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情繫語文課堂教學

情繫語文課堂教學

如何情繫語文課堂教學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語文教學應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列寧曾說過:“沒有人的感情,就從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於真理的追求。”語文和其他學科比較有其鮮明的特色,“它反映着政治傾向與感情色彩,當學生接觸課文時,接受的不僅僅是文章的形式,同時也接受它的內容——觀點和情感”。而進入語文課本的文章,大多是文質兼優的佳作,不僅有較高的文學價值,而且有較高的思想境界。可以說:語文教材提供的是豐富飽滿、異彩紛呈的情感海洋,爲語文教師實施情感教育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所以我們語文教師要充分利用語文情感因素去發展學生的情感,塑造學生的品格。讓語文成爲學生生命成長的“心靈雞湯、精神元素”。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識的種子就播在這片土壤上,只有在肥田沃土上,才能結出豐碩的成果。”

一、創設情景,以情促情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想方設法使學生產生認識上的需要,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使學生始終處在情緒高漲、興趣濃厚、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之中,而要達到這種狀態,教師必須根據課文的中心思想,創設某種情景,做到“以情育情”。王國維說:“景非獨爲景物也,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一境界。故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境界就是作者描繪的,包含深意的藝術形象,它是形象思維的產物,不僅詩、詞中有境界,小說、散文、戲劇中也有。在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進入作品的境界,是進行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徑。

在《藤野先生》的教學中,如何讓學生理解魯迅先生對自己的老師——藤野先生的豐富感情?我創設了這樣的情境,文中的作者——魯迅,他寫的是誰?學生齊答:“藤野先生。”接着有的學生說:“是日本人!”我接着孩子的話說:“就是這位日本人,是魯迅先生終身難忘的老師。人世間親情萬萬千,但師生情是人世間最美好、最純潔的。”接着我念了一封2003年我的一名學生在上中專技校時給我的一封信。信中說:“王老師,我很想念您,您在我心中永遠漂亮、美麗,每當我遇到難事或衝動時,一想起您,我會再考慮怎樣處事,這樣就會少犯很多錯誤,因爲您是我心目中最尊敬的人……”信讀完後,我滿懷深情的說:“這滾燙的話語,誠摯的感情,長久的感動着我,它激勵我堅守三尺講臺的信念,讓我真實感受到爲人師者的驕傲和自豪,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魯迅先生,感悟他與他尊敬的老師——藤野先生的一段師生情吧!”很快學生由此產生一種感情反射,積極配合我的教學行爲,形成一種與文本內容相應的情緒氛圍,一種情感意境,爲課堂打下良好的基礎,正如王夫之講:“情不屬情,情皆可景,景非滯景,景總含情。”可見,情與景是統一的,而導語是創設情感意境的突破口,也是強化課堂心理的第一步。

二、文本對話,以情育情

在《大自然的語言》的教學中,我請學生朗讀第一自然段,並評價讀的效果,請全班朗讀1-2自然段,然後兩人一組找出你認爲寫的最生動的詞語或句子,並說說它好在哪裏。3分鐘後,課堂學生充滿個性的語言此起彼伏。

生:“我讀後心情舒暢。”

師:“和我一樣。”

生:“我喜歡文中使用擬人修辭的這句話,它使文章變的活潑、生動。”

師:“其他喜歡的同學都舉手。”(老師也舉手)

生:“我喜歡‘四季開放’,這個四字詞語用在說明文裏嚴謹、簡潔。”

師:“作者用的準確,你找的準確。”

生:“作者對科學嚴謹、認真的態度,悽美的浪漫主義色彩。”

……

學生各抒己見,說自己的觀點,並且表達流利,用詞準確,讓我聽了心中激起層層漣漪,由衷感嘆:孩子們太棒了!也正是這個對話的環節,增強了學生對大自然的情感和認識,在學生語言形成的過程中,在老師的引領和鼓勵中讓學生學會欣賞,學會感悟,學會創造。自然爲“寫”奠定了基礎,並進行了對“美”的洗禮。《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學生與文本對話時,教者抓住時機進行恰當的點撥和調控,充分體現“以學是教”的`教學原則。整個過程中,教師堅持“以讀爲本”,讀中感悟,讀中入情,引領學生走進文中人物的情感世界,同時也使學生將作者的情感內化,從而實現師生與作者、編者之間的思想交流和感情溝通。教師引導學生自主讀書,動筆勾畫出令自己感動的句子,再與同學交流讀後的感受,使學生形成個性化的理解,教師在這兒是一個傾聽者、參與者,給學生機會,樹立學生自信,培養了學生的語文能力。

三、內外結合,以情生情

蘇霍姆林斯基所說:“請你記住,教育—— 首先是關懷備至地,深思熟慮地,小心翼翼地去觸碰年輕的心靈。”教育只有真正的撥動學生的心絃,激發他們的真摯情感,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才能事半功倍,更好地促進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在《羚羊木雕》的教學中,我先設置主人公、爸爸、媽媽、奶奶的一段對話的分角色朗讀,然後請學生評價朗讀效果,在評價中學生已對這幾位人物的性格有了一定的認識,然後引出萬芳這個人物,並問學生喜歡萬芳嗎?並說明理由。在學生各說人物長短時,我不做最終評價,而是借鑑《讀者》雜誌上的一篇文章《一碗餛飩》,並設置兩個問題讓學生明確這件事並非在誰對誰錯上,關鍵是要學會理解,尤其學會理解父母,並在大屏幕上顯示這句話:“比大海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世界,比世界更廣闊的是父母對兒女的恩情。”並配有《感恩的心》這首歌曲,我請學生站起身大聲讀,在讀的同時,我環視了所有同學的表情,一位由奶奶撫養大的女孩——於靜璇留下了眼淚;家中經濟收入不穩定,爸爸爲女兒上學到處借錢的田琳琳悄悄拭了拭滿眼淚水的大眼睛……到了第二年,班裏一位同學的父親突然病故,孩子自發捐錢捐物幫助這位同學,馬曉東在寫作文記敘這件事時還寫到王老師曾講過“理解”“感恩”的含義。

人們常說“教無定法”,這裏的“法”,並不是教學的一套套方式和方法,而只是從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去感染學生,對學生施加一系列情感的影響。“這種影響可以作用於學生的記憶思維和感情,又可以引起學生歡樂、憤怒、痛苦、驚異和同情的體驗。”把學生當成了具有複雜的內心世界的完整的人,去注重激活其情感體驗,課堂就會活起來。

一朵具體的花,遠比關於她的一千種描述包含着更多的真理,情融融,意切切,方能在語文世界裏爲學生撐起一片朗朗的天。當然,在語文教學中進行情感教育的方法、途徑還很多,正所謂“聽唱新翻楊柳枝,更吟別韻桃李詞。踏歌不盡心頭語,前路再和千首詩”,熱愛我們語文教學,在語文課程改革試驗中,去關注語文教學中點點滴滴的思索與感動,纔會讓我們的語文真正成爲廣大學生的一種期待。