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國小數學教案集錦九篇

作爲一名爲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國小數學教案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選國小數學教案集錦九篇

國小數學教案 篇1

教學目的:通過混合練習,加深學生對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的理解,提高判斷能力。

教學過程:

一、引入

教師:前面我們學習了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上節課我們又把它們進行了比較,你們會根據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比較熟練地判斷兩種相關聯的量是成正比例還是成反比例嗎?

二、課堂練習

1.分析、研究第3題。

讓學生先說出長方形的長、寬、面積三個量中.其中一個量與另外兩個量的關係,教師板書出來:長寬=面積

= 長 =寬

提問:

當面積一定時,長和寬成什麼比例關係?

當長一定時,面積和寬成什麼比例關係?

當寬一定時,面積和長成什麼比例關係?

教師: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知道:要判斷三種相關聯的量在什麼條件下組成哪種比例關係,我們可以先寫出它們中的一種量與另外兩種量的關係,再進行分析,。

2.第4題,讓學生仿照第3題的.方法做。訂正後,教師板書如下:

每次運貨噸數運貨次數=運貨的總噸數(一定) 每次運貨噸數 與運貨次數 =運貨次數(一定) 成反比例關 系。

運貨的總噸 =每次運貨噸數(一定) 數與運貨次 數成正比例 關係

3.第5題,讓學生獨立做,教師巡視,注意個別輔導。

4.第6題,先讓學生自己判斷,然後指名回答,第(1)小題成反比例,第(2)、(4)、(6)小題成正比例,第(3)、(5)小題不成比例。

5.第7題,學生獨立解答後,選一題說說是怎樣解的。

6.學有餘力的學生做第8題。

國小數學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本節課教材結合活動情景,引入了在直線上表示從一點向兩個相反方向運動後的情形,也就是在直線上表示正數、0和負數的內容。教材試圖幫助學生進一步感受負數的意義,並通過學習,學會用標有正、負數的直線解決實際問題。

學情分析:

雖然是負數的初步認識,但內容較爲抽象。以往負數的教學都安排在中學階段,現在主要考慮到負數在生活中有着廣泛的應用,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接觸到了一些負數,有了初步認識負數的基礎,所以課本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入手引導學生初步認識負數。

教學目標:

1.在直線上表示正數、0、和負數,逐步滲透數軸概念。

2.體會用標有正、負數的直線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策略。

3.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能力,使學生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在直線上表示正數、0、和負數。

教學難點:

應用標有正、負數的直線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約3分鐘)

同學們,我們以前也學習過在直線上表示,一些數,大家還能記得,都表示哪些數嗎?

預設:整數、小數、分數。

那我們上節課學習的負數能不能在直線上表示呢?

二、自主學習

(約7分鐘)

出示教材第5頁例3圖。如何在一條直線上表示他們行走的距離和方向呢?

學生自我嘗試解決。可能想到

1.先畫出直線。

2.再確定方向。

3.再確定距離。

三、合作交流

(約10分鐘)

1.結合學生學過的正、負數表示生活中兩種相反意義的量的經驗,引導學生明白可以用正、負數來表示在東西方向上走的距離。

具體方法如下

(1)以大樹爲起點規定向東爲正,向西爲負。在直線上用0表示起點,0右邊的數是正數,左邊的.數是負數。

(2)把他們行走後的情況和直線上的點(0、正、負數)對應起來。如-1表示以大樹爲起點向西1米,1表示以大樹爲起點向東1米。相反的,以大樹爲起點向東2米,在直線上對應的點2,以大樹爲起點向西2米,在直線上的點是-2。

2.同學們,怎樣用數來表示這些學生和大樹的相對位置關係呢?

(1)學生小組討論,然後彙報。

(2)教師結合學生的彙報,用課件出示數軸,在相應點的下方標出對應的數。

(3)讓學生說出直線上其他幾個點代表的數,讓學生對數軸上的點表示的正、負數形成相對完整的認識。

(4)教師總結:我們可以在直線上表示出正數、0、負數,像這樣的直線我們叫做數軸。

3.觀察數軸,比較數的大小。

引導學生觀察數軸。

① 從0起往右依次是?從0起往左依次是?你發現什麼規律?

②在數軸上分別找到。1.5和-1.5對應的點。如果從起點分別到1.5和-1.5處,應如何運動?

③ 師及時小結

數軸除了可以表示整數,還可以表示小數、分數。每個數都能在數軸上找到它們相對應的點。

四、精講點撥

(約8分鐘)

1.數軸:可以在直線上表示出正數、0、負數,像這樣的直線我們叫做數軸。

2.數軸除了可以表示整數,還可以表示小數、分數。每個數都能在數軸上找到它們相對應的點。

五、測評總結(約12分鐘)

1.達標練習:第5頁做一做。

2.全課總結。學習了在直線上表示正、負數,你收穫了什麼?

3.作業佈置。第6頁,練習一第4題。

板書設計:

在直線上表示正、0、負數

國小數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乘法的含義,認識到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

2、認識乘號,會讀、寫乘法算式。

3、會口述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4、培養學生觀察比較的能力。

教學重點:

知道乘法的含義,瞭解到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

教學難點:

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教具學具:

教具:小紅花、正方形、小圓片等實物圖。

學具:學具袋中上述實物圖。

教學過程:

(一)複習準備

口算兩組題(要求讀出算式,說出得數)。

第一組 第二組

7+8 3+3

6+4+3 5+5+5

7+2+6+1 4+4+4+4

1+3+4+5+2 2+2+2+2+2

學生按要求口答後,教師引導學生觀察。

提問

1、這兩組題都是加法,但是它們有什麼不同的地方?(第一組每道題的加數不相同,第二組的每道題的加數都相同)

2、像第二組這樣,加數都相同的加法,我們叫它求相同加數的和

第1題3+3,相同加數是幾,有幾個3相加,這就是2個3

第2題5+5+5,相同加數是幾,有幾個5相加,這就是3個5

第3題4+4+4+4,相同加數是幾,有幾個4相加,由學生說出4個4

第4題2+2+2+2+2,相同加數是幾,有幾個2相加,由學生說出5個2

(二)學習新課

1、啓發性談話。

像上面這樣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除了用加法計算外,還可以用一種簡便方法,這種簡便方法是什麼呢?這正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問題.

2、出示例1擺一擺,算一算。

教師邊演示邊提問

(1)教師是怎樣擺的?

(教師先擺2朵,再擺2朵,最後又擺2朵)擺了幾個2,(3個2)教師板書:3個2。

(2)要求一共擺了多少朵?用加法算式怎樣表示?(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板書)用加法算:2+2+2=6 。

(3)你寫出的加法算式有什麼特點?相同加數是幾,幾個2連加。

教師敘述:像這樣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除了用加法計算外,還有一種比較簡便的方法叫做乘法。

介紹乘號及算式寫法和讀法

乘法和我們以前學過的加法、減法一樣,也有一個運算符號叫乘號,乘號的寫法是左斜右斜。教師同時板書,然後讓學生想一想說一說,乘號像什麼(像漢語拼音中的)。

怎樣寫乘法算式呢?先看一看相同加數是幾,相同加數是2,就寫在乘號的前面,再數一數是幾個2連加,把相同加數的個數3寫在乘號的後面,23表示3個2連加,3個2得6,因此算式是23=6,讀作2乘以3等於6.

3、由學生擺正方形。

教師指導學生操作

拿出3個正方形,擺成一豎行,這是1個3;第二豎行再擺3個正方形,這是幾個3;第三豎行再擺3個正方形,這是幾個3,第四豎行再擺3個正方形,這是幾個3?(4個3)

教師啓發提問

(1)求4個3是多少.用加法算式怎樣表示?(3+3+3+3=12)

(2)這個加法算式有什麼特點?用乘法算式怎樣表示?(34=12)

(3)這個乘法算式表示什麼意思,怎樣讀?

4、學生獨立操作,小組合作學習。

教師提出要求

(1)每堆擺4個圓片,擺5堆,這是幾個幾?

(2)在小組內討論,怎樣用加法算式表示,怎樣列乘法算式,這個乘法算式表示什麼意思,怎樣讀?

歸納小結

(1)上面這幾道題用加法算的時候,這些加法算式都有什麼特點?

(2)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除了用加法算以外,還可以用什麼法算?

(3)兩種方法比較,哪種簡便?同學們想象一下,上面這道題,如果每堆擺4個圓片,擺10堆,100堆,求一共有多少個,如果列加法算式,這個算式一定很長很長,那麼列乘法算式呢?只要410,4100.因此,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

(三)鞏固反饋

1、基本練習。

出示複習準備中的兩組題,哪組題能改寫成乘法算式,怎樣改寫?說出相同加數是幾,有幾個幾連加。

3+3 32;5+5+5 53;4+4+4+4 44;2+2+2+2+2 25 2。遊戲

(1)拍手遊戲.老師每次拍4下,拍3次。(由學生說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2)拍臂遊戲.老師每次拍5下,拍4次。(由學生說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3)找朋友(把意思相同的題用線連起來)。

7+7+7 6+6+6

國小數學教案 篇4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實驗標準教材第二冊P10頁十幾減9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

2、鼓勵學生獨立探究,充分發表自己的想法,呈現多種計算方法,初步培養思維的靈活性。

3、密切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回顧準備:

1、複習十幾組成

2、拍手組成。

3、創設情景

出示:過年的`主題圖

過年你們去過年貨市場嗎?你門看看新年的遊園會裏都有些什麼?你們能從中提出什麼數學問題嗎?

 二、探究交流:

1、從圖裏你觀察到了什麼?你能提出數學問題嗎?

你會解答嗎?

2、整理算式

15-9=14-9= 12-9=

觀察這幾道算式,你能發現什麼?

3、大家就一起來研究十幾減9

4、探索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

(1)分組探究

(2)彙報成果

三、自主練習,鞏固方法,體驗成功:

1、出示百果樹,你想吃什麼就摘什麼果子

(果子後面是算式)

2、交流經驗

你能把算的快的小祕密告訴大家,讓小朋友們共同進步嗎?

3、出示:迷宮路線圖!

比一比誰能最快回到家!

學生試算

展示學生作品。

4、出示:

-9=

有不同的填法嗎?跟你的同桌說說你是怎麼填的。

5、學習了十幾減9,你能發現十幾減9裏藏有什麼小祕密嗎?

國小數學教案 篇5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談話揭題

上節課我們複習了比的知識,這節課我們來複習比例的知識以及用正、反比例的知識解決問題。[板書課題:比和比例(二)]

⊙回顧與整理

1.構建比例知識網。

通過課前的複習,你瞭解了比例的哪些知識?(結合學生回答板書知識網絡)

預設

生1:我瞭解了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

生2:我知道了解比例的方法。

生3:我掌握了判斷兩個比是否能組成比例的方法。

生4:我理解了正、反比例的意義,並且能判斷兩個量成正比例還是反比例。

生5:我瞭解了比與比例的區別以及正、反比例的區別。

……

2.複習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

(1)比例的意義是什麼?比例的各部分名稱是什麼?

明確:

①比例的意義: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②比例的各部分名稱:組成比例的四個數叫做比例的項。兩端的兩項叫做比例的外項,中間的兩項叫做比例的內項。

(2)比例的基本性質。

明確:在比例裏,兩個外項的積等於兩個內向的積。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質。

(3)解比例。

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已知比例中的任意三項,都可以求出這個比例中的`未知項。求比例中的未知項,叫做解比例。

(4)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的方法。

①根據比例的意義判斷,看兩個比的比值是否相等。

②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判斷,看內項之積是否等於外項之積。

3.複習正比例和反比例。

(1)正比例的意義和關係式是什麼?

意義: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着變化,如果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這兩種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們的關係叫做正比例關係。

關係式:=k(一定)

(2)反比例的意義和關係式是什麼?

意義: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着變化,如果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積一定,這兩種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們的關係叫做反比例關係。

關係式:x×y=k(一定)

國小數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瞭解它們之間的關係。

2、培養學生感受數學和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繫,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對學生進行珍惜時間的教育。

教學重難點: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瞭解它們之間的關係,記住各月的天數。

教具、學具。掛圖、年曆

一、創設情境 引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知道今天是幾月幾日嗎?(學生回答)你是怎麼知道的?

2、生活中每天都有很多事情發生,在一年中有很多值得紀念的重大節日,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出示掛圖)圖上描述的是什麼事?你知道這些事發生的時間嗎?把你知道的跟同學說一說好嗎?

3、你們還知道哪些有意義的日子呢?

4、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關年、月、日的知識。

板書:年、月、日

二、自主探索 合作學習

1、認識年曆

師:請同學們拿出自己的年曆,認真觀察,你可以從年曆上直接瞭解到哪些知識?

①讓學生獨自觀察

②同桌討論

③你們能根據年曆回答問題嗎?

一年有幾個月?板書:一年12個月

哪幾個月是31天?哪幾個月是30天?

二月有多少天?一年有多少天?

板書:大月(31天):一、三、五、七、八、十、十二、

小月(30天):四、六、九、十一、

特殊月(28天):二

2、教學生記天數的方法

我們知道了每個月的`天數,也知道大月和小月,有沒有好的辦法讓我們很快的記住每個月的天數呢?

(1)可以用拳頭幫助記憶。凸起的地方每月是31天,凹下的地方每月是30天(二月除外)

師做示範 學生動手數一數

(2)老師再介紹一首兒歌,幫你們記住一年中的大月。( 出示兒歌)

板書:一、三、五、七、八、十、臘,三十一天永不差。

3考考你

你們都記住了嗎?現在老師可要考考你們了。

①你的生日是幾月幾日?你父母的生日是幾月幾日,用筆在年曆上畫出來,並說說是大月還是小月。

②老師的生日是大月的第二個月,你知道是幾月嗎?

4、遊戲

我們一起輕鬆一下,玩個小遊戲吧,老師報月份,如果是大月就請同學們舉右手,是小月就請同學們舉左手,明白了嗎?

三、鞏固練習

完成課本48頁做一做

四、本課小結;

1、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們都學會了哪些知識?

2、教師總結:

板書設計: 年、月、日

一年12個月

大月(31天):一、三、五、七、八、十、十二

小月(30天):四、六、九、十一

特殊月(28天):二

一、三、五、七、八、十、臘,三十一天永不差。

國小數學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通過擺筷子的真實情境,讓學生體會數學存在於生活中,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2、使學生理解乘法口訣的意義,學習編、記、用2的乘法口訣,理解2的乘法口訣相鄰兩句之間的關係,掌握並能夠熟練地運用。

3、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推理、概括、記憶等方面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課件出示情境圖。

你們在家裏幫媽媽做家務嗎?小明和大家一樣,也是個勤快的孩子,今天小明家來了許多客人,他幫媽媽做什麼家務呢?

學生觀察回答後,藉機教育學生要體會長輩的辛苦,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培養學生愛勞動的意識。

二、探究新知。

1、擺一擺,填一填。

小組合作:用小棒代替筷子擺一擺,並完成書上的表格。

2、編2的乘法口訣。

讓學生藉助筷子圖寫出相應的乘法算式,然後藉助編5的乘法口訣的經驗編出2的'乘法口訣。

3、探究乘法口訣的規律。

小組活動:觀察2的乘法口訣,和同桌說說,你發現了什麼?

彙報:請幾名學生彙報他們發現的規律,其他學生認真聽,如果有不同的看法就舉手補充。

三、鞏固與提高。

1、遊戲:找朋友。

教師出示乘法口訣,由桌子上有乘法算式的同學將算式將相應的算式舉起來,其他同學判斷。

2、遊戲:摘蘋果。

課件出示蘋果樹:秋天到了,樹上的蘋果就快熟了,你想把它摘下來嗎?仔細看看哪個蘋果長大了,你能解決它身上的問題嗎?

學生回答蘋果上面算式的得數,並說說用哪句乘法口訣計算。

3、小組比賽:有幾隻手?

課件示範規則。

4個小組比賽,看看哪個小組說得又快又好。

4、思考題。

課件出示題目。

同桌談論、解決問題。

四、課堂總結。

你有什麼收穫?還有什麼問題嗎?

國小數學教案 篇8

 單元教學要求:

1. 使學生認識圓柱和圓錐,掌握它們的特徵,知道圓柱是由兩個完全一樣的圓和一個曲面圍成的,圓錐是由一個圓和一個曲面圍成的;認識圓柱的底面、側面和高;認識圓錐的底面和高。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使學生能舉例說明。圓柱和圓錐,能判斷一個立體圖形或物體是不是圓柱或圓錐。

2.使學生知道圓柱側面展開的圖形,理解求圓柱的側面積、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會計算圓柱體的側面積和表面積,能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應用計算方法,並認識取近似數的進一法。

3.使學生理解求圓柱、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能說明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會運用公式計算體積、容積,解決有關的簡單實際問題。

單元教學重點:圓柱體積計算公式的推導和應用。

單元教學難點: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一)圓柱的認識

教學內容:教材第3~4頁圓柱和圓柱的側面積、“練一練”,練習一第1—3題。

教學要求:

1.使學生認識圓柱的特徵,能正確判斷圓柱體,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和判斷等思維能力。

2.使學生認識圓柱的側面,理解和掌握圓柱側面積的計算方法。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具學具準備:教師準備一個長方體模型,大小不同的圓柱實物(如鉛筆、飲料罐、茶葉筒等)若干,圓柱模型;學生準備圓柱實物(要有一個側面貼有商標紙或紙的圓柱體),剪下教材第127頁圖形、糨糊。

教學重點:認識圓柱的特徵,掌握圓柱側面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認識圓柱的側面。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

1.提問:我們學習過哪些立體圖形?(板書:立體圖形)長方體和正方體有什麼特徵?

2.引入新課。

出示事先準備的圓柱形的一些物體。提問學生:這些形體是長方體或正方體嗎?說明:這些形體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新的立體圖形圓柱體。通過學習要認識它的特徵。(板書課題)

二、教學新課

1.認識圓柱的'特徵。

請同學們拿出自己準備的圓柱形物體,仔細觀察一下,再和講臺上的圓柱比一比,看看它有哪些特徵。提問:誰來說一說圓柱有哪些特徵?

2.認識圓柱各部分名稱。

(1)認識底面。

出示圓柱,讓學生觀察上下兩個面。說明圓柱上下兩個面叫做圓柱的底面。(板書:——底面)你認爲這兩個底面的大小怎樣?老師取下兩個底面比較,得出是完全相同或者大小相等的兩個圓。(把上面板書補充成:上下兩個面是完全相同的圓)

(2)認識側面。

請大家把圓柱豎放,用手摸一摸周圍的面,(用手示意側面)你對這個面有什麼感覺?說明:圍成圓柱除上下兩個底面外,還有一個曲面,叫做圓柱的側面。追問:側面是怎樣的一個面?(接前第二行板書:側面是一個曲面)

(3)認識圓柱圖形。

請同學們自己再摸一摸自己圓柱的兩個底面和側面,並且同桌相互說一說哪是底面,哪是側面,各有什麼特點。

說明:圓柱是由兩個底面和側面圍成的。底面是完全相同的兩個圓,側面是一個曲面。

在說明的基礎上畫出下面的立體圖形:

(4)認識高。

長方體有高,圓柱體也有高。請看一下自己的圓柱,想一想,圓柱體的高在哪裏?試着量一量你的圓柱高是多少。(板書:高)誰來說說圓柱的高在哪裏?說明: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叫做高。(在圖上表示出高,並板書: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圓柱的高是多少,怎樣量出來的。提問:想一想,一個圓柱的高有多少條?它們之間有什麼關係?(板書:高有無數條,高都相等)

3.鞏固特徵的認識。

(1)提問:你見過哪些物體是圓柱形的?

(2)做練習一第1題。

指名學生口答,不是圓柱的要求說明理由。

(3)老師說一些物體,學生判斷是不是圓柱:汽油桶、鋼管、電線杆、腰鼓……

4.教學側面積計算。

(1)認識側面的形狀。

國小數學教案 篇9

教學內容:北京市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實驗教材一年級上冊98101頁 學看整時。

 教學目標:1、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學會看鐘表;會認讀整時。

2、結合學生生活中的作息時間,培養學生珍惜時間和遵守時間的良好習慣。

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應用意識。

教學重難點:學會認讀整時,感受時間在人們生活中的應用。

學 具:自制鐘錶模型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師:同學們,老師要求你們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製作一個鐘錶的模型,經過老師的檢查,發現你們每個人都做得很漂亮!那老師還想問問,你們的家裏有沒有真的鐘表?它有什麼用啊?

2、生自由回答。(可能會說:看時間用)

3、師:在你的生活中,都什麼時候需要看看時間啊?

4、生自由回答。(可能會說:上學時、看動畫片時等等)

5、師:除了在家裏,你還在哪裏見到過鐘錶?

6、生自由回答。(電信局的樓頂上、火車站的大廳裏等等)

7、師:看來鐘錶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很有用!今天我們就來《學看鐘表》。(揭示課題)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發散、聯想到哪些場所、什麼場合用到時間,充分交流對時間的瞭解和認識,目的是使學生熟悉、感受人們的日常生活離不開時間,調動學生學習、探究的興趣。)

二、學看整時

1、認時鐘表面。

①、師:今天老師還請來了許多鐘錶朋友來和我們一起上課。(課件演示各種鐘錶圖片) 它們雖然穿的衣服都不一樣,但在它們身上有着許多共同的特點。(課件演示:鐘錶面)

②、師:鐘面上都有什麼?(生自由發言,可能會說:有12個數字、時針和分針,師隨着學生髮言引導小結)

③、師:每個鐘面上都有12個數字,我們按着從小到大的順序數一數,好嗎?(生數)你們知道它們表示什麼嗎?(生自由發言)

師:鐘面上的12個數字,每個數字都表示一個時刻。1代表1時,就是我們平時說的1點,1時是數學語言,在數學課上我們要用數學語言來表達。2呢、3、4、(師指鐘面說幾個數字)

④、師:鐘面上有兩個錶針,短的是時針,長的是分針。(課件輔助演示)跟着老師再認一遍,短的是?長的是?

注:③④的引導順序要隨學生的發言調整。

2、學看整時。

①、師:那你能告訴老師現在鐘面上表示的時間嗎?(學生很可能會說出3時,師課件輔助演示)

師:爲什麼是3時?你是怎麼想的?(生自由發言)

師:你的想法是對的!(或你真有想法!)時針指着3,分針指着12就表示3時。(要訓練孩子說完整話:時針指着幾,分針指着幾就是幾時)

②、師課件依次出示三個鐘面:7時、10時、8時

師:你能把話說完整嗎?

生1:時針指着7,分針指着12就是7時。

生2:時針指着10,分針指着12就是10時。

生3:時針指着8,分針指着12就是8時。

③、師課件同時出示三個鐘面:我們把3時、7時、8時、10時這樣的時刻叫做整時。(板書:3時 7時 8時 整時)

⑤、師:同學們,請你們認真觀察,這三個鐘面上的整時有什麼相同的地方?有什麼不同的地方?(自己想好了,可以和小組的同學說一說)

(設計意圖:整時的判定對於學生而言不是很難,通過對四個鐘面整時的判斷,加上日常生活中的積累,這裏設置自主探究,小組合作交流,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合作的意識。)

⑥、小結:整時的時候分針總是指着12,時針指着幾就是幾時。

3、試一試:(學生利用手中學具撥出整時)

①、活動要求:一組撥1時,二組撥2時,三組撥3時

②、生活動

③、反饋。(讓其他組的學生作判斷)

4、數字符號表示法:

①、(課件演示電子錶、手機、電視屏幕上的時刻):你見過這樣的時間顯示嗎?(師指課件:這是幾時?)這也是一種時刻的表示方法。

②、(課件出示7時、10時、8時)7時還可以寫成7:00,也讀作七時

③、同樣的方法寫出10時、8時。

三、鞏固練習

1、快樂的一天:

①、師引:有一個小朋友也上一年級了,我們一起走進他的一天,看看他是怎麼度過的,好嗎?

②、學生邊回答邊課件反饋。

2、過1小時是幾時?

3、爲什麼都是10時而小朋友做的事卻不一樣?

四、數學文化

古代計時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