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梅花古詩公開課教案(精選5篇)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麼什麼樣的教案纔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班梅花古詩公開課教案(精選5篇),歡迎大家分享。

小班梅花古詩公開課教案(精選5篇)

小班梅花古詩公開課教案1

一、教學要求:

1.理解詩的內容,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意。

2.體會作者借對梅花凌寒獨放品格的讚美來表白自己堅貞不屈、不怕挫折的心境。

3.背誦並默寫古詩。

二、重點及難點:

教學重點:要求1;

教學難點 :要求2。

三、主要教學步驟 :

1.初讀詩句,瞭解主要內容。

①讀題,簡介作者後,檢查學生對“凌”字字形掌握的情況。

②先指幾名朗讀能力稍差的學生讀並稍加指導,之後學生自讀詩句,邊讀邊想作者寫了梅花的哪幾個方面的特點。

2.細讀詩句,理解詩意。

第一、二句。

①首先讓學生參考註釋試着講講兩句詩的意思。注意啓發學生運用過去學習古詩的方法,對每個詞加以理解後,適當添加一些恰當的詞,再調整一下順序把意思連起來。

②指幾名語言表達能力稍差的學生說說,再幫其訂正,直到他表述清楚、準確爲止。

③啓發學生從“牆角”、“數枝”中體會出梅花“形孤”的特點;從“凌寒”、“獨自”中體會出梅花“姿傲”的特點。

④朗讀體會。在充分自讀的基礎上再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之後再讀,深入體會。

第三、四句。

①參照註釋試着說說詩意,再集體討論訂正。在理解這兩句詩意的時候特別要注意啓發學生想象出梅花潔白如雪的特點,雖然不是雪,卻像雪一樣潔白。

②輕聲自由讀詩句,體會梅花“色潔”、“幽香”的特點。

③感情啓發,朗讀體會。

3.再讀詩句,體會作者的心境。

①把整首詩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

②說說這首詩寫了梅花的哪些特點,並分析從哪些詞句中可以體會到。

③啓發想象,體會意境。請學生認真地想象並體會:詩句描繪了一個怎樣的畫面?這種畫面使人產生怎樣的感受?思考好之後用自己的話說說。

④再讀詩句,邊讀邊思考,從“凌寒”等詞語中體會,作者表面上讚美梅花凌寒獨放,實際上是在表白什麼心境?(可適當地作背景介紹)需要注意的是,對詩人心境的體會是個難點,只要有所體會即可,不必深究。

⑤朗讀詩句,邊讀邊體會作者的感情。

作業 佈置:完成課後練習。

板書:

梅花宋·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形孤)

凌寒獨自開。(姿傲)

遙知不是雪,(色潔)

爲有暗香來。(香幽)

表達了“堅貞不屈、不怕挫折”的心境。

小班梅花古詩公開課教案2

活動目標:

1、體會古詩語言的韻律,背誦古詩。

2、知道梅花不怕寒冷,在冬季開花。

活動準備:

1、幼兒通過觀賞梅花、觀看梅花圖片、諮詢家長等途徑瞭解梅花的顏色、生長特點等。

2、音樂

活動過程:

一、欣賞梅花

出示梅花圖片,讓幼兒說說梅花的顏色和生長特點。

二、學古詩:

1、教師師範朗誦古詩,幼兒傾聽。

2、教師解釋詩意,引導幼兒理解古詩內容。

3、引導幼兒朗誦《梅花》,欣賞配樂古詩。

4、指導幼兒背誦古詩,注意讀出詩句的節奏。

三、畫梅花

指導幼兒用手指着色點畫梅花。

四、活動結束。

小班梅花古詩公開課教案3

活動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誦讀古詩。

2、讀中感悟,體會梅花的特點,感受梅花的美。

3、體會梅花不畏嚴寒、凌霜傲雪的品格。

活動重點:

能正確流利地背誦和誦讀古詩。

活動難點:

理解詩意,體會梅花的特點,欣賞梅花的品格。

活動準備:

梅花圖片、課件、古箏曲

活動過程

一、複習朗誦古詩《青松》後講話引出主題。

師:在寒冷的冬天裏,不僅有勇敢高潔的青松,而且還

有不畏嚴寒、凌霜傲雪的花

二、認識梅花,指導梅花不怕冷,在冬天開放。

(1)出示梅花圖片,請幼兒欣賞。

(2)認識梅花:冬天是梅花盛開的時候,梅花有許多

枝幹,沒有葉子,有白色的、黃色的、粉色的,還有紅色的,散發出淡淡的香味。

三、請幼兒欣賞課件,理解古詩內容

(1)播放課件欣賞,知道古詩的題目,一共有幾句?

(2)再次欣賞,引導幼兒進一步理解古詩意境。

“牆角數枝梅”是什麼意思?

“凌寒獨自開”是什麼意思?

“遙知不是雪”是什麼意思?

“爲有暗香來”是什麼意思?

四、學習朗誦古詩

五、鼓勵幼兒嘗試配樂朗誦古詩《梅花》

小班梅花古詩公開課教案4

活動目標:

1、瞭解梅花的特點,能有感情地朗誦古詩。

2、通過手指點畫進一步瞭解梅花的基本形態。

3、感受古詩所表現的意境美,體會梅花不畏酷寒、凌霜傲雪的品格。

活動準備:

1、古詩《梅花》掛圖1幅、課件、語言CD。

2、古箏《漁舟唱晚》音樂。

3.顏料、彩紙

活動過程:

一、以談話形式引出活動內容。

請幼兒猜一猜:在冬天裏,大部分花受不了寒冷的襲擊都凋零了,可有一種花卻不怕嚴寒,傲然挺立在風雪之中,這是什麼花?

二、欣賞梅花圖片,瞭解梅花。

1、出示梅花圖片,請幼兒觀察和欣賞。

2、啓發幼兒用“梅花”說一句話。

3、小結:冬天是梅花盛開的時候,梅花有很多枝幹,沒有葉子,有白色的、黃色的、粉色的,還有紅色的,散發出淡淡的香味。

三、引導幼兒想象畫面,初步感知古詩的意境。

1、欣賞教師配樂朗誦,啓發幼兒在腦海中想象出古詩中所描繪的畫面。

2、跟隨課件輕聲朗誦,讀準字音,想象畫面。

3、引導幼兒說說:你想到了什麼畫面?這首詩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4、設計提問:“凌寒獨自開”是什麼意思?從這句話裏,你感到梅花是一種怎樣的花?在這首詩裏、嚴寒中盛開的梅花是什麼顏色的?它有沒有香味呢?你是從哪一句知道的?培養幼兒不畏嚴寒、凌霜傲雪的品質。

四、啓發幼兒在音樂的伴奏下,邊朗誦古詩邊根據古詩情境進行手指點畫。

1、幼兒操作、教師巡視。

2、欣賞幼兒作品,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活動開始,通過談話,引起了幼兒對梅花的興趣。在欣賞梅花的圖片及課件中,瞭解了梅花的特點:顏色、形狀還有花瓣的數量等。多數幼兒對古詩的內容非常熟悉,所以在教師引導下,大多數幼兒朗誦的較熟練,並且還能夠用“梅花”說出一句完整的話。

通過朗誦,使幼兒感受到了古詩的.意境美,體會到了梅花不畏酷寒、不屈不撓的品格。

爲了讓幼兒進一步瞭解梅花的基本特徵,在結束環節讓幼兒嘗試手指點畫,不僅增加幼兒對梅花的印象,還會使動手能力得到提高。

小班梅花古詩公開課教案5

【教材分析】

《梅花》是一首五言律詩,作者是北宋詩人王安石。這首詩從神態、顏色、香味3方面描寫了梅花的特點:牆壁角落裏的幾枝梅樹冒着嚴寒獨自開出了雪白的花朵,遠遠看過去就知道那不是雪,因爲有淡淡的花香飄了過來。全詩雖僅有20字,卻寫出了梅花凌寒怒放、色潔如雪、幽香清遠的特點,讚美了梅花高潔、堅強的性格。此詩意境幽遠,爲詠梅之佳作。小班幼兒的語言結構敏感性有了明顯的發展,本活動引導幼兒通過朗通,感受古詩的語言節奏和韻律,體會古詩所表現的意境美和梅花高潔、堅強的品格。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古詩的主要含義和梅花的特點,知道“凌寒獨自開”的寓意。

2.能按照古詩的的律、節奏有感情地明通。

3.感受古詩所表現的意境美和梅花高潔、堅強的品格。

【活動準備】

自制課件《梅花》、古等曲(漁舟唱晚)、“幼兒學習材料”一一《擁抱冬天)。

【活動建議】

1.結合課件,引導幼兒初步感受古詩的意境,瞭解古詩的作者。

(1)引導幼兒討論畫面內容。

提問:畫面中是什麼季節?梅花盛開在哪裏?它是什麼樣子的?看了這幅畫,你有什麼感覺?

(2)簡單介紹古詩的名稱、作者。

教師:這首古詩的名字是(梅花),作者是北宋詩人王安石

2.請動兒傾聽古詩,感受古詩特有的的律,瞭解古詩的主要含義。

(1)教師有感情地朗通古詩,引導幼兒感受古詩特有的的律和節奏。

(2)組織幼兒交流、討論,瞭解古詩的主要含義。

提問:嚴寒中盛開的梅花是什麼顏色的?它有沒有香味呢?你是從哪一句知道的?哪句古詩突出了梅花的特點?怎樣理解這句詩的含義?結合幼兒的回答講解古詩的意思,幫助幼兒理解詩的意境。例如:在很冷很冷的天氣裏,幾枝梅花在牆角堅強地挺立着,遠遠看去就知道那不是雪,因爲有淡淡的花香飄了過來。

3.鼓勵幼兒嘗試按節奏和的律有感情地朗誦古詩,感受古詩的的律美。

(1)引導幼兒嘗試模仿教師朗誦通的的律、節奏,和教師一起看圖朗通古詩。

(2)引導幼兒再次嘗試朗通,運用表情、動作等大膽表現古詩所表達的感情。

(3)組織幼兒通過個人、小組、集體、配樂等形式進行朗通表演,體會古詩的意境。

(4)組織“小詩人朗通會”,鼓勵幼兒大膽朗通古詩。

4.引導幼兒感受梅花高潔、堅強的品格。

請幼兒圍繞“你認爲梅花是一種怎樣的花、爲什麼”進行討論、交流,感受梅花高潔、堅強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