表現吃西瓜的經過。

活動準備:

1、音樂《大鼓和小鼓》

2、自制音樂圖譜《吃西瓜》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1、師:小朋友,夏天天氣很熱的時候,你最想吃什麼東西呢?(西瓜、冰淇淋、果凍……)

2、老師天氣熱時,最喜歡吃西瓜啦。吃了西瓜很涼爽的!

3、那你們知道怎麼樣挑選西瓜纔好吃呢?請幼兒回答。

4、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進行小結。

5、師:小朋友,選好西瓜了,怎麼才能吃到西瓜呢?(切)西瓜切好了,就可以吃西瓜了(張開嘴巴吃西瓜,發出西瓜的聲音)。

6、小結:小朋友,我們吃西瓜妖經過挑西瓜、切西瓜、最後纔到吃西瓜。

過度語:小朋友,老師這裏有一段音樂,請小朋友來聽一聽音樂,聽聽音樂裏遊什麼特別的聲音,聽聽音樂是怎麼表現吃西瓜的。

二、活動指導

(一)欣賞音樂

1、教師播放音樂

小朋友,現在我們一起來聽音樂。(教師跟着音樂把那些特別的聲音念出來)

2、說一說音樂

(1)師:小朋友聽了音樂,你們聽到了什麼特別的聲音。請幼兒回答。

(2)這些特別的聲音告訴我們什麼事情呢?(這些聲音告訴我們怎麼吃西瓜)

(3)師小結:是的。“嘟嘟”“切切切”“吃的聲音”“嘖嘖嘖”告訴我們是怎麼樣吃西瓜的。

(二)出示圖譜,學習吃西瓜

小朋友,現在我們也一起來學習吃西瓜。

1、看圖譜,和幼兒一起來解讀圖譜。

2、講解“0”在音樂中表示休止。

3、每講解一句圖譜,就播放音樂一起來念圖譜的內容。

4、請小朋友跟着音樂用嘴巴完整地表演一次吃西瓜的經過。(可幼兒表演的情況再來一次)

(三)創編動作

剛纔小朋友用嘴巴來表演吃西瓜的經過,嗯,除了用嘴巴來表演外,開可以用身體的哪些部位來表現吃西瓜的經過呢?

1、 引導幼兒說出每個動作,並示範自己的動作。

如:挑西瓜用手拍拍頭;切西瓜用手當刀切在手臂上;吃西瓜左右手拿着西瓜,左邊咬一口,右邊咬一口;好吃點頭來表示。

2、使用幼兒示範的動作,按音樂節奏一邊念一邊做動作。

3、再次播放音樂表演吃西瓜的經過。

4、做音樂遊戲:圍成一個大圓圈,把自己當成大西瓜,然後把西瓜吃掉。

三、活動結束

師幼一起圍成大西瓜,然後吃西瓜。

教學反思:

這次活動不是用本班的幼兒來上的,對幼兒的已有經驗不瞭解。所以重點認識休止符“0”,知道休止符“0”的出現表示停止。把重點設得太簡單了,當提問到“0”在音樂裏表示什麼,幼兒能很快的回答出來。而難點已基本突破,幼兒能自己編動作來表現吃西瓜的經過。

可是,在引導幼兒怎麼樣才能吃到好吃熟的西瓜這一環節,由於我的引導語用的不好,幼兒很難說出什麼樣的西瓜纔是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