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顯微鏡及裝片知識歸納

生物顯微鏡、裝片與酶等實驗專題

生物顯微鏡及裝片知識歸納

顯微鏡的使用、裝片製作和酶的相關實驗這三部分都是國中科學學習的重要內容,也是會考命題的重要出題點。這些內容不僅涉及結構和功能等多方面知識,也涵蓋了理解和應用等多個維度的考查,因而出題點較爲多樣,學生掌握起來有一定的難度,現作如下整理分析。

知識點歸納

1、顯微鏡鏡頭的辨別:顯微鏡的鏡頭有目鏡和物鏡兩種,目鏡直接放在鏡筒裏,因此目鏡無螺紋,物鏡安裝在轉換器上,因此物鏡有螺絲紋。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目鏡倍數×物鏡倍數,要使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最大,應選擇放大倍數最大的目鏡和物鏡。目鏡鏡頭越短放大倍數越大,物鏡鏡頭越長放大倍數越高。

2、顯微鏡的成像特點與玻片的移動方向:在顯微鏡下看到的物像具有上下左右均顛倒的特點。物像位於視野中央偏右上方,說明物體實際位於中央偏左下方,當把物像移到視野中央時,物體也恰好在中央。因此要把右上方的物像移到視野中央,就是把左下方的物體移到中央,即向右上方移動。(先移動再換鏡,保證全程都可見)

3、顯微鏡下視野大小、明暗問題: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越大,看到的細胞就越大,細胞數目越少,視野就越小,進入的光線越少,視野也越暗。

4、簡單裝片製作中的故障問題:觀察自制臨時裝片時,有一部分細胞看得清晰,說明顯微鏡完好並且已經調焦到位,而另一部分細胞較模糊可能是這一部分調焦不準造成,切片厚薄不均就會出現上述這種一部分調焦準確而另一部分調焦不準確的情況。

5、酶的相關實驗:(1)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叫對照實驗;一組對照實驗分爲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是接受實驗變量處理的對象組,對照組是不接受實驗變量處理的對象組。如、在實驗過程中,向甲試管加清水的目的是形成對照實驗。唾液中含有唾液澱粉酶,唾液澱粉酶可以把澱粉分解爲麥芽糖,澱粉可使碘液變藍色。甲試管注入的是清水,不能分解澱粉,試管內的澱粉沒有被分解,所以滴入碘液會變藍;乙試管注入了唾液,試管內的澱粉被分解,所以滴入碘液不變藍;該實驗說明唾液中含有的唾液澱粉酶對澱粉有消化作用。

典型習題

1.某同學將顯微鏡的使用環節與目的相匹配,得到下列四組結果,其中錯誤的一組是( )

A.轉動轉換器——換用不同的物鏡 B.用較大的光圈——看到更大的視野

C.移動玻片標本——找到要觀察的物像 D.微調細準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2.如圖顯示的是顯微鏡的幾個操作步驟,正確的順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

3.如圖是某同學用10倍物鏡觀察到的影像,如果想看到完整的字母影

像,正確的做法是( )

A.用20倍物鏡 B.向下移動標本

C.標本向左移動 D.用5倍物鏡

4.如果將如圖所示顯微鏡下的視野“甲”變爲視野“乙”,下列操作或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

A.操作的第一步便是轉動轉換器,將低倍鏡換成高倍鏡

B.在更換物鏡之前,要先將裝片向左下方移動

C.更換物鏡之後,視野光線變亮,所以應該換用小光圈

D.如果更換物鏡之後,物像模糊,可調節反光鏡和粗準焦螺旋

5.如圖是某同學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同一標本,仔細觀察並分析:從像A變成像B是做了怎樣的處理( ) ①低倍鏡換成了高倍鏡 ②高倍鏡換成了低倍鏡 ③把小光圈換成了大光圈 ④把大

光圈換成了小光圈 ⑤轉動了細準焦螺旋 ⑥轉動了粗準焦螺旋

A.②④⑤ B.①③⑤ C.①③④ D.②③⑤

6.如圖是觀察紫色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結構時的部分操作步驟,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①中滴加的是碘液

B.③中展平時,要滴加生理鹽水

C.④中蓋蓋玻片時,一邊先接觸水滴

D.⑤中觀察到的“目標甲”實際位於左下方

7.如圖是“用顯微鏡觀察植物細胞的葉綠體和細胞質流動”實驗中的兩個視野,要把

視野中的物像從左圖轉爲右圖,下列操作步驟正確的排序是( )

①轉動細準焦螺旋 ②轉動粗準焦螺旋 ③移動裝片 ④調節光圈 ⑤轉動轉換器

A.③→⑤→②→① B.④→③→②→⑤

C.③→①→④→⑤ D.③→⑤→④→①

8.在探究“唾液對澱粉的消化作用”實驗中,試管中都加入少許等量澱粉,試管1、3中各加入2 mL清水,試管2、4中各加入2 mL唾液,如圖處理5~10分鐘,然後分別滴加2滴碘液,關於實驗分析正確的是( )

A.試管1和試管4可作爲對照

B.試管3在該實驗中是必不可少

C.滴碘液後,不變藍色的是試管2

D.溫度不影響唾液對澱粉的消化

9.在經過以下處理一小時後,滴加碘液會使哪一隻試管的內容物變成藍色( )

A.米湯與一定的冷開水充分混合後,並將試管保存在37℃水中

B.米湯與一定量的唾液充分混合,並將試管保存在37℃水中

C.雞蛋清與一定量的唾液混合後,並將試管保存在37℃水中

D.脂肪微粒與一定量的唾液混合後,並將試管保存在37℃水中

10.顯微鏡能幫助我們觀察到用肉眼無法看到的細微結構。如圖分別爲鏡

頭、顯微鏡以及先後在顯微鏡視野中看到的不同的細胞圖像,請據圖回答:

(橫線裏填文字,內填數字編號)

(1)乙圖中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是a__ __和物鏡放大倍數的乘積。甲圖中使

用目鏡鏡頭②和物鏡鏡頭③能使物像放大的最大倍數是__ __倍。

(2)如果在使用乙圖顯微鏡觀察時,發現視野中除細胞外還有很多異物,轉

換物鏡和移動裝片但異物都不動,那麼異物很可能位於__ __。

(3)小明在實驗中,觀察到的效果由①變成④,他應將裝片向__ __移動。

(4)小明觀察到丙圖中的②是__ __(填“動物“或”植物”)細胞圖。觀察效果由③(模糊)到④(清晰),他應調節顯微鏡的`__ __。

11.如圖1表示製作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部分步驟,請據圖回

答:

(1)在步驟②的操作過程中,某同學聞到刺激性氣味,含有該氣味的物質

主要來自細胞結構中的__ __。

(2)步驟④滴的液體是__ __。

(3)觀察時,若視野中出現較多氣泡,是由於圖1中所示的步驟__ __(填

序號)操作不當引起的。

(4)如圖2是顯微鏡的四個鏡頭,欲使視野中的細胞數目最多,應選用的鏡頭組合是__ _。

12.澱粉酶的種類有多種。某科學興趣小組從浸泡後的綠豆中提取澱粉酶溶液,爲了研究酸鹼性對該澱粉酶催化作用的影響,以澱粉瓊脂爲材料進行實驗,步驟如下:

①取5片大小相同的濾紙小圓片,編爲1~5號。將其分別在五種不同

成分的溶液(各溶液成分如下表)中浸泡後取出,按如圖甲所示放置在

盛有澱粉瓊脂薄片的培養皿中,蓋上蓋子。

②將培養皿置於37 ℃的恆溫箱中,半小時後取出,將碘液均勻滴入培養皿中,約1分鐘後用清水緩緩衝去多餘的碘液。 ③實驗結果發現:1號、2號和3號濾紙小圓片周圍出現了大小不等的清晰區(即沒有變藍色的區域),其中3號周圍的清晰區面積最大,4號和5號周圍以及其餘部位均顯藍色,如圖乙所示。 (1)爲什麼1號、2號和3號濾紙小圓片周圍會出現清晰區?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實驗結果表明,__ __(填“弱酸性”“中性”或“弱鹼性”)條件下,該澱粉酶的催化作用最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